Workflow
高盟新材(300200) - 2024 Q4 - 年度财报
高盟新材高盟新材(SZ:300200)2025-03-27 10:45

商誉减值情况 - 2023年对武汉华森并购时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42,087.13万元,对江苏睿浦计提商誉减值3,208.79万元[11] - 计提商誉减值后公司剩余商誉30,470.75万元[11] - 2023年对武汉华森计提商誉减值42,087.13万元,对江苏睿浦计提商誉减值3,208.79万元,计提后剩余商誉30,470.75万元[166] 利润分配预案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以416,433,92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12] 公司收购情况 - 2017年公司收购武汉华森100%股权,2022年增资控股江苏睿浦,2023年收购清远贝特100%股权[10] - 2017年收购武汉华森100%股权,2022年增资控股江苏睿浦,2023年收购清远贝特100%股权[165] 子公司经营情况 - 清远贝特自2023年8月并表后稳定经营且业绩持续提升,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1] - 2023年武汉华森受日系汽车国内产销量下滑影响,经营业绩大幅下降[11] - 江苏睿浦2022 - 2023年持续亏损,未达成业绩承诺,2023年底预计2024年扭亏压力大[11] - 清远贝特自2023年8月并表后稳定经营,业绩持续提升,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66] - 2023年武汉华森受日系汽车国内产销量下滑影响业绩大幅下降[165] - 江苏睿浦2022 - 2023年持续亏损,未达成业绩承诺,2023年底预计2024年扭亏压力大[16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1.81亿元,较2023年增长14.05%[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亿元,较2023年增长139.21%[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607万元,较2023年下降130.84%[23]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23.19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0.27%[2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89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11%[23]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25亿元[25] - 2024年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03万元[25] - 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02万元[25] - 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636万元[25]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9853898.92元,2023年为16022007.40元,2022年为6912123.92元[29]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084.36万元,同比增加14,544.20万元,增幅14.05%;营业利润15,491.59万元,同比增加49,520.77万元,增幅145.5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36.04万元,同比增加48,056.71万元,增幅139.21%[109]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1.81亿元,同比增长14.05%,2023年为10.35亿元[118] - 2024年销售费用63,958,940.50元,同比降2.82%;管理费用54,591,862.13元,同比增16.71%;财务费用 -13,890,758.11元,同比增7.15%;研发费用81,909,576.35元,同比增8.58%[130]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886,369,310.91元,同比增11.08%;现金流出912,439,297.59元,同比增27.90%;现金流量净额-26,069,986.68元,同比降130.84%[134]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799,971,223.22元,同比降47.83%;现金流出782,845,112.14元,同比降49.28%;现金流量净额17,126,111.08元,同比增270.21%[134]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69,540,000.00元,同比增752.53%;现金流出238,460,488.86元,同比增88.26%;现金流量净额31,079,511.14元,同比增132.70%[134] - 投资收益886,711.68元,占利润总额0.57%;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3,184,187.69元,占比8.52%;资产减值-4,592,317.42元,占比-2.97%[137] - 2024年末货币资金222,969,473.14元,占总资产9.62%;应收账款278,133,066.29元,占比12.00%;存货146,362,988.06元,占比6.31%[138] - 2024年末在建工程287,106,229.28元,占总资产12.38%,较年初比重增7.58%,因相关项目未完工[138] - 2024年末短期借款142,089,130.56元,占总资产6.13%,因提取短期银行贷款[13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41,327,080.0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169,774.00元,期末数40,700,626.00元[142] - 截至报告期末,货币资金41,088,411.72元因票据保证金受限,应收票据72,730,339.60元因背书受限[143] - 报告期投资额为6.22亿元,上年同期为9.02亿元,变动幅度为-31.04%[144]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全球软包装复合胶市场销售额达53.22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74.5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8%(2025 - 2031)[32] -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34] - 2024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1687亿元,同比增长12.1%;电网工程完成投资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34] - 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预计2025年达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左右[34] - 2024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容量277.57GW,同比增长28%,截至2024年底累计并网容量885.68GW[35] - 2022年全球电子胶粘剂市场规模达47亿美元,预计2033年增长至12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37] - 2023年中国浸渍绝缘漆市场总规模达1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预计2025年达145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6.5%[38] - 2024年中国涂料行业总产量3534.1万吨,同比降低1.60%,主营业务收入4089.03亿元,同比增长1.56%,利润总额262.9亿元,同比增长9.34%,出口总量33.48万吨,同比增长27.72%,出口总额10.65亿美元,同比增长18.65%[40] - 预计2024年全球偏光片需求达5.94亿平方米,2027年增至6.82亿平方米,复合年增长率3.4%;2023年OCA光学胶行业市场规模94.11亿元,预计2024年达106.28亿元[42]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车销量占比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44] - 2024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58.2万辆,同比增长39.7%,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1105万辆,同比增长40.2%,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48.9%[45] - 2024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797万辆,同比增长23.1%,销量占有率65.2%,较上年同期上升9.2个百分点[47]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全资子公司清远贝特一期增资扩建项目按计划推进,将释放浸渍绝缘树脂和电子胶粘剂产能[39] - 公司成功进军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市场,建立销售渠道[41] - 公司力争2025年向客户提供偏光片用胶稳定订单[43] - 公司高铁弹性体组合料在普铁项目实现批量试铺,船舶部分产品开始批量供货[45] - 公司2025年将继续加大新能源动力电池胶投入,开发新产品并导入新客户[46] - 2025年公司经营指导思想为“战略引领,创新驱动国际化;项目攻坚,提质上量增人效”[159] - 2025年公司推进“3 + 1”产品发展战略,领先发展复合粘接材料、提升发展交通功能材料、加快发展电气功能材料、突破发展光学显示材料[159] - 2025年产品研发聚焦“3 + 1”战略,搭建技术创新体系,各材料板块有具体研发方向[160] - 2025年市场拓展要消化新增产能,提升市场份额,坚持大客户开发战略,加快国际化步伐[160] - 2025年南通高盟年产4.6万吨电子新能源胶粘剂项目和年产12.45万吨胶粘剂新材料及副产4800吨二乙二醇技改项目将投产,清远贝特一期增资扩建有进展[161] - 2025年管理能力提升包括优化流程、降本增效、推进信息化项目、培育人才、强化财务审计和安全生产管理[161] - 合规和风控管理要结合新法规优化治理结构,完善合规体系,加强审计监督[162]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主要业务分五大类,包括复合粘接材料、交通功能材料、电气功能材料、低碳涂层材料、光学显示材料[49][50][51] 各业务线上下游情况 - 复合粘接材料包装用胶上游为化工原材料厂家,下游为彩印厂等生产企业[53] - 汽车用胶和高铁用胶上游为化工原材料厂家,下游为各类主机厂及其配套零部件企业[60][63] - NVH隔音减振降噪产品上游为化工原材料厂家,下游为乘用车、商用车、工程车主机厂及其下游配套零部件企业[74] - 电力设备用灌封树脂业务上游为化工原材料厂家,下游主要为电容器组装厂、干式变压器生产厂等[76] - 光伏设备用胶粘剂业务上游为化工原材料厂家,下游主要为光伏组件厂[78] - 电工电气和电子电器用绝缘树脂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浸渍绝缘树脂、特种涂料等,上游为化工原材料厂家,下游主要为电机、变压器和电子电器产品的制造企业[79][80] - 动力电池胶粘剂上游为化工原材料厂家,下游为新能源电池包生产厂家[64] 各业务线生产工艺 - 木工聚氨酯热熔胶(PUR)合成反应后需在真空条件下脱泡20分钟[54] - 双组份高强度聚氨酯结构胶等三种产品生产工艺基本相同,自放料口过滤后装桶出料或包装成管装[56][58] - 单组份高性能聚氨酯密封胶用硬管包装机、软包装机包装或直接桶装并密封[59] -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制备需在高速分散条件下加入去离子水,脱除的溶剂可回收再用或委托处理[60] - 高铁用胶复配弹性体组合料A组分需加热反应,合成B组分先高真空除水再合成聚氨酯预聚物[61][62] - 粉末涂料树脂用于粉末涂料生产,具有无溶剂污染、100%成膜、能耗低的特点[81] - 粉末涂料树脂合成工艺包括酯化反应、酸化反应、缩聚反应[81] - 各业务生产流程均有原材料入库检验、成品检验、包装、入库发货等环节[64][66][67][70][71][72][73] 公司原材料采购情况 - 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40.89%,其中原料一占6.95%、原料二占6.71%等[86] - 原料一上半年平均价格5.57元,下半年5.01元;原料二上半年17.28元,下半年16.21元等[86] -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主要能源类型未发生重大变化[87] - 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为石油化工基础原料,根据销售订单和生产计划采购[83] 公司研发情况 - 功能性溶剂型粘合剂有6名硕士研发,拥有5项发明专利[88] - 无溶剂复合胶有7名硕士研发,拥有4项发明专利[88] - PUR材料有1名博士、5名硕士研发,拥有3项发明专利[88] - 户外低温树脂有1名博士带队研发,拥有1项发明专利,户外低温160℃快速固化[88] - 户内不含TMA树脂有1名博士带队研发,拥有1项发明专利,产品不含TMA [88]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有184名研发人员,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79人,占比42.93%[100]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8,190.9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6.94%[100] - 截至2025年2月底,公司申请发明专利206项,其中170项获授权,36项受理;申请实用新型专利70项,其中69项获授权,1项受理;申请注册商标证书30件(含3件国际注册商标证书)[100] - 公司研发团队有博士8名,硕士71名[112]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84人,较2023年的164人增长12.20%[132]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