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022,955,177.10元,同比增长18.42%[16] - 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为30.23亿元,同比增长18.42%[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651,154.25元,同比下降43.88%[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43,619.30元,同比下降97.85%[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78元/股,同比下降52.45%[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9%,同比下降1.43个百分点[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65.12万元,同比减少43.88%[37]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890,047.33元[20]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4.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2%[185] - 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74,651,154.25元,现金分红占比15.49%[95] - 2016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33,022,735.34元,现金分红占比13.37%[95] - 2015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14,346,552.84元,占当年净利润比例11.91%[95] - 计提商誉减值准备6489.9万元人民币,导致净利润减少6489.9万元[18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塑料薄膜制造业营业收入29.98亿元,营业成本26.59亿元,毛利率11.3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62%,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9.52%,毛利率同比下降0.67%[46] - 聚酯薄膜产品营业收入28.27亿元,营业成本25.10亿元,毛利率11.1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31%,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1.13%,毛利率同比下降0.60%[46] - 国外市场营业收入4.70亿元,营业成本3.78亿元,毛利率19.4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83%,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6.33%,毛利率同比上升7.48%[47] - 聚酯薄膜原材料成本20.79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8.14%,同比增长0.52%[49] - 销售费用9,168万元,同比增长37.07%;管理费用1.40亿元,同比增长17.41%;财务费用2,748万元,同比增长11,405.67%[52] - 研发投入9,660万元,同比增长20.55%,占营业收入比例3.20%[53] 各业务线表现 - 塑料薄膜制造业营业收入29.98亿元,营业成本26.59亿元,毛利率11.3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62%,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9.52%,毛利率同比下降0.67%[46] - 聚酯薄膜产品营业收入28.27亿元,营业成本25.10亿元,毛利率11.1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31%,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1.13%,毛利率同比下降0.60%[46] - 聚酯薄膜销售量300,261.59吨,生产量301,471.70吨,销售量同比增长0.87%,生产量同比增长3.03%[48] - 年产3万吨新型功能性聚酯薄膜项目因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未达预计效益[68] - 年产5万吨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基材项目因经济形势对新能源行业影响较大未达预计效益[68] - 年产一亿平米光学膜项目已获得三星认证并全球供货,但因成本较高及销售渠道培育周期影响效益[68] - 收购江西科为薄膜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因经营因素未达预期效益,2016年度已完成业绩补偿[68] - 聚酯薄膜产能超过30万吨,居国内领先地位[86] 各地区表现 - 国外市场营业收入4.70亿元,营业成本3.78亿元,毛利率19.4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83%,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6.33%,毛利率同比上升7.48%[47] - 外贸出口同比增长70.83%[3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18年计划销售增长30%[82] - 公司预计2018年净利润较上年大幅增长[82] - 公司聚焦三大变革强化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能力[81] - 聚酯薄膜行业国内需求稳定增长且利润率合理提升[77] - 光学基膜产品国内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80] - 高阻隔性聚酯薄膜应用于节能医疗和光电领域市场前景广阔[80] - 热收缩聚酯薄膜未来将逐步替代PVC热收缩膜[80] - 智能窗膜实现智能调控光热透反射特性的节能材料[80] - 公司面临产能利用不足的市场拓展风险[86] -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原材料采购成本[85] - 行业竞争可能导致产品利润率下降[83] - 投资项目存在因市场环境变化影响预期收益的风险[86] - 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可能影响未来经营业绩[87] - 聚酯薄膜价格处于相对低位[8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17,412.35元,同比下降89.52%[16]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6,715,159.00元[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02万元,同比下降89.52%[5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同比减少89.52%,主要因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增加[5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64178.54%,主要因理财产品到期资金到账[5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1726.78%,主要因新增苏宁银行投资、光学膜项目及理财投资[5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47.10%,主要因非公开发行股份资金到账[56] 资产和负债结构变化 - 2017年末总资产为9,050,240,080.19元,同比增长35.32%[16] - 2017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391,426,840.28元,同比增长38.24%[16]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7.83%至9.12%,期末金额8.26亿元[58] - 在建工程占总资产比例增长4.93%至10.07%,主要因光学膜项目建设投资[58] - 其他流动资产占比增长13.01%至14.42%,主要因新增12亿元理财产品[59]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比增长4.38%至4.46%,主要因新增苏宁银行投资款[59] - 资本公积占比增长2.92%至57.30%,主要因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到账[59] - 应收账款占比微增0.45%至10.04%,主要因产品销售增加[58] -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为952.96万元,较年初增长42.82%[32]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4.22亿元,较年初增长32.88%[32] - 预收款项期末余额为2796.83万元,较年初增长40.82%[32] - 应交税费期末余额为989.80万元,较年初大幅增长726.55%[32] - 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为2.96亿元,较年初增长174.45%[32] - 股本期末余额为11.56亿元,较年初增长61.19%[32]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51.86亿元,较年初增长42.59%[32] - 流动比率为584.86%,同比下降38.02个百分点[185] - 资产负债率为18.33%,同比下降1.72个百分点[185] - 利息保障倍数为2.28,同比下降43.98%[185] - 公司债券余额为8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4.09%[177] - 公司债券应付利息同比增长459%[186] - 获得银行授信额度26亿元人民币,已使用8.6亿元人民币[188] - 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债券等级为AA[180] 募集资金使用与项目投资 - 首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270,660.97万元,超计划募集资金204,497.97万元[65] - 截至2017年底首次发行募集资金累计使用275,999.15万元,其中承诺投资项目投入66,192万元[65] - 2014年非公开发行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36,793.94万元,截至2017年底专户项目支出累计137,916.12万元[65] - 2018年非公开发行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96,757.29万元,截至2017年底专户项目支出累计42,205.08万元[65] - 年产3万吨新型聚酯薄膜项目投资进度100.04%,累计投入66,192万元[67] - 年产10000万平方米光学膜项目投资进度100.94%,累计投入119,916.12万元[67] - 收购江西科为薄膜公司项目投资进度100%,投入18,000万元[67] - 年产20000万平方米光学膜项目投资进度21.45%,累计投入42,205.08万元[67] - 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基材项目投资进度98.57%,累计投入64,870.55万元[67]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累计投入246,313.2万元[67] - 年产12万吨新型功能性聚酯薄膜及18万吨功能性膜级切片项目2018年承诺投资金额138,686.5千元[68] - 年产12万吨新型功能性聚酯薄膜及18万吨功能性膜级切片项目实际投资金额144,936.6千元,投资进度达104.51%[68] - 超募资金累计支付总额达209,807.15千元[68] - 2017年度超募资金使用金额为2,245.12千元[68] - 超募资金总额204,497.97千元主要用于太阳能电池基材及聚酯薄膜项目[68] - 2011至2017年度超募资金分期使用金额分别为75,051.03千元、89,443.32千元、33,111.09千元、6,281.01千元、2,946.30千元、729.28千元和2,245.12千元[68] - 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315,102,774.23元[69] - 以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140,652,078.81元[69] - 以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234,265,776.92元[69] - 使用2亿元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两次(2012年2-8月及2012年8月-2013年2月)[69] - 使用3,720万元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14年3-12月)[69] - 购买29,000,000美元定期存款利率1.83%及100,000,000元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1.35%[69] - 购买12亿元建设银行保本理财产品(2017年5月-8月)[70] - 购买6亿元建设银行保本理财产品(2017年8月-11月)[70] 收购与投资活动 - 收购江西科为薄膜新型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总金额1.8亿元[72] - 江西科为薄膜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600.61万元[72] - 公司收购江西科为薄膜新型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73] - 江西科为薄膜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达到预期效益[73] - 商誉账面价值8489.9万元,商誉减值准备6489.9万元[196] - 商誉减值测试涉及未来现金流预测及折现率等重大会计估计[196] - 商誉减值测试参考薄膜价格预测及市场趋势等外部行业研究[197] - 关联交易购买彩缘置业资产总金额1.86亿元[198] - 关联交易标的包含办公楼及公寓楼相关土地使用权及人防工程[198] - 关联交易定价依据外部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199] - 关联交易决策程序符合公司章程规定并经授权批准[199]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2,332名[133] - 前上一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1,729名[133] - 控股股东吴培服持股比例为27.32%,持股数量为315,946,969股[133] - 股东吴迪持股比例为5.82%,持股数量为67,255,646股[133] - 宿迁市迪智成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26%,持股数量为60,840,000股[133] - 宿迁市启恒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26%,持股数量为60,840,000股[133] - 吴培服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78,986,743股[134] - 吴培服质押股份数量为182,000,000股[133] - 宿迁市迪智成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质押股份数量为46,150,000股[133] - 宿迁市启恒投资有限公司质押股份数量为58,600,000股[133] - 非公开发行股票增加注册资本172,117,039元,变更后注册资本为889,444,681元[129] - 非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967,572,876.23元[130] 利润分配和分红 - 2015年度现金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元(含税),总派发14,346,552.84元[92] - 2016年年度权益分派已于2017年6月完成[91] - 2016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17,788,893.62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元(含税)[93] - 2016年度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3股,总股本增加至1,156,278,085.00股[93] - 2017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11,562,780.85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含税)[96] - 2017年度可分配利润为914,192,559.67元[96] - 现金分红占2017年度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100%[96] - 公司2016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元(含税),共分配现金红利17,788,893.62元[127] - 公司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3股,共计转增266,833,404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1,156,278,085股[127] -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实施后,公司2016年度基本每股收益由0.18元/股调整为0.14元/股[127] - 2016年12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由7.37元/股调整为5.67元/股[127]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近三年无证券监管机构处罚记录[150]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决策依据公司《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考核办法》等相关规定[151]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单位以万元计[151] - 公司董事吴培服在股东单位启恒投资和迪智成投资担任执行董事但不领取报酬津贴[149][150] - 公司董事周海燕在股东单位启恒投资担任监事但不领取报酬津贴[150] - 公司董事吴迪在股东单位迪智成投资担任监事但不领取报酬津贴[150] - 公司独立董事蓝海林在广东天龙油墨集团等四家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144][150] - 公司独立董事程银春在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副所长及合伙人[144][150] - 公司独立董事李小虎在江苏以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合伙人[145][150] - 公司共有11名高级管理人员,其中7名曾在宿迁市彩塑包装有限公司担任管理职务[143][146][147][14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408.38万元[153]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比均为100%[171]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1][172]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1][172]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2]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2] - 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以税前利润5%/10%和资产总额0.5%/1%作为重要/重大缺陷判定阈值[171] - 公司2017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确认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174] - 审计委员会确认2017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工作如期完成[166]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认定董事及高管2017年度薪酬合理且与履职情况匹配[166]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68] - 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93] 员工构成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058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60人,合计1,218人[154] - 生产人员数量为670人,占员工总数55.0%[154] - 技术人员数量为358人,占员工总数29.4%[154] - 销售人员数量为57人,占员工总数4.7%[154] - 行政人员数量为120人,占员工总数9.9%[154] - 财务人员数量为13人,占员工总数1.1%[154] - 本科以上学历员工88人,占员工总数7.2%[154] - 大专学历员工372人,占员工总数30.5%[154] - 大专以下学历员工758人,占员工总数62.2%[154]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理财[117]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贷款[118]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其他重大合同[119] - 公司及其子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23] - 2017年度公司资产处置收益金额为-47,684.44元[100] -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报酬为98万元[104]
双星新材(002585) - 2017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