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346,382,158.57元,同比增长23.79%[24] - 营业收入34638.22万元,同比增长23.79%[3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79%至346,350,598.05元[48][5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301,269.96元,同比增长20.77%[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30.13万元,同比增长20.77%[39] - 净利润从44,136,130.42元增至53,301,269.96元,增长20.8%[19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330.13万元,同比增长20.8%[194]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68元/股,同比增长19.3%[194]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00,836,791.74元,为全年最高单季收入[29]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92,918.70元,为全年最高单季利润[29] - 德瑞锂电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为346382158.57元[182]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 - 毛利率30.19%,同比提升2.85个百分点[24] - 毛利率30.19%,较上年同期提升2.85个百分点[47]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64.47%主要因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支付费用增加[48][49] - 财务费用同比上升66.91%因美元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收益减少[49]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变动175.83%因应收账款净增加额高于上年[49] - 研发费用从10,380,742.47元增至12,409,764.05元,增长19.5%[193] - 研发支出金额为1241万元,同比增长19.5%[72] - 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3.58%,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7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3,296,814.18元,同比大幅增长269.26%[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329.68万元,同比大幅增加269.26%[3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269.26%至113,296,814.18元[62][6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9.2%[196][19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人民币2.94亿元,同比增长20.3%[19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人民币1.20亿元,同比下降23.8%[196]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人民币1171.49万元,同比增长200.6%[196] - 收到税费返还为人民币1091.40万元,同比下降15.8%[19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为人民币4314.18万元,同比扩大15.1%[19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为人民币1558.48万元,同比收窄51.3%[197][19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2.23亿元,较期初增长28.7%[19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资产总计574,981,540.15元,同比增长11.92%[26] - 资产总额57498.15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1.92%[39] - 公司总资产从513,759,148.75元增长至574,981,540.15元,增幅11.9%[191][19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58,472,990.92元,同比增长11.43%[26] - 货币资金22430.04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6.71%,占总资产39.01%[44][45] - 货币资金从2022年的177022502.67元增至2023年的224300419.37元,增长26.7%[190] - 应收账款8567.92万元,较上年末增长35.11%,占总资产14.90%[44][45] - 应收账款从2022年的63414533.06元增至2023年的85679179.18元,增长35.1%[190] - 无形资产3479.69万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553.61%,占总资产6.05%[44][45] - 无形资产从5,323,829.96元激增至34,796,920.82元,增幅553.5%[191] - 应付账款7259.47万元,较上年末增长58.80%,占总资产12.63%[44][46] - 应付账款从45,713,668.73元增至72,594,709.85元,增长58.8%[191] - 合同负债213.42万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807.09%[44][46] - 合同负债从235,275.96元大幅增至2,134,163.13元,增长806.7%[191] - 存货从2022年的70504291.64元降至2023年的50384919.33元,下降28.5%[190] - 应收票据从2022年的11442035.12元降至2023年的5858856.52元,下降48.8%[190] - 预付款项从2022年的2583458.97元降至2023年的1881692.32元,下降27.2%[190] - 其他应收款从2022年的103670.00元增至2023年的123030.00元,增长18.7%[190] - 其他流动资产从2022年的4580431.93元降至2023年的994180.50元,下降78.3%[190]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从2022年的21786.11元降至2023年的0元[190] - 流动资产从329,672,709.50元增至369,222,277.22元,增长12.0%[191] - 固定资产从160,630,300.25元微增至162,584,418.28元,增幅1.2%[191] - 在建工程从2,304,134.72元大幅增长至4,380,393.28元,增幅90.1%[191] - 资产负债率(合并)20.26%,同比上升0.34个百分点[26] 所有者权益和分红 - 公司2023年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总计1558.48万元,以应分配股数77,924,130股为基数,每10股派2.00元[4] - 公司2022年度权益分派以77,924,130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2.00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558.48万元[121]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为77,924,130股,优先股总股本为0股[19] - 公司股本为77924130元[200] - 资本公积从年初的146047269.19元增加至155361260.95元,增幅6.38%[200] - 盈余公积从25354977.41元增加至30686104.41元,增幅21.02%[200] - 未分配利润从162116178.60元增加至194502495.56元,增幅19.98%[20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411442555.20元增加至458472990.92元,增幅11.43%[200]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53301269.96元[200]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9313991.76元[200] - 本期所有者权益增加47030435.72元[200] 业务线表现 - 锂锰电池营业收入325,760,670.10元(占比94.1%)同比增长21.78%[53] - 国外业务收入211,223,202.96元(占比61.0%)同比增长24.03%[55]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47.88%合计165,853,531.56元[58] - 公司主要产品与服务项目为锂锰电池、锂铁电池等锂一次电池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9] 研发与创新 - 研发人员数量从31人增至53人,同比增长70.97%[74] - 研发人员占比从6.84%提升至8.98%[74]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从2人增至3人,本科学历从11人增至14人[73] - 专科及以下学历研发人员从18人增至36人,同比增长100%[73] - 公司专利数量保持27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75] - 与河北科技大学合作开展20年寿命圆柱锂-二氧化锰电池研发项目[77] - 研发项目包含5个电池技术开发项目,其中3个已结题[76] - 公司高性能长寿命软包锂-二氧化锰电池产品被评选为2022年度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有效期三年(2023年1月起)[4] 公司资质与荣誉 - 公司被认定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效期三年(2023年1月起)[4] - 公司于2023年12月再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2344000999,有效期三年[4] -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自2014年起享受税收优惠[92] 投资与项目建设 - 公司成功竞得惠州仲恺高新区一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面积为25,900平方米,用于投资建设惠德瑞高性能锂电池研发生产项目[4] - 研发生产项目投入33,313,950.08元已完成建设报批手续[64] - 计划投资建设惠德瑞高性能锂电池研发生产项目总投资41,000.00万元[102] - 项目土地使用权成交总价为2,898.00万元[102] - 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发生额128,000,000.元期末余额0元[69] 人员与组织变动 - 生产人员数量从期初338人增加至期末494人,净增156人,增幅46.2%[137] - 技术人员数量从期初71人减少至期末53人,净减18人,减幅25.4%[137] - 员工总数从期初453人增加至期末590人,净增137人,增幅30.2%[137] - 专科及以下学历员工从期初426人增加至期末561人,净增135人,增幅31.7%[138] - 独立董事变动3人离任2人新任原因为连续任职满六年[130][131][133] - 核心员工刘建明持股数量从120,212股减少至79,000股,净减41,212股,减幅34.3%[142] - 核心员工税瑶持股数量从166,000股减少至72,000股,净减94,000股,减幅56.6%[143] - 核心员工郑立宏持股数量从30,965股减少至190股,净减30,775股,减幅99.4%[143] - 核心员工谢远军持股数量从541,470股减少至491,770股,净减49,700股,减幅9.2%[143]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持续督导保荐机构为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至2024年12月31日[20] - 公司年度内建立新的公司治理制度[148] - 公司建立年度报告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148] - 报告期内董事会召开6次会议,审议通过年度报告、财务预决算、利润分配、续聘审计机构等多项议案[154] - 报告期内监事会召开4次会议,审议通过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季度报告及财务相关议案[154] - 报告期内股东大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通过财务预决算、利润分配、章程修订、银行授信等重大事项[154] - 公司修订《公司章程》以符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监管要求[153] - 公司制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工作制度》和《董监高持股变动管理制度》完善治理结构[158] - 公司修订《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等内部制度[158] - 公司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并获得银行授信额度[154] - 公司开展远期结售汇等外汇衍生品业务管理汇率风险[154] - 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一个锁定期解锁条件成就[154] - 公司投资建设并购买土地使用权以扩展业务[154] - 独立董事人数不少于董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一[161] - 审计委员会和内审部门已设立 战略委员会已设立 提名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未设立[161] - 独立董事刘杰兼职3家上市公司 詹启军兼职2家 郭新梅兼职2家 胡松和黄敏各兼职1家[162] - 独立董事刘杰 詹启军 郭新梅连续任职6年 胡松和黄敏任职1年[162][163] - 独立董事出席董事会5次 出席股东大会3次[162] - 审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连续服务7年 审计报酬30万元[178] - 审计意见为无保留意见 无特别段落[178] - 会计师事务所未变更[178] - 公司召开3次股东大会均提供网络投票方式[173] - 公司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2名独立董事并实行累积投票制[173] - 审计确认收入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183] 股权结构与股东信息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艾建杰、潘文硕,一致行动人包括艾建杰、潘文硕、林菊红[19] - 控股股东艾建杰持股11,758,260股,占比15.09%[113] - 控股股东潘文硕持股10,383,920股,占比13.33%[113] - 股东刘秋明减持1,038,005股,期末持股降至5,413,306股(占比6.95%)[113] - 无限售条件股份总数45,099,341股,占总股本57.88%[113] - 有限售条件股份总数32,824,789股,占总股本42.12%[113] - 董事、监事、高管持有无限售股份2,190,199股(占比2.81%)[113] - 核心员工持有无限售股份2,909,547股(占比3.73%)[113] - 董事长潘文硕持股10,383,920股占比13.33%[129] - 董事兼副总经理何献文持股2,811,189股占比3.61%[129] - 董事张健持股2,707,310股占比3.47%[129] - 监事会主席周文建减持403,333股后持股1,698,578股占比2.18%[129] - 董事兼财务总监王卫华持股1,317,911股占比1.69%[129] - 监事王瑞钧持股1,317,911股占比1.69%[129] - 监事王之平减持300,000股后持股1,017,909股占比1.31%[129] - 董事及高管合计持股21,254,728股占总股本27.28%[129] - 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规模为200.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7,792.413万股的2.57%[105] - 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批100.10万股已于2023年12月11日解锁[105] 行业与市场前景 - 全球定位追踪系统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186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52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4.0%[88] - 全球智能表计出货量预计从2018年1.32亿台以年增7%速度增长,2024年将超2亿台[88] - 2019年全球智能表计(电表/水表/气表)普及率已超14%,预计未来两年安装总量突破10亿台[88] - RFID智能标签中电子货架标签增值迅速,受新零售业态推动[87] - 锂一次电池薄片电池因尺寸小、放电性能优,适用于RFID智能卡[87] - GPS定位设备(追踪器)在汽车市场应用扩大锂一次电池需求[88] 风险因素 - 锂一次电池核心原材料(锂带等)价格波动对生产成本影响显著[92] - 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较高[92] - 锂锰电池市场竞争加剧,存在市场份额缩减风险[92] - 外销业务收入占比较高构成重大风险[93] - 公司出口业务主要以美元报价和结算面临汇率变动风险[93] - 公司存在技术泄密与技术人员流失风险[93] - 公司面临新产品开发及新工艺试制失败风险[93] - 公司产品存在被其他一次电池替代的风险[94] - 报告期内未新增重大风险因素[95] - 公司存在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的情况[98] - 受限货币资金18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31%,原因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108] - 作为原告/申请人的诉讼累计金额为242,965.49元占期末净资产比例0.05%[10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行业分类为制造业(C)-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电池制造(C384)-其他电池制造(C3849)[19] - 业绩快报与实际数据差异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基本每股收益-2.86%[27]
德瑞锂电(833523)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