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海直(000099) - 2014 Q4 - 年度财报
中信海直中信海直(SZ:000099)2015-03-1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14年营业收入为13.3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0%[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9%[24] - 公司完成营业总收入133,910.75万元[3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232.34万元[31] - 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33,910.75万元,比计划目标133,000.00万元增加0.68%[34] - 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118,719.34万元增加15,191.41万元,增幅12.80%[35] - 公司201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202,323,449.62元[77] - 公司2013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192,189,729.90元(调整前)[78] - 公司2012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142,840,791.90元[7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控制为110,446.22万元,比计划目标112,000.00万元减少1.39%[34] - 营业成本94,907.02万元,比上年增加7,174.00万元,增幅8.18%[41] - 财务费用27,178,793.71元,同比大幅增加144.67%[44] 业务线表现 - 通航运输业务收入1,281,119,608.74元,同比增长12.17%[36] - 通航维修业务收入57,987,924.06元,同比增长28.71%[36] - 通航运输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17%至12.811亿元,毛利率29.62%[48] - 维修公司获得空客直升机中国售后服务中心资格,强化空客系列直升机维修优势[66] - 子公司海直通用航空2014年营业收入1.959亿元,净利润1803.73万元[61] - 子公司中信海直维修工程2014年营业收入5798.79万元,净利润529.02万元[62] 运营数据 - 公司合并飞行33,007小时51分,同比增长4.67%[31] - 运输人员304,852人次,运输货物8,158吨[31] - 海上石油飞行服务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位[30] - 公司运营直升机54架,其中自有36架[56] - 公司拥有飞行员171名,其中机长比例约占66.7%[56] - 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超过6000小时[56] - 飞行员获奖情况:功勋奖章16名、金质奖章26名、银质奖章31名、铜质奖章34名[56] - 维修人员总数334名,其中持有民航总局机务维修执照220多名[5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43%[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2.43%至2.659亿元[4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激增1,078,274.08%至6418万元,主因收到中信通航股权转让款6415.87万元[46][4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下降65.83%至3.507亿元,因上年直升机采购款支付额较高[46][4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61.74%至1.306亿元,因银行借款支付直升机采购款增加[46][4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转正增长117.05%至1.095亿元[46][47]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达到44.5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7%[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9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02%[24]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49.76%至3.295亿元,占总资产7.4%[50][51]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29.48%至7.883亿元,用于支付S-92及EC-225直升机采购款[53] - 长期应付款新增至2.249亿元,主因开展K-32及EC-155B1直升机融资租赁[53]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60.84%至4.395亿元,因支付2架S-92直升机采购预付款[51] - 公司总资产为445,443.76万元,较期初387,788.79万元增加57,654.97万元,增幅14.87%[119] - 公司负债总额为173,126.82万元,占总资产38.87%,较期初150,872.06万元增加22,254.76万元,增幅14.75%[119] - 报告期末应付债券0万元,较期初22,275.67万元减少22,275.67万元,减幅100%[119][120]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1,229,333,970.65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91.80%[39]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为最大客户,销售额941,539,414.51元,占比70.31%[39]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654,334,586.47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63.81%[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15年力争实现营业收入133,000万元以上,营业总成本控制在115,000万元以下[67] - 公司2015年需支付欧洲直升机公司进度款1,421万欧元[68] - 公司2015年需支付西科斯基公司购机进度款111.43万美元[68] - 公司2014年已支付西科斯基项目资金5,950.01万美元[68]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2014年利润分配方案为以总股本606,070,42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5元(含税)[5] - 公司2014年拟每10股派发0.75元现金红利,共计分配45,455,281.50元[77] - 公司2013年分配现金股利42,668,562.82元[78] - 公司2012年分配现金股利25,680,000.00元[79] - 2014年现金分红金额为4545.53万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2.47%[81] - 2013年现金分红金额为4266.86万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3.34%[81] - 2012年现金分红金额为2568万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7.98%[81] - 201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息0.75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4545.53万元[81] - 2014年可分配利润为8.58亿元[81] 关联交易和融资租赁 - 报告期内应付关联方债务中,融资租赁2架Ka32直升机形成应付款1.79亿元[89] - 售后回租3架EC-155直升机形成应付款1.19亿元[89] - 公司向海油租赁售后回租3架EC-155型直升机收到转让款1.19亿元[91][93] - 售后回租业务支付手续费119.37万元(转让款的1%)[91][93] - 控股子公司海直通航融资租赁2架Ka-32直升机本金2830万美元[92] - 海直通航支付融资租赁手续费28.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72.63万元)[92] - 海直通航支付三期租金关税及增值税246.89万元[92] - 公司经营租赁S-92直升机支付租金249.2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528.9万元)[96] - 经营租赁EC225直升机支付租金及运费203.61万欧元(折合人民币1555.74万元)[96] - 售后回租3架EC-155型直升机实现毛利165.34万元[93] - 融资租赁2架Ka-32直升机实现毛利301.26万元[92] 银行授信和借款 - 公司向招商银行深圳南油支行申请授信额度25,000万元人民币,获批额度25,000万元人民币,期末余额1,608.67万美元,年利率为libor+250基点[99] - 公司向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布吉支行申请授信额度30,000万元人民币,获批额度30,000万元人民币,期末余额421.53万欧元(1年期)和341.66万欧元(6个月期),年利率分别为libor+300基点和libor+220基点[99] - 公司向中国银行深圳湾支行申请授信,期末余额1,170.36万美元,年利率3%,贷款期限1年[99] - 公司向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分行申请授信额度20,000万元人民币,但未申请使用[100] - 公司短期贷款合计期末余额为2,779.03万美元、763.19万欧元和90.30万港币[100] - 公司长期贷款中,向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分行借款73,000万港币,报告期归还7,890万港币,累计归还49,340万港币,年利率为6个月Hibor+85基点[100] - 公司长期贷款中,向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分行借款60,000万港币,报告期归还4,200万港币,累计归还12,900万港币,年利率为6个月Hibor+150基点[100] - 公司长期贷款中,向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分行借款等值2,990万美元,报告期归还1,855.38万港币,累计归还1,855.38万港币,年利率为6个月Hibor+450基点[100][101] - 公司长期贷款中,向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分行借款4,243万美元,报告期增加3,045.71万美元,期末余额4,163.68万美元,年利率为6个月Libor+360基点[100] - 公司长期贷款中,向中国进出口银行借款2,127.44万美元,期末余额2,127.44万美元,年利率为6个月Libor+380基点[100] 资本支出和投资项目 - 购置7架EC225LP型直升机项目计划投资总额5.253亿元,报告期投入1.756亿元[64] - 购置2架S92型直升机项目计划投资总额3.764亿元,报告期投入1.460亿元[64] 股本和股东结构 - 公司2014年12月31日总股本为606,070,420股[5] - 公司总股本由期初567,937,189股增至期末606,070,420股,增加38,133,231股[115]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38,133,231股至606,070,420股,占比100%[115] - 海直转债发行总额6.5亿元人民币,赎回数量6,787张,占发行总额0.10%[116] - 公司支付海直转债赎回款682,826.49元人民币[116] - 公司总股本由期初567,937,189股增至期末606,070,420股,增加38,133,231股,增幅6.71%[117] - 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减少应付债券222,756,707.11元,增加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28,105,112.92元[117] - 控股股东中国中海直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由46.65%下降至39.53%,持股数量保持239,572,064股不变[119] - 可转换公司债券"海直转债"发行650万张,发行价格100元,于2014年10月8日终止交易[118] - 转股价格经历两次调整:从初始每股7.10元调整为7.05元,再调整为6.98元[124] - 股东王兰香持股13,917,521股,占比2.30%,为第二大股东[122] - 股东蔡耀平持股13,383,203股,占比2.21%,为第三大股东[122] - 海直转债赎回数量为6,787张,占发行总额650万张的0.10%,支付赎回款682,826.49元[125] - 公司总股本由期初567,937,189股增至期末606,070,420股[125]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公司于2014年1月23日完成第五届董事会及监事会换届选举[162] - 公司治理符合《公司法》及证监会要求,不存在差异[163] - 公司严格执行内幕信息登记管理制度,报告期未发生内幕交易[165] - 2013年度股东大会于2014年5月5日召开,审议通过年度报告等8项议案[166] - 公司201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14年01月23日召开,全部议案审议通过[169] - 公司201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14年06月24日召开,审议通过第5架EC225LP型直升机融资租赁暨关联交易议案[169] - 独立董事贾庭仁、张建明、李慧蕾各出席董事会11次,其中现场7次、通讯方式4次[170][171] - 独立董事郭海兰、叶忠为各出席董事会10次,其中现场6次、通讯方式4次[171] - 独立董事列席股东大会次数为2次[171] - 独立董事未对公司有关事项提出异议[172] - 独立董事对公司有关建议均被采纳[173] - 独立董事李慧蕾辞职,继续履职至2015年2月27日新任独立董事选举产生[174] - 独立董事在报告期内共发表11项独立意见,涉及董事提名、担保审查及关联交易等事项[175]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2014年召开3次会议,审议年度审计计划及财务报告沟通等议题[176] - 公司董事会战略委员会由10名董事组成其中1人为独立董事[186]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3名董事组成其中2人为独立董事[187] - 2014年1月22日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通过董事长副董事长及高管人员薪酬方案[187] - 2015年2月26日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核高管2014年度述职报告并评价绩效[187] - 提名委员会由3名董事组成其中2人为独立董事[188] - 2014年1月23日公司完成第四届董事会换届提名10名董事候选人及5名独立董事候选人[188] - 公司与控股股东续签深圳直升机场使用协议有效期10年自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91] - 公司每季度向控股股东中海直报送财务报表存在治理非规范事项[193] 高管和董事信息 - 董事长毕为(59岁)任期自2014年1月23日至2017年1月22日[135] - 副董事长刘敬桢(48岁)任期自2015年3月13日至2017年1月22日[135] - 副董事长马雷(46岁)任期自2014年1月23日至2017年1月22日[135] - 副董事长金晓剑(56岁)任期自2014年1月23日至2017年1月22日[135] - 董事兼总经理刘铁雄(60岁)任期自2014年1月23日至2017年1月22日[135] - 财务负责人陈宏运(45岁)任期自2014年1月23日至2017年1月22日[136] - 董事赵宏剑现任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副总裁[140]和中海石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40] - 独立董事郭海兰现任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及三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140] - 监事会主席唐万元现任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业务协同部副主任(部门正职级)[141] - 财务负责人陈宏运现任公司财务负责人兼财务部经理[142] - 刘敬桢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党委委员兼总经济师并领取报酬[143] - 金晓剑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规划计划部担任总经理并领取报酬[143] - 邹剑锋在中国民用飞机开发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并领取报酬[143] - 王楚在深圳市通产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并领取报酬[143] - 赵宏剑在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并领取报酬[143] - 严宁在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战略与计划部任职并领取报酬[143] - 董事长毕为从公司获得报酬总额199.4万元,实际所得报酬129.41万元[148] - 独立董事津贴方案为每人每年6万元(含税),按年度支付[146]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总额为1,791.23万元,实际所得报酬总额为1,229.82万元[150] - 副总经理闫增军从公司获得报酬总额158.49万元,实际所得报酬111.21万元[150] - 副总经理王鹏从公司获得报酬总额157.99万元,实际所得报酬109.72万元[150] - 副总经理许卫杰从公司获得报酬总额158.07万元,实际所得报酬110.49万元[150] - 财务负责人陈宏运从公司获得报酬总额117.43万元,实际所得报酬79.13万元[150] - 独立董事张建明从公司获得报酬总额6万元,实际所得报酬5.04万元[150] - 独立董事郭海兰从公司获得报酬总额6万元,实际所得报酬5.04万元[150] - 独立董事叶忠为从公司获得报酬总额6万元,实际所得报酬5.04万元[150] - 所有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初持股数均为0股[135] - 所有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本期增持股份数量均为0股[135] - 所有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本期减持股份数量均为0股[135] - 所有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数均为0股[135] - 高管薪酬由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构成考评结果与薪酬直接挂钩[195] 员工情况 - 公司员工总数1095人,其中飞行员171人占比15.62%,机务人员334人占比30.50%,保障人员339人占比30.96%[154] - 公司员工学历构成:本科390人占比39.88%,大专315人占比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