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总收入3581.9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95%[8]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总收入2.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4%[8]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5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6.83%[8]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13.7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6%[8] - 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74.9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29%[8] - 基本每股收益0.01元/股,同比下降85.7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43%,同比下降10.28个百分点[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74%至234,875,682.53元,主要受红外热像仪收入增长26.35%驱动[26][28] - 营业总收入为0.36亿元,较上期0.45亿元下降20.9%[61] - 营业利润为-0.088亿元,较上期0.031亿元下降387.7%[62] - 净利润为0.086亿元,较上期0.065亿元增长31.6%[6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元,较上期0.07元下降85.7%[63]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5.7%至2.35亿元[69] - 净利润同比下降8.9%至5213.76万元[7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0元,同比下降21.9%[71]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8.5%至5248.58万元[74] - 营业外收入同比增长23.9%至1330.23万元[7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管理费用增长66.68%至4935.04万元,因研究与开发费用增加[24] - 财务费用下降60.70%至116.18万元,因利息收入增加且利息支出减少[24] - 资产减值损失增长136.06%至622.17万元,因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增加[24]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81.91%至34,448,224.29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14.67%[28]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28.2%至1.90亿元[69] - 管理费用同比大幅增长66.8%至4935.04万元[6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9%至653.19万元[69]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60.7%至116.18万元[69]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25.9%至616.99万元[7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5.23%[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45.23%至-130,200,734.86元,主要因原材料采购款、职工薪酬及税费支付增加[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17.27%至-279,395,105.09元,主要因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2971.39%至516,582,544.44元,主要因股票发行上市[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上升275.68%至107,068,422.21元,主要因筹资活动现金流大幅增加[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302亿元,较上期负0.238亿元扩大446%[7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至2.794亿元,其中支付其他投资活动现金2.5亿元[77][7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6.645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6.345亿元[7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034亿元,较期初1.963亿元增长55%[7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705亿元,同比下降4%[76][7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2.416亿元,同比增长60%[77] - 收到税费返还715.57万元,较上期564.78万元增长27%[77] - 支付职工现金3081.74万元,较上期2421.87万元增长27%[77]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1.39亿元,较上期7000万元增长99%[7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负1.314亿元,较合并报表差异61.09万元[80][8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增加44.10%至3.04亿元,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资金到位[22] - 应收账款大幅增长174.81%至1.50亿元,因新增当期产品销售应收款项[22] - 预付款项激增274.08%至3513.53万元,因加大原材料采购量[22] - 其他流动资产增长81246.28%至2.50亿元,因闲置募集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22] - 短期借款减少90.88%至1000万元,因偿还到期流动资金借款[22] - 资本公积增长2133.09%至6.28亿元,因首次公开发行新股[2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04亿元,较期初2.11亿元增长44.1%[5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50亿元,较期初5,466万元增长174.7%[53]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3,513.53万元,较期初939.25万元增长274.1%[53] - 存货期末余额为2.47亿元,较期初1.92亿元增长28.8%[53]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000万元,较期初1.097亿元减少90.9%[54] - 公司总资产期末为11.78亿元,较期初6.27亿元增长87.9%[53] - 资本公积期末为6.28亿元,较期初2,812.54万元增长2,133.3%[5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78亿元,较期初3.96亿元增长172.2%[56] - 未分配利润为2.95亿元,较期初2.43亿元增长21.4%[56] - 货币资金为3.00亿元,较期初2.03亿元增长47.6%[57] - 应收账款为1.46亿元,较期初0.50亿元增长192.3%[57] - 存货为2.47亿元,较期初1.91亿元增长28.8%[57] - 短期借款为0.10亿元,较期初1.10亿元下降90.9%[5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58.25%,持股数量6990万股[18] - 控股股东承诺自股票上市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且提供股价稳定承诺[35]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36] - 公司境内发行A股3000万股[36] - 国有股东华中光电所将300万股(占发行股份10%)划转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36] - 北京派鑫科贸有限公司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不超过所持股份30%[36] - 控股股东华中光电所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不超过所持股份10%[36][37] - 所有减持价格均不低于发行价格[36][37] - 违反减持承诺的收益将全部交付公司[36][37] 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 - 控股股东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并长期有效[37] - 控股股东承诺不利用控制地位损害公司利益[37] - 新业务开展享有优先权除非公司明确放弃[37] - 公司及关联方目前不存在任何同业竞争业务或活动[38] - 实际控制人承诺期间内不从事或参与任何同业竞争业务[38] - 若出现同业竞争业务将优先转让给公司或第三方[38] - 违反同业竞争承诺将承担全部损失赔偿[38] 股价稳定承诺 - 公司上市后三年内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将启动稳定措施[39] - 稳定股价措施包括公司回购、控股股东及董事高管增持[39] - 触发条件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39] - 公司单次回购股份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39] - 控股股东单次增持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39] -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需参与增持公司股票[39] - 公司单一会计年度用于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上限为3000万元[40] - 控股股东单一会计年度用于增持公司股份的资金总额上限为3000万元[40] -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度增持资金上限为其上一年度税后工资累计额的50%[40] - 董事或高管单次增持资金不低于其上一年度税后工资累计额的30%[40] 信息披露和法律责任 - 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导致不符合发行条件 公司需在30个工作日内审议回购全部新股的方案[41] - 回购价格按发行价格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确定[41] - 公司需在股份回购义务触发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回购[41] - 若因招股书虚假陈述致使投资者遭受损失 公司需依法赔偿[41] - 实际控制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承诺依法赔偿投资者因虚假陈述造成的损失[41] - 控股股东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承诺在处罚决定后30个工作日内审议购回已转让原限售股份的方案[41]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42]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承诺将面临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经济处罚[42]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67500万元[44][45] - 本季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8657.87万元[45]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2123.01万元[45] - 红外与信息激光产业园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7162.57万元,投资进度为36.30%[45] - 研发与实验中心项目累计投入2332.58万元,投资进度为18.19%[45] - 报告期内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0万元[45]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0万元[45]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0.00%[45]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62,726.5万元,其中已使用8,657.87万元,使用进度为13.8%[46]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项目10,836.04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17.3%[46]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不超过25,000万元[46] 研发与专利 - 公司取得7项新增专利,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项目通过中期考核[28] 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 - 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同比增长46.27%至10,017.90万元,但采购占比下降3.74个百分点至55.85%[28] - 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5.44%至19,329.09万元,销售占比微降0.21个百分点至82.30%[30]
久之洋(300516) - 2016 Q3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