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总收入为2.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30%[8] - 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32亿元,同比增长27.30%[21]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7.3%,从1.82亿元增至2.32亿元[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4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2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0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67%[8] - 净利润1,944万元,同比增长47.56%,因收入增长较大[20] - 净利润同比增长36.5%,从1423.84万元增至1944.07万元[4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7.3%,从1317.51万元增至1939.97万元[4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6元人民币/股,同比增长40.00%[8]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56元人民币/股,同比增长40.00%[8] - 基本每股收益从0.04元增至0.056元,增幅40%[5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7%,同比上升0.22个百分点[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25.0%,从1.67亿元增至2.08亿元[48]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5.5%,从9620.91万元增至1.21亿元[4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6.4%,从2499.33万元增至3158.58万元[49]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4.4%,从4059.71万元增至5049.65万元[49] - 财务费用为-177万元,同比改善71.06%,主要因理财收益增加[2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83%[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30亿元,同比增长70.94%,因合同回款增加[20]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7,394万元,同比增长87.38%,因保证金及期间费用增加[20] -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70.9%,从7611.02万元增至1.30亿元[5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71亿元,同比恶化4.8%[5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总额3.28亿元,同比增长29.4%[5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1.70亿元,同比增长14.4%[56]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3219万元,同比增长8.7%[56] - 支付的各项税费5165万元,同比增长44.9%[5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98亿元,同比减少42.1%[57]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1.15亿元,同比改善36.9%[59][60] - 母公司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5813万元,同比减少42.7%[59]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045万元,同比增长1629.3%[6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15亿元,较期初5.70亿元下降27.2%[4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24亿元,较期初2.91亿元增长11.3%[40] - 存货期末余额为4.55亿元,较期初4.16亿元增长9.4%[40]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1.31亿元,较期初4303万元增长203.4%[40]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余额1.31亿元,较年初增长203.35%,主要因理财产品增加[20]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2.42亿元,较期初2.47亿元下降2.1%[41]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82亿元,较期初1.43亿元增长27.7%[41] - 应交税费期末余额为4623万元,较期初8915万元下降48.1%[41] - 应交税费期末余额4,623万元,较年初下降48.14%,因交纳上期增值税[20]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1,310万元,较年初下降64.26%,因银行承兑减少[20]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5.35亿元,较期初5.16亿元增长3.7%[43]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95亿元,较期初4.17亿元下降29.3%[44]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4.82亿元,较期初4.72亿元增长2.1%[44] - 总资产为21.2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0.0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2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20%[8] 研发项目进展 - 公司已完成8项国家重大研发项目验收,包括污水石油类污染荧光监测设备、免化学试剂在线水质检测系统等[23] - 基于紫外-可见光谱的阀上实验室水质微分析系统已完成国家验收并实现LOV技术在水质监测仪器中的推广应用[25] - 环境大气PM2.5成套监测设备已完成国家验收并实现产业化开发[25] - 河北省环境空气污染预警预报系统已完成国家验收 实现京津冀区域雾霾动态监测[25] - 挥发性有机物分子筛吸附浓缩转轮及净化回收成套装置已完成国家验收,使用自主研发的疏水型分子筛作为吸附材料[27] - 公司有4个项目处于产业化示范运行阶段,包括基于脉冲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的现场原位水质分析仪和双通道颗粒物自动监测仪[23] - 藻及营养参数在线检测仪进入产业化示范运行阶段 在太湖和辽河流域开展监测示范[25] - 移动空气监测系统项目处于产业化示范运行阶段,用于快速现场监测和气体成分定量分析[27] - 公司研发项目排放源清单多维校验技术处于产业化示范运行阶段,旨在提高气溶胶和污染气体卫星柱浓度数据反演精度[28] - 区域大气环境数据挖掘系统开发项目处于产业化示范运行阶段,聚焦环境大数据收集、挖掘及安全技术研究[28] - 基于多参数空气质量原位监测仪的大气质量数据管理平台处于产业化示范运行阶段[26] - 公司有6个项目实现批量生产,包括单通道颗粒物自动监测仪、能见度拍照系统、CO/O3自动监测仪等[24] - 公司自主研发的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已实现批量生产,可监测CH4、CO2、N2O、H2O和O3[24] - 大气VOC在线监测系统已完成全面推广,实现空气中VOC的在线监测和数据采集[24] - 公司为南水北调项目配套开发的地下水监测系统已实现批量生产[24] - 浮标系统与饮用水系统定型示范项目实现批量生产,支持江河湖泊多参数水质监测[24] - 小型水质分析仪产品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开发总氮、氨氮自动分析仪样机[25] - 小型化空气监测系统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可监测SO2、NOx、CO、O3及颗粒物五参数[25] - CES大气重金属在线监测仪进入批量生产 实现技术国产化和软件汉化[25] - 建筑施工扬尘在线监测系统进入批量生产阶段[25] - 便携式PM2.5颗粒物检测仪进入批量生产阶段[25] - 网格化智能大气监测系统已批量生产室外全参数监测仪及VOC监测仪[26] - 手工自动换膜采样器已批量生产具备自动换膜功能的颗粒物手工采样器[26] - 民用手持式颗粒物监测仪已批量生产三参数(甲醛,VOC,PM2.5)检测仪[26] - 水中VOC自动监测仪已批量生产配套前处理装置和通讯方式[26] - 小型化水质监测仪器已批量生产适用于岸边、野外的小型化水质自动监测站[26] -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产品引进项目已实现批量生产,建立VOC污染监测平台[27] - OC/EC国产化项目已实现批量生产,完成技术转移和生产导入[27] - 网格化智能水质监测系统已实现批量生产,基于小型监测系统和软件平台实现水体监管[27] - 重金属(水质)原位分析仪处于中试阶段设计制作五种重金属(六价铬、镉、铅、锌、铜)在线监测分析仪[26] - 交通运输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处于实施阶段实现水质、空气质量、噪声监测的自动采集[26] - 化工园区监测系统集成开发处于实施阶段,目标建立1-3项试点项目[27] - 海水溶解氧在线监测仪产业化处于研制阶段,目标实现批量生产并全国推广[27] - 微生物膜法BOD在线监测仪研制及海水pH/COD/BOD快速在线监测仪产业化处于研制阶段,目标建立生产工艺和示范基地[27] - 基于质量浓度分析的在线源解析系统处于研制阶段,目标实现污染来源快速定量及空间定位分析[28] - 水质网格化多参数微型站开发项目处于研制阶段,监测8个水质参数包括温度、pH、溶解氧等[28] - 环境空气臭氧前驱体及光化学烟雾在线监测仪开发项目处于研制阶段,目标实现C2-C12高精度监测及PAN测定[28] - 智慧环境生态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处于研制阶段,整合环境数据并搭建"一张网、一张图、一套数"技术架构[29] - 基于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河(湖)长制管理系统处于研制阶段,旨在提升流域监管水平和水环境质量[29] 业务运营和订单 - 公司持有重大订单合同总价2.29亿元,报告期末已完成大部分供货[22] - 公司完成中石油环境应急监测管理软件项目验收,提供大气和水质环境应急监测综合管理平台[24] - 公司完成大气环境自动监测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开发,具备污染扩散模型和预警预报功能[24] - 河北省环境监测仪器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已完成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研发试验平台[24] - 基于PM2.5成分在线分析的快速源解析系统在武汉市环境监测站试点运行[26] 公司治理和财务合规 - 公司报告期内严格执行2018年度经营计划,生产、销售及研发工作均按计划推进[29]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在报告期内未发生调整,严格执行《公司章程》利润分配规定[3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对外担保情况[34][35] - 李玉国持有高管锁定股3,640万股,占期末限售股主要部分[17]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50.5万元人民币[9] - 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62]
先河环保(300137) - 2018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