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总收入为7918.64万元,同比下降8.9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9.05万元,同比下降9.45%[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81.32万元,同比下降14.05%[7] - 基本每股收益0.03元/股,与调整后上年同期持平[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4%,同比提升0.05个百分点[7] - 营业收入7918.64万元,同比减少8.92%[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9.05万元,同比减少9.45%[36] - 公司合并层面营业总收入为79,186,353.92元,同比下降8.9%[77] - 公司合并净利润为5,600,793.68元,同比增长9.2%[7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490,530.67元,同比下降9.4%[78] - 营业收入为3260.2万元,同比增长6.8%[8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24.1万元[7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与上期持平[7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30.68%,主要因境外子公司汇兑收益增加[34] - 销售费用为32,306,013.01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78] - 营业成本为458.2万元,同比下降5.0%[81] - 销售费用为1165.1万元,同比增长16.1%[81] - 财务费用为390.4万元,同比增长468.2%[81] - 研发费用化支出为26,939,747.48元,较期初26,072,649.54元增长3.3%[74] - 研发投入计入管理费用科目,本期管理费用为936.7万元[8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47.0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58.79%[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58.79%[3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增长2047.20%,主要因支付股权收购款5070.88万元及减资款3600万元[3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35.68%[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747.1万元,较上年同期-486.9万元实现正向转变[8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7亿元,主要由于支付子公司收购款5070.9万元[8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2.2%,从6670.86万元减少至2520.73万元[8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7.3%,从10.96亿元减少至10.16亿元[88][8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激增1472.9%,从326.04万元增至5127.86万元[89] - 投资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3119.6%,从157.5万元增至5070.88万元[89]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增长151.0%,从2608.41万元增至6548.82万元[89]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69.9%,从527.04万元减少至158.52万元[8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7.1%,从3.15亿元减少至2.93亿元[8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期末较去年末减少33.50%,主要因支付子公司少数股东减资款3600万元及股权收购款5070.88万元[33]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较去年末增长267.32%,因支付6270.88万元股权收购款暂计入该项目[33] - 应付账款期末较去年末增长52.35%,主要因本期新增应付采购款[33]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较去年末减少67.46%,主要因发放2017年度年终奖[33] - 应交税费期末较去年末减少49.54%,主要因缴纳2017年度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33] - 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85亿元,较期初2.78亿元减少33.5%[6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25亿元,较期初1.54亿元减少19.3%[69]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余额7190万元,较期初6500万元增长10.6%[70] - 开发支出期末余额6877.17万元,较期初6220.59万元增长10.5%[70] - 短期借款余额保持1.65亿元未发生变化[70] - 公司合并资产总计1,661,387,635.14元,较期初1,718,166,654.41元下降3.3%[72] - 货币资金为48,876,553.31元,较期初78,864,516.46元下降38.0%[73] - 应收账款为73,122,953.16元,较期初69,110,833.45元增长5.8%[73] - 短期借款为165,000,000.00元,与期初持平[74] - 长期借款为159,600,000.00元,与期初持平[7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5亿元,较期初减少33.5%[8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56.5%,从1.12亿元减少至4887.66万元[9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转负,从4276.53万元减少至-2998.80万元[90] 业务线表现 - 代理产品销售量64546台/个,同比减少26.49%[37] - 代理产品库存量261265台/个,同比增长38.74%[38] - 自产产品生产量21045片,同比减少12.76%[38] - 动物源性生物材料产品销售收入3775.82万元,同比增长11.69%[43] - 细胞板块销售收入762.49万元,同比增长163.14%[44] 重大资产重组与投资活动 - 重大资产重组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1.3亿元用于区域细胞业务运营平台项目[22] - 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标的资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24] - 公司以自有资金6370.88万元收购北昊研究院70%股权和北京宏冠50%股权[47] - 北昊研究院成为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北京宏冠成为参股子公司[47] -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标的资产股权[53] - 2017年公司以现金2.66亿元收购北京文丰和中昊药业各53.35%股权[62]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0,905户[25] - 第一大股东广东知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0.76%,持股数量55,044,822股,其中质押54,940,000股[25] - 股东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云信-弘瑞2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持股比例3.26%,持股数量8,638,227股[25] - 股东寇冰持股比例2.87%,持股数量7,612,281股,其中全部质押[25] - 股东浙商金汇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浙金·冠昊生持股比例2.80%,持股数量7,424,901股[25] - 控股股东广东知光通过信托计划持有5394.15万股限售股[29][30] - 员工持股计划通过浙金信托持有742.49万股无限售股份[26] - 华融信托持有530万股无限售股份,占总股本2.00%[26] - 前10名股东限售股总数7629万股,报告期内无变动[30] - 控股股东广东知光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863.822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3.26%[50] - 广州永金源投资增资广东知光10.6亿元,取得98%股权[54] - 增资完成后永金源投资成为广东知光控股股东,注册资本变更为5亿元人民币[55]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张永明、林玲夫妇[54] - 广东知光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张永明先生[55] 募集资金使用 - 募投项目延期至2018年12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2] - 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68,323.28千元,本季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02.44千元[58]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5,743.18千元[58] - 购买珠海市祥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00%股权的项目累计投入人民币30,000千元,进度100%,实现效益人民币13,134.16千元[58] - 区域细胞业务运营平台-华南细胞制备存储中心投入人民币134.22千元,累计投入人民币507.15千元,进度9.62%[58] - 区域细胞业务运营平台-华中细胞制备存储中心投入人民币266.7千元,累计投入人民币690.11千元,进度30.66%[58] - 区域细胞业务运营平台-营销运营中心和客户体验及服务中心投入人民币101.52千元,累计投入人民币4,968.8千元,进度90.69%[58] - 区域细胞业务运营平台募投项目已累计投资金额人民币6,166.06万元,项目延期至2018年12月30日[59] - 超额募集资金为人民币139,511.757千元,已全部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59] - 首次公开发行募投项目节余募集资金及利息共计1997.05万元已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0] - 2016年非公开发行预先投入募集资金项目金额为4259.30万元[60]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5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60]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贡献196.78万元非经常性收益[8]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167.73万元[8] 风险与监管影响 - 公司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为食用动物组织,存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动物疫情导致取材困难的风险[19] - 2016年5月4日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规定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不得直接应用于临床,影响募投项目实施[22]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股票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自2018年2月2日起停牌[52] - 北昊研究院已完成工商变更,北京宏冠工商变更尚在办理中[49] - 公司2017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合计派发1325.78万元[62] - 公司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91]
冠昊生物(300238) - 2018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