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61%至1.685亿元[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增长9.57%至4057万元[19] - 公司营业收入16850.19万元,同比增长14.61%[41] - 营业利润3840.31万元,同比增长15.77%[4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057.39万元,同比增长9.57%[41] - 基本每股收益0.33元,同比增长10.00%[41] - 公司营业收入16850.19万元,同比增长14.61%[53] - 医疗器械业务毛利率达89.9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55%至1.68亿元[73] - 生物型硬脑膜补片收入1.52亿元占比90.6%,毛利率92.4%[72][7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62.9%至1696万元[19] - 公司营业成本1696.43万元,同比增长62.90%[53] - 公司管理费用5482.44万元,同比增长35.96%[53] -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3256.13万元,其中资本化金额786.95万元[5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9.32%,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比例24.17%[6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5.55%至4149万元[19] - 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268.71万元,同比减少40.26%[53] - 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2.26万元,同比增长116.4%[5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31.82万元,同比增长103.50%[5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5.55%至4148.8万元[6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0.26%至-4268.71万元,主要因科技产业园建设款支付减少[6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16.4%至252.26万元,系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所致[6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103.5%至131.82万元,主要因销售收入增加及回款增长[69] 资产和负债 - 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3.23个百分点至12.99%[1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35,747,546.76元,较期初234,429,309.56元增长0.56%[19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8,998,997.65元,较期初29,588,124.64元下降1.99%[196] - 存货期末余额为22,201,699.72元,较期初10,403,451.58元大幅增长113.40%[196] - 开发支出期末余额为18,088,879.04元,较期初10,219,338.43元增长76.99%[197]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572,518,192.26元,较期初541,989,173.87元增长5.63%[196][197] - 预收款项期末余额为4,207,892.16元,较期初1,977,974.50元增长112.74%[197]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为5,213,550.16元,较期初3,098,789.63元增长68.24%[197]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23,552,053.27元,较期初99,244,062.35元增长24.49%[19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498,157,068.04元,较期初454,105,589.49元增长9.70%[198] 业务线表现 - 生物型硬脑膜补片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存在产品依赖风险[22] - 医疗器械生产额1922.95万元,同比增长55.75%[56] - 医疗器械库存额2220.17万元,同比增长113.41%[56] - 投产产品251批次,完工入库近10万片产品[45] - 东大区收入6955.88万元占比41.3%,但毛利率同比下降8.01%[74] 研发与知识产权 - 新获授权国外发明专利8项[48] -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商标注册证20项[79][80] - 公司申请注册且国家商标局已受理的商标共44项[80][81] - 第10类商标注册证共12项,涵盖外科器械、医疗器械等产品[79][80] - 第5类商标注册证共5项,涵盖人用药、医用辅料等产品[80] - 第42类商标注册证共3项,涵盖技术研究、科研项目等服务[79][80] - 第44类商标注册证共4项,涵盖医院、医疗诊所等服务[80] - 商标注册有效期跨度从2007年至2023年[79][80] - 2013年新注册的第5类商标2项,有效期至2023年[80] - 2013年新注册的第10类商标2项,有效期至2023年[80] - 2013年5月申请商标数量达18项,涉及多个类别[81] -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55项[84] -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实用新型专利20项[84] -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专利申请权19项[84] - 公司在美国拥有发明专利,包括专利号US 7674289 B2的生物型人工韧带及其制备方法[85] - 公司在美国拥有发明专利,包括专利号US 7824447 B2的生物型人工韧带及其制备方法[85] - 公司在俄罗斯拥有发明专利,包括专利号2381017的生物型人工韧带及其制备方法[85] - 公司在澳大利亚拥有发明专利,包括专利号2006274361的生物型人工韧带及其制备方法[85] - 公司在日本拥有发明专利,包括专利号5256035的生物型人工韧带及其制备方法[85] - 公司在欧洲拥有发明专利,包括专利号EP 1911406的带生物膜的血管瘤夹[86] - 公司在加拿大拥有发明专利,包括专利号2617668的带生物膜的血管瘤夹[86] - 公司拥有至少55项国际发明专利,覆盖生物型神经导管、医用敷料、人工角膜等核心产品,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美国、欧洲等地获得授权[87][88] - 公司在中国拥有20项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生物型人工韧带、外科补片、人工角膜、神经导管、脊髓支架、护创膜等产品,专利授权日期从2007年至2012年[88] - 公司拥有19项专利申请权,包括生物型人工血管、骨修复材料、人造血管修饰技术等,其中10项为国际专利申请,覆盖中国、加拿大、欧洲、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地[89] - 全资子公司拥有12项专利权,包括生物型人工血管和多功能女性盆腔补片等实用新型专利,主要在中国授权[89] - 生物型神经导管产品在5个国家获得专利授权,包括俄罗斯(专利号2432968)、澳大利亚(2006329152)、加拿大(2634351)、日本(4995204)和美国(US8366770)[87] - 生物护创膜产品在6个国家获得专利授权,包括美国(US 7820871 B2)、欧洲(EP 1979010)、加拿大(2634316)、俄罗斯(2438713)、澳大利亚(2006329153)和日本(5256044)[87] - 生物型人工角膜在4个国家获得专利授权,包括俄罗斯(2421185)、加拿大(2634323)、欧洲(1965733)和澳大利亚(2006329154)[87][88] - 公司通过PCT途径提交多件国际专利申请,涉及生物型外科补片、人工角膜、人工颌骨、鼻梁植入体等产品,进入日本、欧洲、俄罗斯、美国等国家[89] - 公司在美国提交4项发明专利申请,涵盖生物型人工角膜(13/347457)、关节软骨修补件(US13/363089)、人工颌骨(US13/360256)和鼻梁植入体(US13/361563)[89] - 公司核心专利技术申请日期集中在2005年至2009年,授权公告日期从2007年至2013年,显示长期的技术研发积累和全球知识产权布局[87][88][89] 投资和子公司 - 投资聚生医疗1600万元,获得增资后26.5%股权[42] - 公司报告期对外投资额10,000,000元,上年同期为0元,变动幅度无法计算[94] - 公司占广东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园有限公司权益比例100%,本期投资亏损52,028.43元[94] - 主要子公司上海冠昊营业收入7553.02万元,净利润36.8万元[102] - 子公司香港冠昊营业收入157.37万元,净亏损33.45万元[102] - 子公司广东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园营业收入7.37万元,净亏损5.2万元[102] - 上海冠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万元 实收资本300万元[103] - 冠昊生物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股本港币1000万元 已发行780万股普通股[104] - 广东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园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105]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247.2618百万元[96] - 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33.9755百万元[96]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64.0475百万元[96] - 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投资总额3800万元,累计投入3390.19万元,进度达89.22%[97] - 营销网络扩建项目投资总额4955万元,累计投入4338.38万元,进度达87.56%[97] - 无菌生物护创膜技术产业化工程项目投资总额2020万元,累计投入1076.18万元,进度为53.28%[97] - 超募资金总额1.395亿元,其中2700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19.35%[98]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3644.57万元[98] - ACI产业化项目改造(一期)计划投资800万元,实际投入699.96万元,进度87.5%[100][101] - ACI产业化项目改造(二期)计划投资868万元,实际投入390.47万元,进度44.99%[101] 风险因素 - 新产品注册证获取周期较长可能影响业绩[27]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存在延期或无法实施风险[29] - 主要原材料为食用动物组织存在动物疫情风险[36] - 政府集中采购政策变化可能影响产品销售[37] - 竞争对手为国际知名大型医药企业存在市场竞争风险[32] - 建设期内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可能下降[3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将增强技术优势[30] - 无菌生物护创膜项目将提升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30] - 营销网络扩建项目将提高销售渠道及售后服务能力[30] - 项目建成后营业收入与利润预计保持稳步增长[30] - 公司计划成立再生医学材料公司和细胞技术应用及研发公司[112]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2011年达1200多亿元 2000-2010年复合增长率约21.3%[107] - 预计201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107] - 2009年政府卫生投入6000亿元 同比翻倍增长[108] - 2009-2011年政府卫生总投入近2万亿元 新增8500亿元[108] - 中国医疗器械销售总规模从2001年179亿元增长到2013年预计2120亿元[108] - 中国有300万人等待角膜移植 重症肝病患者3150万人 糖尿病患者5800万人[109]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2013年注册登记地点变更为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城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D区408室[16] - 公司聘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作为会计师事务所[13]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广州市萝岗区玉岩路12号,邮政编码510530[13]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城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D区408室,邮政编码510663[13]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0238,股票简称为冠昊生物[13] - 公司电子信箱为ir@grandhopebio.com[13] -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为www.grandhopebio.com[13] - 公司法定代表人朱卫平[13] - 公司董事会秘书周利军,证券事务代表胡珺[14] - 公司信息披露媒体包括《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15] - 授予48名员工124.5万股限制性股票[50] - 接待调研机构16批近百人次,完成调研记录16篇[52] - 公司拥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15年12月27日[91] - 冠昊生物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15年8月29日[91] - 上海冠昊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1月24日[91] - 公司产品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注册证有效期至2016年12月20日[91] - 公司产品胸普外科修补膜P型注册证有效期至2016年6月27日[91] - 公司2013年9月7日董事会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127] - 公司2013年10月28日董事会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128] - 公司2013年11月15日股东大会批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29]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未发生内幕交易行为[121] - 2013年共进行15次机构实地调研活动[122][123][124] - 调研内容聚焦公司产品研发、销售及经营状况[123][124] - 8月16日单次接待超20家投资机构[123] - 股权激励对象均符合监管资格要求[128][129] - 调研机构包含嘉实基金、广发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123][124] - 公司内控制度得到有效执行且无监管处罚记录[121] - 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增加至123,445,000股[130][131] - 股权激励计划授予1,245,000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比例1.01%[131] - 控股股东广东知光持股比例由38.5%降至38.11%[132] - 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总额确认为1204.72万元[132] - 2014年限制性股票成本摊销金额最高达608.78万元[133] - 子公司上海冠昊分摊激励成本442.70万元[133]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比例由40.81%提升至41.41%[131] - 股权激励成本分摊覆盖2013-2017年度合计1204.72万元[133]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比例由59.19%降至58.59%[131] - 公司2013年股权激励承诺不为激励对象提供贷款或财务资助,履行情况严格履行中[136] - 公司实际控制人朱卫平和徐国风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间接持有股份,每年转让不超过25%[136] - 公司控股股东广州知光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136] - 公司监事杨国胜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股份,每年转让不超过25%[136] - 公司高管赵文杰和张洪涛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股份,每年转让不超过25%[136] - 股东睢天舒等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股份,每年转让不超过25%[137]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不与公司构成同业竞争[137] - 公司聘任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酬40万元,连续服务6年[139] - 2013年股份变动: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548,525股至51,112,325股,占比41.41%[142] - 2013年5月7日解除限售股份2,706,900股,占股本总额2.22%[142] - 2013年7月12日解除限售股份89,983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074%[143]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48名激励对象授予124.5万股,授予价格11.87元[144][149] - 限制性股票授予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123,445,000元,总股本增至123,445,000股[144][149] - 2013年总股本由122,200,000股增至123,445,000股,增幅1.02%[150] - 股权激励限售股合计增加1,294,021股,期末限售股总数1,944,984股[148] - 自然人股东何佩佩解除限售49,021股,期末持有限售股555,871股[145] - 自然人股东沙德珍解除限售37股,期末持有限售股144,113股[145] - 限制性股票于2013年12月1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45] - 公司董事/监事及关联人承诺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43][144] - 激励对象周利军、贾君超各获授105,000股限制性股票[145] - 控股股东广东知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8.11%,持股数量为47,051,000股[153] - 中国工商银行-易方达价值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3.52%,持股数量为4,339,466股[153] - 中国工商银行-诺安股票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2.83%,持股数量为3,487,547股[153] - 境内自然人冼丽贤持股比例为1.48%,持股数量为1,825,000股[153]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九组合持股比例为1.36%,
冠昊生物(300238) - 201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