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总收入1.21亿元人民币,本报告期同比下降21.74%[6]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总收入4.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0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683.06万元人民币,本报告期同比增长23.52%[6]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4813.9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19%[6] - 基本每股收益0.16元人民币,年初至报告期末同比增长45.45%[6]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1.7%至1.21亿元,上期为1.55亿元[49] - 净利润同比增长29.5%至1893.65万元,上期为1462.18万元[50]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9.0%至4.14亿元,上期为5.11亿元[57] - 净利润同比增长46.8%至5290.85万元,上期为3604.04万元[58]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0.2%至4813.98万元,上期为3205.17万元[58]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45.5%至0.16元,上期为0.11元[59]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至3.05亿元,上期为2.84亿元[60]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6.5%至4469.62万元,上期为2854.48万元[6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0.9%至7359.07万元,上期为1.07亿元[50]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9.9%至2.57亿元,上期为3.67亿元[5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0%至3689.04万元,上期为3513.08万元[57]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9%至5531.97万元,上期为5033.94万元[57]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40.8%至391.98万元,上期为278.45万元[50]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148.18万元人民币,年初至报告期末同比增长152.58%[6] -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644元人民币,年初至报告期末同比增长68.4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152.58%至8148万元,主要因采购商品支付现金减少[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52.6%至8148.18万元[6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0%至3.98亿元[64]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43.4%至480.72万元[6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32.0%至1.97亿元[6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1780.35%至-3236万元,主因投资支付现金增加[2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41.2%至3238.85万元[6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116.03%至388万元,主因取得银行贷款增加[2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0.1%至2.18亿元[6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30.7%至1.96亿元[66]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0.3%至3544.84万元[69] - 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469.0%至5689.7万元[69]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37.2%至6287.8万元[7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增加36.76%至1.97亿元,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22] - 其他应收款减少30.62%至1428万元,主要因收回业务借支款[22] - 其他流动资产减少90.84%至47万元,主要因增值税留抵税额抵扣[22] - 应付职工薪酬增长249.97%至415万元,主因子公司未结算上月工资[2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97,375,682.47元,较期初144,325,022.79元增长36.7%[4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17,279,660.57元,较期初265,295,824.68元增长19.6%[41] - 存货期末余额为227,127,976.43元,较期初209,603,618.80元增长8.4%[41]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13,000,000.00元,较期初179,500,000.00元增长18.7%[42] - 股本期末余额为308,194,800.00元,较期初205,463,200.00元增长50.0%[43]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33,625,839.09元,较期初195,856,673.10元增长19.3%[44] - 母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42,689,732.56元,较期初157,755,654.01元增长53.8%[45]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4,167,578.57元,较期初81,760,605.56元下降21.5%[45]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31.7%至1.58亿元,上期为1.2亿元[46] - 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2.1%至10.75亿元,上期为9.59亿元[46][47] - 应收账款同比大幅增长180%至3073.78万元,上期为1097.08万元[46] - 股本同比增长50%至3.08亿股,上期为2.05亿股[47] 营业外收入和政府补助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423.36万元人民币[7] - 营业外收入激增441.90%至1444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22] - 营业外收入激增1443%至710.63万元,上期仅为46.05万元[50] - 营业外收入同比增长442.0%至1443.70万元,上期为266.41万元[5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23,532户[14] - 第一大股东聂景华持股比例为31.89%,持股数量为98,280,000股,其中质押84,800,000股[14] - 第二大股东上海振华重工持股比例为7.22%,持股数量为22,257,800股[14] - 第三大股东江西华伍科技投资持股比例为2.53%,持股数量为7,800,000股[14] - 聂景华持有73,710,000股限售股,限售原因为高管锁定[17] - 聂淑华持股比例为2.02%,持股数量为6,240,000股,其中质押4,500,000股[14] - 聂玉华持股比例为2.02%,持股数量为6,240,000股,其中质押700,000股[14] - 聂菊华持股比例为1.70%,持股数量为5,240,000股,其中质押5,000,000股[14] - 股权激励限售股合计期末数量为77,778,600股[19] - 聂景华与聂菊华、聂玉华为兄弟关系,与聂淑华为兄妹关系,聂菊华与聂辉祥为父子关系[15]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募集资金总额为414.4126百万元[30] - 本季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2.0982百万元[30]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406.8223百万元[31] - 年产5万台工业制动器技术升级及产业化扩建项目累计投入107.9472百万元,投资进度79.68%[31] - 年产3.5万台(套)风电设备制动装置产业化建设项目累计投入93.9511百万元,投资进度97.70%[31] - 制动系统及摩擦材料应用工程研究中心项目累计投入20.4097百万元,投资进度72.89%[31] - 年产5万台工业制动器及年产3.5万台(套)风电项目结余资金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累计投入29.7492百万元,投资进度100%[31] - 设立江西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累计投入49百万元,投资进度100%[31] - 设立北京华伍创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累计投入30百万元,投资进度100%[31]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金额为15,175万元[32]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2,800万元偿还银行贷款[32]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4,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已于2011年4月8日归还)[32] - 上海研发中心项目使用超募资金1,475万元[32] - 江西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使用超募资金4,900万元[32] - 北京全资子公司设立使用超募资金3,000万元[33]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3,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012年7月拨付到位)[33] - 将部分超募资金及利息751.33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33] - 年产5万台工业制动器项目预先投入自筹资金6,313.10万元并完成置换[33] - 年产3.5万台风电制动装置项目预先投入自筹资金2,747.73万元并完成置换[33] - 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2,918,500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400,000,000元[35] 利润分配和资本变动 - 公司201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50元人民币(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5股,总股本基数为205,463,200股[37]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12.2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8.00%[6] - 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股东权益8.3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25%[6] - 基本每股收益保持0.05元,与上期持平[51]
华伍股份(300095) - 2015 Q3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