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新机电(300092) - 2015 Q4 - 年度财报
科新机电科新机电(SZ:300092)2016-03-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40%[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098.8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9.87%[19] - 基本每股收益-0.18元/股,同比下降460.00%[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5%,同比下降10.48个百分点[19] - 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为2.353亿元,同比下降24.40%[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8.86万元,同比下降479.87%[3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093.46万元,同比下降445.60%[32]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849.65万元,净利润108.85万元[2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992.68万元,净利润299.83万元[21]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452.75万元,净利润-911.37万元[21]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6236.65万元,净利润-3596.17万元[21]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40%,从3.11亿元人民币降至2.35亿元人民币[46]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30%至2.246亿元[48] - 2015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0,988,622.46元[104] - 201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790,220.32元[104] - 201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9,065,998.13元[10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3.68%,同比下降3.99个百分点[32] - 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4]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30%至2.246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3.03%至1.933亿元,毛利率下降3.66个百分点至13.94%[48] - 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59.88%达1.161亿元,同比下降2.71个百分点[5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83%至2183.64万元[59]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8.37%至4535.01万元[59]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5.30%至279.06万元,主要因银行借款减少[59] - 资产减值损失达23,955,082.1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48.95%[6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制造业收入同比下降26.70%,从3.11亿元人民币降至2.28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重96.77%[46] - 金属管道产品收入同比下降85.78%,从1950.29万元人民币降至277.40万元人民币[46] - 金属压力容器收入同比下降22.75%,从2.91亿元人民币降至2.25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重95.59%[46] - 金属压力容器产品收入同比下降22.24%至2.218亿元,毛利率下降2.62个百分点至13.88%[48] - 发电设备收入同比下降40.09%至3163.71万元,毛利率下降11.20个百分点至22.95%[48] - 压力容器销售量同比下降22.68%至11592.88吨,库存量同比增加35.70%至3715.85吨[49] - 公司持有千万元以上重大销售合同总额2.983亿元,报告期内已实现销售8900万元[51] 各地区表现 - 四川省内收入同比下降43.30%,从1.16亿元人民币降至6592.86万元人民币[4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力争2016年实现业绩扭亏为盈[86] - 公司确保2016年产品出厂合格率达100%[88] - 公司确保2016年射线一次探伤合格率达98%以上[88] - 公司目标2016年单位产值质量损失同比降低10%[88] - 公司选择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15%所得税率[93] - 公司2016年营销订货目标较2015年有较大幅度增长[87] - 公司产品重特大质量事故目标为零[88]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政策变革风险主要产品仍为传统压力容器[90] - 公司属技术密集型行业存在技术创新风险[92] - 公司对信贷额度使用增加导致利息支出及其他融资费用加大[91] 研发与项目进展 - 核级热气导管开发项目已完工,为公司首台核级设备,对产品转型和新能源市场开拓有积极影响[61] - 燃机空气冷却器技术开发项目已完工,增补国内空白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国产化[61] - 光热发电热交换系统研发处于研究阶段,重点研究熔盐物理属性和设备结构设计[61] - 褐煤干燥机行走机构研发项目已完工,掌握非线性重载和大型桁架地盘应变分析技术[61] - 重型燃机燃气加热器研制项目已完工,开发出国际先进水平的燃气加热器并形成系列化产品[61] - 煤制气乙二醇加氢反应器核心技术研制项目已完工,掌握大尺寸壳体公差控制技术和复合材料焊接技术[61] - 煤制气乙二醇合成反应器核心技术研制项目已完工,掌握薄型管板焊接变形控制技术和多管板同心度控制技术[61] - 页岩气钻采污水处理撬处于开发阶段,最大年处理能力3.6万方,总功率小于40kW,总质量约10000kg[61] - 研发投入金额为8,623,519.59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66%[63] - 研发人员数量为100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14.93%[6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36.23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34.44%[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34.44%,达到22,362,272.63元[65][6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71.02%,为-879,338.06元[65][6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上升118.20%,达到2,930,709.29元[65][6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10.09%至192,750,069.86元[65] 资产和减值 - 应收账款余额增加,存在坏账风险[5] - 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395.51万元,同比增长267.02%[33]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1424.43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计提731.56万元[33] - 武汉星联和工程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市场价值为272.26万元人民币,公司持股部分价值138.85万元人民币[34] - 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30.55万元人民币[34] - 新疆科新累计亏损4788.33万元人民币,冲回以前年度亏损及可抵扣差异2372.72万元人民币,增加所得税费用593.18万元人民币[34] - 应收账款金额为125,810,775.08元,占总资产比例同比下降3.71个百分点至18.69%[68] - 存货金额为125,007,375元,占总资产比例同比上升1.20个百分点至18.58%[68] - 长期借款金额为5,000,000元,同比下降75%[68] 子公司表现 - 武汉星联和报告期内亏损359.4万元人民币[34] - 新设全资子公司四川科新奥莱进出口有限公司,投资金额300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100%[73] - 四川科新奥莱进出口有限公司本期投资亏损34.66万元人民币[73] - 新疆科新重装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2773.31万元人民币[78] - 武汉星联和工程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359.4万元人民币[78] - 四川科新奥莱进出口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34.66万元人民币[78] - 新疆科新重装有限公司总资产1.54亿元人民币,净资产266.51万元人民币[78] - 武汉星联和工程有限公司总资产441.42万元人民币,净资产262.4万元人民币[78] - 四川科新奥莱进出口有限公司总资产1013.32万元人民币,净资产965.34万元人民币[78] - 转让武汉星联和工程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价格为138.85万元人民币[79] - 转让控股子公司武汉星联和工程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价格为人民币138.85万元[135] 投资和担保 - 报告期投资额1000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无投资,变动幅度为100%[71]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为2,000万元,占净资产比例4.25%[126][127] - 报告期末已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5,000万元(新疆科新重装有限公司)[126] 股利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2014年度可分配利润为22,679,140.14元但未进行现金分红[100] - 最近三年(2013-2015)累计可分配利润为负值无法满足现金分红条件[103] - 2015年度因业绩大幅亏损且经营规模扩大未进行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102] - 2013年度因上市后首次亏损未进行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102] - 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连续三年均为0.00%[100][104] 资本结构变动 - 2014年度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以总股本91,0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15股共计转增136,500,000股转增后总股本变更为227,500,000股[98] - 公司总股本经过2014年度转增后增至227,500,000股[98][100] - 公司2015年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以总股本91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15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2.275亿股[139] - 2015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股(转增后)或-0.45元/股(转增前)[141] - 2015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2.0702元/股(转增后)或5.1754元/股(转增前)[141] - 公司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总股本从9100万股增至22750万股,转增比例为每10股转增15股[14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董事兼总经理强凯因误操作构成短线交易,于2015年5月21日发生[114][115] - 短线交易涉及卖出40,000股(成交均价46.85元/股)后误买入10,000股(成交均价47.52元/股)[115] - 误操作后立即卖出10,000股(成交均价47.52元/股),总成交金额95.04万元[115] - 短线交易导致亏损6,700元,未产生收益故无需没收[115] - 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15年5月25日下发监管函(创业板监管函【2015】第26号)[115] - 四川证监局于2015年6月11日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115] - 董事兼总经理强凯因短线交易被深交所下发监管函及四川证监局出具警示函[133] - 公司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原计划发行股份收购工程咨询类公司3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134] - 2015年董事兼副总经理王晓明及原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易东生因个人原因辞职[132][133] -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易东生于2015年4月9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56]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晓明于2015年6月18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56]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113]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28]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117] - 公司报告期无盈利预测项目及非标准审计报告事项[108][109] - 公司报告期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未发生变更[110]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08] - 公司实际控制人林祯华、林祯荣、林祯富及持股5%以上股东均严格遵守股份锁定承诺[106]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管均遵守离职后股份转让限制承诺[107] - 公司实际控制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保持控制权稳定[107] - 公司聘任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连续年限为9年[111] - 公司支付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酬为32万元[111]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期末数量为7530.249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33.10%[139] - 无限售条件股份期末数量为1.522亿股,占总股本比例66.90%[139]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2426户,年度报告披露前上一月末为20780户[145] - 控股股东林祯华持股比例为19.69%,持股数量为44799401股[145][148] - 控股股东林祯荣持股比例为19.18%,持股数量为43623371股[145][148] - 控股股东林祯富持股比例为13.30%,持股数量为30248630股[145][148]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0.80%,持股数量为1820800股[145] - 王晓明持股比例为0.48%,持股数量为1095997股[145] - 陈家钢持股比例为0.41%,持股数量为930000股[146] - 李梅芳持股比例为0.38%,持股数量为875400股[146] - 强凯持股比例为0.38%,持股数量为855560股[146]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林祯华、林祯荣、林祯富三位境内自然人,均未取得其他国家居留权[149] - 董事长林祯华期末持股增至44,799,401股,期内增持1,176,031股并减持2,200,000股[154] - 董事林祯荣期末持股43,623,371股,期内减持2,200,000股[154] - 董事兼总经理强凯期末持股855,560股,期内增持10,000股并减持50,000股[154] - 原董事兼副总经理王晓明离任时持股1,095,997股,期内减持365,332股[15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达90,374,329股[155] - 报告期内公司无优先股[152] - 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150] - 高管林祯华期末限售股数为3772.455万股,为高管锁定股及权益分派所得[142] 董事会和监事会构成 - 公司董事会由9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人[158] - 本届董事会任期从2014年10月19日起至2017年10月19日止[158] - 公司监事会由3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人[164] - 本届监事会任期从2014年10月19日起至2017年10月19日止[164] - 总经理强凯具有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压力容器设计审批资格[160] - 财务总监杨多荣为中国注册会计师[166] - 副总经理李春奇为高级工程师[167] - 董事唐恺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60] - 独立董事朱家骅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工学科评议组成员[162] - 独立董事张力上现任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系主任[163] - 独立董事张力上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6次,现场出席5次,委托出席1次[197] - 独立董事朱家骅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6次,现场出席6次[197] - 独立董事赵文安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6次,现场出席6次[197] - 独立董事列席股东大会次数为3次[197] - 公司3位独立董事对重大事项均独立审慎发表专项意见[199] - 独立董事提出产品升级与转型建议,要求扩大产品应用领域并加强研发[200] - 独立董事建议公司加强规范运作和风险防范意识[200]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33.3%[186] 高管薪酬 - 公司2015年度支付给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总额为181.87万元[173] - 其中支付给独立董事的津贴总额为18万元,占董监高总薪酬的9.89%[173] - 董事长林祯华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1.6万元[175] - 董事兼总经理强凯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0.58万元[175]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李勇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7.34万元[175] - 监事会主席高寿柏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4.66万元[175] - 董事马晓峰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3.47万元[175] - 副总经理李春奇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8.16万元[175] -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杨多荣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1.1万元[175] - 离任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易东生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63万元[175] 员工构成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636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34人,合计670人[176] - 生产人员数量为440人,占员工总数65.7%[176] - 技术人员数量为97人,占员工总数14.5%[176] - 销售人员数量为25人,占员工总数3.7%[176] - 本科及大专学历员工数量为216人,占员工总数32.2%[176] - 中专学历员工数量为167人,占员工总数24.9%[176] - 中专以下学历员工数量为277人,占员工总数41.3%[176] -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员工数量为10人,占员工总数1.5%[176] - 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