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总收入为10.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69%[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36%[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89%[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68元/股,同比增长46.10%[25]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968元/股,同比增长46.10%[25]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05,185.74万元,同比增长65.69%[36] - 公司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0,936.39万元,同比增长55.36%[36] - 营业收入105,185.74万元,同比增长65.69%[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0,936.39万元,同比增长55.36%[4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69%至10.52亿元,主要因新疆晶和源项目及合并上海运能[58] - 净利润由6701万元增至1.04亿元,增幅55.9%[17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9.3%至9.29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4.1%至7.10亿元[175] - 净利润同比增长55.1%至1.11亿元,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46.1%至1843.71万元[175][176] - 基本每股收益0.1968元,同比增长46.1%[173] - 归属于母公司综合收益1.09亿元,同比增长55.4%[173]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67,011,869.50元[188]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增加71,525,943.87元[19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7.49%至8.05亿元,因收入增加导致成本相应上升[58] - 资产减值损失650.09万元人民币,占利润总额比例5.22%[64] - 关联债务增加财务费用169.09万元[11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冶金(含气体)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77.59%至6.42亿元[61] - 汽轮机及配套工程收入同比增长118.40%至6.13亿元[61] - 环保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115.09%至8,980万元[61] - 公司汽轮机产品应用于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及太阳能光热发电领域[39] - 公司承接林源科技10MW生物质气化发电及德龙钢铁40MW煤气发电项目[39] - 上海工锅燃油燃气锅炉市场需求因“煤改气”政策逐步增加[41] - 公司系统集成业务覆盖巴基斯坦、泰国、菲律宾及印度等国际市场[34] - EPC业务新增订单1个金额5.32亿元人民币,期末在手订单7个金额49.17亿元人民币[62] - EMC特许经营业务期末在手订单1个投资金额7100万元人民币,运营期项目收入141.07万元人民币[62] - 公司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输送能耗仅为静态冰蓄冷系统的60%,系统总能耗可降低10%以上[52] - 公司冰蓄冷技术产品已制作完成2台并进入改造阶段,中国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51] - 公司低温升离心蒸汽压缩机JEV23000完成图纸更改,打破国外垄断且属国内首创[51] - 公司3.5MW燃气轮机设计方案确定,将填补国内空白并实现国产化[51] - 公司干熄焦循环风机已完成高效国产化图纸设计,逐步实现系列化替代进口[51] - 公司动态制冰技术已完成研发并交付客户,适用于制药、食品加工等多领域[51] - 公司海水制冰技术首套产品已交付客户,适用于海洋捕捞保鲜及海水淡化[52] - 公司积极推进小型燃气轮机国产化研发,通过技术引进及国际合作实现突破[37] - 公司子公司上海运能“高效洁净煤粉锅炉绿色设计及制造”项目获工信部2016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立项[37] - 公司通过泰州锋陵拓展军工市场,研发燃气轮机移动发电车等集成产品[33][38]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入小型燃气轮机等高端流体机械领域[8] 各地区表现 - 国内销售收入10.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2%,占总收入比重70.61%[62] - 国外销售收入979.0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9%,但占总收入比重下降至-52.40%[6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国家规划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1.6亿千瓦,年发电量1700亿千瓦时[38] - 公司完成上海运能并购以提升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形成高端设备与能源系统集成双驱动格局[54] - 公司与安达市政府签署农业环保产业园框架协议,并获中投中财基金投资意向,拟三年共建多个项目[53] - 公司签订北昆士兰州生物质发电联产项目EPC合同,明确总包方、设计方及合同总额以加速落地[54] - 公司在生物质发电和余热余气利用领域签订金额较大的工程总包协议[7] - 公司与安达市政府签订农业环保产业园项目框架协议涉及金额8亿元人民币[127] - 公司与上海鼓风机厂合作设立合资公司涉及金额1.566亿元人民币[127] - 公司与中投中财基金签订农业生态产业园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涉及金额15亿元人民币[128] 现金流和资金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07.95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1.75%[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07.95万元,较上年同期-1.09亿元改善11.8%[17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5.03亿元,同比增长29.0%[178] - 支付给职工现金6518.96万元,同比增长20.8%[179]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8.49亿元,同比增长25.5%[18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703.45万元,同比增长73.2%[18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68亿元,较期初减少13.8%[18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78亿元,同比增长16.7%[18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09万元,同比改善65.9%[18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71万元,主要由于1500万元投资支付[18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7.15亿元,其中取得借款7.15亿元[183][18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45亿元,较期初减少17.3%[18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恶化41.52%至-966万元,主要因合并上海运能[58] - 公司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较高,存在坏账损失和流动资金紧缺风险[5] - 公司产品验收合格后通常保留合同金额10%作为质保金[5] - 总包类工程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拉长结算周期[5] - 部分客户付款审批流程时间较长,导致回款周期跨度大[5] - 工程项目需要占用大量资金,存在现金流紧张风险[7] - 货币资金3.4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至6.21%[66] - 受限资产总额5.61亿元人民币,其中货币资金1.74亿元为票据保证金[67][69]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4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12亿元增长9.8%[16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68亿元,较期初减少13.8%[18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55.0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7.29%[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0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61.00%[25] - 商誉期末较期初增加2238.02%,主要系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上海运能所致[42] - 在建工程期末较期初增加413.37%,主要系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上海运能所致[42] - 预付款项期末较期初增加352.06%,主要系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上海运能所致[42] - 无形资产期末较期初增加31.33%,主要系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上海运能所致[42] - 存货期末较期初增加59.30%,主要系新增新疆晶和源年产28万吨高纯硅项目及合并上海运能所致[42] - 其他应收款期末较期初增加100.97%,主要系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上海运能所致[42] - 股权资产期末较期初减少13.85%,系参股投资合智熔炼装备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损失所致[42] -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较期初增加35.13%,主要系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上海运能所致[42] - 应收账款9.1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同比下降9.88个百分点至16.56%[66] - 存货17.1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同比上升6.91个百分点至31.05%[66] - 短期借款9.0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同比下降10.81个百分点至16.35%[66] - 商誉同比激增2,238.02%至6.2亿元,主要因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上海运能[59] - 预付款项同比增加352.06%至1.62亿元,主要因合并上海运能[58]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83.72%至12.32亿元,因新疆高纯硅项目及合并上海运能[59]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130.66%至1.81亿元,因新疆晶和源项目借款增加[5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9.1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56亿元增长6.5%[161] - 存货期末余额为17.1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74亿元大幅增长59.3%[161]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5.3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5亿元激增413.2%[161] - 商誉期末余额为6.2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653.52万元大幅增长2237.3%[161]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9.0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75亿元增长16.2%[162]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2.3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70亿元增长83.8%[162] - 预收款项期末余额为3.7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001.02万元大幅增长437.0%[162]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55.0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5.02亿元增长57.3%[161] - 公司总资产从年初35.02亿元增长至55.08亿元,增幅57.3%[164] - 负债总额由20.65亿元增至31.93亿元,增幅54.7%[164] - 所有者权益从14.37亿元增至23.16亿元,增幅61.1%[164] - 存货从10.18亿元大幅增至16.31亿元,增幅60.2%[167] - 短期借款从6.45亿元增至6.85亿元[167] - 长期股权投资从2.10亿元增至10.09亿元,增幅381%[167] - 资本公积从5.22亿元增至12.39亿元,增幅137.2%[164] - 应收账款从7.80亿元增至8.14亿元[16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8.79亿元至22.16亿元[185][187] - 所有者投入资本7.87亿元,包括股本增加6011万元和资本公积增加7.17亿元[187] - 盈余公积增加1109万元,未分配利润增加8549万元[185][187] - 专项储备增加32万元,本期提取174万元并使用141万元[187]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62,113,496.91元[190]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增加875,169,711.22元[193] - 母公司股东投入普通股金额为776,707,501.04元[193] - 母公司提取盈余公积11,091,627.39元[193] - 母公司对股东分配利润12,778,774.70元[193] - 母公司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737,605.86元[193]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65,690,867.21元[188] - 少数股东权益本期减少3,381,497.71元[188] - 公司资本公积余额为129,978,078.52元[188] - 公司本期使用资金减少1,412,894.90元[194] -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321,482,590.68元[194] - 上期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884,861,632.67元[194] - 利润分配减少所有者权益4,702,500.00元[194][196] 募投项目及资金使用 - 募投项目建设将大幅增加固定资产规模,每年增加折旧费用[10] - 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436,574,491.00元[75] - 募集资金净额为424,880,191.00元[75] - 截至2018年6月30日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18,458,200.00元[75] - 报告期内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199,300.00元[75] - 新上高效汽轮机及配套发电设备项目投入132,258,000.00元[75] - 小型燃气轮机研发项目投入24,914,400.00元[75] - 秸秆气化发电扩建项目投入42,008,600.00元[75] - 南通大型离心风机扩产建设项目累计投入8,125.4万元,投资进度100%,但报告期亏损377.58万元[78] - 南通高压离心鼓风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5,814.7万元,投资进度100%,但报告期亏损26.19万元[78] - 广西柳州大型离心风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7,484万元,投资进度100%,但报告期亏损237.51万元[78]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943.96万元,投资进度89.66%,剩余224.14万元结余资金转流动资金[78] - 新上高效汽轮机及配套发电设备项目累计投入13,225.8万元,投资进度60.23%[78] - 小型燃气轮机研发项目累计投入2,491.44万元,投资进度56.62%[78] - 秸秆气化发电扩建项目累计投入4,200.86万元,投资进度100%,但报告期亏损470.41万元[78] - 承诺投资项目合计投入55,213.88万元,累计实现效益-1,111.69万元[78] - 超募资金投向合计投入33,206.48万元,累计实现效益410.35万元[79] - 公司多个项目未达预期收益因市场波动、订单不足及设备调试投入较大[79]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5651.33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80] - 募投项目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及产能闲置风险[92]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子公司威远金通灵气体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61.50万元,营业利润544.99万元,净利润465.24万元[87] - 威远金通灵气体有限公司总资产7637.13万元,净资产7398.97万元[87] - 新设子公司黑龙江鑫金源农业环保产业园净利润亏损142.45万元[87] - 新设子公司江苏格林斯曼蓄能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188.97万元[87] - 通过发行股份收购的上海工业锅炉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271.73万元[87] - 通过发行股份收购的上海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189.58万元[87] - 威远金通灵气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87] - 公司收购上海运能形成较大商誉,存在商誉减值风险[11] - 公司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收购上海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投资金额为784,999,953.64元[71] - 上海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预计年收益为76,500,000.00元[71] - 本期投资上海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产生盈亏4,165,153.64元[71] - 公司以7.85亿元收购上海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109] - 上海运能业绩承诺:2017年、2018年、2019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100万元、7,650万元、9,500万元[99] - 2017年度上海运能已实现业绩承诺[99] - 公司收购上海运能形成高额商誉,存在未来减值风险[92] 股东结构和股份变化 - 公司以615,706,094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9股[11][12] - 公司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9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1,169,841,579股[98] - 可分配利润为396,015,020.51元[96] - 现金分红总额为0元,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0%[96] - 转增股本基数为615,706,094股[96]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8,983,177股,比例从36.18%降至32.76%[136]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18,983,177股,比例从63.82%升至67.24%[136] - 境内自然人持股减少18,983,177股,比例从31.69%降至28.27%[136] - 公司总股本保持555,598,900股不变[136] - 公司发行60,107,194股新股购买上海运能100%股权,发行价13.06元/股[139] - 发行后总股本从555,598,900股增加至615,706,094股[139] - 季伟持股98,799,700股,占比17.78%,其中限
金通灵(300091) - 2018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