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碧水源,股票代码300070 [13]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文剑平 [13]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北京市海淀区生命科学园路23 - 2号碧水源大厦,邮政编码为102206 [13] - 董事会秘书为何愿平,证券事务代表为张兴,联系电话均为010 - 88465890,传真均为010 - 88434847,电子信箱均为IR@originwater.com [14]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 [15] - 登载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网址为http://www.cninfo.com.cn/ [15]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证券事务部 [15]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229,459,678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5股[4] - 2015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12.29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1元,共派现1.23亿元;每10股转增15股,合计转增1.84亿股[121][122][124] - 2015年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率为9.03%[125] - 2014年现金分红1.44亿元,占净利润比率为15.34%[123][125] - 2013年现金分红6329.28万元,占净利润比率为7.76%[123][125] - 公司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118] 宏观政策与行业环境 -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单位GDP能耗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8.3%提高3.1个百分点至11.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到10% [9][10] - 国家预计投入2万亿带动近5万亿资金进行水污染治理,“十三五”期间废水治理投入合计达1.3922万亿元,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投资达4590亿元 [104] - 国家将自来水标准由35项提高到106项 [10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5年营业收入为52.14亿元,较2014年增长51.17%[17] - 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62亿元,较2014年增长44.74%[17] - 2015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59亿元,较2014年增长73.95%[17] - 2015年末资产总额为183.89亿元,较2014年末增长74.54%[17] - 2015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5.74亿元,较2014年末增长123.34%[17] - 2015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655.62万元,较2014年的1145.62万元有所减少[23] - 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14亿元,同比增长51.17%;利润总额16.95亿元,同比增长44.28%;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3.62亿元,同比增长44.74%[42] - 2015年销售费用1.27亿元,同比增长107.06%;管理费用2.87亿元,同比增长42.69%;财务费用4749.67万元,同比下降52.87%;所得税费用2.38亿元,同比增长47.44%[62] - 2015年研发费总投入1.54亿元,资本化占比1.53%[63] - 2015年研发人员322人,占比15.80%;研发投入1.5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95%;资本化研发支出234.97万元,占研发投入比例1.53%,占当期净利润比重0.17%[64] - 201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50.50亿元,同比增长49.83%;现金流出36.91亿元,同比增长42.56%;现金流量净额13.59亿元,同比增长73.95%[66] - 2015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5.73亿元,同比下降61.87%;现金流出43.29亿元,同比增长91.57%;现金流量净额-37.56亿元,同比增长395.79%[66] - 2015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87.32亿元,同比增长307.29%;现金流出34.12亿元,同比增长73.79%;现金流量净额53.21亿元,同比增长2839.20%[66] - 2015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9.24亿元,同比增长1327.48%[66] - 2015年投资收益2.17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2.8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17亿元;资产减值1.35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7.97%;营业外收入984.5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58%;营业外支出210.3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12%[68] - 2015年末货币资金52.9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8.82%;应收账款25.65亿元,占比13.95%;存货3.46亿元,占比1.88%;长期股权投资18.91亿元,占比10.29%[70] - 2015年末无形资产43.2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3.51%,较2014年末增加10.93%,主要因TOT/BOT等PPP项目增加[70]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初公允价值483,084,363.84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133,276,973.16元,期末数345,876,970.56元[73] - 金融负债公允价值期初和期末均为0元[73] - 报告期投资额4,328,671,559.27元,上年同期投资额2,259,540,670.91元,变动幅度91.57%[73] 业务季节性与风险 - 分季度来看,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5.14亿元,远高于其他季度[19] - 公司业务具有季节性特点,工程招标与施工大多集中在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25] - 公司面临膜技术推广与市场竞争、技术创新与保持领先、人才短缺等风险[24]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增大与现金流减少的风险[25] - 公司应收账款及类型快速增长,若不能有效管控规模和增强经营性现金回收,将带来经营性风险[26] - 预计国内水务行业有几万亿市场,公司已有四十多家PPP模式合资公司,但PPP模式存在风险[26] - 公司业务扩大、竞争加剧,整体毛利率将逐渐降低[26] 技术研发成果 - 公司专利近三百项,专有技术近千项,承建大规模(10万吨/日以上)MBR工程约占全世界总数量的50%[33] - 超/微滤膜及组器使膜组器日处理能力提高50%,浸没式超滤膜组器占地面积减少50%[34] - 反渗透/纳滤膜的DF净水膜出水量提高80%[34] - 催化剂具备年产3000m³生产能力[34] - 公司2015年新增专利41项,正在申请且被受理专利61项,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专利共计221项[35]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实现RO生产线国产化,新建南京膜生产基地并实现批量生产,为昆明膜基地提供技术支持[35] - 公司探索正渗透膜等新材料与新方法,与全球膜行业前沿技术同步,对未来水厂进行调研与试验探索[35] - 公司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如国家发改委2013年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专项等[35] - 国内首发的DF膜技术可调节脱盐率从0 - 99% [107] - 2014年公司建成年产300万平方米的超低压选择性纳滤DF膜[113] 投资与项目进展 - 本报告期增加对河南、河北等地参股公司投资及原参股公司增资[32] - DF系列反渗透膜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固定资产[32] - 报告期内TOT/BOT等PPP项目增加,无形资产因建设和购买特许经营权而增加[32] - 公司自2007年起与超30多个省市国有水务公司以PPP模式组建超40家合资公司,处理能力达1500万吨/日,服务人口超6000万[38] - 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27日在香港上市,是中国水务领域第一家PPP模式上市公司[38] - 2015年公司通过投资进入辽宁、福建、深圳水务市场,并加深新疆市场合作[45] - 公司将增强型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年产能稳定在400万平方米,中空纤维超滤膜年产能稳定至200万平方米,超低压选择性纳滤DF膜年产能达300万平方米[45] - 报告期内节能环保工程类新增订单金额86.84亿元,确认收入订单金额37.43亿元 [53] - 报告期内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新增订单投资金额90.13亿元,运营收入2.01亿元 [54]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244,427.8万元,本期已使用2,510.96万元,累计已使用240,609.55万元,尚未使用14,496.96万元,累计变更用途比例0.00%[76] - 膜组器扩大生产及其研发、技术服务与运营支持中心项目累计投入17,834.99万元,投资进度60.35%[76][77] - 超/微滤膜系列产品生产线累计投入28,010.63万元,投资进度103.52%[76][77] - 超募资金累计投入194,763.93万元[76]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累计投入45,845.62万元,累计实现效益256,925.71万元[77] - 对外投资成立云南项目承诺投资60,000万元,累计投入60,000万元,投资进度100.00%,累计实现效益31,287.9万元[77] - 2010年5月16日,公司同意使用募集资金2,000万元偿还银行贷款[78] - 2010年11月3日,公司同意使用超募资金16,00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78] - 2011年4月25日,公司同意使用超募资金35,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8] - 2011年5月13日,公司同意使用超募资金60,000万元与云南省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资设立云南水务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79] - 2011年9月1日,公司同意使用超募资金40,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80] - 2012年2月28日,公司将40,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超募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81] - 2012年3月8日,公司同意使用超募资金15,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81] - 2012年4月26日,公司同意使用超募资金37,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1] - 2012年8月22日,公司将15,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超募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81] - 2013年4月26日,公司同意用31139.6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其中18000万元是前次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资金[83] - 2013年6月24日,公司将5760万元超募资金投资湖南碧水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1152万元超募资金及4608万元自有资金,第一期1152万元已支付[83] - 2013年6月24日,公司用10000万元超募资金对北京京建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增资后持股20.82%[83] - 2013年7月29日,公司同意用1406.16万元超募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6个月[83] - 2013年10月28日,公司将14700万元超募资金投资武汉武钢碧水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5880万元超募资金及8820万元自有资金,第一期5880万元已支付[83] - 2013年10月28日,公司将9000万元自有资金投资山西太钢碧水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8820万元超募资金及180万元自有资金[83] - 2014年1月24日,公司归还1406.16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超募资金至专户[83] - 2014年12月1日,公司同意用1552.26万元超募资金及全部利息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3] - 2015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618696.96万元,累计使用499190.57万元,累计变更用途89200万元,占比14.00%,尚未使用121230.47万元[87] - 公司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募集资金项目的自筹资金14416.43万元[84] - 承诺投资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为618,696.96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405,190.57万元,投入进度为65.49%[89][90] - 超募资金投向补充流动资金94,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94,000万元[90] - 珠海市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项目(第一批)调整后投资总额72,059.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0,110万元,投入进度27.91%,本期实现效益168.75万元[89] - 甘泉堡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36,208.58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4,367.44万元,投入进度67.30%,本期实现效益823.84万元[89] - 吉林市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调整后投资总额32,4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1,423.44万元,投入进度66.12%,累计实现效益1,393.46万元[89] - 烟台市套子湾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14,957.72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4,957.72万元,投入进度100%[89] - 沙湾县第三水源地工程、沙湾县翠山生态绿化供水工程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21,23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1,000万元,投入进度98.92%[89] - 北京市门头沟区第二再生水厂工程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58,020.42万元,截至期末累计
碧水源(300070) - 2015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