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元股份(300018) - 2014 Q2 - 季度财报
中元股份中元股份(SZ:300018)2014-08-22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总收入为9245.2万元,同比增长6.13%[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431.95万元,同比下降14.93%[1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同比下降14.93%[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99%,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11] - 营业收入9245.2万元,同比增长6.13%[1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1.95万元,同比下降14.93%[19][21] -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9245.2万元,同比增长6.1%[90] - 净利润为1459.9万元,同比下降18.5%[9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31.9万元,同比下降14.9%[9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同比下降22.2%[90]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5%至6497.3万元(上期5776.8万元)[91]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2.6%至3505.5万元(上期2296.9万元)[91] - 公司本期净利润为3505.55万元[98] - 公司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842.99万元[10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1241.6万元,同比增长31.3%,主要因市场开拓投入及合并大千生物[21] - 管理费用2420.91万元,同比增长27.86%[21] - 研发投入1456.16万元,同比增长30.05%,主要因加大研发投入及合并大千生物[21] - 销售费用为1241.6万元,同比增长31.3%[90] - 母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4.3%至911.4万元(上期733.5万元)[91] - 母公司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24.7%至998.4万元(上期800.6万元)[94]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39万元,同比下降36.77%[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1.39万元,同比下降36.77%,主要因上年同期收回诉讼保全保证金[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89.08万元,同比扩大280.26%,主要因智能产业园基建投入及投资大千生物[21] - 合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6.8%至101.4万元(上期160.4万元)[93] - 合并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280.2%至889.1万元(上期233.8万元)[93]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转为净流出2251.6万元(上期净流入716.1万元)[94]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39.0%至2088.8万元(上期1502.7万元)[94]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8.12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04%[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7.12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72%[1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475,889,431.52元较期初502,302,670.52元下降5.26%[8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43,264,384.05元较期初136,603,571.85元增长4.88%[86] - 存货期末余额64,659,362.79元较期初60,924,504.72元增长6.13%[86] - 商誉期末余额10,677,892.51元较期初6,216,392.25元增长71.75%[86] - 资产总计812,298,350.04元较期初812,611,910.55元基本持平[86]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3亿元,较期初减少2016.8万元[8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02亿元,较期初减少306.1万元[88] - 存货期末余额为6204.2万元,较期初增加468.0万元[88]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6694.7万元,较期初减少1483.7万元[89]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01亿元,较期初增加1555.5万元[89] - 合并期末现金余额同比下降2.6%至47588.9万元(上期48518.6万元)[93]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7.42亿元下降至期末7.39亿元,减少301万元(降幅0.4%)[95][9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未分配利润减少519万元(降幅3.9%),从1.32亿元降至1.27亿元[95] - 少数股东权益增加216.76万元(增幅8.8%),从2454.60万元增至2671.36万元[95] - 实收资本保持1.95亿元未变动[95] - 资本公积保持3.68亿元未变动[95] - 盈余公积保持2254.32万元未变动[95] - 与上年同期相比,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1972.64万元(增幅2.7%)[97]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950万元[98] - 公司本期未分配利润增加1555.55万元[98]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的6.77亿元增至期末的6.93亿元[98]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95亿元[98][100] - 公司资本公积为3.75亿元[98][100] - 公司盈余公积为2154.32万元[98][100]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01亿元[98] - 公司银行存款从年初的人民币4.9848亿元减少至年末的人民币4.7191亿元[186] - 公司货币资金总额从年初的人民币5.0230亿元减少至年末的人民币4.7589亿元[186] - 公司应收票据年末为人民币522.79万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占人民币522.79万元[186] - 公司应收利息年末为人民币491.49万元,较年初的人民币119.00万元增加[188] - 公司应收账款年末账面余额为人民币1.7125亿元,坏账准备为人民币2798.44万元,计提比例为16.34%[188] - 应收账款年末总额164,146,327.50元,较年初155,804,474.17元增长5.4%[191] - 其他应收款年末账面余额11,252,731.62元,较年初8,038,733.90元增长40%[194] - 预付款项年末总额3,407,884.92元,较年初1,465,400.73元增长132.6%[197] - 存货年末账面价值64,659,362.79元,其中发出商品占比30.5%,金额19,716,765.63元[198] - 原材料存货年末21,443,006.69元,较年初18,845,297.28元增长13.8%[198] - 公司存货总额为60,924,504.72元,其中发出商品占比最高达32.9%(20,061,315.63元)[199] - 固定资产原值同比增长4.7%,从69,140,247.37元增至72,420,009.74元[199] - 运输工具类固定资产原值增长12.8%,由6,087,239.40元增至6,865,575.64元[199] - 办公及电子设备原值大幅增长46.8%,从4,881,855.52元增至7,165,552.34元[199] - 本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2,430,371.93元,累计折旧达16,701,146.87元[199][200] - 房屋及建筑物账面净值下降2.6%,从47,419,185.35元减至46,174,245.77元[199][200] - 智能电网产业园一期在建工程投入增长67.3%,由2,666,427.62元增至4,459,516.25元[200] - 在建工程本年增加1,793,088.63元,全部来源于募集资金[200] 业务线表现 - 电力故障录波装置收入4365.46万元,毛利率58.92%,同比增长0.89%[24] - 智能化电力动态数据记录装置项目累计实现效益4620.02万元人民币[41] - 基于北斗/GPS的时间同步系统项目累计实现效益815.22万元人民币[41] 市场和客户表现 - 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占比21.85%,较上年同期27.33%下降5.48个百分点[29] - 国家电网集采中标金额最高达6839.5万元人民币[34] - 南方电网集采中标标包数最多为18标包中的8标包[34] - 报告期内签订合同金额1.13亿元,执行合同金额1.07亿元,期末未执行合同金额2.25亿元[22] - 国家电网2014年故障录波和时间同步装置协议库存招标中标金额约6839.5万元[63] - 国家电网项目已签订合同金额1527万元[63] - 国家电网项目已执行合同金额60.6万元[63] - 南方电网故障录波装置中标率广东60%广西100%云南60%[63] - 南方电网时间同步系统中标率超高压100%广东60%广西100%贵州100%海南100%[63] - 南方电网项目已签订合同金额272万元[63] - 应收账款前五名单位合计占比13.62%,最大单笔占比4.15%[192] 投资和并购活动 - 公司以自有资金572万元收购大千生物40%股权,报告期内大千生物实现净利润223.11万元[44] - 公司持有成都智达电力自动控制有限公司66%股权,少数股东权益为人民币234.87万元[182] - 公司持有安徽大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40%股权,少数股东权益为人民币32.26万元[183] - 公司于2014年1月收购安徽大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40%股权并将其纳入合并范围[184]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48917.81万元人民币[39] - 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295.06万元人民币[39]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20077.62万元人民币[39] - 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项目投资进度为7.68%[41]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4.89亿元,其中超募资金3.04亿元[42] - 超募资金用途包括投入5000万元实施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项目[42] - 超募资金用途包括投入2800万元用于向全资子公司增资实施新型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项目[42] - 超募资金用途包括投入不超过3000万元实施智能电网产业园项目[42] - 超募资金用途包括投入4290万元实施收购成都智达66%股权并增资项目[42] -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节余资金和利息共计9266万元[42] - 公司预先投入募集资金项目的自筹资金439.66万元已完成置换[42] 研发与创新 - 获发明专利授权1项及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9项[35] - 累计组织员工培训24次[34]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且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3]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206.25万股至4189.125万股[72]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206.25万股至15310.875万股[72] - 股份总数保持1.95亿股不变[72]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从22.54%下降至21.48%[72] -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14,541户[75] - 董事长邓志刚持股17,550,000股占比9.00%[75][81] - 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永业持股13,500,000股占比6.92%[75][81] - 总工程师张小波持股13,515,000股占比6.93%[75][81] - 股东刘屹持股12,150,000股占比6.23%[75] - 公司2013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1.95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共计派发1950万元[52] 风险因素 - 公司存在因智能电网建设速度不确定性导致的行业风险[15] - 公司与湖南长沙南控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存在涉案金额1054.38万元的诉讼案件[56] - 公司对湖南长沙南控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应收账款人民币710.25万元,计提坏账准备人民币649.03万元,计提比例91.38%[190] 会计政策和税务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96.55万元[13]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编制 遵循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105] - 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除金融工具外均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105]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 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12]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中 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09]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 法律服务等中介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09]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出现对购买日已存在情况的新证据 可调整或有对价并相应调整合并商誉[109] - 子公司与公司会计政策不一致时 按公司会计政策对子公司报表进行必要调整[113] - 公司内部所有重大往来余额 交易及未实现利润在合并报表编制时予以抵销[113]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 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114] - 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 减去应享有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可随时支付存款及持有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低风险投资[117]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按资本化原则处理[117]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按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18]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1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含交易性金融资产,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20][121] - 持有至到期投资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终止确认或减值时损益计入当期[121][123] - 贷款和应收款项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终止确认或减值时损益计入当期[123]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续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减值损失和汇兑差额除外)[124] - 金融资产减值测试对单项金额重大资产单独进行,未减值资产纳入组合测试[125][126] - 处置子公司股权需判断是否为一揽子交易,非一揽子交易按丧失控制权原则分项处理[116] -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累计下跌超过20%被视为严重下跌[127] -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连续下跌时间超过12个月被视为非暂时性下跌[127] -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的确认标准为人民币50万元以上[135]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128]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31] - 金融资产转移损益计算涉及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130] - 财务担保合同后续计量按或有事项准则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较高者[131] - 衍生工具初始和后续均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33]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后账面价值不超过不计提减值情况下的摊余成本[127] - 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损失转回计入当期损益而权益工具转回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28] - 应收账款1年以内坏账计提比例为5%[136] - 应收账款1-2年坏账计提比例为10%[136] - 应收账款2-3年坏账计提比例为30%[136] - 应收账款3-4年坏账计提比例为50%[136] - 应收账款4-5年坏账计提比例为80%[136] - 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与应收账款各账龄段完全一致[136]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并计提跌价准备[138] - 长期股权投资控制情形采用成本法核算[141] - 长期股权投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情形采用权益法核算[141] - 权益法核算时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可辨认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1] -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房屋及建筑物4.75%、机器设备11.88%、运输设备11.88%、电子设备19.00%[145] -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房屋及建筑物20年、机器设备8年、运输设备8年、电子设备5年[145] - 固定资产残值率统一设定为5%[145]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确认后会计期间不予转回[145] - 借款费用资本化中断标准:非正常中断连续超过3个月[148] - 无形资产摊销方法:使用寿命有限资产采用直线法平均摊销[149] - 研发支出资本化条件:需同时满足技术可行性、意图明确、经济利益可证明等5项条件[149]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与自有资产一致,按所有权确定性选择折旧期间[146] - 非流动非金融资产减值测试要求:商誉及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每年必须测试[151] - 在建工程结转条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为固定资产[147] - 资产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为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152] - 商誉减值损失先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