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15年营业收入为22.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6%[16] - 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29,679.31万元,同比增长18.86%[46] -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为22.97亿元,同比增长18.86%[5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7%[16] - 2015年实现净利润47,809.17万元,同比增长20.17%[4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21%,较上年提升0.99个百分点[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1元/股,同比增长18.60%[16]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同比增长36.58%至9.795亿元[168] - 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78,091,748.43元[124] - 201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97,834,728.08元[124] - 201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89,953,597.38元[1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总额14.75亿元,同比增长14.89%[55][57]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9.29%至604.01万元,主要因客户群体稳定及运输费用减少[64]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35.24%至5848.48万元,主要因无形资产摊销及办公费用增加[64] - 财务费用同比上升44.02%至1.84亿元,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导致利息支出上升[6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工业用材收入10.29亿元,占总收入44.80%,同比增长18.59%[52] - 深加工用材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32.90%,增速最快[52] - 产品覆盖轨道交通、汽车、电子等六大领域,客户群多元化[40] - 完成X378/X379/X520等笔记本壳体及飞机机翼片等新产品开发[47] - 公司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汽车、新能源设备等高附加值工业型材产品,并扩大建筑型材深加工业务[103] 各地区表现 - 东北地区收入19.89亿元,占总收入86.60%,同比增长20.50%[52] - 华北地区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47.83%,增速显著[52] - 东北及华北地区铝型材产量占全国比重不到10%,但GDP等指标占比超20%[42] - 区域市场供需缺口巨大,属铝型材"蓝海市场"[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38亿元用于轨道车辆制造及铝型材深加工建设项目[104] - 铝挤压行业竞争激烈且集中度低,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尤其在华北、华东及国际市场[106] - 原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高,铝价波动带来经营风险,公司采用"铝价+加工费"定价模式应对[106] - 2013年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已建设完毕,设备结转固定资产,存在产能消化不及预期影响业绩的风险[106] - 轨道车辆制造项目市场预测基于中国城轨建设热潮持续10年以上预期[109] - 项目产品竞争力风险通过管理优势和技术引进得到有效防范[109] - 技术风险控制通过三井物产金属技术支持及关键设备招标采购实现[110] - 经营风险源于规模扩张对管理、生产、质量控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107]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受国家轨道交通产业政策变化影响[108] - 项目实际经济效益可能与预测存在差异[108] - 公司承诺2015至2017年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20%[128] - 公司承诺任意三个连续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不少于该三年年均实现可分配利润的30%[128][129] 现金流和资金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9%[16]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最高,为5.98亿元人民币[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4.39%至8.39亿元[6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激增376.04%至39.65亿元,主要因沈阳轨道车辆项目投入[6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扩大376.04%至-39.651亿元[16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9.86%至9.33亿元[6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21.92亿元,同比下降250.90%[6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84.03%至4.167亿元[168] - 2015年底公司可使用的现金为41,672.46万元[124]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4.50个百分点至4.96%,主要因项目投资支出[72] 资产和债务结构 - 总资产达到88.2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31.61%[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8.3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1.67%[16] - 应收账款从70,507,401.65元减少至80,560,191.17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05%降至0.91%[73] - 存货从77,049,049.49元大幅增加至188,938,700.10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15%升至2.14%[73] - 固定资产从1,517,673,135.80元激增至3,459,697,386.11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2.65%升至39.23%[73] - 在建工程从2,225,754,695.23元增加至3,893,397,542.57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3.21%升至44.14%[73] - 短期借款从1,604,000,000.00元增加至2,860,000,000.00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3.94%升至32.43%[73] - 应付账款从101,874,865.99元增加至530,658,322.71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52%升至6.02%[74] - 流动比率从161%降至20.62%[168] - 速动比率从157%降至15.35%[168] - 资产负债率上升7.77个百分点至56.49%[168] - 受限资产包括货币资金2105万元、固定资产8.722亿元和无形资产7285万元[169] - 公司债券"14利源债"发行总额为10亿元人民币,债券余额为10亿元人民币[155] - 公司债券"14利源债"票面利率为6.5%[155] - 公司债券"14利源债"于2014年9月22日发行,到期日为2019年9月22日[155] - 公司于2015年9月22日按期支付债券年度利息[155] - 报告期内贷款偿还率和利息偿付率均保持100%[168] 研发投入和技术能力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加47.96%至145人[66]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上升17.95%至6878.5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99%[67] - 公司拥有铝合金熔铸设备8套,包括高效节能熔铝炉和倾动保温炉,可生产1系-7系合金配比的圆铸锭[32] - 公司拥有大型立式淬火系统,用于生产高附加值、高硬度的特殊铝型材[32] - 公司拥有挤压生产线26条,挤压吨位覆盖4.5MN至160MN,包括45MN、60MN、85MN、100MN和160MN[33] - 公司拥有6个深加工车间,具备从精密零部件到车头车体等超大部件的加工能力[34] - 公司拥有表面处理生产线包括氧化/电泳线1套、氟碳喷涂线1条、粉末喷涂线2条、木纹转印线6条、隔热复合线8条[35] - 公司引进4条门窗生产线和玻璃深加工线,用于生产高档门窗和幕墙产品[35] - 公司模具加工能力覆盖直径139mm至1600mm,可制造用于高强超硬7系合金的挤压模具[37] - 公司铝型材挤压智能化系统包含7种合金系列、上百种合金的工艺参数,实现自动化生产[38] - 公司掌握空心圆锭铸造技术,可生产多种空心圆铸锭用于无缝管材制造[37] - 公司掌握铸锭梯度加热、模拟等温挤压、在线精密淬火、宽展挤压等核心技术[38] - 表面处理型材长度最长达7.6米,颜色种类达2,000余种[39] - 公司掌握变径无缝管挤压技术,打破进口依赖局面[39] - 拥有七十二槽组全自动表面处理生产线,具备多盐着色共容技术[39] - 16000T单动挤压机通过验收,为世界最大挤压机[47] 投资和募投项目 - 报告期投资额达3,965,116,028.70元,较上年同期832,932,985.88元增长476.04%[75] - 沈阳新项目建设累计投入3,321,328,859.12元,实现收益11,384,156.00元[77][78] - 2010年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82,600万元,已累计使用69,752.12万元[80] - 2013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44,930.24万元,已累计使用141,277.04万元[80] - 首次公开发行A股236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35元,募集资金总额8.26亿元[81] - 首次公开发行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7.632564亿元[81] - 截至2015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累计使用6.975212亿元,余额7400.34万元[81] - 非公开发行股票1.3104亿股,每股发行价格11.06元,募集资金总额14.493024亿元[82] - 非公开发行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4.1275323552亿元[82] - 截至2015年12月31日,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累计使用14.127704亿元,余额8.84万元[82] - 首次公开发行超募资金3.267764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原募投项目,1.267764亿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9]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3.0825亿元[85]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2.982538亿元[87]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专户截至2015年末余额7400.344241万元[82] - 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为126.78百万元[90] - 特殊铝型材及铝型材深加工项目承诺投资总额340.10百万元 累计投入336.60百万元 投资进度98.97%[94] - 大截面交通运输铝型材深加工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96.38百万元 累计投入234.14百万元 投资进度79.00%[94] - 轨道交通车体材料深加工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494.64百万元 累计投入1,412.77百万元 投资进度94.52%[94] - 轨道交通车体材料深加工项目2015年下半年实现效益26.36百万元[94][95] - 特殊铝型材及铝型材深加工项目实现效益64.73百万元[94] - 大截面交通运输铝型材深加工项目实现效益54.62百万元[94]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金额308.25百万元[95] - 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金额1,298.25百万元[95] - 募集资金总额2,257.90百万元 累计投入2,110.29百万元[94] - 公司正在进行轨道车辆制造及铝型材深加工建设项目,总投资54.99亿元[124] - 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已于2014年使用完毕,报告期末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余额为0元[157] 子公司表现 - 辽源利源工程机械施工子公司总资产为344.7万元,净资产为-1034.9万元,营业收入为3.06亿元,净亏损为1480.2万元[100] - 辽源市利源装潢工程子公司总资产为3879.5万元,净资产为2926.3万元,营业收入为2976.3万元,净亏损为535.0万元[100] - 辽源利源铝型材收购子公司总资产为2.4万元,净资产为-753.2万元,营业收入为0元,净亏损为3223.56元[100] - 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子公司总资产为42.5亿元,净资产为-6443.6万元,营业收入为0元,净亏损为644.4万元[100] - 东辽县辽东装饰材料销售子公司总资产为3775.9万元,净资产为3624.6万元,营业收入为1.6亿元,净利润为1381.5万元[101] - 成立全资子公司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59] - 公司新设立子公司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100%[133] - 公司子公司沈阳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启动轨道车辆制造及铝型材深加工项目[153] 采购和销售模式 -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铝锭和铝棒,采购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模式[25] - 铝锭采购定价基于上海长江有色金属现货铝价或上海期货交易所铝价,通常按付款日或月均价格结算[25] - 铝棒采购定价采用电解铝价格加加工费模式,电解铝价格参考上海长江有色金属月加权均价[26] - 采购结算需预付货款,按实际到货数量结算[26] - 生产模式分为大批量生产通用产品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定制产品[26] - 销售采用直销与经销结合,工业材及深加工材基本直销,部分建筑材通过经销[27] - 铝挤压材行业产品定价采用铝锭价格加加工费模式,盈利独立于铝价波动[29] - 建筑铝型材受房地产周期性影响,第一季度产销较低具有季节性特征[3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7.3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1.95%[6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12.3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87.94%[61][62]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9.99亿元,占采购总额71.01%[61]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2015年完善利润分配政策并通过股东大会表决[115] - 2015年现金分红金额为0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0.00%[124] - 2014年现金分红金额为84,240,000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21.17%[124] - 2013年现金分红金额为60,840,000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20.98%[124] - 公司现金分红条件要求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20%[116] - 任意三个连续会计年度现金累计分配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16] - 重大投资计划指十二个月内累计支出达公司最近审计总资产30%且超5000万元人民币[116] - 调整利润分配政策需经出席股东大会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120] - 2014年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为每10股转增10股,转增后总股本变更为936,000,000股[122] - 公司实施10转增10股方案导致总股本从4.68亿股增至9.36亿股[177] - 公司2015年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总股本由46,800万股增至93,600万股,增幅100%[180] - 2015年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现1.8元(含税)并转增10股[180] - 王民期末限售股数为165,750,026股,占公司总股本17.84%[179][183] - 张永侠期末限售股数为94,5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10.10%[179][183] - 太平人寿保险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2,900,000股,占总股本1.38%[183][184] - 张莹莹持有限售股2,379,374股,无限售股793,126股,合计占比0.34%[179][183] - 公司控股股东王民、张永侠为夫妻关系,构成一致行动人[183] - 期末限售股总数达264,661,900股[179] - 中国银行-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持有无限售股4,001,700股,占比0.43%[183][184] - 北京冶金节能实业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股3,980,000股,占比0.43%[183][184]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王民、张永侠夫妇,构成关联关系[185] - 股东北京冶金节能实业有限公司通过信用账户持有公司股份389万股[185]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民期末持股数量为1.67亿股,较期初增加5000.34万股[194] - 董事兼副总经理罗颖俊期末持股数量为270万股,较期初增加135万股[194] - 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张莹莹期末持股数量为317.25万股,较期初增加158.625万股[194] - 离任监事会主席韩宝利期末持股数量为308.9246万股,较期初增加154.4623万股[19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期末持股数量为1759.6178万股[194] - 独立董事王贡勇于2015年3月20日因任期满离任[196] -
利源股份(002501) - 2015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