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斗星通(002151) - 2014 Q2 - 季度财报
北斗星通北斗星通(SZ:002151)2014-08-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852.87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596.36%[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股,同比下降300%[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79%,同比下降0.61个百分点[21] - 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5720.4万元,同比增长15.19%[30][34] -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852.9万元[29] - 公司营业收入为3.55亿元,同比增长14.56%[36]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852.87万元,较上期亏损122.47万元扩大596%[12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5.2%至3.57亿元,上期为3.10亿元[119] - 净利润为负852.86万元[134] - 公司净利润为6462.66万元[137] - 母公司净利润亏损1562.94万元,较上期亏损907.50万元扩大72.2%[1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5237.16万元,同比增长22.67%[31][32] - 期间费用11259.60万元,同比增长17.49%[31] - 研发投入2967.52万元,同比增长24.80%[33] - 营业成本为2.52亿元,同比增长22.32%[36] - 综合毛利率为29.14%,同比下降4.49个百分点[36] - 营业成本大幅上升22.7%至2.52亿元,上期为2.06亿元[119] - 管理费用激增38.3%至7766.65万元,上期为5617.45万元[11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汽车电子业务销售收入14956.61万元,同比增长39.85%[30][34] - 北斗芯片及模块业务销售收入4981.0万元,同比增长170.72%[30][34] - 汽车电子行业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39.85%[36] - 其他行业收入6269.77万元,同比增长125.47%[36] - 子公司和芯星通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981.00万元,净利润358.20万元[55] - 子公司深圳市徐港电子实现营业收入14,957.32万元,净利润1,082.85万元[55]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35.79%[36] - 西北地区收入2734.82万元,同比增长452.54%[36] - 港澳台及海外地区收入2451.78万元,同比增长84.51%[3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91.54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73.54%[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91.54万元,同比改善73.54%[31][33] - 销售回款40328.9万元,同比增长50.05%[29][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2991.54万元,较上期流出1.13亿元改善73.5%[125][12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63亿元,主要因5.5亿元投资支付[12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1.29亿元,主要来自4.67亿元吸收投资[1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239.98万元,较去年同期负5693.4万元改善43.1%[13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315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5.5亿元[13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02.1万元,通过吸收投资收到4.674亿元[13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预计201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5%至85%[58] - 业绩变动主因系折旧摊销费用增加及去年同期营业外收入较高[58] 资产和债务 - 总资产达17.9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6.1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3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大幅增长60.55%[21]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6456万元人民币,较期初2.31亿元下降72.0%[11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3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08亿元增长60.5%[114]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7.2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15亿元增长130.4%[114]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5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87亿元下降19.1%[114]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6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759万元增长110.9%[116]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3.70亿元人民币,与期初基本持平[116]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9258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35亿元下降31.5%[118] - 期末现金余额2.01亿元,较期初下降24.1%[1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636亿元,较期初7712.97万元增长112.1%[13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2.769亿元,较年初8.493亿元增长50.3%[134] - 实收资本(股本)增加5310.54万元至2.346亿元,增幅29.3%[134] - 资本公积增加4107.59万元至7.262亿元,增幅130.2%[134] - 未分配利润减少3550.88万元至1.51亿元,降幅19.0%[134]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4633.16万元[139] - 未分配利润减少2660.95万元[140] - 实收资本增加5310.54万元[139] - 资本公积增加4102.10万元[139] - 盈余公积增加233.17万元[141]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增长至10.78亿元[140] - 提取盈余公积2,331,715.86元[142] - 配股后货币资金增加463,315,595.73元[98] - 配股导致股本增加53,105,356.00元[98] - 资本公积增加410,210,239.73元[98] - 总负债减少294,765,168.63元[9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0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67亿元下降24.0%[11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3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17亿元增长4.3%[112] - 存货期末余额为2.1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94亿元增长12.5%[112] 投资和理财活动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70.70万元人民币[26] - 委托理财投资收益为426.63万元人民币[26] - 公司出资1.18亿元设立国防业务全资子公司[30] - 对外投资额1.18亿元,同比增长293.33%[39] - 委托理财总额5500万元,实际收益333.95万元[44]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总额为10,078.14万元,其中1亿元用于理财[51] - 对股东分配利润1296.08万元[137]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9,075,217.00元[142]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通过配股募集资金净额为46,331.56万元[48] - 报告期内已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6,566.44万元[48]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项目总额为50,000万元[50] - 偿还银行贷款项目已全额投入20,000万元,进度达100%[5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16,566.44万元,进度达62.91%[50] 公司治理和股东情况 - 公司报告期未进行现金分红及股本转增[6] - 公司2013年度现金分红方案以总股本234,609,69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15元(含税)[59] - 剩余未分配利润滚存至下一年度金额为159,540,313.32元[59] - 报告期内共召开2次临时股东大会和1次年度股东大会[65] - 报告期内共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和3次监事会会议[65] - 公司股份总数因配股增加5310.5356万股至23460.9696万股[95] - 有限售条件股份增加2246.1639万股至9935.9436万股[95]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3064.3717万股至13525.0260万股[95] - 公司正在执行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91] - 公司参与设立北斗股权投资基金事项正在执行中[91] - 公司完成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北斗星通信息装备有限公司[91] - 公司配股后股本总额由181,504,340股增加至234,609,696股,增长29.3%[97] - 报告期内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25,758,803.33股[97] - 控股股东周儒欣持股48.16%共计112,998,524股[100] - 股东李建辉持股6.42%共计15,069,600股[100]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9,521户[100] - 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持股增加30,571,520股至132,476,582股[106]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186.00万元[137] 关联交易和担保 - 关联采购交易金额103.65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33%[75] - 关联销售交易金额-22.43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6%[75] - 控股股东财务资助形成应付债务期初余额2,016.04万元[79] - 本期清偿全部股东财务资助及利息总额2,036.3万元[79] - 本期计提控股股东财务资助利息费用20.26万元[79] - 与深圳华云通达合同金额由98.25万元变更为45.85万元[76]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2000万元[85]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76%[85]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2000万元[85]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4000万元[85]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日资产、负债及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未来事项影响金额可靠计量时计入合并成本[155] - 公司企业合并发生中介费用及相关管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权益或债务性证券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155] -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部分确认为商誉,小于部分经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156] - 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合并时,个别财务报表以购买日前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56] - 合并财务报表对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56] - 处置子公司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份额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59]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损益除符合资本化条件外均计入当期损益[161] - 金融资产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应收款项、可供出售及持有至到期投资四类[163] - 持有至到期投资按取得时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持有期间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164]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取得时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初始确认,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处置时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65] - 单项金额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应收款项被归类为重大并单独进行减值测试[175] - 账龄1年以内(含1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均为5.00%[176] - 账龄1-2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均为10.00%[176] - 账龄2-3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均为30.00%[176] - 账龄3-4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均为60.00%[176] - 账龄4-5年及5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均为100.00%[176] - 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 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按类别计提[180] - 存货可变现净值为估计售价减完工成本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180] - 存货盘存制度采用永续盘存制[181] - 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182] - 包装物摊销采用一次摊销法[183]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再转回[186] -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可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187] -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40年 年折旧率2.25%[190]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5年 年折旧率19.00%[190] - 建筑设备折旧年限5-20年 年折旧率4.75%-19.00%[190] - 仪器设备折旧年限5年 年折旧率19.00%[190] - 办公设备折旧年限5年 年折旧率19.00%[190] - 其他设备折旧年限5年 年折旧率19.00%[190] - 借款费用资本化暂停条件为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199] 其他综合收益和权益变动 - 其他综合收益增加27.44万元[134] - 其他综合收益亏损87.98万元[137] - 2007年首次公开发行1,350万股A股[143] - 2008年以10转7比例转增3,745万股[144] - 2010年非公开发行917万股新增注册资本917万元[144] - 2010年股票期权行权新增注册资本43.0015万元[145] - 2011年以10转5比例转增5,027.5007万股[145] - 2011年再次行权新增注册资本42.8595万元[145] - 2012年以10转2比例转增3,025.0723万股[146] - 2014年配股新增注册资本5,310.5356万股[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