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018亿元,同比下降20.23%[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915.62万元,同比下降235.68%[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股,同比下降233.33%[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41%,同比下降5.90个百分点[2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23%[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915.6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5.68%[25]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23%至2.018亿元[28] - 公司净利润为亏损1916.18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盈利1406.01万元人民币[109] - 营业收入从去年同期的2.53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亿元人民币,减少20.2%[10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去年同期为0.06元[110] - 净利润为亏损1914.79万元,同比下降234.8%[113] - 营业利润为亏损2021.85万元,同比扩大35.0%[113] - 基本每股收益-0.08元,同比下降233.3%[113]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9,161,767.87元,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1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8.28%至2.014亿元[28]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25.12%至713.27万元[28]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45.48%主要因利息支出减少及利息收入增加[28] - 营业成本从去年同期的2.4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1亿元人民币,减少18.3%[109] - 营业外收入109.39万元,同比下降96.3%[113] - 购买商品支付现金1.51亿元,同比下降11.0%[11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印制电路板产品毛利率为-3.86%同比下降2.14个百分点[33] 各地区表现 - 境内市场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7.04%至8929.56万元[34] - 境外市场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83%至1.125亿元[3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0.56万元,同比上升126.95%[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126.95%至570.56万元[2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114.83%主要因处置固定资产收回现金减少[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70.56万元,同比改善126.9%[11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0.50万元,同比恶化114.8%[11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3.45万元,同比改善147.2%[116]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2.20亿元,同比增长3.1%[116] - 期末现金余额5295.13万元,同比增长3.5%[11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15年1-9月预计净利润亏损2000万至3000万元人民币[44] - 201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222.49万元人民币[44] - 预计亏损同比下滑263.5%至345.4%(以1222.49万元为基准)[44] - PCB终端产品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客户订单萎缩[44] - 公司产能未能完全释放[4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保持稳定,为245,849,768股,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100%[82]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330户[84] - 第一大股东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2,314,645股,占比25.35%[84] - 第二大股东天津津融投资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0,338,900股,占比20.48%[84] - 第三大股东袁东持股2,656,175股,占比1.08%[84] - 前三大股东中两家国有法人股东实际控制人均为天津市国资委[84] -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86] - 控股股东天津津融投资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存在避免同业竞争承诺[75] - 控股股东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存在避免同业竞争承诺[75]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7.651亿元,同比下降6.22%[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515亿元,同比下降3.36%[2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8647.26万元,较期初减少498.13万元(下降5.4%)[9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32亿元,较期初减少2051.81万元(下降13.4%)[99] - 存货期末余额为1.21亿元,较期初减少485.71万元(下降3.9%)[99]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3.62亿元,较期初减少2780.03万元(下降7.1%)[99]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2.67亿元,较期初减少2456.38万元(下降8.4%)[99]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3281.04万元,较期初增加308.41万元(上升10.4%)[100]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8379.66万元,较期初减少2876.03万元(下降25.6%)[100]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747.49万元,较期初减少1915.62万元(下降113.9%)[102]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7.65亿元,较期初减少5076.09万元(下降6.2%)[99]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2.14亿元,较期初减少3160.43万元(下降12.9%)[100] - 公司总资产从期初的8.18亿元人民币下降至期末的7.67亿元人民币,减少6.1%[105][106] - 货币资金从期初的9140.56万元人民币下降至期末的8642.45万元人民币,减少5.4%[104] - 应收账款从期初的1.53亿元人民币下降至期末的1.33亿元人民币,减少13.4%[104] - 存货从期初的1.25亿元人民币下降至期末的1.21亿元人民币,减少3.9%[104] - 短期借款从期初的2972.63万元人民币增加至期末的3281.04万元人民币,增长10.4%[105] - 应付账款从期初的1.13亿元人民币下降至期末的8396.77万元人民币,减少25.6%[105] - 公司本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51,437,245.77元,较期初减少19,161,767.87元[123]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本期减少19,156,221.03元,期末余额为-17,474,936.36元[123] - 公司少数股东权益本期减少5,546.84元,期末余额为-69,295.37元[123] - 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为-7,703,436.03元,上年同期为1,681,284.67元[124][121] - 公司资本公积保持稳定,期末余额为302,270,727.09元[121] - 公司股本保持245,849,768.00元未发生变化[121] - 公司盈余公积本期增加363,455.97元,主要来自利润分配[125]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72,252,581.26元,高于合并报表[127]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减少19,147,900.77元,与合并报表变动趋势一致[127]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53,104,680.49元[128]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62,321,507.59元[129]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增加9,931,073.67元[129] - 盈余公积增加363,455.97元[130] - 未分配利润增加9,567,617.70元[129] - 期末未分配利润余额为3,271,103.76元[130] - 期末盈余公积余额为20,860,982.41元[130] - 公司实收资本(股本)为245,849,768.00元[132] - 公司资本公积为302,270,727.09元[130]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245,849,768股[133] 其他财务数据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6.35万元[23] - 三厂项目累计投资1.1309亿元完成进度37.7%[43] 公司治理和重大事项 - 2015年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6][47] - 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诉讼、仲裁及媒体质疑事项[58] - 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关联交易及资产收购出售事项[64][65]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76] - 公司报告期内无处罚及整改情况[77] - 公司报告期内无其他需说明的重大事项[78] 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对价与净资产账面价值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42]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4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43]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或有对价调整可能影响合并商誉[143] - 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3]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可能减少商誉或计入损益[144]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146]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调整财务报表[147]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48] - 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子公司需判断是否为一揽子交易[149]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两类,公司对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51] - 公司向共同经营投出或出售资产时,仅确认损益中归属于其他参与方的部分[15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可随时支付存款及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的投资[153]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兑换业务按实际采用汇率折算[154] - 金融工具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依类别计入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55] - 金融资产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15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57] - 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时损益计入当期[158]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一般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59]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利息及现金股利计入投资收益[159] -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标准为人民币100万元以上[167] -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累计下跌超过20%视为严重下跌[161] -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连续下跌时间超过12个月视为非暂时性下跌[161] - 金融资产转移需满足风险报酬几乎全部转移或放弃控制权条件[161][162]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64] - 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64] - 财务担保合同按公允价值初始确认后取较高者后续计量[164]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5]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满足抵销条件时以净额列示[165] - 应收款项减值测试包括债务人财务困难等客观证据[167] - 应收账款1年以内坏账计提比例为0.5%[168] - 应收账款1-2年坏账计提比例为20%[168] - 应收账款2-3年坏账计提比例为50%[168] - 应收账款3年以上坏账计提比例为100%[168] - 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与应收账款一致(1年以内0.5%/1-2年20%/2-3年50%/3年以上100%)[168] - 存货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170] - 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170]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确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172]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173] - 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74] -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5-20年,残值率10%,年折旧率4.5%-18.00%[183] -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5-10年,残值率10%,年折旧率9.00%-18.00%[183] - 电子设备折旧年限5年,残值率10%,年折旧率18.00%[183]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5年,残值率10%,年折旧率18.00%[183] - 固定资产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及税费后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4] - 在建工程成本按实际工程支出确定,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转为固定资产[186]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自有资产政策计提折旧,租赁期与寿命孰短原则计提[184] -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享有比例抵销后确认投资损益[177]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9] - 收购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78] - 借款费用资本化需满足资产支出发生、借款费用发生和购建生产活动开始三个条件[187] - 非正常中断超过3个月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188] - 无形资产按成本初始计量土地使用权通常作为无形资产核算[189] - 开发阶段支出需满足5项条件才能资本化为无形资产[190] - 研发支出无法区分阶段时全部计入当期损益[191] - 长期待摊费用按直线法在受益期间摊销[192] - 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每年必须进行减值测试[193] -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后续期间不予转回[195] - 辞退福利在不能单方面撤回时确认负债计入当期损益[196] - 预计负债确认需满足现时义务、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和金额可靠计量三个条件[198] - 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条件包括所有权风险报酬转移且收入金额能够可靠计量[200] - 提供劳务收入在交易结果可靠估计时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200] - 劳务交易完工进度按已提供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比例确定[200] - 提供劳务交易可靠估计需同时满足收入金额可靠计量等4项条件[200] - 劳务交易结果不可靠估计时按已发生且预计可补偿成本确认收入[200] - 已发生劳务成本预计无法补偿时不确认收入[200]
天津普林(002134) - 201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