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63.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2%[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9%[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9%[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498元/股,同比增长16.49%[17] - 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12亿元,同比增长35.22%[3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16.98%[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亿元,同比增长16.49%[34] - 公司工业营业收入63.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2%[39] - 营业总收入为63.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107] - 净利润为1.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0%[10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107] - 净利润为59,361,437.92元,较上期亏损1,527,874.30元显著改善[1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7.23%至58.33亿元,主要因销售增加所致[36] - 财务费用大幅增长686.89%,主要因汇兑损失增加[36] - 公司工业营业成本58.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23%[39] - 公司整体毛利率7.59%,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39] - 营业总成本为61.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6%[107]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54.4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339.69%[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54万元,同比下降21,339.69%[3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50.36%,主要因长期资产投入减少[3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56.12%,主要因借款增加[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54.46万元人民币,同比恶化214.4倍[10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65.33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50.4%[10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1%[10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10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2.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8%[10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68.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5%[10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至65,362,967.56元[1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3,884,407.37元[122] - 支付职工现金4,572,041.79元,同比增长11.0%[122] - 分配股利支付现金51,310,934.50元[12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64.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05%[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7%[17] - 应收账款288.7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44.62%[43] - 存货151.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58%,占总资产比例23.37%[43] - 短期借款146.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68%,占总资产比例22.62%[43] - 固定资产65.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11%,占总资产比例10.10%[43]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5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68亿元增长32.7%[10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8.8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6.36亿元下降20.6%[103] - 存货期末余额为15.1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8.89亿元下降19.9%[103]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4.6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19亿元增长30.8%[105]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25.4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9.55亿元下降35.6%[10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14.8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05亿元增长5.7%[105]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2.1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28亿元增长7.2%[105]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53.5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4.68亿元下降17.3%[103]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64.7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6.19亿元下降15.0%[103]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45.6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8.04亿元下降21.3%[10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从年初的人民币1,815,220,596.57元增至期末的人民币1,905,614,323.72元,增长4.98%[110]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的人民币1,127,590,798.79元增至期末的人民币1,209,650,113.50元,增长7.28%[110] - 少数股东权益从年初的人民币410,244,908.18元增至期末的人民币420,952,739.78元,增长2.61%[110] - 资本公积从年初的人民币8,169,408.44元减少至期末的人民币5,727,097.42元,下降29.90%[110] - 母公司资产总计从期初的人民币396,733,341.99元增至期末的人民币404,075,342.25元,增长1.85%[115]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期初的人民币14,053.26元增至期末的人民币181,678.95元,增长1192.10%[115]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从期初的人民币227,649,937.78元增至期末的人民币234,881,068.27元,增长3.18%[115]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保持稳定,为人民币168,733,209.70元[11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1,678.95元[122]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123,463,516.46元,较期初增加7.0%[117]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2,002,346.59元,较期初下降26.0%[117] - 负债总额2,461,782.78元,较期初下降22.3%[117] - 公司本期股东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401,613,559.47元,较年初增加8,050,503.42元[124]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23,463,516.46元,较年初增加8,050,503.42元[124] 其他收益和损失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274.07万元人民币[21]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603.31万元人民币[21] - 其他收益增长493.25%至1274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37] - 投资收益603.31万元人民币,占利润总额比例2.75%[41] - 资产减值损失-290.17万元人民币,占利润总额比例-1.32%[41] - 投资收益达65,362,967.56元,同比增长1816%[119] 业务线表现 - 动力电池业务尚未形成规模销售,经营效果尚不理想[26] - 公司智能手机电池相关产品占销售额比重较大[51] 地区表现 - 国外地区营业收入37.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39%[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业链毛利率进一步下降的风险[51] - 公司存在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和技术人员缺乏的风险[52]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6]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2017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5.33%[55]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58]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60] - 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诚信状况良好[61]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62] - 惠州德赛和德赛集团关于同业竞争的承诺在报告期内严格履行[5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9,536户[85] - 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5.23%,持有92,827,039股[86]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3.42%,持有7,027,900股[86] - 控股股东变更为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131] - 公司属电子制造行业,主营移动电源管理系统组件及锂电池封装业务[132] - 财务报表经董事会于2018年8月1日批准报出[133]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共纳入6户主体[134] - 德赛电池(香港)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持股比例100%[134] - 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75%[134] - 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75%[134] - 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75%增至76%[134] - 蓝越电子(香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65%增至100%[135] 关联交易和担保 - 与关联方日常经营交易总额为798.73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极低(最高0.12%)[63] - 向惠州市德赛进出口有限公司采购货物金额680.06万元(占同类交易0.12%)[63] - 向惠州德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采购货物及接受劳务金额95.23万元(占同类交易0.02%)[63] - 支付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厂房租金286.48万元[68] - 支付深圳市德赛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租金54.76万元及技术转让费146.86万元[68] - 向惠州市德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采购生产设备187.60万元[68] - 对子公司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14,579.12万元[74] - 对子公司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116,465.75万元[74]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131,044.87万元[74]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131,044.87万元[74]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41,400万元[75]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14,123.97万元[75] - 报告期内审批担保额度总计545,900万元[75] - 报告期内担保实际发生额总计145,168.84万元[75]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97.78%[75]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余额130,589.72万元[75]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70,935.76万元[75]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编制 - 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境外子公司按经营地货币折算[141] -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部分确认为商誉[145] - 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评估等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46]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所有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范围[147]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财务报表[151] - 因追加投资对非同一控制下被投资方实施控制时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52] - 处置子公司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53] -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交易符合一揽子交易条件时作为单项交易进行会计处理[154]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新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与新增持股比例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54] - 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时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55] - 现金等价物需满足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转换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四个条件[156]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7] - 以公允价值计量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按公允价值确定日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57]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分类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60] -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低于成本超过50%或持续时间超过一年时视为减值[171] -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低于成本20%但未达50%时需综合评估是否减值[171] - 金融资产转移终止确认时按账面价值与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6] - 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按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63]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扣除未发放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162] - 不存在活跃市场金融资产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170]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8] - 应收款项按合同协议价款或现值进行初始确认[162]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时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入投资损益[165] - 持有至到期投资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163] -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标准为超过人民币100万元[175] - 6个月至1年账龄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10%[177] - 1至2年账龄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20%[177] - 2至3年账龄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50%[177] - 3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100%[177]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180]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计提[181] - 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84] - 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84] -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可转回但不超过不计提减值情况下的摊余成本[173] - 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损益时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净利润并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189] - 长期股权投资亏损分担顺序为冲减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长期权益账面价值、确认预计负债[189] - 公允价值计量转权益法核算时初始投资成本为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与新增投资成本之和[190] - 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可辨认净资产份额时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190]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账面价值与取得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3]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94] - 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且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94] - 共同控制需参与方一致同意且对安排回报具有重大影响[196] - 固定资产确认需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且成本可靠计量[197] - 外购固定资产成本包括买价、进口关税及可直接归属的其他支出[198] - 固定资产成本以购买价款现值为基础确定[199] - 实际支付价款与现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9] - 固定资产折旧按入账价值减预计净残值计提[200] - 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按扣除减值后账面价值折旧[200] - 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200] - 公司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200] - 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进行复核调整[200] 其他财务数据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17%,同比下降0.40个百分点[17]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人民币167,206,201.62元[110] - 对股东的分配本期为人民币71,310,934.50元[110]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59,361,437.92元,占股东权益变动总额的737%[124] - 利润分配中对股东分配金额为51,310,934.50元,导致未分配利润减少[124] - 上期综合收益总额为98,885,466.97元,为本期金额的1.66倍[127] - 上期盈余公积提取金额为9,888,546.70元,带动盈余公积增长[127] - 公司累计股本总数205,243,738股,注册资本205,243,738.00元[131]
德赛电池(000049) - 2018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