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06.378亿元,同比增长1.2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06亿元,同比增长6.2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916亿元,同比增长10.99%[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股,同比增长4.35%[2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38亿元,同比增长0.94%[26] - 利润总额20.87亿元,同比增长21.13%[26] - 净利润15.17亿元,同比增长17.05%[26] - 营业收入为2063.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2] - 营业利润为179.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92] - 净利润为151.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9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9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持平[92] - 综合收益总额为149.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95] - 少数股东损益为1.3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负316万元人民币[92] - 营业收入为3.7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116] - 净利润为1.3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5%[11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86%,同比减少0.67个百分点[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84%,同比减少0.35个百分点[21] - 营业成本为1548.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92] - 财务费用为59.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0%[92] - 所得税费用为56.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92] - 营业成本为0.4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1%[116] - 财务费用大幅增加至2.9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5%[11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水泥板块主营业务收入57.90亿元,同比增长5.38%[27] - 水泥及熟料综合销量1835万吨,同比增长12.03%[27] - 房地产板块主营业务收入79.38亿元,同比增长23.31%[29] - 房地产结转面积78.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86%[29] - 保障性住房结转面积43.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26.77%[29] - 物业投资及管理板块主营业务收入11.04亿元,同比增长17.75%[30] - 公司土地储备总面积489.8万平方米[30] - 产品销售营业收入为70.62亿元,毛利率为18.64%,同比下降0.39%[33] - 大宗商品贸易营业收入为34.44亿元,同比下降28.15%[33] - 房屋土地销售营业收入为78.96亿元,同比增长22.94%,毛利率为36.47%[33] - 保障房销售营业收入为32.19亿元,同比增长1048.76%[33] - 投资性房地产租金收入为5.03亿元,毛利率为92.17%[33] - 公司科技投入近3亿元,同比增长8.3%[38] - 公司报告期内资本性支出总额为76,121.06万元,其中水泥板块46,909.54万元(占比61.6%),新型建材板块19,817.33万元(占比26.0%),物业投资及管理板块8,527.06万元(占比11.2%),房地产板块867.13万元(占比1.1%)[51]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营业收入为179.02亿元,同比增长2.26%[35] - 西南地区营业收入为90.20亿元,同比增长611.76%[3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738亿元,同比下降1348.96%[20]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为2.671亿元[24] - 非公开发行A股融资约28亿元[40] - 完成债券展期约13.24亿元[40] - 报告期内公司在建项目总投资额47,956万元,累计实际投入32,204.76万元,本报告期投入16,517.71万元,所有项目暂未产生收益[53] - 公司实施2013年度分红方案,派发股利为每股0.078元(含税),总分红方案已于2014年7月18日实施完毕[52]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合同交易及会计政策变更[64][69] 关联方交易与担保 - 公司向母公司集团租赁物业实际交易总额166.35万元,远低于年度上限2,000万元[54] - 公司向母公司集团购买服务实际交易总额51.63万元,远低于年度上限5,200万元[55] - 公司向母公司集团销售货品实际交易总额23.57万元,远低于年度上限7,000万元[56] - 公司向母公司集团出租物业实际交易总额238.77万元,远低于年度上限4,000万元[57] - 公司向母公司集团购买货品实际交易总额2.90万元,远低于年度上限4,000万元[59] - 公司向母公司集团提供服务实际交易总额680.45万元,远低于年度上限9,000万元[60] - 期末应收关联方款项总额19,812.25万元,其中应收金隅集团及其子公司17,627.27万元[61] - 报告期末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不包括对子公司担保)为8亿元人民币[63]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为1.40022亿元人民币[63]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为7.0732亿元人民币[63] - 公司担保总额(包括对子公司担保)为15.0732亿元人民币[63]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5.01%[63] - 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金额为8亿元人民币[63] - 子公司北京金隅宏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房地产抵押担保金额8亿元人民币[63] 子公司与联营企业 - 公司联营企业北京金隅蓝岛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期末投资余额为8,147,062元,持股比例为20.00%[44] - 公司联营企业牌优时吉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期末投资余额为5,796,294元,持股比例为50.00%[44] - 公司联营企业北京市高强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期末投资余额为7,323,425元,持股比例为25.00%[44] - 公司联营企业诺(北京)木业有限公司期末投资余额为100,923,250元,持股比例为30.00%[44] - 公司子公司北京金隅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净资产为5,621,186,889.10元,净利润为474,872,546.76元[49] - 公司子公司重庆金隅大成山水置业有限公司净资产为2,366,027,287元,净利润为93,657,935.44元[49] - 公司子公司邯郸金隅太行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净资产为1,069,975,039元,净利润为57,170,615.95元[49] - 公司子公司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净资产为3,871,495,040.63元,净利润为45,754,285元[49] 股东结构与股本变化 - 控股股东金隅集团持有1,844,852,426股限售股于2014年3月3日上市流通[67] - 金隅集团认购的非公开发行448,028,673股A股限售期至2017年3月26日[66] - 公司总股本从4,283,737,060股增至4,784,640,284股,增加500,903,224股[70][7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343,949,202股至503,855,224股,占比从43.14%降至10.5%[70]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1,844,852,426股至4,280,785,060股,占比从56.86%升至89.5%[70] - 北京金隅集团持股2,292,881,099股占比47.92%,其中448,028,673股为限售股[71][73] - 非公开发行A股500,903,224股,金隅集团认购448,028,673股,京国发基金认购52,874,551股[71]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有1,163,651,344股占比24.32%,全部为无限售流通股[73][75] - 中国中材股份持有239,580,000股占比5.01%,全部为无限售流通股[73][75] - 天津建材集团持有117,321,512股占比2.45%,其中56,00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73][75] - 京国发基金新进持股52,874,551股占比1.11%,全部为限售股[71][73][75] -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69,011户,无限售条件股东前十名持股无关联关系[73][75] - 公司注册资本增至47.85亿元人民币,累计发行股本4,784,640,284股[137] - 2014年非公开发行A股500,903,224股,占当时总股本约10.5%[136] - 2009年发行H股1,073,332,500股,包括超额配售139,999,500股[13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为-50.7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06亿元人民币[10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97.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10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至206.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7%[10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总计197.97亿元人民币,其中取得借款100.64亿元,发行债券69.24亿元[10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3.7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6.7%[10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0.343亿元人民币[1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7.645亿元人民币[1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总额为201.47亿元人民币,其中吸收投资现金277.92亿元,借款现金104.44亿元,发行债券现金69.24亿元[12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总额为147.66亿元人民币,其中偿还债务现金106.85亿元,偿还债券现金33.70亿元,分配股利及利息现金7.11亿元[12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55.4%,从21.07亿元增至53.81亿元[128] - 借款现金流入同比增长24.9%,从83.63亿元增至104.44亿元[128] - 发行债券现金流入大幅增长246.2%,从20.00亿元增至69.24亿元[128] - 汇率变动导致现金减少410万元人民币[128] 资产、负债和权益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00.8亿元,同比增长14.46%[20] - 总资产为1028.538亿元,同比增长4.06%[20]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13年末的85.96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14年6月30日的71.26亿元人民币,降幅17.1%[86] - 公司存货从2013年末的376.0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14年6月30日的426.86亿元人民币,增幅13.5%[86] - 公司短期借款从2013年末的135.17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14年6月30日的110.21亿元人民币,降幅18.5%[89] - 公司应付短期融资券从2013年末的3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14年6月30日的66亿元人民币,增幅120%[89] - 公司预收款项从2013年末的155.68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14年6月30日的128.03亿元人民币,降幅17.8%[89] - 公司资产总额从2013年末的988.4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14年6月30日的1028.54亿元人民币,增幅4.1%[86]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从2013年末的262.8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14年6月30日的300.80亿元人民币,增幅14.5%[89] - 公司股本从2013年末的42.84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14年6月30日的47.85亿元人民币,增幅11.7%[89] - 公司资本公积从2013年末的58.51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14年6月30日的81.32亿元人民币,增幅39.0%[89] - 公司应收账款从2013年末的50.06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14年6月30日的56.74亿元人民币,增幅13.3%[86] - 公司总资产达到601.2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3.5%[110][113] - 货币资金为24.7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30.8%[110] - 长期股权投资为235.9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20.0%[110] - 应付债券为81.6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29.5%[113] - 股东权益合计为213.2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4.6%[113] - 非公开发行新股募集资金27.747亿元人民币[119] - 资本公积增加至80.069亿元人民币[119] - 股东权益总额增至213.285亿元人民币[119] - 对股东分配利润3.732亿元人民币[1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24.7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0.8%[128]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2,795,039,989.92元,本报告期已使用215,475,900.50元[46] - 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2,563,768,533.81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46] 会计政策与报表编制 - 会计政策变更导致集团管理费用减少997万元,从13.70亿元降至13.60亿元[149] - 集团财务费用因会计政策变更增加1017万元,从4.43亿元增至4.53亿元[149] - 本公司管理费用因会计政策变更减少997万元,从1.10亿元降至9974万元[149] - 本公司财务费用因会计政策变更增加997万元,从1.37亿元增至1.47亿元[149] - 财务报表覆盖期间为2014年1月1日至6月30日[151]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元[152]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60]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流动性强的低风险投资[163] - 外币交易按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164] - 境外经营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65]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权利届满或转移且几乎全部风险报酬转让[167]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为责任履行撤销届满或被不同条款负债实质性取代[16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70] - 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74]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直至终止确认或减值[176] - 无活跃市场报价且公允价值不可靠计量权益工具按成本计量[177] - 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减值时按原实际利率折现未来现金流量现值[183] - 单项金额重大金融资产单独进行减值测试[186] - 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后公允价值上升可转回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87] - 以成本计量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188] -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减值测试门槛为人民币1000万元[192]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1至2年账龄坏账计提比例为30%[192]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2至3年账龄坏账计提比例为60%[192]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3至4年账龄坏账计提比例为85%[192]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4年以上账龄坏账计提比例为100%[192] - 应收政府机构、金隅集团及下属公司款项作为低风险组合一般不计提坏账[192] - 存货计量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196] - 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项目计提 数量繁多单价较低者按类别计提[196]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按同一控制/非同一控制合并分别以账面价值份额或合并成本计量[20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初始投资成本包含购买日前期股权账面价值与新增投资成本之和[200]
金隅集团(601992) - 2014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