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79.0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87%[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84.8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14%[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9.67万元人民币,较上年亏损3272.39万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18]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56%至0.039元/股[19]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提升0.59个百分点至0.05%[19]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3120.29万元[22] - 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79.03亿元,同比降低15.87%[50] - 公司2015年利润总额7321.15万元,同比增加39.23%[50] - 公司全年营业收入79.03亿元,同比下降15.87%[5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84.83万元,同比增长63.14%[54] - 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524.81万元[22] - 营业收入峰值出现在第二季度达23.58亿元[22] - 公司年营业收入从49亿元增长到79亿元,增幅约61.2%[98] - 2015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8648万元[15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医药化工原材料成本同比下降17.78%至32.595亿元,占总成本比例50.93%[64] - 医药化工燃料及动力成本同比下降46.29%至3.29亿元,占总成本比例5.14%[64] - 公司总成本同比下降18.06%至64.002亿元[64]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33%至7.104亿元[69] - 研发支出1.70亿元,同比下降7.23%[57] - 公司报告期内销售费用总额为7104.6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99%,显著低于同行业平均销售费用2.32亿元和平均占比20.44%[138][139] - 销售费用中业务经费占比最高,达36.27%,金额为2.58亿元;其次为职工薪酬占比16.55%,金额为1.18亿元;会议费占比8.48%,金额为6022.58万元[139] - 原料药业务占比超40%,其费销比仅1%左右,是整体销售费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13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92%[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2亿元,同比增长30.92%[56] - 第二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91亿元[22]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同比增长29.79%至1.22亿元[72]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67亿元,主要因7ACA项目及环保改造投入[72] 资产和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减少至12.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70%至7.57%[75] - 应收账款减少至12.4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28%至7.79%[75] - 其他应收款大幅增加至18.5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5.49%至11.60%[75] - 短期借款减少至13.89亿元,占总负债比例下降6.55%至8.68%[75] - 长期借款增加至23.60亿元,占总负债比例上升8.14%至14.75%[76] - 其他流动负债增加至20.02亿元,主要因发行10亿元超短融[76] - 未分配利润改善至-1255万元,同比提升0.35%[7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2.8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18] - 总资产为159.9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1%[18] - 期末总股本为16.308亿股,与上年同期持平[18] - 银行授信增加30多亿元,融资成本降低[98] 业务线表现 - 青霉素及头孢系列覆盖原料药至制剂完整产业链[27] - 公司收入过亿元产品达16个,其中制剂产品8个[41] - 头孢曲松钠等制剂产品收入实现大幅增长[41] - 公司产品涵盖近700个品规,包括抗感染药物等领域[48] - 收入过亿元产品达到16个,其中制剂类8个[51] - 公司抗感染类产品营业收入为42.2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68%,毛利率为23.58%[127] - 心脑血管类产品营业收入为1.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75%,但毛利率下降39.59个百分点至23.73%[127] - 维生素及营养保健品营业收入为2.6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93%,毛利率为6.44%[127] - 医药中间体营业收入为2.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52%,毛利率为12.91%[127] - 医药及其它物流贸易营业收入为20.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0%,毛利率仅为0.68%[127]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7.90%,医药工业毛利率为24%[127][129] - 化学制剂药毛利率33.20%,同比增长0.63个百分点[59] 产品生产和销售 - 药用中间体青霉素钾生产量同比下降42.36%至2,471,240 BOU,销售量同比下降45.34%至1,735,240 BOU,库存量同比下降111%至73,960 BOU[61] - 阿莫西林生产量同比增长9.17%至2,910,210千克,销售量同比增长33.95%至3,244,812千克,库存量同比下降33.82%至242,034千克[61] - 注射用青霉素钠生产量同比增长28.42%至401,828千支,库存量同比增长1,545%至53,242千支[61] - 七氨基头孢烷酸报告期产量583749公斤,销量283274公斤[99] - 药用中间体青霉素钾报告期产量2471240十亿单位,销量1735240十亿单位[99] - 阿莫西林报告期产量2910210单位,销量3244812单位[99] - 头孢拉定原料药产量541,876公斤,销量284,226.3公斤[100] - 头孢氨苄原料药产量818,774.2公斤,销量518,249.2公斤[100] -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产量69,847千支,销量69,062千支[100] -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产量71,955千支,销量61,082千支[100] -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产量26,277千支,销量25,443千支[100] - 注射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销量为2457千支,同比增长13.3%(从2169千支)[101] - 阿莫西林胶囊销量为95183万粒,同比下降16.6%(从114171万粒)[101] - 注射用青霉素钠销量为351822千支,同比下降12.5%(从401828千支)[101] -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销量为1502万支,同比增长10.8%(从1356万支)[102] -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销量为869万支,同比下降1.0%(从878万支)[102] -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报告期内生产量69,847千支,销售量69,062千支[104] -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报告期内生产量71,955千支,销售量61,082千支[104] -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报告期内生产量26,277千支,销售量25,443千支[104] - 环孢素软胶囊报告期内生产量2,950万粒,销售量3,016万粒[104] -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报告期内生产量8.71万支(折75微克),销售量107.97万支(折75微克)[104]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报告期内生产量19,201万片,销售量19,201万片[104] - 甲钴胺片报告期内生产量15,871万片,销售量14,441万片[105] - 注射用腺苷钴胺报告期内生产量5,531.05千支,销售量5,530.95千支[105] -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报告期内生产量878万支,销售量869万支[105] -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报告期内生产量1,356万支,销售量1,502万支[105] -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销量为61千支,收入为3313.9万元,成本为262.22万元[113] - 环孢素软胶囊销量为30万粒,收入为1058.74万元,成本为866.84万元[113] - 阿莫西林胶囊销量为95万粒,收入为9019.63万元,成本为298.76万元[113] -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销量为25千支,收入为26093.51万元,成本为11785.55万元[113]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总额1.70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16%,其中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66.39%[74]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金额为17,043.8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16%,占净资产比例为3.23%[119]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16%,处于同行业平均水平[120] - 同行业平均研发投入金额为22,116万元[119] - 类抗血栓新药WA1-089研发投入802.82万元,占营业收入0.10%,较上年同期下降1.54%[118] - 基因重组抗狂犬病毒抗体研发投入1,579.21万元,占营业收入0.20%,较上年同期增长33.72%[118] - 基因重组人血白蛋白研发投入1,668万元,占营业收入0.21%,较上年同期增长44.04%[118] - 重组人源抗人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研发投入2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00%[118] - 阿尼芬净原料及制剂研发投入3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5.84%[118] - 公司取得国际注册证书59个,5个制剂品种通过国际高端认证[51] - 全年申请专利34项,授权专利29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52] - 公司194项科研项目整体完成率达90%以上[115] - 25个人用药品规注册资料上报国家局[115] - 完成专利申请34项,授权专利29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115] - 头孢噻肟生产技术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15] - 那他霉素及滴眼剂研发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15] - 绿色酶法阿莫西林生产技术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15] - 公司取得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等3个生产文号及阿托伐他汀钙片等5个临床批件[123] - 参乌胶囊未获得CFDA批准[124] - 公司推进绿色酶法工艺替代化学法生产工艺以减少污染[97] - 公司实施"4+N"研发战略,聚焦抗感染、抗肿瘤、心脑血管和免疫调节四大领域[152] 子公司和关联方表现 - 全资子公司华药河北华民药业净利润亏损3630.21万元,营业收入同比减少6.37%[143][144] - 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因搬迁停产,营业收入同比减少74.08%,净利润亏损1966.78万元[143][144] - 华北制药金坦生物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至2.41亿元,净利润6220.96万元,同比增加2315万元[143][145] - 参股公司冀中能源集团财务净利润8667.42万元,同比下降15%,公司持股20%[143][145] - 华北制药集团先泰药业净利润1467.71万元,同比减少3036万元,主要产品阿莫西林价格大幅下滑[143][144] - 公司收购华药国际医药有限公司49%股份,交易金额5092.23万元;收购河北华药环境保护研究所100%股权,交易金额1066.18万元[141] - 天星公司(华北制药控股65%)于2015年12月8日申请破产立案[18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目标100亿元,利润目标1亿元以上[150] - 公司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150] - 公司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生物制剂产品开发和大健康资源整合[151] - 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可转债等方式提升融资能力[152] - 公司加快制剂品种FDA认证及国际市场开拓[153] - 抗感染领域受政策影响需求结构性调整,但中长期仍存在较大市场总量[78] - 免疫调节剂市场90%由外资企业主导,器官移植需求推动市场持续扩大[79] - 中国医药市场规模预计2019年超过2.2万亿元,未来5年复合增速约10%[147] - 全球医药市场持续增长,新兴市场以中国为首快速发展[147] - 中成药工业保持高速增长,生物药品保持较快增速[147] - 医药行业集中度低,产业整合成为必然趋势[147] - 医药行业增速下滑及结构性过剩风险[155] - 政策变化导致主销产品价格和销量下降风险[155] 分红和利润分配 - 拟以总股本16.308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0元人民币,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261.61万元人民币[2] - 剩余未分配利润为9.227亿元人民币,结转以后年度分配[2] -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865万元占净利润10%[158] - 年末未分配利润达9.55亿元[158] - 现金分红总额3262万元对应每10股派现0.20元[158] - 现金分红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51.90%[161] - 公司总股本16.31亿股[158] - 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金额9.23亿元[158] - 近三年现金分红累计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30%[158] 非经常性损益和补助 - 全年政府补助金额为6456.97万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6045.16万元[25] - 债务重组收益13.75万元[25] - 公司获得政府研发补助共计457.25万元人民币,其中重组人血白蛋白项目获得100.55万元[126] 关联交易和承诺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承诺自2011年起停止煤炭、焦炭、钢铁、聚氯乙烯贸易业务,专注医药物流贸易业务[163] - 公司承诺春雷霉素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及登记证到期后不再注册(当前产量较小)[163] - 公司承诺噻嗪酮农药登记证到期后不再注册(生产批准证书已失效)[163] - 华药集团承诺不以医药业务与华北制药构成同业竞争[163] - 华药集团承诺以华北制药作为医药业务唯一运营平台[163] - 冀中能源集团承诺推动华药集团医药业务整合以实现整体上市[163] - 公司承诺在财务公司的日均存款余额不高于日均贷款余额[163] - 华药集团许可华北制药使用13项注册商标(含第5类药品商标)[163] - 华药集团对内部销售收取商标使用费率为年销售收入的0.5%,对外部销售收取2%[164] - 华药集团承诺不违规占用公司资金,不要求垫支工资、福利等期间费用[164] - 商标证号118698"华北"牌商标为无偿许可仅限母公司使用[164] - 冀中能源集团承诺减少关联交易并遵循市场定价原则[165] - 2015年日常关联交易实际发生总额33,092万元,较预计减少54,576万元[170] - 生产类关联交易实际发生10,802万元,比预计减少31,866万元[171] - 财务类关联交易实际发生22,290万元,比预计减少22,710万元[171] - 关联采购原材料及商品支出类交易减少17,545万元[171] - 关联销售货物收入类交易减少14,320万元[171] - 对冀中能源集团关联债权期末余额89,496,756元,减少10,276,978元[177] - 对华北制药集团关联债权期末余额471,766,014.44元,增加41,720,826.93元[177] 资产处置和搬迁影响 - 本期发生搬迁停工损失9.49亿元,含待处置资产净额6.06亿元[75] - 搬迁停工损失2015年度总计9.487亿元人民币,累计15.998亿元人民币[183] - 因搬迁不再使用的固定资产净额2015年度6.063亿元人民币,累计7.622亿元人民币[183] - 待安置富余人员工资2015年度1.594亿元人民币,累计5.267亿元人民币[183] - 公司被收储土地973亩,参考地块成交亩价608.21万至1992万元人民币[183] - 投入60多亿元用于新园区建设和生产线升级改造[98] - 新园区新建项目投入4.86亿元,期末余额14.41亿元,工程进度达95%[142] - 新头孢和新制剂项目建成投产[98] - 形成白蛋白、免疫调节剂、抗肿瘤等生物技术产业基地[9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3.5亿股,比例从36.93%降至15.47%[190]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3.5亿股,比例从63.07%升至84.53%[190]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3,363户[192] - 控股股东冀中能源集团3.5亿股限售股于2015年10月19日解除限售[191] -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控股股东,期末持股602,
华北制药(600812) - 2015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