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4.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5%[20] - 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44.22亿元,同比增长4.05%[53] - 营业总收入为44.22亿元,较上期42.50亿元增长4.0%[183] - 营业收入为22.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18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8.4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34.8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85%[20] - 净利润为1.30亿元,较上期0.21亿元增长521%[18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9亿元,较上期0.21亿元增长519%[184] - 净利润为8078.09万元人民币,相比上期净亏损3295.45万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187] - 公司利润总额1.759亿元,净利润1.285亿元,主要受益于处置上海交大科技园股权取得收益9769万元[52] - 主营业务收入43.52亿元同比增长4%,主营业务毛利10.65亿元同比增长15%[54]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8.715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增长至10.181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6.8%),第三季度回落至9.332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8.3%),第四季度大幅跃升至15.99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71.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2133万元人民币,第二季度下降至1559万元人民币(环比下降26.9%),第三季度大幅增长至7036万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51.4%),第四季度回落至2122万元人民币(环比下降69.8%)[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0%[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30%,同比增加6.07个百分点[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股,较上期0.05元/股增长500%[18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元人民币,相比上期-0.08元人民币实现大幅改善[187]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1.21亿元[19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7.34亿元,同比增长16.7%[5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6.70%至7.34亿元人民币,主要因渠道转型拓展[68] - 营业成本为21.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186] - 研发支出2868万元,同比增长28.61%[53] - 研发投入总额286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0.65%,研发人员占比9.70%[69][70] - 公司总采购成本为32.8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08%[64][65] - 外贸业务采购成本占比最高达66.72%,金额为21.93亿元人民币[64] - 纺织针织业采购成本同比下降10.54%至9.13亿元人民币,占比降至27.78%[64] - 服装服饰业务采购成本同比大幅增长56.16%至1.55亿元人民币[64] 各业务线表现 - 针织服装营业收入13.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0%,毛利率59.61%增加3.49个百分点[57] - 童装内衣营业收入1.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3%,毛利率47.97%增加3.07个百分点[57] - 服装服饰营业收入2.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75%,但毛利率30.62%减少9.07个百分点[57] - 外贸业务营业收入22.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3%,毛利率3.94%增加0.06个百分点[57] - 自有品牌针织品营业收入129,079万元,毛利率60%,同比增长12%[81] - 家用纺织品营业收入12,075万元,毛利率34%,同比下降7%[81] - 服装服饰营业收入20,298万元,毛利率29%,同比增长24%[81] - 品牌销售增长12%,外贸销售增长2%[52] - 纺织针织业毛利率48.55%,同比增加6.98个百分点[56] - 衬衫销售量115.32万件,同比下降12.90%,库存量47.30万件同比增长5.56%[61] - 坯布销售量486.26万公斤,同比下降32.50%,库存量7.05万公斤同比下降25.44%[61] - 针织服装销售量48.50万十件套,同比增长4.48%,库存量10.52万十件套同比增长11.38%[61]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外贸主要市场为欧美、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及香港地区[31]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20.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41%,但毛利率40.29%增加9.13个百分点[58] - 西北地区营业收入743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91%,但毛利率20.78%减少6.84个百分点[58] - 境外地区营业收入19.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6%,但毛利率4.25%减少0.58个百分点[58]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128,062万元,占比72%,同比增长21%[83] - 线上销售营业收入49,901万元,占比28%,毛利率43%[83] - 线下销售营业收入128,854万元,占比72%,毛利率57%[83] - 直营店营业收入76,144万元,毛利率66%,同比下降19%[82] - 加盟店营业收入8,493万元,毛利率57%,同比下降65%[8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1.8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5.57%[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2万元,同比下降105.57%[5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1.8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5.6%[19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7583.08万元,上期为-1.27亿元,同比改善40.4%[19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1.116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为-7469.95万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1.521亿元人民币,第四季度转为正3.355亿元人民币[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8%[19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65亿元,同比增长57.82%[5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74亿元,上期为8778.16万元,同比增长98%[19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38.80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9.7%[19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7520万元,上期为-5312.13万元,同比恶化41.6%[19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8.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18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3.18亿元,上期为23.48亿元,同比下降1.3%[193] - 收到的税费返还本期为2.99亿元,上期为3.38亿元,同比下降11.6%[19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7%[19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2696.82万元,上期为170.05万元,同比增长1486%[194]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3%[20] - 总资产为27.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4%[20] - 总资产27.20亿元,较期初增长5%[52] - 资产总计期末为27.20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5.797亿元增长5.4%[178] - 货币资金增长18.03%至4.6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16.89%[7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59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893亿元增长18.0%[17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1.55亿元,较期初4.20亿元增长652%[18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14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686亿元增长12.5%[17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2.91亿元,较期初49.30亿元下降33.2%[180] - 存货期末余额为9.24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175亿元增长13.0%[177] - 存货净值92,397万元,同比增长13%,周转天数97天[83] - 应收账款净值41,475万元,同比增长12%,周转天数33天[83]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为22.88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0.754亿元增长10.3%[177] - 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4.31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043亿元下降14.4%[177]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76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998亿元下降7.6%[178]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0.28亿元,较期初0.99亿元下降71.6%[181]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39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589亿元下降12.3%[178] - 预收款项期末余额为1.57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63亿元增长24.4%[178]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4.31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082亿元增长40.0%[179] - 未分配利润本期期末为4.31亿元,上期期末为3.08亿元,同比增长39.9%[197][20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期末为17.88亿元,上期期末为17.11亿元,同比增长4.5%[197][200] - 其他综合收益本期期末为439.73万元,上期期末为1375.83万元,同比下降68%[197][200]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649.39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151.2万元人民币[27] - 投资性房地产减少至28.7百万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6.62%[74] - 固定资产减少至319.88百万元,同比下降5.34%[74] - 在建工程大幅增加至12.42百万元,同比上升237.44%,主要因大丰生产基地工程建设[74] - 长期待摊费用增加至28.28百万元,同比上升122.95%,主要因渠道转型拓展的装修支出增加[74] - 应付票据增加至95.83百万元,同比上升42.40%,主要因贸易结算采用票据结算的应付货款增加[74] - 预收款项增加至157.13百万元,同比上升24.42%[74] - 应交税费增加至109.42百万元,同比上升17.12%,主要因应计提的银行借款利息增加[74]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至4.40百万元,同比下降68.04%,主要因股权处置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投资收益转入当期损益[74] - 应付利息增加至0.28百万元,同比上升105.98%[74]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9.07亿元,较期初9.81亿元下降7.5%[180]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11.47亿元,较期初15.12亿元下降24.2%[180]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6.53亿元,较期初5.64亿元增长15.9%[180]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公司通过转让上海交大科技园有限公司21.13%股权取得投资收益9769万元人民币[33] - 转让上海交大科技园股权取得投资收益9769万元[72] - 2017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9715.8万元人民币,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贡献9763.1万元人民币[28] - 2017年政府补助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为1296.48万元人民币[28] - 投资收益为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1.3%[187] 门店和渠道拓展 - 2017年公司新开专卖店(柜)603家,同时关闭低效门店461家,净增142家门店[42] - 门店总数从2016年的3,061家增加至2017年的4,019家,净增加958家,其中新开1,519家,关闭561家[76] 关联交易 - 公司2017年向关联方采购商品1383.6万元,占年度关联采购预算30000万元的4.6%[108] - 公司2017年接受关联方劳务505.96万元,占年度接受劳务预算600万元的84%[108] - 公司2017年向关联方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5697.58万元,占年度关联销售预算21000万元的27%[108] - 向上海纺织裕丰科技采购商品745.71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0.31%[110] - 向上海特安纶纤维采购商品166.81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0.08%[110] - 向上海纺织时尚产业发展采购商品1.54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0.01%[110] - 关联采购总额达4.93484亿元,其中上海诚尚纺织采购商品241.9万元(占比0.11%)[111][112] - 上海市纺织运输公司关联销售额达2527.39万元(占比74.42%)[112] - 上海星海时尚物业房租收入328.46万元(占比72.56%)[111] - 上海海螺集团接受水电费等劳务费用163.66万元(占比1.75%)[111] - 上海新联纺进出口服装销售额214.29万元(占比1.76%)[111] - 上海纺织时尚产业家纺销售额68.84万元(占比0.57%)[111] - 上海申安纺织采购商品211.34万元(占比0.23%)[111] - 上海华申进出口采购商品8.74万元(占比<0.01%)[111] 诉讼和仲裁事项 - 公司诉陆荣伟及贤丰公司侵权责任纠纷案获终审判决,获赔574万美元(约3827万元人民币)[101] - 国际仲裁案涉及金额637.6万美元,公司2016年计提赔偿支出4795万元人民币[102][103] -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公司应向ICT公司支付货款价差及利息约650万美元[103] - 公司预计计提国际仲裁损失约4600万元人民币[103]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27,811,197股,占比30.08%[121][123] - 股东吴丽琼持股4,803,852股,占比1.13%[121] - 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赢1号持股2,625,000股,占比0.62%[121] - 上海南上海商业房地产有限公司持股2,160,000股,占比0.51%[121] - 股东陈丽华持股1,385,658股,占比0.33%[121] - 股东俞晔持股1,263,600股,占比0.30%[121] - 股东朱慧敏持股1,170,943股,占比0.28%[121] - 股东黄宗路持股1,129,244股,占比0.27%[121]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0,273户[119]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7,367户[119] - 公司控股股东纺织集团27.33%股权由上海市国资委划转至东方国际集团[125] - 上海国盛集团持有的纺织集团49%股权划转至东方国际集团[125] - 上海市国资委将东方国际集团34%股权划转至上海国盛集团[125] 管理层和高管薪酬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卫民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91.27万元[130] - 董事兼党委书记薛继凤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82.63万元[130] - 财务总监周思源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54.14万元[130] - 副总经理谭明年内任职并获得税前报酬118.74万元[132] - 董事及高管年度报酬总额为636.51万元[132] - 所有董事及高管持股数量均为0股且报告期内无变动[130][132] - 原财务总监周健离职并获得税前报酬32.18万元[132]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为636.51万元[140]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销售额及利润等经营目标完成情况挂钩[160] 员工情况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72人[142] - 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777人[142]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合计为1,949人[142] - 生产人员数量为533人[142] - 销售人员数量为1,024人[142] - 技术人员数量为189人[142] - 财务人员数量为71人[142] - 行政人员数量为132人[142] - 公司员工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为36人[142] 分红和利润分配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1元人民币,合计分配3866.24万元人民币,占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30.08%[5] - 2017年现金分红数额为3866.24万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08%[95] - 2016年现金分红数额为0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0.00%[95] - 2015年现金分红数额为2464.20万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45%[95] 其他重要事项 - 三枪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已连续21年保持第一[36] - 三枪集团厂房租赁收益2638.46万元,贡献净利润1545万元[114]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3.85亿元,占净资产比例21.02%[114] - 会计政策变更导致其他收益科目增加668.15万元[98] - 会计政策变更导致资产处置收益科目增加993.73万元(上年重
龙头股份(600630) - 2017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