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旭光电子(600353) - 2015 Q2 - 季度财报
旭光电子旭光电子(SH:600353)2015-08-1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29亿元,同比增长60.94%[18] - 公司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60.94%[27]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60.9%至3.29亿元人民币,上期为2.05亿元人民币[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6.27万元,同比下降61.00%[18] - 公司净利润2559.47万元[23] - 净利润同比下降46.3%至2559万元人民币,上期为4763万元人民币[80]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61.0%至1856万元人民币,上期为4760万元人民币[8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56.04万元,同比增长30.02%[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83元/股,同比下降60.99%[17]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61.0%至0.0683元/股,上期为0.1751元/股[8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813%,同比下降2.91个百分点[17]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至1.99亿元人民币,上期为1.87亿元人民币[82]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71.7%至1347万元人民币,上期为4757万元人民币[83] - 综合收益总额为25,594,723.74元[93]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3,473,026.39元[98] - 上期综合收益总额为47,574,603.09元[10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66亿元,同比增长65.36%[27]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5.3%至2.66亿元人民币,上期为1.61亿元人民币[78] - 研发支出635.2万元,同比减少3.94%[27]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59.9%至462.4万元人民币,上期为1152.1万元人民币[78]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5135.5万元,同比增长14.4%[8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7亿元,同比增长54.7%[86]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3331.41万元,同比增长4.1%[8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光电通讯器件产品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626.74%[32] - 控股子公司储翰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0.392百万元,同比增长222.82%[49] - 储翰科技上半年净利润12.306百万元,同比增长1,601.41%[49]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103.78%[34] - 西南地区营业收入3954.43万元,同比增长114.90%[3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上半年完成年度营收计划48.38%(目标6.8亿元,实际3.29亿元)[29]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18.95万元[20] -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为536.62万元[21]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87.9%至536.6万元人民币,上期为4435.7万元人民币[7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88.14万元,同比增长7.32%[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88.14万元,同比增长7.32%[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88.14万元,同比增长7.3%[8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41.6%至3.94亿元人民币,上期为2.78亿元人民币[8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8559.71万元改善至1144.55万元[86]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至52.39万元,同比减少97.3%[8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36亿元,其中收回投资收到2.3亿元[89]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1800.73万元[86]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7.14万元,较上年同期-1.03亿元改善98.4%[8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61亿元,较期初减少26.2%[8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13.1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29%[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0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9%[18] - 公司资产总计从年初126.14亿元增长至131.55亿元,增幅4.3%[71][7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98.14亿元增至100亿元,增幅1.9%[72] - 未分配利润由2.57亿元增长至2.75亿元,增幅7.1%[72]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97.96亿元增至99.31亿元,增幅1.4%[76]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7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23.17%[7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09亿元,较期初2.11亿元略有下降[7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35.87%[70] - 应收账款从1.49亿元大幅增加至2.14亿元,增幅43.8%[74]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0.7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52.16%[70]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0.1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203.40%[70]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0.0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45.80%[70] - 存货期末余额为1.7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3.95%[70] - 存货从1.55亿元降至1.52亿元,减少2.4%[74]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1.7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5.78%[70]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0.0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6.17%[70]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2.4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3.32%[70]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0.0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88.77%[70] - 应付账款从1.76亿元增至1.93亿元,增幅9.6%[71] - 应付票据从1352.54万元增至2522.34万元,增幅86.5%[71] - 长期股权投资从1832万元增至3061.37万元,增幅67.1%[74] - 所有者权益合计增长4.36%至1,043,549,610.85元[93][94] - 资本公积同比减少16,714,420.52元[94] - 上期资本公积减少16,714,420.52元[100] - 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18,562,696.55元至275,318,983.13元[93][94] - 少数股东权益大幅增加至43,554,054.81元[94] - 公司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79,632,002.84元[98]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增至993,105,029.23元[100] - 上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62,129,126.04元[100] - 上期未分配利润为226,878,462.34元[94] 融资和投资活动 - 子公司储翰科技定向增发融资3000万元[23][24] - 公司委托理财总金额为1.7亿元,涉及三笔中信银行保本浮动收益产品[39] - 其中一笔5000万元理财产品于2015年7月3日到期收回本息合计5015.34万元[39] - 另一笔6000万元理财产品于2015年7月24日到期收回本息合计6070.31万元[39] - 公司委托贷款总额1.2亿元,分别向成都一方投资提供5000万元和7000万元一年期贷款[42] - 两笔委托贷款本息已分别于2015年3月12日和5月18日全部收回[42] - 公司2011年增发募集资金总额2.99亿元,累计使用2.53亿元[45] - 本报告期使用募集资金494.53万元,尚未使用资金4608.56万元存于专户[45] - 电子电气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募集资金投入1.34亿元,累计实际投入1.34亿元[47] - 年产10万只中压开关项目募集资金投入4348万元,累计实际投入4342.47万元[47] - 工业金属化陶瓷制品项目募集资金投入4929万元,累计实际投入4058.62万元[47] - 股东投入资本18,007,290.00元[93] 股东和股本信息 - 公司以2014年末总股本271.86百万股为基数实施每10股派现0.70元(含税)[50] -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为每10股转增10股[50] - 转增后总股本增至543.72百万股[60] - 按转增后股本测算每股收益为0.0341元[60] - 转增后每股净资产为1.8392元[60] -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31,521户[61] - 控股股东新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5.885百万股(占比27.91%)[62] - 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1.04百万股(占比15.10%)[62]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为271,860,000元[93][94][95] - 资本公积本期余额为361,285,693.20元[93][95] - 公司注册资本为4500万元[105] - 2002年公开发行普通股3000万股[107] - 2004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239万元[107] - 2005年新的集团受让股份合计2467.49万股占总股本25.97%[107] - 股权分置改革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定向转增4.3股,转增股份总额18,249,882股[108] - 新的集团收购后持股31,136,026股,占总股本27.50%[109] - 2011年非公开发行22,689,550股,发行价格13.80元/股,注册资本增至135,930,000元[109] - 2011年每10股送2股转增8股,总股本增至271,860,000股[110] - 2015年注册资本为271,860,000元(约2.72亿元)[111][112] - 子公司储翰科技持股比例41.91%[113]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编制 - 财务报表按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披露规定编制[114] - 公司具备12个月持续经营能力[115] - 会计年度为1月1日至12月31日[117]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19] - 合并财务报表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包括子公司及被投资单位可分割部分[125] - 公司间重大交易和往来余额在合并报表编制时予以抵销[125]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自最终控制方控制日起纳入合并范围[12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将子公司自购买日至报告期末业绩纳入合并报表[125] - 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126] - 子公司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份额列为少数股东损益[126] - 现金等价物需满足期限短(三个月内)、流动性强、易转换及价值变动风险小等条件[129] - 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30] - 金融资产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变动入损益、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31]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转入当期损益[133] - 活跃市场无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及挂钩衍生金融资产按成本计量[134] - 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持有期限超过两个完整会计年度时改按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134]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类及其他金融负债类[135]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后续计量变动及利息支出计入当期损益[135] - 非活跃市场权益工具挂钩衍生金融负债按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36] - 金融资产减值客观证据包括公允价值低于初始成本超50%或持续时间超12个月[138] - 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月度均值连续12个月低于初始成本视为持续时间超12个月[139] - 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可转回但转回后账面价值不超过不计提减值的摊余成本[140] - 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损失转回计入损益而权益工具减值损失不通过损益转回[140] - 成本计量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确认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140] - 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标准为人民币200万元以上[142][143] - 1年以内(含1年)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为5%[144] - 1-2年账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10%[144] - 2-3年账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30%[144] - 3-4年账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50%[144] - 4-5年账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50%[144] - 5年以上账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100%[144]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148]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采用一次摊销法[149] -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确认现金股利为投资收益[150] - 公司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剩余股权按金融工具准则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2] - 公司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权益法核算或金融工具准则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2] - 公司对联营及合营企业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持股比例抵销但资产减值损失不予抵销[152] - 公司判断共同控制需参与方一致同意决策且不考虑保护性权利[153] - 公司持有20%含以上表决权股份时默认具有重大影响除非有明确反证[154] - 公司持有20%不含以下表决权股份时默认无重大影响除非有明确证据[155] - 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按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确定[155]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10-45年残值率3%年折旧率2.15%-9.70%[160][163] - 专用设备折旧年限9年残值率3%年折旧率10.78%[163]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10年残值率3%年折旧率9.70%[163] - 借款费用资本化暂停条件为非正常中断且连续超过3个月[164] - 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计算需减去未动用资金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165] - 无形资产外购成本包含购买价款、税费及直接归属支出[166] - 使用寿命有限无形资产按直线法摊销[167] - 开发阶段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需满足5项技术可行性条件[168] - 长期待摊费用采用直线法在受益期内摊销[169] - 短期薪酬在服务期间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170] - 设定受益计划成本包含服务成本、利息净额和重新计量变动[172] - 辞退福利在不能单方面撤回或确认重组成本时计入当期损益[173] - 收入确认需满足风险报酬转移、金额可靠计量等5项条件[176] - 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15%(高新技术企业优惠)[187] - 增值税适用税率17%[186] 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 - 应收账款总额332,902,495.17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10.23%[197] - 应收账款净额298,830,588.80元,较期初219,955,596.34元增长35.9%[197] - 应收账款总额为3.33亿元人民币[199] - 1年以内应收账款金额为2.80亿元人民币,占比84.2%[199] - 1年以内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为5.0%[199] - 1至2年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为10.0%[199] - 2至3年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为30.0%[199] - 3至4年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为50.0%[199] - 5年以上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为100.0%[199] - 坏账准备总额为3407.19万元人民币[199] - 整体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为10.23%[199] - 本期计提坏账准备金额为575.16万元人民币[200] 货币资金和票据 - 货币资金总额为275,454,403.15元,较期初223,772,328.66元增长23.1%[189] - 银行存款260,444,513.63元,较期初215,020,585.43元增长21.1%[189] - 其他货币资金14,923,358.90元,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189] - 银行承兑票据期末余额62,119,530.55元,较期初142,830,115.62元下降56.5%[191] - 商业承兑票据期末余额9,772,061.45元,较期初7,451,437.00元增长31.1%[191] - 已背书未到期银行承兑票据金额32,938,213.71元[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