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15年合并财务报表实现净利润2,002,795,622元[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28,651,062元[2] - 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为151.73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调整后数据下降22%[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8元/股,同比增长4%[25]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9.46亿元人民币,环比第三季度下降10%[28]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2%至15,173,331,658元[63] - 营养及健康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至12,202,572,882元,毛利率达51%[65] - 功能性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8%至10,310,991,380元,毛利率达52%[65][66] - 特种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0%至1,380,894,340元,毛利率达55%[65][67] - 南美地区收入同比增长51%至2,089,681,695元,亚太地区(不含中国)收入同比增长34%至2,053,860,102元[65][67]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6%,金额为916,791,508元[71] - 公司2015年实现净利润2,002,795,622元,其中安迪苏业务贡献净利润2,802,318,392元,而原蓝星新材业务净亏损799,522,770.21元[59] - 安迪苏2015年实现净利润4.27亿欧元,扣非后净利润4.25亿欧元[153] - 安迪苏2015年实际净利润超出承诺净利润2.71亿欧元,超额幅度达275.57%[153] - 安迪苏2015年实现净利润人民币29.59亿元,扣非后净利润29.42亿元[161] - 安迪苏2015年实际净利润超出承诺净利润人民币18.46亿元[161] - 安迪苏2015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29.42亿元,比承诺的10.96亿元高出18.46亿元[105] - 公司201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5,377,366元,2013年为-294,201,696元[1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2%至8,906,372,900元[63] - 研发支出同比下降23%至198,558,707元[63] - 营养及健康行业成本为59.42亿元,占总成本67%,同比下降5%[75] - 蓝星新材业务成本为27.81亿元,占总成本31%,同比下降65%[75] - 前5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为12.54亿元,占营业成本21%[76]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7%至9.81亿元,主要因资产重组[77] - 研发投入总额为1.99亿元,占营业收入1.31%[79] 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35.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4%至3,555,802,311元[6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因安迪苏业绩增长增加21.51亿元(+93%)[8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1.8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33%[24] - 总资产为179.1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调整后数据下降45%[24]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90%至49.41亿元,占总资产28%[84] - 固定资产同比下降50%至61.76亿元,主要受资产重组影响[84] - 境外资产达150.1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84%[42] - 合并财务报表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6,466,803,025元[2] - 公司账面累计亏损585,630,735元[2] 债务和借款 - 短期借款同比下降100%至9.07万元,因资产重组影响[84] - 长期借款从31.26亿元降至1554万元,降幅100%,受重大资产重组影响[85] - 应付票据从6.19亿元降至0元,降幅100%,受重大资产重组影响[85] - 应付账款从19.35亿元降至9.46亿元,降幅51%,受重大资产重组影响[85] - 预收账款从4.22亿元降至1140万元,降幅97%,受重大资产重组影响[85] - 其他应付款从51.59亿元降至2.72亿元,降幅95%,受重大资产重组影响[85] - 预计负债从6323万元增至1.58亿元,增幅150%,因计提预计负债增加[85] 业务表现 - 公司产品包括功能性产品(蛋氨酸、维生素等)和特种产品(酶制剂、反刍动物产品等)[13] - 蛋氨酸价格因市场供应短缺在2015年达到超常高位,推动功能性产品收入增长[64][66] - 公司主要利润来源由化工新材料业务变更为动物营养添加剂业务[72] - 2015年推出新产品Advance®非淀粉多糖酶[51] - 全球酶制剂市场高度整合,杜邦、英联食品、巴斯夫及安迪苏占据约90%产能[100] - 南京工厂投产后市场份额从2012年23%提升至2015年27%[49] - 安迪苏是全球第二大蛋氨酸生产商,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二位[39] - 安迪苏是全球第二大蛋氨酸生产商,2015年市场份额约27%[45] - 全球蛋氨酸市场前三厂商(Evonik、安迪苏、Novus)合计市场份额约84%[45] 地区表现 - 安迪苏业务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服务超过2500名客户[36] - 安迪苏业务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或地区,服务2500多名客户[111] -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46] - 在中国设立10个分销仓储中心及亚太供应链中转中心[46] - 全球设有6个生产基地(法国4个/西班牙1个/中国1个)[41] - 公司28家子公司中有26家位于中国境外,77%的生产与销售在中国境外进行[133] - 公司运营总部与生产基地主要位于法国、西班牙和中国,受严格劳动法律约束[13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15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2] - 公司2015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45] - 截至2016年3月31日,公司已从香港子公司收到分红1.57亿欧元,未分配利润转正[146]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规定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的30%[137] - 公司规定重大投资指投资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超过80%为不分红的特殊情况[137] - 蛋氨酸市场价格从2015年中期开始下行,预计对2016年财务数据造成重大影响[96] - 安迪苏承诺2016年净利润为1.07亿欧元(约7.59亿元人民币),2017年为1.07亿欧元(约7.56亿元人民币)[105] - 2015年度公司取得优异经营业绩但未来可能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11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1647万元人民币[30]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042万元人民币[30] - 赔偿净收益为1.046亿元,较上年417万元大幅增长[31] - 无需支付负债金额为425万元,上年为557万元[31] -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带来当期利润影响6762万元[34]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子公司净损益15.49亿元[31]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2.69亿元[32] 资产重组和股权变动 - 公司获得安迪苏营养集团有限公司85%普通股股权[6] - 公司自2015年7月27日起不再合并置出资产[6] - 2015年合并财务报告已追溯重述视同安迪苏营养集团自2014年1月1日由公司控制[6] - 公司取得蓝星安迪苏营养集团85%普通股股权,主营业务变更为动物营养添加剂研发、生产和销售[36] - 公司于2015年完成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重组[160] - 公司完成向中国蓝星集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置入资产评估价值1,064,880万元 置出资产评估价值170,085万元[175] - 公司向蓝星集团发行2,107,341,862股作为收购对价 发行价每股4.08元[175] - 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51,851,851股 每股发行价13.5元 募集资金约7亿元[175] - 募集资金中3.5亿元作为重大资产置换对价支付给中国蓝星[175] - 本次变动后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2,159,193,713股 占总股本比例80.51%[172][173] - 其中:国有法人持股2,107,341,862股 占比78.60%[172] - 其他内资持股51,851,851股 占比1.91%[172]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522,707,560股 占比19.49%[173] - 普通股股份总数2,681,901,273股[173] - 配套募集资金发行新股加权平均影响为8,641,975股[176] - 中国蓝星集团持有公司股份2,389,387,160股,占总股本89.09%,其中限售股2,107,341,862股[187] - 公司总股本从522,707,560股增长至2,681,901,273股,新增限售股2,159,193,713股[181] - 向中国蓝星集团非公开发行股票2,107,341,862股,发行价格4.08元/股[180] - 向非公开投资人发行股票51,851,851股,发行价格13.50元/股[180]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7,170户,较上一月末26,637户有所增加[185] - 泰达宏利基金持有限售股9,629,629股,占总股本0.36%[187] - 葛卫东持有限售股5,185,185股,占总股本0.19%[187] - 广西铁路投资基金持有限售股5,185,185股,占总股本0.19%[187] - 国机资本控股持有限售股5,185,185股,占总股本0.19%[187] - 平安大华基金持有限售股5,185,185股,占总股本0.19%[187] -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2,107,341,862股,限售期为36个月[190] -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为282,045,298股[188] - 股本从5.23亿元增至26.82亿元,增幅413%,受重大资产重组影响[85] 风险和挑战 - 公司面临蛋氨酸产能过剩风险,若全球产能超过需求将影响未来经营业绩[119] - 竞争对手采取激进扩产策略争夺市场份额,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和毛利率下滑[113] - 主要原材料依赖丙烯、硫磺、甲醇、氨及天然气,且供应商数量有限[118] - 环保政策趋严可能迫使公司增建环保设施导致成本增加[116] - 信息系统高度集中,系统失灵将同时影响订单、库存、运营管理等核心功能[128] - 安迪苏营养集团优先股潜在汇兑损失7385.11万欧元(约5.24亿元人民币),欧元兑美元汇率从1.37贬值至1.09导致[125] - 汇率波动使股东权益潜在受影响金额为1.82亿元人民币[125] - 公司产品销售以美元计价为主,成本以欧元和美元计价[40] 研发和创新 - 公司拥有462项专利及172项专利申请[44] - 研发团队超百人,拥有6个研发技术中心[50] 子公司信息 - 子公司Adisseo France SAS总资产81.76亿元,净利润21.84亿元[89] - 子公司蓝星安迪苏(南京)总资产38.98亿元,净利润4.61亿元[89] - 南京液体蛋氨酸生产基地预计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成本最低的生产基地之一[39] - 南京及欧洲工厂通过产能扩张措施增强竞争力[113] 竞争对手信息 - 竞争对手Evonik 2015年营业收入135.07亿欧元,净利润9.91亿欧元,健康营养板块收入49.24亿欧元[101] - 竞争对手巴斯夫2015年营业收入704亿欧元,净利润40亿欧元[101] - 竞争对手英联食品2015年营业收入12.8亿英镑,净利润5.24亿英镑[101]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蛋氨酸年产能约2万吨[101]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蛋氨酸项目设计年产能10万吨[101] 市场背景 - 2011年中国人均每日动物蛋白摄入量为37克,美国为71克[103] 公司治理和费用 - 公司聘任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替代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新任审计师[157] - 公司支付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报酬310万元人民币[155] - 公司支付境外会计师事务所报酬351.4万元人民币[155] - 公司支付财务顾问费用各1280万元人民币给国泰君安证券和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156] - 公司支付保荐人费用各350万元人民币给国泰君安证券和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156] - 公司按照行业惯例购买保险覆盖经营风险、产品质量、存货、运输等多方面风险[130] - 公司TRIR(总事故率)指标为每100万工时发生事故次数[13] 关联方信息 -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持有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47.23%[197] -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持有青岛天华院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69.94%[197] -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持有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31.97%[197] -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持有黑龙江黑化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47.94%[197] -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持有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30.62%[197] -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持有广西河池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42.34%[197] -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持有河北沧州大化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48.68%[197] -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持有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42.58%[197]
安迪苏(600299) - 2015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