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10.71亿元,较2014年增长29.59%[16] - 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亿元,较2014年增长73.92%[16] - 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1亿元,较2014年增长75.75%[16] - 2015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7亿元,较2014年增长26.14%[16] - 2015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06亿元,较2014年末增长10.54%[16] - 2015年末总资产27.09亿元,较2014年末增长9.46%[16] - 2015年末总股本5.35亿股,较2014年末减少0.02%[16] - 2015年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较2014年增长78.57%[17] - 2015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21%,较2014年增加1.42个百分点[1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076.72万元,同比增加29.59%[36][41][4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069.47万元,同比增加75.75%[41][44] - 营业收入为10.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59%;营业成本为3.96亿元,增长19.22%[46] - 销售费用为3.98亿元,增长39.43%,主要因加大促销力度和销售收入增加[46] - 研发支出为4451.83万元,增长49.48%,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4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8901.8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89.21%,因偿还债务支付资金增加[46] - 2015年销售费用398,170,853.32元,较2014年的285,569,810.47元增加39.43%[58] - 2015年管理费用128,393,795.04元,较2014年的132,140,217.50元减少2.84%;财务费用7,552,581.03元,较2014年的9,549,181.15元减少20.91%[59] - 2015年研发投入合计44,518,302.6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16%,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9.48%;研发人员26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3.70%;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44.55%[60] - 2015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6,818,481.31元,较上年同期的124,320,875.90元增加32,497,605.41元[62] - 2015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6,310,300.62元,较上年同期的 -218,359,391.88元增加192,049,091.26元[62] - 2015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89,018,448.91元,较上年同期的22,871,545.82元减少111,889,994.73元[62] - 2015年末应收账款20,302,455.67元,较上期期末的8,510,759.53元增加138.55%[64] - 2015年末存货293,062,024.89元,较上期期末的222,988,562.90元增加31.42%[64] - 2015年末开发支出71,241,913.43元,较上期期末的51,407,067.51元增加38.58%[65] - 2015年末长期借款40,000,000.00元,上期期末为0[65] - 2015年公司销售费用39,817.0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7.19%,较上年同期增长39.43%[97][98][99] - 2015年公司医药制造行业毛利率为63.68%,产品毛利率处于行业中等水平[89][90] - 2015年现金分红数额为132,477,475.43元,2014年为32,133,771.84元,2013年为53,590,036.35元[122] - 2014年现金分红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率为42.19%,2013年为50.86%[122] 公司各季度财务数据 - 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77,560,444.10元、244,347,335.63元、289,339,660.15元、259,519,753.90元[21] - 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1,701,306.19元、40,190,559.61元、25,286,517.74元、25,299,091.89元[21]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2015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206,834.38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483,200.00元[23][24] 公司金融资产情况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9,324,478.70元,期末余额19,458,086.81元,当期变动133,608.11元[27] -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期初余额725,566,330.00元,期末余额771,479,220.00元,当期变动45,912,890.00元[27] 公司业务结构与模式 - 公司主要业务为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橡胶膏剂、片剂、胶囊剂等十种剂型[29] - 口服剂产品由信阳分公司负责生产和销售,贴膏剂产品由贴膏剂事业部负责生产和销售[29] - 口服剂产品销售采取经销代理模式,2015年底启动销售模式转型,增加诊所和连锁药店服务营销渠道[30] - 贴膏剂产品销售实行经分销模式,组建大区经理、地区经理和终端代表三级销售队伍[31] 行业市场数据 - “十一五”期间我国七大类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24.40%,2014年累计完成销售收入24394亿元,同比增长13.06%[32] - “十一五”期间中成药工业复合年增长率为20.79%,“十二五”最高峰2011年增长34.73%,2014年下滑至17.10%,完成总产值6141亿元[33] - 2010 - 2014年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614亿、3522亿、4253亿、5242亿、614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7.23%、34.73%、20.80%、23.26%、17.10%[34] - 艾美仕预测2018年全球药品年消费额将增至1.28 - 1.31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 - 7%[34] - 2015年上半年中成药制造业增速仅为5.2%,在医药各子行业中增长最慢[71] - 2014年,中成药市场前十名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仅为28.7%[71] 公司产品产能与项目进展 - 公司橡胶膏剂产品产能规模达年产30亿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橡胶膏剂生产商之一[35] - 公司启动2015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已通过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并取得发行批文[43] - 暖洋洋生产基地一期项目顺利建成[43] - 年产100亿贴膏剂产品建设项目有序推进[43] - 年产2亿贴暖洋洋系列产品项目截至2015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资金6357.17万元[106] - 年产100亿贴膏剂产品建设项目总投资5.5亿元,一期工程投资3.6亿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资金1627.48万元[106] 公司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制造业营业收入为10.56亿元,增长30.56%;营业成本为3.83亿元,增长20.78%;毛利率为63.68%,增加2.94个百分点[48] - 贴膏剂营业收入为7.39亿元,增长38.35%;营业成本为2.34亿元,增长27.57%;毛利率为68.35%,增加2.68个百分点[49] - 心血管系统用药领域营业收入138201693.30元,营业成本71303059.84元,毛利率48.41%,收入比上年增减6.17%,成本比上年增减4.48%,毛利率比上年增减0.84%[88] - 内分泌系统用药领域营业收入27649207.75元,营业成本11233563.10元,毛利率59.37%,收入比上年增减17.94%,成本比上年增减16.85%,毛利率比上年增减0.38%[88] - 呼吸系统用药领域营业收入692960.24元,营业成本405696.86元,毛利率41.45%,收入比上年增减166.39%,成本比上年增减159.69%,毛利率比上年增减1.51%[88] - 胃肠道系统用药领域营业收入3840641.78元,营业成本1670791.73元,毛利率56.50%,收入比上年增减5.97%,成本比上年增减 - 6.59%,毛利率比上年增减5.85%[88] 公司产品生产与销售数据 - 通络祛痛膏生产量为1.28亿贴,增长59.45%;销售量为1.10亿贴,增长50.55%;库存量为3680.49万贴,增长99.32%[51] - 参芪降糖胶囊生产量为1.25亿粒,增长76.25%;销售量为1.08亿粒,增长21.47%;库存量为2105.93万粒,增长346.06%[54] - 心血管系统用药领域,培元通脑胶囊报告期内产量为29432.36万粒,销量为30074.92万粒[75] - 内分泌系统用药领域,参芪降糖胶囊报告期内产量为12453.39万粒,销量为10819.58万粒[75] - 风湿骨病领域,通络祛痛膏报告期内产量为12810.08万贴,销量为10976.09万贴[75] - 风湿骨病领域,壮骨麝香止痛膏报告期内产量为63287.26万贴,销量为65715.02万贴[75] - 风湿骨病领域,伤湿止痛膏报告期内产量为47327.56万贴,销量为41414.04万贴[75] - 风湿骨病领域,丹鹿通督片报告期内产量为32865.80万片,销量为34052.77万片[75] - 小儿用药领域,小儿退热贴报告期内产量为2990.33万贴,销量为2889.19万贴[75] - 通络祛痛膏产品销量为10,976.09万贴[79] - 壮骨麝香止痛膏产品销量为65,715.02万贴[79] - 伤湿止痛膏产品销量为41,414.04万贴[79] - 培元通脑胶囊产品销量为30,074.92万粒[79] 公司产品医保与目录情况 - 公司产品关节止痛膏入选江苏省基本药物增补目录(2015年版)[76] - 通络祛痛膏、参芪降糖胶囊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76] - 壮骨麝香止痛膏、关节止痛膏等纳入河南、新疆等省市基药增补目录[76] - 通络祛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等纳入国家级《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77] - 辣椒风湿膏、伤湿止痛膏等纳入省级《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77] 公司商标情况 - 公司“羚锐”商标注册号为1118273,类别为5,注册期限至2017.10.13 [78] 公司研发投入情况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金额为4451.8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16%,占净资产比例为2.58%[83] - 热压法工艺研发投入395.07万元,投入费用化395.07万元,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0.37%,占营业成本比例1.00%,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34.12%[82] - 巴布剂研发投入418.32万元,投入费用化418.32万元,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0.39%,占营业成本比例1.06%,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50.09%[82] - 丹玉通脉颗粒累计研发投入2477.24万元,处于申报生产批件待审评阶段[85] - 格拉斯琼贴片累计研发投入1467.38万元,已获临床批件,处于一期临床研究阶段[85] - 联苯乙酸累计研发投入754.44万元,已获临床批件,处于二期临床研究阶段[85] 公司销售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中产品销售费用占比52.04%,工资福利及统筹占比16.12%,广告费占比14.58%[97] 公司产品原材料成本占比 - 通络祛痛膏主要原材料弹力布占总成本比重21.61%,花椒占4.89%,白胡椒占4.15%[100] - 壮骨麝香止痛膏主要原材料肤色布占总成本比重21.77%,颠茄流浸膏占11.45%,薄荷脑占6.45%[100] - 伤湿止痛膏主要原材料肤色布占总成本比重22.69%,颠茄流浸膏占23.39%,氧化锌占6.06%[100] - 培元通脑胶囊主要原材料水蛭占总成本比重31.78%,全蝎占24
羚锐制药(600285) - 2015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