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铁龙物流(600125) - 2015 Q2 - 季度财报
铁龙物流铁龙物流(SH:600125)2015-08-2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收入为33.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25%[16][21][23]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74.2%至33.93亿元(上期19.48亿元)[7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0.18%[16][21] - 净利润同比下降10.3%至1.55亿元(上期1.73亿元)[71]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10.2%至1.57亿元(上期1.75亿元)[7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0元/股,同比减少10.45%[17]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0.4%至0.12元/股(上期0.134元/股)[7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307%,同比减少0.636个百分点[17]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3%至8.38亿元(上期9.77亿元)[75]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32%至0.67亿元(上期0.98亿元)[75] - 公司2015年实际营业收入33.93亿元,仅完成年度计划75亿元的45.2%[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31.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12%[23]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9.1%至31.07亿元(上期16.43亿元)[71] - 销售费用为177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61%[2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3.6%至1778.28万元(上期1238.28万元)[71] - 管理费用为457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05%[23] - 公司2015年实际发生成本费用31.98亿元,仅完成年度计划70.5亿元的45.4%[2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委托加工贸易业务收入20.74亿元,同比增长321.32%[27][30] - 铁路特种集装箱业务收入6.38亿元,同比增长10.34%,毛利率17.12%[27][28] - 铁路货运及临港物流业务收入6.15亿元,同比下降22.29%[27][29] - 不锈钢罐箱业务发送量同比增长45.87%[28] - 房地产业务收入1645.38万元,同比下降51.75%[27][32] - 铁路客运业务收入3668.49万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27][31]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33%[16][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9.3%至2.62亿元[7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9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62.69%[2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减少61.6%至7.85亿元[7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减少100%至0元[81]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至3.36亿元[8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56.6%至36.53亿元[77]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同比增长15.5%至1.29亿元[77]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减少77.2%至3.42亿元[7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12.2%至6.36亿元[78]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12.6%至802万元[77]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16.1%至7796万元[77] 资产、负债和权益变动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7.3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12%[16] - 公司资产总计从期初670.45亿元人民币下降至期末660.52亿元人民币,减少约9.93亿元[64][65] - 非流动资产期末为270.0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65.21亿元人民币略有增长[64] - 流动负债从期初111.76亿元大幅上升至期末171.40亿元,增幅达53.4%[64] - 应付票据从期初5.69亿元减少至期末4.36亿元,下降23.4%[64]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新增7.47亿元[64] - 应付利息从期初2803.33万元减少至期末628.33万元,下降77.6%[64]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602,085,235.40元,较期初减少153,884,584.31元[6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97,884,087.45元,较期初增加15,822,611.97元[63] - 存货期末余额2,257,651,048.94元,较期初减少92,122,078.83元[63]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340,153,580.74元,较期初减少56,309,665.78元[63]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期初4.95亿元下降至期末4.46亿元[67]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期末为24.00亿元,较期初25.28亿元减少5.1%[67]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期初25.68亿元减少至期末25.31亿元[6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468.52亿元增长至期末473.76亿元[6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期末余额为4,758,113,164.75元[84] - 所有者权益合计较期初增长1.08%(50,838,777.96元)[83] - 本期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37,450,553.90元,较期初下降0.8%[88] - 期末未分配利润为2,531,028,567.93元,较期初减少1.5%[88] - 上期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98,472,693.80元,较期初增长2.3%[90]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北京中铁铁龙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604.90万元[41] - 铁龙营口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净利润为3,526.16万元[41] - 中铁铁龙(营口)国际物流贸易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876.12万元[41] - 中铁铁龙(大连)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3.20万元[41] - 大连铁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208.33万元[41] - 公司对外股权投资余额6541.22万元,较上年末增长30.63%[35] - 公司期末委托理财余额1.1亿元[38]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442%至713.94万元(上期131.76万元)[71][75] - 资产减值损失改善105.9%至-240.98万元(上期402.65万元)[71]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84,480户[53] -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期末持股207,554,700股,占比15.90%[54] - 大连铁路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期末持股184,193,104股,占比14.11%[54] - 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持股24,993,856股,占比1.91%,报告期内增持1,575,694股[54] - 财富证券星城3号资管计划新进持股10,150,000股,占比0.78%[54] - 蒋政一个人持股10,061,007股,占比0.77%[54] - 副总经理李广文报告期内减持9,000股,期末持股28,194股[59] - 控股股东及董监高承诺自2015年7月8日起6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48] 项目投资和分配 - 冷链物流基地项目累计投入28,962.45万元[44] - 加气混凝土项目累计投入7,045.74万元[44] - 公司201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42] - 本期对股东分配利润104,441,749.92元[88]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104,441,749.92元[83] 综合收益和权益构成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55,280,527.88元[83] - 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52,493,397.71元至2,801,354,606.17元[83][84] - 少数股东权益减少1,654,619.75元至20,464,380.45元[83][84] - 资本公积保持157,795,593.00元未变动[83][84] - 盈余公积保持472,976,711.13元未变动[83][84] - 股本保持1,305,521,874.00元未变动[83][84]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和使用均为1,712,371.95元[84]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66,991,196.02元[88] - 上期综合收益总额为98,472,693.80元[90] - 公司总股本自设立以来经多次调整,当前为1,305,521,874股[88][90] - 资本公积保持171,823,700.63元未变动[88][90] - 盈余公积本期保持472,976,711.13元,较上期440,592,740.44元增长7.3%[88][90]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与使用均为1,712,371.95元[88] 历史股本变动 - 内部职工股4,077.60万股于2001年4月16日上市流通,总股本保持19,077.60万股[94] - 2003年配股3,023.28万股(国有法人股296.40万/其他法人股3.60万/社会公众股2,723.28万),总股本增至22,100.88万股[95] - 2004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3股,总股本变为287,311,440股(国有法人股132,293,200股/法人股1,606,800股/社会公众股153,411,440股)[95] - 2005年资本公积转增每10股转5股送1股,总股本增至459,698,304股(国有法人股211,669,120股/法人股2,570,880股/社会公众股245,458,304股)[96] -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付2.5股,有限售流通股152,875,424股/无限售流通股306,822,880股[97] - 2006年送股每10股送3股,总股本增至597,607,795股(有限售流通股198,738,051股/无限售流通股398,869,744股)[97] - 2007年公开增发新股59,982,862股(57,612,862股立即流通/2,370,000股限售1个月)[98] - 2008年送股每10股送2股,总股本增至1,004,247,595股(有限售流通股301,344,465股/无限售流通股702,903,130股)[98] - 2011年资本公积转增每10股转3股,总股本增至1,305,521,874股(有限售流通股270,552,944股/无限售流通股1,034,968,930股)[99] - 2013年3月有限售流通股149,358,084股上市,总股本1,305,521,874股全部转为无限售流通股[100] 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 - 公司会计期间采用公历年度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09]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110] - 公司编制财务报表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111]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部分确认为商誉[114] - 企业合并相关中介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17]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118]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的投资[124] - 外币业务按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125] - 金融工具指形成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126] - 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一方时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127] -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标准为期末余额达到500万元及以上[148] - 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为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148]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合同权利终止或资产转移[129]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32] - 持有至到期投资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且利得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33]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35] - 金融负债分类包含以公允价值计量和以摊余成本计量两类[137] - 金融资产减值客观证据包含债务人财务困难或违约等5类情形[142] - 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减值测试分单项重大与组合测试两种[143] - 金融资产转移需评估风险报酬转移程度以确定终止确认[146] - 应收账款账龄1年以内坏账计提比例为5%[150] - 应收账款账龄1-2年坏账计提比例为10%[150] - 应收账款账龄2-3年坏账计提比例为20%[150] - 应收账款账龄3-4年坏账计提比例为30%[150] - 应收账款账龄4-5年坏账计提比例为40%[150] - 应收账款账龄5年以上坏账计提比例为50%[150] - 无风险组合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为0%[151] - 其他应收款各账龄段坏账计提比例与应收账款保持一致(5%-50%)[150]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原材料/库存商品)和个别计价法(开发产品)[154] - 长期股权投资重大影响判定标准为持有20%-50%表决权股份[166]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机车车辆年折旧率5.94%[170] - 集装箱年折旧率范围4.75%-11.88%,折旧年限8-20年[170] - 线路资产折旧年限15-100年,年折旧率0.95%-6.33%[170] - 信号设备/电气化设备/运输起重设备年折旧率均为11.88%[170] - 信息技术设备年折旧率23.75%,折旧年限4年[170] - 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摊销年限50年,采用直线法[184] - 软件资产摊销年限3-5年,房屋使用权20-40年[184] - 借款费用资本化中断超3个月时暂停资本化[182] - 开发阶段支出满足5项条件方可资本化[187] - 商誉及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每年强制减值测试[189] - 长期待摊费用按实际成本计价并按预计受益期限平均摊销[192] - 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长期待摊费用摊余价值全额计入当期损益[192] - 短期薪酬在职工服务会计期间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193] - 预期十二个月内不能完全支付的重大短期薪酬负债按折现金额计量[193] - 离职后福利采用设定提存计划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194][195] - 企业年金计划依据国家政策建立员工可自愿参加[196] - 设定提存计划应缴存金额在服务期间确认为负债[196] - 预计负债需同时满足现时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且金额可计量[197] - 预计负债按最佳估计数初始计量并考虑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197] - 销售商品收入确认需满足风险报酬转移收入金额可计量等条件[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