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1.626亿元,同比增长386.68%[15] - 合并营业收入162,613,965.80元,较上年同期33,412,876.58元增长386.7%[62] - 营业收入为161,319,709.02元,较上年同期的31,502,934.44元增长412.1%[6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04.18万元,同比增长13.34%[15]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404.18万元,其中主营业务亏损3128.42万元[2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041,801.70元,同比增长13.3%[63] - 母公司净利润为15,420,698.87元,较上年同期的11,877,578.15元增长29.8%[6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9元/股,同比增长13.73%[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4%,同比增加0.09个百分点[16]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增长主要因母公司糖销量增加所致[2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6.68%至1.626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00.52%至1.61亿元[25] - 合并营业成本160,982,517.69元,对应收入成本率达98.99%[62] - 资产减值损失6,049,407.41元,较上年同期1,205,499.17元增长401.8%[62] - 所得税费用为负1,509,922.01元,体现递延所得税收益[62] 投资业务表现 - 公司大部分利润来源于对恒泰证券、华夏银行等实现的投资收益[18] - 投资恒泰证券实现投资收益3218.85万元[24] - 华夏银行现金分红获得现金红利1277.14万元[24] - 投资理财业务收益33.61万元[24] - 华夏银行股票投资报告期内获得投资收益1277.14万元,所有者权益变动2409.62万元[32] - 持有华夏银行8467.2万股,占其注册资本0.66%[35] - 持有恒泰证券3.08亿股,持股比例11.83%,报告期实现净利润4.05亿元[35] - 投资收益45,295,950.58元,较上年同期41,258,260.76元增长9.8%[62] - 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32,188,525.01元,占投资收益总额的71.1%[62] - 投资收益为45,295,950.58元,较上年同期的41,258,260.76元增长9.8%[65]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6.96万元[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69,560.16元,较上年同期的-14,398,518.76元略有改善[6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69,574.43元,较上年同期的-127,825,905.02元大幅改善[6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6.96万元,相比上期-1.278亿元改善92.2%[7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2亿元,相比上期1.921亿元下降37.5%[7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877.92万元,相比上期7197.31万元下降87.8%[7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513.72万元,相比上期-2.144亿元改善83.6%[7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6,568,451.95元,较上年同期的45,244,416.54元增长25.0%[6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035.65万元,相比期初8549.37万元下降41.1%[7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较上期期末减少33.5%至5964.5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3%[26]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59,645,451.95元,较期初89,686,906.12元下降33.48%[56] - 母公司货币资金53,433,469.62元,较期初85,493,655.31元下降37.5%[59]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816,027,795.45元,较期初800,927,955.45元增长1.88%[56] - 长期股权投资1,175,798,590.28元,较期初1,143,610,065.27元增长2.81%[56]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1,527,168,590.28元,较期初1,494,980,065.27元增长2.15%[59] - 流动资产合计252,806,375.35元,较期初272,760,005.18元下降7.32%[56] - 短期借款137,500,000元,与期初持平[56] - 应收账款7,214,272.31元,较期初6,704,670.98元增长7.60%[56] - 存货18,523,853.14元,较期初20,804,989.57元下降10.96%[56] - 其他应收款25,319,001.73元,较期初34,497,337.57元下降26.61%[56] - 公司总资产为25.90亿元,同比增长0.86%[15] - 公司总资产为2,589,665,437.14元,较期初2,567,625,926.12元增长0.86%[56] - 公司合并总资产为2,589,665,437.14元,较期初2,567,625,926.12元增长0.86%[5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13亿元,同比增长0.94%[15] - 合并所有者权益合计2,219,085,770.67元,较期初2,198,584,763.74元增长0.93%[5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1.991亿元,相比上期21.466亿元增长2.4%[73][78]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11,324,880.00元,较上年同期的-118,269,677.20元大幅改善[63]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1,324,880.00元,上年同期为损失119,070,000.00元[63] - 综合收益总额为25,350,326.93元,较上年同期的-105,896,939.64元显著改善[63] - 其他综合收益本期增加1132.49万元,相比上期减少1.183亿元改善109.6%[73][78] - 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919.25万元,相比上期减少3603.88万元改善125.5%[73][78]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2535.03万元,相比上期-1.059亿元改善123.9%[73][78]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为-484.93万元,相比上期-4849.32万元改善90.0%[73][78] - 本期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2189.63万元,增幅约0.97%[80] - 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132.49万元,增幅约1.76%[80] - 未分配利润增加1057.14万元,增幅约2.82%[80] - 综合收益总额为2674.56万元[80] - 对股东分配利润484.93万元[80] - 上期所有者权益减少1.5489亿元,降幅约6.59%[81] - 上期其他综合收益减少1.1827亿元,降幅约16.72%[81] - 上期未分配利润减少3661.56万元,降幅约8.83%[81]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前三大股东草原糖业(31.49%)、实创经济(17.61%)、北普实业(5.22%)为一致行动人[49] - 公司最终控制方为明天控股有限公司[8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8,158户[46] - 公司股本总额为4.849亿元人民币,自2008年资本公积转增后未发生变化[84]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45] 重大承诺与关联方 - 潍坊创科实业有限公司承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承诺时间为2013年7月22日且长期有效[39] - 潍坊创科实业有限公司承诺规范关联交易,承诺时间为2013年7月22日且长期有效[39] - 潍坊创科实业有限公司承诺与上市公司实行"五分开",承诺时间为2013年7月22日且长期有效[40] 子公司与合并范围 - 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共3户[89] - 公司对子公司上海华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90%[89] - 公司对子公司内蒙古乳泉奶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0%[89] - 公司对子公司包头华资糖储备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0%[89] 重要事项披露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41]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关联交易事项[42][43]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合同履行事项(托管、承包、租赁及担保)[43] - 报告期内公司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44] - 报告期内公司未改聘会计师事务所且无非标准审计报告[41] - 公司不存在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91] 资本运作计划 - 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对华夏保险增资,持股比例不超过51%[20] - 非公开发行股票价格调整为9.03元/股,发行数量不超过35.08亿股[30][31] 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94]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95]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100] - 公司现金等价物标准为期限短流动性强且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的投资[106] - 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90] - 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0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8] - 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汇兑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08]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0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扣除已宣告未发放现金股利[115] - 持有至到期投资按公允价值加相关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116]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19]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将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21]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按相对公允价值分摊账面价值并计算损益差额[121] - 金融资产转移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继续确认金融资产并将对价确认为金融负债[122] -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标准为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单项金额在100.00万以上且账龄三年以上[130] - 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比例:1年以内5% 1-2年10% 2-3年30% 3-4年50% 4-5年50% 5年以上100%[132]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23] - 金融资产减值客观证据包括债务人财务困难、违约、债权人让步等8类情形[126][127]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严重非暂时性下降时计提减值[128] -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可转回但不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情况下的摊余成本[129]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并按单个项目计提跌价准备[136]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135]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38] - 持有待售资产需满足可立即出售、已获批准、签订不可撤销协议、一年内完成转让4项条件[139] - 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按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调整预计净残值,原账面价值高于调整后净残值的差额计入当期资产减值损失[140] - 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孰低计量[141]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确认[143]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购买日合并成本确认[143] -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对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按享有现金股利确认投资收益[149] -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对联营/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损益[150]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计提减值准备,且不得转回[155] -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或直线法摊销[156] -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计提减值准备,且不得转回[158] - 固定资产确认需满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且成本可靠计量两个条件[159] - 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10-40年,残值率3%,年折旧率9.70%-2.43%[160] -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7-22年,残值率3%,年折旧率13.86%-4.41%[160]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6-12年,残值率3%,年折旧率16.17%-8.08%[160] - 电子设备及其他设备折旧年限5-12年,残值率3%,年折旧率19.40%-8.08%[160]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孰低初始计量[161] - 借款费用资本化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时暂停资本化[166] - 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按实际利息减未动用资金收益计算[167] - 一般借款资本化按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资本化率计算[167] - 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时不摊销,每年进行减值测试[168][170] - 开发阶段支出需满足5项条件方可资本化为无形资产[171] - 商誉减值测试需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进行可收回金额测试,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进行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比较[174] -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在以后会计期间不予转回[175] - 长期待摊费用按受益期限分期摊销,若项目不能使以后期间受益则摊余价值转入当期损益[176] - 短期薪酬在实际发生时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177] - 设定提存计划根据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178] - 设定受益计划义务需通过精算假设计量,净负债或净资产按义务现值与资产公允价值差额确认[179] - 辞退福利在不能单方面撤回或确认重组成本时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181] - 预计负债按履行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184] -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按授予日公允价值计量,等待期内按直线法计入成本费用[186] - 收入确认需满足风险报酬转移、收入可靠计量等5项条件,递延收款按公允价值确认收入[192] -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按货币资金使用时间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按合同约定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使用费收入[195] - 建造合同结果可靠估计时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合同完工进度按已完成工作量占预计总工作量比例确定[196] - 建造合同结果不可靠但成本可收回时 按可收回实际合同成本确认收入 成本当期确认为费用[196] - 建造合同成本不可收回时 成本立即确认为费用且不确认收入[196] - 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总收入时 将预计损失确认为当期费用[197] - 与资产相关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 在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摊计入损益[198] - 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98] - 与收益相关政府补助用于补偿未来费用的确认为递延收益 在确认费用时计入损益[199] - 与收益相关政府补助用于补偿已发生费用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99] - 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按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差额计算确认 按预期收回期间税率计量[200]
华资实业(600191) - 2017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