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的3.356亿元人民币下降16.1%至2024年上半年的2.816亿元人民币[1]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2.81551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3.35638亿元下降16.1%[11][12] - 总收益从3.356亿元降至2.816亿元,降幅16.1%[45] - 公司总收益从人民币335.6百万元下降至人民币281.6百万元,降幅16.1%[46] - 公司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的0.949亿元人民币增长16.3%至2024年上半年的1.103亿元人民币[1] - 毛利增长16.3%至人民币110.3百万元,毛利率从28.3%提升至39.2%[50][5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9.2%,较2023年同期的28.3%提升10.9个百分点[7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4.45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531亿元人民币亏损扩大[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3年上半年2.52194亿元扩大至4.45505亿元,增长76.7%[19] - 期内亏损净额扩大至人民币445.8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6.1%[62] -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率为158.3%,较2023年同期的75.4%恶化82.9个百分点[7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从2023年上半年的1.80元人民币扩大至2024年上半年的3.18元人民币[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0.866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的1.026亿元人民币[2] - 研发开支增长19.0%至人民币102.6百万元[54]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1.92806亿元增至2.12069亿元,增长10.0%[15]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1.33347亿元降至3574.3万元,下降73.2%[15] - 转介费从2023年上半年1.34146亿元降至6174.8万元,下降54.0%[15] - 上市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1099.3万元增至2321.4万元,增长111.2%[15] - 销售成本下降29.0%至人民币171.2百万元,数据驱动分析服务成本占比从63.0%降至48.4%[48][49] - 行政开支下降65.0%至人民币38.0百万元[55] - 分销及销售开支下降25.0%至人民币80.0百万元[56] - 分销及销售开支从330万元降至320万元,降幅3.0%[40] - 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0.8百萬元,较2023年同期的3.7百萬元下降78.4%[66] 云化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表现 - 云化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8605.9万元增至9557.5万元,增长11.1%[12] - 云化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86.1百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95.6百万元,增长11.0%[31] - 云化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收益增长11.0%至人民币95.6百万元,占比从25.6%提升至33.9%[46] - KA客户数量从2023年上半年131名增至2024年上半年169名,增长29.0%[31] - 票据合规管理解决方案2024年上半年处理增值税发票约161亿张,交易总额约人民币733.3万亿元[32] - 财税管理解决方案2024年上半年处理发票请求约1.3亿次,涉及交易金额约人民币21.8万亿元[33] - 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处理交易总额约人民币186亿元[34] 数据驱动的分析服务表现 - 数据驱动的分析服务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2.03895亿元降至1.43406亿元,下降29.7%[12] - 数据驱动的分析服务收益下降30.0%至人民币143.4百万元,其中数字精准营销服务下降56.3%至人民币63.5百万元[46][47] - 数据驱动分析服务客户数量从77名增至87名,同比增长13.0%[35] - 数字精准营销服务收入贡献从6.6%降至1.0%,促成金融产品销售价值从2860万元降至1290万元,降幅54.9%[36] - 企业经营报告请求次数从740万次增至1180万次,增幅59.5%,覆盖企业数量从180万家增至300万家,增幅66.7%[37] - 用户分析服务交付企业名单从480万家降至270万家,降幅43.8%[37] 本地部署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表现 - 本地部署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收益从4370万元降至4230万元,降幅3.2%,客户数量从852名增至953名,增幅11.9%[39] - 营销代理数量从666名增至716名,增幅7.5%,转介费从1.341亿元降至6170万元,降幅54.0%[40] 财务资产、负债及现金流 - 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导致亏损3.03亿元人民币[2] - 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及负债产生亏损人民币303.0百万元,较上年同期扩大786%[59]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20.354亿元人民币[3]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负债净额为18.117亿元人民币[3] - 附优先权股份金额达25.183亿元人民币[3][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底的3.35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2.159亿元人民币[3]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持有银行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银行理财产品,足以支持未来12个月运营[7] - 公司流动资産由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58.3百萬元減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00.6百萬元,降幅16.5%[6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35.0百萬元減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15.9百萬元,降幅35.6%[64] - 公司资本承担由2023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3.9百萬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0.0百萬元,增幅115.8%[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金融负债及租赁负债为人民币2,524.1百萬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28.6百萬元增长13.3%[68]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28.9百万港元[73]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2023年末人民币49,017千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人民币56,437千元,增长15.1%[20] - 逾期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末人民币27,310千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人民币48,486千元,增长77.5%[21] - 逾期90天以上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末人民币19,518千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人民币37,484千元,增长92.0%[21] - 合约资产从2023年末人民币70,716千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人民币66,533千元,下降5.9%[25] - 合约负债从2023年末人民币122,744千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人民币113,815千元,下降7.3%[26] 公司运营及治理 - 公司于2024年7月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7] - 公司雇员人数由2023年12月31日的1,020名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108名,增幅8.6%[74]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80]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准则审阅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告[80] - 除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8披露事项外报告期结束后无任何重大事项[80] - 2024年中期业绩及中期报告发布于联交所网页及公司网页[81] - 2024年中期报告将于适当时间送交股东[81]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陈杰女士、杨正道先生、邹岩先生及金鑫女士[82]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黄淼先生及刁隽桓先生[8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田立新先生、武长海博士、宋华博士及吴国贤先生[82]
百望股份(06657)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