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林杰(688115) - 2024 Q2 - 季度财报
思林杰思林杰(SH:688115)2024-08-30 09:21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为思林杰2024年半年度报告[1]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不适用[4] - 不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4] - 报告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4]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4]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4]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4] - 公司中文名称为广州思林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思林杰,代码688115,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9,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2024年1 - 6月)营业收入76,379,907.8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70%[1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27,009.10元,上年同期为 - 9,870,048.40元[1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64,028.49元,上年同期为 - 10,473,764.19元[13]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974,554.24元,上年同期为 - 9,963,330.87元[13]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70,539,645.51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37%[13]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331,940,713.71元,较上年度末减少7.64%[13]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股,上年同期为 -0.15元/股[14] - 本报告期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股,上年同期为 -0.16元/股[14]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3%,上年同期为 -0.75%,增加1.38个百分点[14]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36%,上年同期为 -0.79%,增加1.15个百分点[14]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9.94%,上年同期为41.08%,减少11.14个百分点[14]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573.75元[16]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06,718.50元[16]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为3,558,654.65元[16]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224,473.49元[16]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3,462,980.61元[17] - 2024年上半年费用化研发投入22,866,557.57元,上年同期为28,090,916.90元,变化幅度为-18.60%[71] - 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合计22,866,557.57元,上年同期为28,090,916.90元,变化幅度为-18.60%[71] - 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9.94%,上年同期为41.08%,减少11.14个百分点[7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379,907.8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70%[82][9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27,009.10元,扭亏为盈,较上年同期增长17,897,057.50元[82]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1,331,940,713.71元,负债为61,401,068.20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70,539,645.51元,较期初变动比例分别为-7.64%、-60.09%、-1.37%[82] - 营业收入本期数为76,379,907.89元,上年同期数为68,381,629.56元,变动比例为11.70%[93]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1,350,839.18元,占总资产比例0.10%,上年期末数为21,851,844.13元,占比1.52%,变动比例-93.82%[95]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160,734,218.07元,占总资产比例12.07%,上年期末数为233,374,836.19元,占比16.18%,变动比例-31.13%[95] - 其他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为33,669,909.47元,占总资产比例2.53%,上年期末数为3,171,629.62元,占比0.22%,变动比例961.60%[95]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119,592,486.83元,占总资产比例8.98%,上年期末数为74,256,709.10元,占比5.15%,变动比例61.05%[95] - 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为28,114,032.55元,占总资产比例2.11%,上年期末数为4,265,326.18元,占比0.30%,变动比例559.13%[95] - 境外资产为1,542,403.57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12%[97] - 报告期投资额为4,000,000.0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0.00元[99] - 其他-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期初数为130,000,000.00元,本期购买金额为1,184,000,000.00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为1,214,000,000.00元,期末数为100,000,000.00元[10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数字采样系列模块位宽12bit,最高采样率125MSPS,带宽30MHz@ - 3Db[23] - 电源系列模块输出电压通常为直流2 - 24V[23] - 数字万用表系列模块测量精度6位半,直流电压测量范围 - 5 - 5V,直流电流测量范围200uA - 2mA[23] - 电子负载系列模块电压测量精度0.1% + 0.5mV,电流测量精度0.1% + 0.5mA[23] - 音频测试系列模块输出信号DA位宽24bit,带宽50kHz,输入信号AD位宽24bit,最大带宽75kHz[24] - 电池仿真系列模块输出电压通常为直流0.5 - 15V,输出电流通常为直流1mA - 4A,电压输出精度0.1% + 0.5mV,输出纹波及噪声小于10mV[24] - 信号源系列模块DA转换位宽16bit,信号最大带宽10MHz@ - 3dB[24] - PCIe高速采集卡最高5G采样率/单通道,2.5G采样率/双通道,连续传输率2.8GB/s[24] - 射频测试平台ADC最高支持4.096Gsps,DAC最高支持6.554Gsps[24] - 阻抗测量平台最大激励电压2Vrms,最大测试频率15MHz,阻抗测量精度0.1%,最小可测量10mΩ阻抗[25] - 源测量单元SG2165源测量精度为0.02%,设定分辨率为2uV、1pA,测量分辨率为15nV、10fA[26] - 锂电池保护板测试仪SG2336精度等级为0.01%,支持最多24通道并行测试[26] - 矢量网络分析仪最高测试频率为8.5GHz,最大输出功率为5dBm,动态范围为120dB[27] - 工业智能扫码器运用高分辨率光学检测镜头技术,可对数据点直径20 - 100微米的微小二维码读码解码[28] - 公司产品包括智能相机、ACE视觉平台、Archon测试系统管理软件和NYSATOOLKIT可视化应用软件等[29][30][31][32] - 智能相机可进行距离、尺寸及动态参数测量,提供智能化场景应用和二次开发接口[29] - ACE视觉平台适合大数据量应用场景,核心技术体现在自产环节[29] - Archon软件可降低测试用例开发管理难度,提高生产测试效率[31]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采购原材料分标准件和非标准件,标准件面向市场采购,非标准件自主设计后定制生产[34] - 公司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生产采用“以销定产、适度库存”,有自主生产和外协加工[35] -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方式销售,由销售部和市场部负责,推广方式多样[36] 公司研发与技术 - 公司以行业趋势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建立了系统研发管理制度和流程体系[37] - 公司掌握检测仪器模块化技术,在国内该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45] - 公司以模块化检测技术为核心的7项科技成果被鉴定为达到先进水平[51] - 公司掌握13项核心技术,涉及工业自动化软硬件集成等领域,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变化[64] - 微型化模块化测试测量技术将模块温度降低5℃ - 10℃,底噪降低1dB至3dB,阻抗测量精度从0.1%提高到0.05%[65] - 高带宽低噪声实时信号处理技术实现最大吞吐率达18GB/s,信号功率测量精度提高10%[65] - 音频信号测量分析技术将总谐波失真测量精度提高3dB到5dB,音频信号频率测量精度提高到0.1Hz[65] - 高精度电压源、电流源控制技术将电源稳定度提高5%至10%[65] - 采样数据压缩技术应用于高速采集卡,减少10%到30%的数据量[66] - 傅里叶变换加速技术在音频分析场景中,将处理时间降低到1ms以下[66] - 公司拥有软件编程技术、测试测量模块固件集成编译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67] - 改进多项式插值亚像素的缺陷边缘检测技术精度达到亚像素级别[67] - 公司七项科技成果被鉴定具有创新性,在相关应用领域检测技术方面达到先进水平[69] - 公司于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应产品为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69]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获得数为9个,其中发明专利5个、实用新型专利2个、外观设计专利2个[70] - 报告期内累计申请专利251个,累计获得专利235个[70] - 一款用于CCC产品电池可靠性测试的测试系统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750万元,本期投入177.07万元[73] - 面向3C电子产品PCBAICT测试的电测系统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600万元,本期投入231.45万元,累计投入514.11万元[73] - 一种低时延UHD4K240FPS智能相机的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550万元,本期投入256.31万元[73] - 一种通用化自动化测试设备的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500万元,本期投入255.52万元[73] - 一款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仪的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470万元,本期投入168.86万元[7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6500万元,本期投入2286.66万元,累计投入3113.83万元[74] - 基于通用总线的功能可配置的模块仪器平台开发预计总投资450.00万元,本期投入56.57万元,累计投入404.40万元,处于小试阶段[74]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本期为162人,上年同期为205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本期为54.92%,上年同期为55.41%[7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本期为2158.41万元,上年同期为2436.44万元;研发人员平均薪酬本期为13.32万元,上年同期为11.89万元[75]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中,硕士研究生16人,占比9.88%;本科132人,占比81.48%;专科14人,占比8.64%[75]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70人,占比43.21%;30 - 40岁64人,占比39.51%;40 - 50岁24人,占比14.81%;50 - 60岁4人,占比2.47%[75] - 公司形成了研发与技术、产品、客户资源、人才、质量等核心竞争优势,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变化[76] - 公司掌握软硬件结合、多学科交叉核心技术,在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产品微型化等方面形成技术壁垒[7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达54.92%,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研发人员总数比例达91.36%[8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授权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4项,外观设计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109项[83] 行业情况 - 公司所处行业为仪器仪表制造业中的电子测量仪器制造[37] - 我国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战略机遇期,政策支持扩大市场需求[38][39] - 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5%至2.854亿部[60] - 2024年第二季度三星出货量同比增长0.7%至5390万部,市场份额18.9% [60] - 2024年第二季度苹果出货量同比增长1.5%至4520万部,市场份额15.8% [60] - 2024年第二季度小米出货量同比增长27.4%至4230万部,市场份额14.8% [60]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终端应用主要为消费电子自动化检测领域,也拓展至通信及其他领域关键测量模组应用[54] - 公司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已用于多类型终端产品检测,基本覆盖主要客户消费电子产品全部类型[57] - 模块化检测仪器应用领域和场景逐年增加,可覆盖半导体等多项领域[56] - 公司机器视觉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线多类型产品识别等场景[63] 公司客户与市场 - 公司客户主要为苹果产业链企业,产品得到客户普遍认可[52] - 近年来公司取得华为、VIVO等企业的合格供应商资质[52] - 公司与苹果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产品具备与国外优势企业同档次产品竞争的性能指标和较高性价比[78] - 2017年公司成为苹果模块化仪器检测方案供应商,在苹果供应链的优势成为核心竞争力[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