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为2.808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23.6%,毛利为321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3.2%[2]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220万港元,2023年为450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1.35港仙,2023年为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0.52港仙[2][3] - 集团毛利率由13.7%下降至11.4%[3]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增加22.2%至3520万港元,主要因鹤山设施停厂一次性重组成本约390万港元[6] - 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成衣制造及贸易收益比例增加至1.9%,2023年为1.6%[7] - 融资开支增加30.8%至510万港元,主要因加息导致借款利息开支增加[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结余为1.33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02亿港元;营运资金为1.23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26亿港元[9] - 回顾期间,集团资本开支总额为210万港元,2023年为130万港元[1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位于中国大陆鹤山市的土地使用权抵押价值为75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0万港元;楼宇抵押价值为382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60万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214名全职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400名[17]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也未宣派[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80,83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27,218千港元增长23.6%[22][2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32,13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1,145千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2,16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518千港元[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0,61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3,272千港元减少4.2%[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35,03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6,025千港元增长8.8%[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11,33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3,465千港元增长33.4%[23] - 2024年上半年证券投资按公允值计入损益账之金融资产公允值收益为0,2023年同期为86千港元[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可报告分部亏损为5,40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17千港元[29][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165,27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7,844千港元减少7.1%[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美国外部客户收益为143,50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3,715千港元;欧洲为98,89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5,459千港元;香港为14,24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485千港元;其他地区为24,19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559千港元;总计280,83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27,218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国大陆非流动资产为51,86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6,006千港元;香港为5,10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67千港元;其他地区为3,22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64千港元;总计60,18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937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之折旧为1,02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78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折旧为6,42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397千港元[33]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期间,公司在香港和中国大陆均无应课税溢利,未就香港利得税和中国企业所得税作出拨备[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中,非流动资产为423千港元,2023年为335千港元;流动资产为32,019千港元,2023年为32,582千港元;总计32,442千港元,2023年为32,917千港元[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2,16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518千港元;用作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之加权平均数为899,846千股,2023年为872,729千股[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26,76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451千港元;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3,68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36千港元;预付款项为1,98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30千港元;总计32,44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917千港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41,24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264千港元;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2,2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312千港元;应付一间附属公司一名董事之贷款为23,31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98千港元;总计76,853千港元,2023年为49,774千港元[39]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2023年:无)[41] 成衣制造及贸易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及欧洲地区贡献成衣制造及贸易业务分部收益86.3%,合共达2.424亿港元,2023年占比为83.3%,收益为1.892亿港元[4] - 来自东南亚国家制造的产品增加到96.0%,2023年为77.0%;鹤山设施贡献其余4.0%,2023年为23.0%[4] - 2024年上半年成衣制造及贸易销售成衣产品收益为280,83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27,132千港元[28] 集团运营及管理相关情况 - 集团销售主要以美元交易,经营开支主要以港元、人民币及美元结算,有以人民币计价的银行贷款,因港元与美元挂钩,承受美元外汇风险较低[12] - 集团与已建立长远稳定关系的客户以记账形式进行业务交易,定期审阅客户信贷评级并按需调整个别信贷额[13]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未获悉回顾期后有任何重大事项发生[15]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或然负债[16] - 集团致力于维持环境及社会责任标准,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业务运营相关环境及社会层面的所有法规[18] - 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集团停止在中国大陆的生产,将在必要时寻求与新制造伙伴合作或在其他国家投资自有工厂[19] 公司治理及人员变动情况 - 2024年3月19日起,马小秋女士不再担任董事会主席,公司未委任主席,由全体执行董事履行主席职能[44]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未委任行政总裁,由执行董事子辰先生履行行政总裁职能[44] - 2024年2月8日王帆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后,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及审核委员会成员人数低于上市规则规定最低人数[45] - 2024年3月19日,马小秋女士及陈君女士被罢免董事职务后,董事会为单一性别,不符合上市规则规定[45] - 2024年5月7日,公司委任赵凯珊女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后,重新符合上市规则多项规定[45] - 全体董事确认回顾期内符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规定标准[46]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子辰先生及蔡丹义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郑伟禧先生、林至頴先生及赵凯珊女士[47] 其他事项 - 回顾期内,公司及其任何附属公司并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之任何上市证券[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44] - 本中期业绩公告于2024年8月29日在相关网站刊登,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网站刊登[47] 银行借款情况 - 银行借款包括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定期贷款3300万港元,固定年利率为3.7%[10]
恒富控股(00643)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