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道氏技术(300409) - 2024 Q2 - 季度财报
道氏技术道氏技术(SZ:300409)2024-08-27 12:2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4年12月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5]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5] - 上年同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5] - 股票简称为道氏技术,代码为300409,上市证券交易所为深圳证券交易所[7]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570,254,374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2024年半年度每10股派息数为1.80元(含税),分配预案的股本基数为570,254,374股[125] - 2024年半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含税)为102,645,787.32元,以其他方式现金分红金额为109,345,491.36元,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为211,991,278.68元,可分配利润为259,458,860.92元,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126]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1.35亿元,上年同期33.38亿元,同比增长23.90%[1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499.50万元,同比增长345.98%[12]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7亿元,上年同期3.73亿元,同比下降9.52%[12]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47.73亿元,上年度末148.69亿元,同比下降0.65%[12]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9.06亿元,上年度末60.28亿元,同比下降2.03%[1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3,532.93万元,同比增加23.90%,海外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超65%[73]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67.99万元,同比增长345.98%[73]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9,589.76万元,同比增长269.41%[73]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1.35亿元,同比增长23.90%;营业成本34.20亿元,同比增长17.89%[78] - 销售费用4475.46万元,同比增长61.84%;管理费用2.12亿元,同比增长13.38%;财务费用2389.45万元,同比下降55.97%;所得税费用3918.32万元,同比增长346.27%[78] - 研发投入1.51亿元,同比增长28.6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37亿元,同比下降9.5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5.14亿元,同比下降10.72%;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5.27亿元,同比下降117.72%;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6.88亿元,同比下降123.74%[79] - 其他收益2885.45万元,同比增长95.69%;信用减值损失 -1049.35万元,同比下降57.15%;资产减值损失 -1360.57万元,同比增长81.36%;营业外收入363.14万元,同比增长84.25%;营业外支出532.78万元,同比增长145.69%[79] - 报告期投资额5.27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4.65亿元,变动幅度13.49%[90] - 本报告期末货币资金34.52亿元,占总资产23.37%,较上年末比重减少4.89%[84] - 应收账款15.65亿元,占总资产10.59%,较上年末比重增加1.03%[84] - 存货20.77亿元,占总资产14.06%,较上年末比重增加1.72%[84] - 固定资产35.25亿元,占总资产23.86%,较上年末比重增加0.67%[84] - 在建工程11.82亿元,占总资产8.00%,较上年末比重增加1.66%[84]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期末合计5.44亿元,较期初减少3.56亿元[87] -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权利受限金额合计8.53亿元,包括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8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金额2.98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90]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1 - 6月我国新能源车销量494.4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67.1万辆、同比增长31.0%、渗透率提升至39.4%[19] - 2024年1 - 6月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364.6GWh,同比增长22.3%[19] - 2024年1 - 6月中国锂电池出货量459GWh,同比增长21%;预计2024年全年超1050GWh[19] - 2023年中国锂电池导电剂(折合为粉体)出货4.6万吨,同比增长24%[22] - 信达证券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量接近2000GWh[21] - 2024年1 - 6月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94万吨,同比增长29%,人造石墨、天然石墨材料出货分别为80万吨、14万吨[23] - 预计2025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300亿元[23] - 2024年1 - 6月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134万吨,同比增长23%,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出货30万吨[25] - 2024年1 - 6月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含NCM和NCA)累计出口6,262吨,同比减少25%,NCM累计出口6,028吨,环比减少10%,同比减少24%,NCA出口234吨,环比增加24%,同比减少49%[26] - 2024年1 - 6月中国三元前驱体累积出口量为109,413吨(含NCA),累积同比减幅12%,主要出口国家为韩国,占比几乎100%[26] - 2024年1 - 5月我国陶瓷砖出口量3.9亿吨,同比增长7%,5月份出口量1.02亿吨,同比增长10.6%[28]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单壁碳纳米管项目已有客户验证通过,直径1 - 3nm,长度≥50μm ,比表面积≥800m²/g ,纯度≥98.5%[31] - 公司硅基负极材料已进行送样评测和市场推广[29] - 兰州基地的负极材料石墨化2万吨/年产线已建成投产[29] - 公司碳材料业务细管径薄壁碳管NS - 6系能使导电剂添加量降低30% - 50%[31] - 公司将优化锂电材料产品结构、拓展海外客户,加大陶瓷材料全球渠道布局[44][56] - 公司拥有完整原材料供应、生产和销售体系,有较强供应链自我保障能力[62] - 公司以锂电和碳材料产业链为主赛道,推进业务转型升级,拓展海外市场,推进硅基负极材料基地建设[67] - 碳纳米管实现粉体100%自供,锂电材料三元前驱体业务建立完整产业链[67] - 公司在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板块有扎实技术积累和创新平台,研发多种核心技术[68][69]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精确管控成本,使核心产品具成本领先优势[69] - 公司通过多项质量管理和环保法规检测认证,具完备质量控制能力[6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阴极铜产量19,674吨,同比增长约61%;钴中间品产量793吨金属量,同比增长约510%[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碳材料业务板块已授权专利59件,其中发明专利23件;锂电材料业务板块已授权专利213件,其中发明专利112件;陶瓷材料业务板块已授权专利102件,其中发明专利96件[74] - 碳材料已形成三大导电剂生产基地,共6.5万吨浆料产能[75] - 锂电材料已形成三大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英德和龙南基地分别具备4.4万吨和5万吨产能,芜湖基地3万吨产线待调试[75] - 战略资源板块刚果(金)基地已形成年产3.8万吨阴极铜和0.3万吨金属量钴中间品产能,预计2024年底达6 - 6.5万吨阴极铜产能,2025年底达7 - 7.5万吨[75][76] - 锂电材料业务三元前驱体出口超1.8万吨,同比增长137%[77] - 战略资源板块非洲刚果(金)阴极铜产量19,674吨,同比增长约61%;钴中间品产量793吨金属量,同比增长约510%[77] - 陶瓷材料营业收入4.34亿元,同比下降20.92%;营业成本3.18亿元,同比下降21.89%;毛利率26.82%,同比增加0.90%[80][81] - 锂电材料营业收入22.39亿元,同比增长24.38%;营业成本21.01亿元,同比增长22.97%;毛利率6.13%,同比增加1.08%[80][81] - 碳材料营业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12.38%;营业成本2.78亿元,同比增长5.36%;毛利率16.86%,同比增加5.54%[80][81] - 其他业务营业收入11.28亿元,同比增长63.19%;营业成本7.23亿元,同比增长38.64%;毛利率35.91%,同比增加11.35%[80][81] - 国内地区营业收入13.31亿元,同比下降15.11%;营业成本11.62亿元,同比下降21.57%;毛利率12.71%,同比增加7.19%;海外地区营业收入28.04亿元,同比增长58.49%;营业成本22.58亿元,同比增长59.10%;毛利率19.47%,同比下降0.31%[81] - 制造业产能69.3万吨,在建产能5.2万吨,产能利用率39.42%,产量13.66万吨[8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38亿元,报告期投入2.094586亿元,累计投入24.247022亿元[92]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2.684381亿元,比例为7.06%[92] - 年产20000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累计投入2.135504亿元,投资进度101.45%,本报告期实现效益5238.12万元,累计实现效益1.791759亿元[93] - 年产5000吨钴中间品(金属量)、10000吨阴极铜的项目累计投入3.273135亿元,投资进度100.42%,本报告期实现效益9014.28万元,累计实现效益1.297598亿元[93] - 年产10000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累计投入1.270449亿元,投资进度100.80%,本报告期实现效益 - 357.45万元,累计实现效益 - 2982.92万元[93] - 新建年产10000吨阴极铜项目累计投入1.743527亿元,投资进度104.36%,本报告期实现效益4147.89万元,累计实现效益8006.28万元[94] - 年产5000吨陶瓷喷墨打印用墨水项目累计投入4532.32万元,投资进度100.72%,本报告期实现效益853.24万元,累计实现效益3873.55万元[94] - 道氏技术新材料研发中心项目(道氏技术研究院)本报告期投入995.93万元,累计投入5342.11万元,投资进度94.78%[94] - 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本报告期投入1.4亿元,累计投入11.394778亿元,投资进度101.04%[94] - 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一期7万吨三元前驱体及配套3万吨硫酸镍)本报告期投入5949.93万元,累计投入2.496592亿元,投资进度14.63%[94] - 2019年公司决定变更“锂云母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化项目”部分募集资金15000万元,其中9500万元投入“新建年产5000吨钴中间品(金属量)、10000吨阴极铜项目”,5500万元投入“年处理1.4万吨废锂离子电池及正极材料生产1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103] - 2021年公司终止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锂云母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化项目”,并将募集资金余额全部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4] - 2021年公司同意将“年产5000吨钴中间品(金属量)、10000吨阴极铜的项目”变更实施主体和实施地点,将“年产100吨高导电性石墨烯、150吨碳纳米管生产项目”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及利息分别用于“新建年产10000吨阴极铜项目”和“道氏技术新材料研发中心项目(道氏技术研究院)”[101][105] - 2022年公司将“年产30000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中的“年产20000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实施地点由广东省恩平市圣堂镇变更至江西省龙南市富康工业园区,实施主体由道氏技术变更为全资子公司江西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2][106] - 2023年度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合计19015.99万元,2023年10月11日同意使用募集资金20200.95万元置换预先已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107] - 2024年1月公司审议通过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120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12个月,到期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109] - “年产5000吨钴中间品(金属量)、10000吨阴极铜的项目”变更后拟投入募集资金32596.03万元,截至期末实际累计投入32731.35万元,投资进度100.42%,本报告期实现效益9014.28万元,未达预计效益[111] - “新建年产10000吨阴极铜项目”变更后拟投入募集资金16707.25万元,截至期末实际累计投入17435.27万元,投资进度104.36%,本报告期实现效益4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