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截至2022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约264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21.3%[14][16] - 公司截至2022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亏损约360万港元,而2021年同期亏损约460万港元[14][16] - 2022年11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16,079千港元,同比增长2.4%[24] - 2022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6,396千港元,同比下降21.3%[24] - 2022年11月30日止三个月净亏损为1,353千港元,同比收窄49.4%[24] - 2022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为3,649千港元,同比收窄20.8%[24] - 2022年11月30日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69港仙,同比收窄68.1%[24] - 公司2022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的累计亏损为133,861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3,704千港元[30] - 截至2022年11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6,079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15,709千港元增长2.4%[64] - 食品及饮品销售在截至2022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为23,680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30,033千港元下降21.1%[64] - 截至2022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704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4,620千港元收窄19.8%[78] - 会所及酒吧业务收入从2021年同期的3350万港元下降至2640万港元,降幅710万港元或21.3%[111][113] - 会所及酒吧业务收益从2021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的3350万港元下降至2022年同期的2640万港元,降幅710万港元或21.3%[122][123] - 其他收入从2021年同期的50万港元增至140万港元,增长90万港元或176.9%,主要来自政府补助80万港元[126][128] - 所得税前亏损从2021年同期的460万港元改善至360万港元[138] - 除所得税前亏损由2021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4.6百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同期约3.6百万港元[141][144][14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2年11月30日止三个月广告及市场推广开支为2,359千港元,同比下降19.9%[24] - 2022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福利开支为7,384千港元,同比下降5.6%[24] - 已售存货成本从2021年同期的840万港元降至610万港元,减少230万港元或27.8%[125][127] - 广告及营销开支从2021年同期的560万港元降至370万港元,减少200万港元或35.2%[131][133]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1年同期的780万港元降至740万港元,减少40万港元或5.6%[132][134]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2021年同期的570万港元降至560万港元,减少10万港元或1.8%[136] - 其他开支从2021年同期的1040万港元降至660万港元,减少380万港元或36.2%[137]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折旧总额由2021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5.7百万港元减少约0.1百万港元或约1.8%至2022年同期约5.6百万港元[139] - 其他开支由2021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0.4百万港元减少约3.8百万港元或约36.2%至2022年同期约6.6百万港元[140] - 员工福利开支由2021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7.8百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同期约7.4百万港元[161] - 2022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福利开支为74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780万港元下降5.1%[164]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香港经营会所及酒吧[54] - 公司运营一家会所Faye和一家运动主题酒吧Paper Street,覆盖不同市场领域[111][113] - 公司决定终止Mudita和Maximus Studio的运营,这两家实体在回顾期内未贡献收入[112][114] - 公司已租赁中环兰桂坊物业用于设立高端雪茄及酒廊会所[146][149] - 公司计划扩展业务至生活方式导向型的会所、酒吧及餐厅[151][156] 地区表现 - 公司所有收益均来自香港市场,且所有非流动资产均位于香港[61] - 公司客户均位于香港,且无单一客户贡献超过总收益10%的情况[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董事将采取措施改善营运资本及现金流量,包括监控行政开支及营运成本[51] - 公司已将COVID-19疫情可能带来的财务影响纳入现金流量预测[51] - 公司实施成本控制措施以减轻新冠疫情对业务运营及财务状况的整体影响[193] - 公司计划在香港扩展门店网络,但面临选址、牌照获取及同质化竞争等风险[178][179] 融资和贷款 - 公司通过配售股份获得融资5,873千港元,股本增加至11,986千港元[30] - 公司获得前股东提供的2,500万港元循环贷款融资及独立第三方提供的2,000万港元循环贷款融资[46] - 公司于2022年8月与香港持牌放债人签订4,000万港元贷款融资协议,期限18个月[46] - 公司预计将利用上述融资支持其流动资金需求[46] - 公司获得一笔20,000,000港元的无抵押贷款,年利率为4.8%[102][104] - 公司通过配售发行199,760,000股新股,每股价格0.03港元,扣除佣金后溢价约390万港元[109][107] - 配售新股产生的溢价净额约390万港元,扣除约12万港元佣金及相关成本[109] - 2022年配售事项中,公司以每股0.03港元的价格配售最多199,760,000股普通股,筹集总额约600万港元,净额约580万港元已全部用作集团营运资金[196][199] 现金流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17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净流入878千港元恶化[33] - 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182千港元,主要由于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781千港元[33] - 公司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3,225千港元,主要来自配售股份所得5,873千港元[33]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48千港元,较期初增加870千港元[33]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由2022年5月31日的约1.6百万港元增至2022年11月30日的约2.4百万港元[15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5月31日的1,578,000港元增至2022年11月30日的2,448,000港元,增幅55%[95] 资产和负债 - 2022年11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5,707千港元,较2022年5月31日下降31.1%[25] - 2022年11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48千港元,较2022年5月31日增长55.1%[25] - 2022年11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23,497千港元,较2022年5月31日改善23.4%[28] - 公司借款增加1,980千港元,同时偿还非控股股东款项2,700千港元[33] - 截至2022年11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为779万港元,负债净额约为1,111.3万港元[44] - 公司2022年11月30日的总权益为-11,11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改善1,110千港元[30] - 公司非控股权益为-7,280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改善3,086千港元[30] - 公司2022年11月30日的其他储备为8,682千港元,与2022年6月1日持平[30] - 公司流动比率由2022年5月31日的0.22倍提升至2022年11月30日的0.37倍[153]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5月31日的828,000港元增至2022年11月30日的2,360,000港元,增幅达185%[84][89] - 公司存货从2022年5月31日的3,726,000港元微增至2022年11月30日的3,754,000港元,变动幅度0.8%[94]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22年5月31日的1,487,000港元增至2022年11月30日的1,823,000港元,增幅22.6%[99][102] - 公司91-180天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5月31日的112,000港元大幅增至2022年11月30日的1,714,000港元[89] - 公司0-30天账龄的贸易应付款项从2022年5月31日的448,000港元增至2022年11月30日的1,462,000港元[102] - 公司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2年5月31日的11,149,000港元降至2022年11月30日的9,942,000港元[99] 资本和股本 - 股份合并将每20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20港元的股份,于2022年11月16日完成[109][107] - 截至2022年11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59,928,000股,面值总额1198.6万港元[107] - 公司法定股本从1亿股减至500万股,每股面值从0.01港元增至0.20港元[107] - 截至2022年11月30日,公司的法定股本为1亿港元,分为5亿股每股0.20港元的股份,其中59,928,000股已发行及缴足,金额为11,985,600港元[195][197] - 公司于2022年11月16日完成股份合并,每20股每股0.01港元的股份合并为1股每股0.20港元的股份[200] 股息和投资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股息[15][16] - 截至2021年及2022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集团旗下任何公司均未派付或宣派股息[189][192] - 集团在截至2022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进行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188][191] - 公司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165],也无明确未来投资计划[166]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2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155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587千港元下降73.6%[66] - 公司未计提所得税拨备,因期内未产生应课税溢利或存在足够税项亏损抵销[73] - 公司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59,546千股,较2021年同期49,940千股增加19.2%[78] - 截至2022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781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1,495千港元减少47.8%[80] - 公司注销及处置物业、厂房及设备1,40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0千港元[81] - 截至2022年11月30日,公司尚未开始的租赁承诺(非短期租赁)为5,310千港元[81] - 截至2022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781,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495,000港元下降47.8%[82] - 公司截至2022年11月30日尚未开始租赁的租赁承担为5,310,000港元[82] - 公司未开始租赁的资本承担为531万港元(2022年5月31日:无)[169][173] 员工和供应商 - 员工人数由2022年5月31日的59人减少至2022年11月30日的50人[161] - 截至2022年11月30日,公司雇员人数为50名,较2022年5月31日的59名减少15.3%[164] - 2022年11月止六个月,公司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达64.8%,较2021年同期的38.3%显著提升[184] - 截至2021年及2022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量分别占总采购量约38.3%及64.8%[185] 风险和不确定性 - 公司所有物业均为租赁性质,面临商业地产市场租金波动风险[182] - 公司主要业务以港元结算,外汇风险敞口较小且未进行对冲[168][172] - 持续的新冠疫情对香港旅游业造成不利影响,可能对公司业务运营产生负面影响[193] - 公司未采用尚未生效的新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52] - 报告期内无资产抵押情况[170][174] - 公司资本结构由已发行股本及储备组成[171][175]
新爱德集团(08412)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