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为230,597千港元,同比下降2.96%[10]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除税前溢利为18,308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436千港元[10]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期内溢利为15,089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0,176千港元[10]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为75,266千港元,同比下降10.63%[10]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除税前溢利为5,413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588千港元[10]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期内溢利为4,94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710千港元[10] - 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2.69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3.64港仙[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431.3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亏损1067.2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增幅达234.1%[97]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423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亏损217.2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97] - 2018年同期净亏损10,672千港元,2019年实现扭亏为盈[108][104] - 公司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总收益为2.306亿港元,同比下降2.9%[14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毛利为39,805千港元,同比增长10.26%[10]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毛利为12,143千港元,同比下降4.92%[10] - 行政开支从去年同期的36,321千港元降至16,731千港元,降幅达53.93%[10]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员工成本总额为1.16655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32722亿港元下降12.1%,其中薪金、工资、津贴及其他福利为1.12614亿港元,退休计划供款为404.1万港元[83]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10.9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32.1万港元下降52.2%[83]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经营租赁项下最低租赁款项为308.1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525.4万港元下降41.4%[83] - 销售营销及行政开支减少1820万港元至2000万港元,因终止亏损业务并实施成本控制[146][147] - 融资成本减少300万港元至170万港元,主要因可换股债券赎回[146]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环境及清洁服务收入在九个月期间为213337千港元,同比下降5.0%[77] - 公司放债利息收入在九个月期间为17260千港元,同比增长32.4%[77] - 公司总营业额在九个月期间为230597千港元,同比下降3.0%[77] - 公司三个月环境及清洁服务收入为69280千港元,同比下降13.0%[77] - 公司三个月放债利息收入为5986千港元,同比增长31.0%[77] - 公司三个月总营业额为75266千港元,同比下降10.6%[77] - 香港环境及清洁服务收入减少1380万港元至1.904亿港元,同比下降6.8%[118][122] - 香港环境及清洁业务净利润为9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10万港元增长7.7%[119][123] - 上海环境及清洁服务收入增长21.2%至2290万港元(去年同期:1890万港元)[120][124] - 上海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0万港元增长10%[120][124] - 放贷业务贷款本金总额为1.189亿港元,年利率区间10%-22%[126][130] - 放贷业务利息收入增长33.1%至1730万港元(去年同期:1300万港元)[126][130] - 放贷业务经营利润减少17.2%至770万港元(去年同期:930万港元)[126][130] - 深圳环境及清洁业务已终止并以20万港元出售全部权益[128][131] - 金融服务业务开发支出1020万港元,已于2017年12月终止[129][132] - 香港环境及清洁服务收益减少1380万港元至1.904亿港元,主要因商业及住宅服务合约到期[143] - 上海环境及清洁服务收益增加400万港元,因获得新服务合约[143]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增加430万港元,因期内授出更多贷款[143] 各地区表现 - 香港环境及清洁服务收入减少1380万港元至1.904亿港元,同比下降6.8%[118][122] - 香港环境及清洁业务净利润为9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10万港元增长7.7%[119][123] - 上海环境及清洁服务收入增长21.2%至2290万港元(去年同期:1890万港元)[120][124] - 上海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0万港元增长10%[120][124] - 深圳环境及清洁业务已终止并以20万港元出售全部权益[128][131] - 香港劳工流失率上升,因法定最低工资实施及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133] - 上海业务已实现运营盈利并获新服务合约,预计成为未来主要收入来源[138]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自2018年7月1日起首次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客户合约收益[2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39号中关于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分类、计量及终止确认的条款[24] - 金融资产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分为三类:摊余成本、以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和以公允价值计入损益[28] - 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存款、贸易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应收贷款及利息[3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39号的"已发生损失"模型[32] - 预期信用损失是对信用损失的概率加权估计,以所有预期现金短缺的现值计量[34] -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要求持续计量与金融资产相关的信用风险[32] - 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合同资产的预期现金短缺使用初始确认时确定的实际利率折现[37] - 公司于2018年7月1日的金融资产分类及账面值未受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首次应用的影响[31] - 公司预期信贷损失(ECL)计量考虑最长合约期间作为信贷风险暴露期限[38][39] - 预期信贷损失分为12个月预期信贷损失和永久预期信贷损失两种计量基准[40] - 贸易应收款项、应收贷款及利息的亏损拨备始终按等同永久预期信贷损失金额计量[41][44] - 其他金融工具亏损拨备按12个月预期信贷损失计量,除非信贷风险显著增加则按永久预期信贷损失计量[42][44] - 信贷风险评估同时考虑定量和定性信息,包括历史经验和前瞻性信息[43][45] - 金融资产信贷减值的可观察事件包括债务人出现严重财务困难[51][54] - 金融资产信贷减值证据包含违约事件如拖欠偿还利息或本金[61] - 利息收入计算基于金融资产总账面值,信贷减值时按摊销成本计算[50][53] - 金融资产在无实际收回可能时进行撇销(部分或全额)[55][58] - 2018年7月1日公司金融资产因首次应用HKFRS 9未产生额外亏损拨备[57][60] - 采用HKFRS 15对收入确认时间、重大融资成分及合约资产/负债的呈列均未产生重大影响[64][67][68][70] - 公司尚未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9] 税务事项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香港利得税拨备为325.9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394.4万港元下降17.4%,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为46.5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零[86] - 中国附属公司自2008年1月1日产生的溢利在分派给外国投资者时需缴纳5%或10%的预扣所得税,但公司未确认相关递延税项负债[90][91] 融资活动 - 公司完成供股发行270,000,000股普通股,每股认购价0.18港元[98] - 供股后总发行股份数从270,000,000股增至540,000,000股(增幅100%)[98] - 供股发行股份增加股本2,700千港元及股份溢价45,900千港元[104] - 供股交易成本导致股份溢价减少1,876千港元[104] - 2018年7月完成供股集资 净筹约4670万港元[159] - 供股资金中约3770万港元将用于现有业务(重点放债业务)[160] - 约940万港元供股资金将用于潜在投资及一般营运资金[160] - 公司完成供股发行270,000,000股股份,筹集资金约46,700,000港元(扣除开支后)[163] - 供股认购价为每股0.18港元,原计划筹集不少于48,600,000港元(未计开支)[162] - 供股所得净额中约37,700,000港元(80.7%)用于现有放债业务[163] - 供股所得净额中约9,400,000港元(19.3%)用于潜在投资及一般营运资金[163] - 公司发行零息可换股债券本金额50,000,000港元,净收款约49,200,000港元[165][167] - 可换股债券换股价为每股0.39港元,可转换最多128,205,128股股份[165][167] - 可换股债券于2018年8月20日到期并全额赎回,期间未发生转换[166][168] - 可换股债券赎回后解除储备6,129千港元[104]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债券实际利息为61.3万港元,可换股债券实际利息为104.9万港元,而2018年同期分别为60.6万港元和406.2万港元,可换股债券利息同比下降74.2%[81] 股东结构和公司治理 - 执行董事余绍亨持有350,536,631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64.91%[177] - 余伟业先生直接持有公司54,431,400股普通股,占总已发行股本10.08%[182] - 梅芳女士作为余伟业先生的配偶,被视同持有54,431,400股股份,占总股本10.08%[184] - 公司治理存在两项偏离:未分离董事长与CEO职责(由余绍亨先生兼任)[198] - 所有非执行董事未设定固定任期,但受章程中轮值重选机制约束[198]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邝子正主席、黄晓芳及孟恩海)[199] - 审计委员会认可集团截至2019年3月31日九个月未审计合并业绩符合会计准则[200] - 购股权计划授权发行上限54,000,000股,占2019年3月31日已发行股份10%[170][172] - 截至2019年3月31日,购股权计划下未授予任何期权且无未行使期权[171][172] -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未发生任何股份购买、出售或赎回行为[187][191] - 所有董事及其关联人士未获授予或行使任何公司股份/债券购买权[186][190] - 公司确认董事在报告期内未违反证券交易行为准则[188][192] - 公司披露不存在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董事及相关人士权益[189][193] 股息政策 - 公司未就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建议派付任何股息,与2018年同期相同[94] - 公司未建议支付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股息[148]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派付股息[150] 财务状况和资产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九个月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532,797千股,较2018年同期的293,299千股增长81.7%[97] - 截至2019年3月31日累计亏损为14,664千港元,较期初35,106千港元改善58.2%[104] - 2019年九个月期间净利润为14,313千港元[104] - 汇率变动造成汇兑储备减少73千港元[104] - 公司持有1.189亿港元应收贷款,其中9690万港元贷予独立第三方[149]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贷款总额为1.189亿港元[151] - 其中超出资产比率8%的第三方贷款总额为9690万港元[151] - 向China Force Enterprises Inc.贷款2500万港元 未偿还本金2220万港元 年利率20%[153] - 向香港资源控股有限公司贷款3500万港元 未偿还本金2280万港元 年利率20%[154] - 向邵国权先生贷款2500万港元 未偿还本金2291.7万港元 年利率20%[154] - 向冠亚实业有限公司贷款3000万港元 未偿还本金2900万港元 年利率22%[156] 其他收入和收益 - 公司九个月其他收入为156千港元,同比下降47.8%[79] - 公司三个月其他收入为44千港元,同比下降68.3%[79] - 公司九个月其他收益为0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0千港元[79]
宝联控股(08201) - 2019 Q3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