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科技产业集团(08111) - 2022 - 中期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集团收入为人民币47.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39.5百万元下降65.6%[3]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4792.1万元人民币,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产品销售[1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营收为1.395亿元人民币,其中新能源产品销售收入为1.395亿元人民币[23]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收入为47.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6%[6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5.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57.6百万元大幅下降90.5%[3] - 公司期间溢利为552.1万元人民币,相比2020年同期的5758.5万元人民币下降90.4%[9]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溢利为5757.3万元人民币[2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人民币5521千元,较2020年同期人民币57585千元下降90.4%[3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5%[68]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28分,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3.35分[4] - 每股基本盈利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人民币1.28分,较2020年同期人民币13.35分下降90.4%[3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为23.7%,较去年同期20.0%提升3.7个百分点[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3.7%,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6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销售开支为1.0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8%[6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4.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3%[6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费用为140.6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281.2万元人民币下降50%[2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48.8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268.2万元人民币下降81.8%[32] - 雇员成本约为3.2百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少0.2百万元人民币[8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可再生能源产品分部溢利为925万元人民币,占公司总溢利的167.5%[21] - 新能源电力系统集成业务分部亏损65.4万元人民币[21] - 销售自助ATM系统及印刷系统分部亏损0.6万元人民币[21] - 提供硬件及软件技术服务分部亏损9.2万元人民币[21]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部溢利为6221.6万元人民币,其中新能源业务贡献2480.8万元人民币,电力系统集成业务贡献3776.5万元人民币[2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在中国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税率,部分附属公司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率[33] - 中期期间公司未派付任何股息[34] - 公司通过内部现金流及借款为未来业务计划拨资[144] - 中国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总用电量比重目标为11%左右[141] - 2021年上半年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增加7.65吉瓦同比增长73%[141] - 预期2021年中国新增光伏容量将达55至65吉瓦[141] 其他财务数据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1.959百万元,较期初人民币1.909百万元略有增加[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95.9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90.9万元人民币增长2.6%[13] - 公司2021年9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0百万元人民币[78] - 应收账款及票据为人民币154.311百万元,较期初人民币190.385百万元减少18.9%[8] - 应收账款及票据净额于2021年9月30日为人民币154311千元,较2021年3月31日人民币190385千元下降18.9%[38] - 应收账款及票据减少约36.1百万元人民币[87] - 逾期90日以上应收账款于2021年9月30日为人民币50663千元,较2021年3月31日人民币34573千元增长46.5%[41] - 180日以上账龄应收账款占比达59.2%(人民币91290千元),较期初29.1%(人民币55329千元)显著上升[41] - 应收账款减值拨备2021年上半年无拨回,2020年同期拨回人民币40120千元[44] - 存货增加约13.1百万元人民币[87] - 流动比率为2.33(流动资产人民币206.829百万元/流动负债人民币88.971百万元)[8] - 公司2021年9月30日流动比率为2.3[81] - 应付账款总额于2021年9月30日为人民币43954千元,较2021年3月31日人民币36301千元增长21.1%[47] - 0至90日账龄应付账款占比82.1%(人民币36088千元),较期初8.3%(人民币3009千元)大幅上升[47]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减少约14.4百万元人民币[87] - 应付账款及其他贷款增加约12.1百万元人民币[87] - 董事贷款余额于2021年9月30日为人民币10514千元,较2021年3月31日人民币6271千元增长67.7%[48] - 资产净值为人民币93.463百万元,较期初人民币87.942百万元增长6.3%[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人民币93.843百万元,较期初人民币88.322百万元增长6.3%[8] - 公司总权益从2021年4月1日的8794.2万元人民币增长至9384.3万元人民币,增幅6.7%[9] - 于2021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084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3月31日的2.189亿元人民币下降4.8%[24][25] - 于2021年9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14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3月31日的1.310亿元人民币下降12.3%[24][25] - 公司2021年9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55.1%[83] - 总资产从218.914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8.360亿元人民币,减少10.554亿元人民币[84] - 总负债从130.972亿元人民币减少至114.897亿元人民币,减少16.075亿元人民币[84] - 资产负债比率从59.8%下降至55.1%,减少4.7个百分点[84]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050.1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326.7万元人民币增长527.4%[13]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045.4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偿还关联方款项2402.4万元人民币[13] 可换股债券相关 - 可换股债券非流动部分为人民币25.783百万元[8] - 可换股债券减少约10.6百万元人民币[8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发行可换股债券公平值收益为95.3万元人民币[27] - 可换股债券面值163.1百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40592千元),换股价每股0.5港元,2021年6月1日到期[52] - 2011年可换股债券分为第一批11.31亿港元(人民币9.749亿元)和第二批5亿港元(人民币4.31亿元)[53] - 第二批债券因未达成修订后4000万港元(人民币3254万元)盈利保证且目标集团录得7.7万港元亏损(人民币6.3万元),本金额调整为0港元[54] - 截至2020年3月31日,6.91亿港元(人民币5.597亿元)第一批债券转换为1.382亿股普通股,换股价每股0.5港元[54] - 2021年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初始公允价值为3077万港元(人民币2536万元),实际年利率3.05%[64] - 2021年6月发行3200万港元新可换股债券予独立第三方秦忠德[60] - 2021年到期日有4400万港元未转换债券,其中3200万港元被赎回[57] - 争议性可换股债券1200万港元(人民币1013万元)转入应付款项[57][58] - 2021年9月30日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余额3104万港元(人民币2578万元)[63] - 2020-2021年度利息费用总计358.6万港元(人民币313万元)[57][63] - 衍生工具部分因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299万港元(人民币266万元)[57][63] - 可换股债券本金金额为32,000,000港元[112] - 初步换股价每股0.5港元经股份合併调整至每股2.5港元[104] - 可换股债券悉数兑换后发行合併股份上限为12,800,000股[104] - 可换股债券换股价由每股现有股份0.5港元调整至每股合并股份2.5港元[120] - 可换股债券悉数兑换后可发行合并股份数目上限为12,800,000股[120] - 2011年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1.631亿港元,换股价每股0.5港元[135] - 2012年目标集团亏损77,000港元,导致第二批可换股债券本金额调整至零[136] - 2021年3月31日尚未偿还可换股债券本金4400万港元,可兑换8800万股普通股[139] - 2021年6月1日到期的2011年可换股债券换股权终止[139] - 2021年6月17日完成发行2021年可换股债券,本金3200万港元[139] - 股份合并后换股价由每股0.5港元调整至2.5港元,可发行合并股份上限1280万股[140] 股份合并与股本结构 - 公司法定股本于股份合并后为1,000,000千股[65] - 公司已发行股本于股份合并后为448,177千股[65] - 股份合併比例為每5股現有股份合併為1股合併股份[114] - 股份合併前已發行股份總數為2,240,883,423股[115] - 股份合併後已發行股份總數調整為448,176,684股[115] - 換股股份發行佔公司當時已發行股本20%[105] - 認購人黃波持股86,825,934股佔比19.37%[111] - 認購人李曉艷持股59,094,406股佔比13.19%[111] - 公眾股東持股302,256,343股佔比67.44%[111] - 股份合并后每手买卖单位由5,000股现有股份更改为10,000股合并股份[119] - 股份合并前每股现有股份收盘价0.087港元,合并后理论收盘价每股0.435港元[119] - 现有每手买卖单位价值435港元,合并后每手10,000股估计价值4,350港元[119] - 股份合并生效日期为2021年7月19日[120][125] - 股份市价低于0.1港元被视为接近0.01港元极点触发合并要求[123] - 每手买卖单位预期价值应超过2,000港元[123] - 合并股份于2021年7月19日上午9时开始买卖[125]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448,176,684股每股面值0.5港元普通股[147][152] - 执行董事谢文杰持有2,487,469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56%[146] - 主要股东黄波持有86,825,934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9.37%[150] - 主要股东李䁱艳持有59,094,406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3.19%[150] - 主要股东黄渊铭持有35,548,238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7.93%[150] - 主要股东侯晓兵持有26,228,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5.85%[150]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本30%[128] - 购股权计划一般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0%,2018年9月26日更新后重设为10%[129] - 2021年7月19日股份合并后,可授予最高34,520,257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7%[129] - 任何12个月期间向各合资格参与者授出的购股权行使后不超过已发行股份1%[130] - 截至2021年上半年无购股权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报告日无尚未行使购股权[134]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主席赵东平兼任行政总裁职位,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162] - 董事会主席赵东平缺席2021年9月27日股东周年大会,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E.1.2条[163] - 执行董事谢文杰在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上担任主席并回答股东提问[163] - 公司董事会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3] 其他运营数据 - 雇员人数从30名减至27名,减少3名[88]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