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时资源(08028) - 2020 - 中期财报
天时资源天时资源(HK:08028)2019-11-14 04:1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52871千港元,同比增长91%[3]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68626千港元,同比增长112%[3]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溢利为8848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692千港元[3]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827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6301千港元[3] - 公司总营业额为68,62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2%[73] - 公司录得溢利827,000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301,000港元,同比改善113%[73] - 公司除稅前溢利為4,711千港元,去年同期為虧損3,812千港元[24] - 2019年六个月的期内亏损为4,442千港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3,640千港元亏损扩大22.0%[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4442千港元,同比扩大22.0%[3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利息收入為281千港元,較去年同期689千港元下降59.2%[24] - 公司融資成本為342千港元,較去年同期158千港元增長116.5%[24] - 融资成本总额342千港元,同比增长116.5%,主要来自关联公司贷款利息338千港元[30] - 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5030千港元,同比增长56.3%[31]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283千港元,同比下降38.3%[36] - 无形资产摊销10587千港元,同比增长1.0%[36] - 经营租赁支出1,469千港元,同比下降3.3%[54] - 公司未分配公司費用為4,101千港元,較去年同期5,017千港元下降18.3%[24] 采矿业务表现 - 公司採礦業務收益為68,626千港元,較去年同期32,442千港元增長111.6%[24] - 公司採礦業務分部業績為11,062千港元,去年同期為虧損1,168千港元[24] - 采矿业务分部资产为186047千港元,较上一报告期177648千港元增长4.7%[26] - 采矿业务分部负债为47735千港元,较上一报告期36024千港元增长32.5%[26] - 铜镍矿石销售收入23135千港元,镍精矿销售收入34248千港元,铜精矿销售收入11243千港元,合计68626千港元[28] - 铜镍矿石开采量同比增长49%至89155吨(2018年:59841吨)[60][63] - 铜镍矿石加工量同比增长84%至81487吨(2018年:44398吨)[59][63] - 镍价较2019年6月30日上涨超40%[59] - 铜镍矿石销售额增长64%至2313.5万港元[60] - 镍精矿销售额增长89%至3424.8万港元[60] - 铜精矿销售额达1124.3万港元(2018年无数据)[60] - 采矿业总营业额同比增长112%[60] - 采矿业务总开支4076.6万港元(资本开支487.6万+运营开支2629万+加工开支960万)[65] - 采矿业务营业额68,626,000港元,同比增长112%,除税前分部溢利11,062,000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168,000港元,增长10.5倍[73] - 公司采矿业税前利润为1106.2万港元[59] 其他业务表现 - 公司其他業務分部業績為虧損56千港元,去年同期虧損376千港元[24] - 其他业务分部亏损5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376,000港元减少85%[70][73] - 公司主要从事采矿业务及其他业务包括电竞赛事服务、纳米应用和电子商贸服务[9] - 公司持有纳米气泡有限公司22.53%股权及纳米电能有限公司27.03%股权[69] - 物业租金收入12千港元,去年同期为零[55] 现金流表现 - 经营现金流出净额为1,664千港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7,667千港元流出改善78.3%[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2,319千港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49,343千港元流出有显著改善[7] - 来自客户的现金收入为68,626千港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32,442千港元增长111.5%[7] - 采购及生产成本现金支出为50,616千港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24,474千港元增长106.8%[7] - 已付非控股权益股息为4,410千港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37,523千港元减少88.2%[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于2019年9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4586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减少17%[4] - 于2019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37543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大幅增加2762%[4] - 于2019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4924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增加38%[4] - 于2019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223998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减少4%[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18年4月1日的138,732千港元下降至2019年9月30日的100,176千港元,降幅达27.8%[5] - 公司总权益从2018年4月1日的339,582千港元下降至2019年9月30日的223,998千港元,降幅达34.0%[5] - 综合资产总额为288801千港元,较上一报告期290387千港元下降0.5%[26] - 贸易应收款项35401千港元,全部为0-90天账龄,上一报告期为0[38][3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总额为20,643千港元,较期初20,761千港元下降0.6%[40] - 上市债务证券公平值减少118千港元至2,839千港元,降幅4.0%[40] - 贸易应付款项激增至7,338千港元,较期初2,481千港元增长195.8%[43][44] - 0-30天账期应付款项占比74.7%,金额达5,479千港元[44]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34,600,000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41,600,000港元减少17%[76]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44,900,000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32,400,000港元增长39%[76] - 公司未偿还借贷16,000,000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16%[77][7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34,586千港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34,762千港元基本持平[7] 投资和联营公司表现 - 公司應佔聯營公司虧損為2,790千港元,去年同期為收益845千港元[24] - 公司非上市股權投資之股息收入為750千港元,與去年同期持平[24] - 从联营公司龙银控股获得股息收入75万港元[67] - 公司持有CGA Holdings Limited 32.52%股权,投资成本50,000,000港元,应占其亏损2,779,000港元[68] - 第三级金融资产公平值17,804千港元,占金融资产总额86.2%[50] - 公司采納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導致使用權資產增加6,546千港元,預付租賃付款減少6,546千港元,總資產無淨影響[18] - 递延税项抵免六个月累计1,146千港元,同比增长45.4%[46] - 来自关联公司贷款15,000,000港元,年利率4.5%[45] 公司治理和人事变动 - 陈奕辉于2019年9月12日辞任公司主席及执行董事[100][103] - 林启令于2019年9月1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04] - 曾惠珍于2019年6月28日辞任港银控股(股份代号:8162)独立非执行董事[10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曾惠珍、陈彩玲、林桂仁)[10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财务业绩[105] - 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未区分)[100]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守则[101] 股东结构和购股权 - 执行董事刘润芳持有未行使购股权2,075,676股,行使价每股0.1435港元[91] - 执行董事刘润芳另持有未行使购股权415,135股,行使价每股0.1329港元[91] - 执行董事刘润芳持有未行使购股权1,000,000股,行使价每股0.1080港元[91] - 四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各持有未行使购股权1,000,000股,行使价每股0.1080港元[91] - 主要股东陈奕辉实益持有普通股158,128,000股及购股权2,000,000股,合计占已发行股本5.69%[93] - 陈奕辉通过Starmax Holdings Limited控制普通股678,074,400股,占已发行股本24.11%[93] - 王基源通过CHP 1855 Limited控制普通股150,1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5.33%[93] - 陈奕辉持有未行使购股权2,000,000股,行使价每股0.1080港元[95] - 根据2003年购股权计划,雇员持有未行使购股权3,113,514股,行使价每股0.1281港元[96] - 根据2013年购股权计划,董事及雇员合计持有未行使购股权37,745,947股[97] - 陈奕辉持有GobiMin Inc股权并任董事 该公司于多伦多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份代码:GMN)[98] 其他重要事项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无形资产收益1716千港元[3]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亏损为0.158港仙[3] - 未来一年经营租赁承担1,422千港元[55]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