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为263,835千港元,同比下降6.7%[5] - 毛利为40,659千港元,同比下降4.1%[5]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为43,402千港元,同比增长220.4%[5] - 期内溢利为40,347千港元,同比增长286.8%[5] - 每股基本盈利为6.72港仙,同比增长286.2%[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2.638亿港元,全部来自环境卫生产品及相关服务的外部客户销售[45] - 公司期内溢利为4034.7万港元,所得税开支为305.5万港元[4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2.827亿港元,其中环境卫生产品及相关服务贡献2.639亿港元,航空餐饮支援服务贡献1880.3万港元[51] - 2019年同期公司期内溢利为1043.2万港元,所得税开支为311.6万港元[51] - 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从2019年同期的1354.8万港元增长至2020年的4340.2万港元[45][51] - 环境卫生及相关服务收入保持稳定,2020年为263,835千港元,与2019年263,964千港元基本持平[63] - 航空餐饮支援服务收入从2019年18,803千港元降至2020年0千港元,降幅100%[6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19年10,432千港元大幅增至2020年40,347千港元,增幅286.8%[89] - 集团总收益同比下降6.7%,从去年同期的约2.828亿港元降至约2.638亿港元[136][141] - 集团毛利同比下降4.1%,从去年同期的约4240万港元降至约4070万港元[137]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5.0%提升至15.4%[137] - 毛利由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42.4百万港元下降4.1%至期内40.7百万港元[142] - 毛利率由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5.0%轻微上升至期内15.4%[142] - 期内溢利增加29.9百万港元或286.8%至40.3百万港元[146][149] - 纯利率为15.3%,若排除政府补贴则下降至2.7%[147][1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服务成本为223,176千港元[5]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从2019年160,405千港元降至2020年150,722千港元,降幅6.0%[75] - 所得税开支从2019年3,116千港元降至2020年3,055千港元,降幅2.0%[81]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19年同期的18.9万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8.6万港元[45][51] - 未分配企业开支从2019年同期的269.4万港元增加至2020年的427.4万港元[45][51] - 一般运营费用同比增长5.2%,从去年同期的约2890万港元增至约3040万港元[139] - 财务成本同比下降34.9%,从去年同期的约20万港元降至约10万港元[140] - 一般经营开支由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8.9百万港元增加5.2%至期内30.4百万港元[143] - 融资成本减少34.9%至期内约0.1百万港元[144] - 员工总数2,094人,员工成本下降6.0%至150.7百万港元[15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环境卫生产品及相关服务分部业绩为5308.2万港元,占公司总收益的100%[45] - 环境卫生产品及相关服务分部业绩从2019年同期的1973万港元增长至2020年的5308.2万港元[45][51] - 环境卫生及相关服务分部期内收益约2.638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约2.64亿港元基本持平[128][132] - 环境卫生及相关服务分部期内毛利约40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990万港元增长2.0%[128][132] - 期内获得43份续约合同,总价值约2.488亿港元,续约率超过80%[128][132] - 期内新签8份合同,总价值约2320万港元[128][132] 现金流和现金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0,438千港元,同比增长123.5%[11] - 经营现金流为55,483千港元,同比增长100.9%[1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增加,从2019年40,469千港元增至2020年90,438千港元,增长123.4%[5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0年3月31日的40.5百万港元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90.4百万港元[148]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大幅增至33,293千港元[5] - 公司获得政府防疫抗疫基金补贴33,191千港元[64] - 其他收入大幅增加至约3330万港元,主要来自香港政府防疫抗疫基金的约3320万港元补贴[138] - 期内其他收入大幅增加至33.3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领取防疫抗疫基金补贴约33.2百万港元[142]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总资产从2019年207,652千港元增长至2020年253,006千港元,增幅21.8%[57]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1.215亿港元,较2020年3月末的1.245亿港元下降2.4%[101] - 一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占比36.4%(4425万港元),一至三个月占比45.1%(5471万港元),三个月以上占比18.5%(2249万港元)[101]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1953万港元,较2020年3月末的1474万港元增长32.5%[108] - 银行借款总额为628.7万港元,较2020年3月末的743.1万港元下降15.4%[115] - 一年内到期银行借款占比23.6%(148.5万港元),第二年占比24.2%(152万港元),第三至五年占比52.2%(328.2万港元)[122] - 银行借款浮动利率为2.33%,较2020年3月的2.60%-3.56%有所下降[123] - 银行信贷以账面价值约2668万港元的集团物业作抵押[123] - 应计员工成本为2331万港元,其他应计开支为876万港元[115]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515万港元,较2020年3月末的772万港元下降33.3%[105] 资本开支和投资活动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总成本约为368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35.5万港元大幅增长936%[98][99] - 资本开支为3.7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0.4百万港元大幅增加[154][16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无资本承担(2020年3月31日:零)[167][173] - 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168][174] - 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169][175] 股息和股东回报 - 公司未宣派2020年中期股息,而2019年支付末期股息10,020千港元[83]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任何中期股息[170] 融资和资金用途 - 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40.1百万港元[179][182]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4.8百万港元[181][183] - 资金用途包括信息技术系统强化(4.2百万港元)和市场推广(0.6百万港元)[181][183] 公司股权结构 - 董事吴醒梅通过受控法团持有72%公司权益(432,000,000股)[189] - 施氏控股有限公司实益持有公司432,0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权益的72%[196] - 丰悦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施氏家族信托受托人持有432,000,000股,占公司权益的72%[196] - 吴醒梅女士通过施氏控股有限公司和丰悦发展有限公司被视作持有全部432,000,000股公司股份[192] - 施丹妮女士作为施氏家族信托受益人被视作持有全部432,000,000股公司股份[192] - 施伟伦先生作为施氏家族信托受益人被视作持有全部432,000,000股公司股份[192] - 洪明华先生拥有64,000股购股权,该权利来自2017年2月21日批准的IPO前购股权计划[192]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432,000,000股全部由施氏家族信托通过控股公司持有[192] - 施氏家族信托为全权信托,由吴醒梅女士于2015年1月8日设立[192] - 除披露情况外,无其他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持有公司股份权益[19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无其他人士需披露持有公司股份的重大权益[199] 风险和法律事项 - 因违反《建筑物条例》面临最高罚款风险约0.1百万港元[166][171] - 无重大外汇风险且未制定对冲政策[167][17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董事酬金为532万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45][51]
永顺控股香港(06812) - 2021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