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增长15.4%至3.25亿港元[5]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15.4%至3.254亿港元[43][47][50] - 收益为325,371千港元,同比增长15.5%[145] - 收益从2020年的281,872千港元增长至2021年的325,371千港元,增幅为15.4%[196] - 毛利微降0.4%至6690万港元[5] - 毛利为66,909千港元,同比下降0.4%[145] - 除所得税前亏损扩大354%至840万港元[5] - 期内亏损激增316.9%至987万港元[5] - 公司录得亏损990万港元[43] - 期内亏损为9,867千港元,同比增长316.7%[145] - 公司期内亏损9,867千港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2,367千港元亏损扩大7,500千港元[149] - 上半年亏损9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240万港元扩大312.5%[77] - 经营亏损为5,442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846千港元[14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99港仙,增幅312.5%[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99港仙,去年同期为0.24港仙[14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同比上升20.4%至2.585亿港元[62][63] - 销售成本为258,462千港元,同比增长20.4%[145] - 毛利率为20.6%,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43] - 毛利率下降3.2个百分点至20.6%[64] - 销售及分销费用增长33.9%至730万港元[64] - 行政开支增长13.1%至6680万港元[67][71] - 财务开支净额上升9.8%至300万港元[69][73] - 所得税开支由50万港元增至150万港元[70][74] - 融资成本支出299.7万港元,同比下降14%[151]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0年的72,457千港元增至2021年的90,959千港元,增长25.5%[198] - 员工福利支出总额为9100万港元,同比增长25.5%[10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总额910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7250万港元增长25.5%[104]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2020年的5,952千港元降至2021年的5,672千港元,减少4.7%[198] - 使用权资产折旧从2020年的4,205千港元增至2021年的4,463千港元,增长6.1%[198] - 陈旧存货撇销从2020年的294千港元增至2021年的326千港元,增长10.9%[198] - 存货减值亏损拨备从2020年的2,576千港元变为2021年的拨回869千港元[198] - 经营租赁付款从2020年的104千港元增至2021年的221千港元,增幅为112.5%[198] - 核数师薪酬从2020年的1,355千港元微增至2021年的1,401千港元,增长3.4%[198] - 其他收入净额中外汇亏损为586千港元,而2020年为收益123千港元[196] - 政府补助从2020年的235千港元增加至2021年的562千港元,增幅为139.1%[19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机电产品占比48.7%成为最大收入来源[9] - 机电产品收益1.585亿港元,占总收益48.7%,同比增长28.5%[48][50] - 智能充电器收益7940万港元,占总收益24.4%[48] - 开关电源收益7640万港元,占总收益23.5%,同比增长9.2%[48][50] 各地区表现 - 欧洲市场贡献81.1%的销售额[11] - 欧洲市场收益2.64亿港元,占总收益81.1%,同比增长18.5%[55][56] - 北美市场收益4670万港元,占总收益14.4%,同比增长11.1%[55][56] - 中国市场收益1050万港元,占总收益3.2%,同比增长69.4%[55][56] - 欧洲及北美市场收益占总收益95.5%[60] - 欧洲市场收益同比增长18.5%[60] - 北美市场收益同比增长11.1%[60] - 中国市场收益由620万港元增至1050万港元(增长69.4%)[60] - 欧洲市场为主要收入来源,覆盖英国、瑞士、爱尔兰、丹麦及瑞典[191][19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球供应链中断导致运费上升和交付时间延长[28] - 全球零部件短缺严重影响物料采购和生产产出[29] - 广东生产基地经历短暂劳动力及电力短缺推高加班成本[29] - 爱尔兰和泰国新生产设施未充分利用致经营开支不合比例上升[30] - 维持较高库存水平产生额外持有成本[28] - 疫情延迟新客户首单确认及新产品开发[27] - 营销访问和活动减少影响新机会培育[27] - 全球供应链危机大幅延长生产交付周期[29] - 疫苗普及有望推动经济复苏和供应链恢复[37] - 未交付订单创下历史新高[43] - 未交付订单创历史新高[131] - 全球材料短缺和货运中断导致材料价格上涨和交货期延长[131][134] - 欧洲、美国及东南亚销售营销活动因2021年上半年间歇性封锁措施而持续暂停[109] - COVID-19疫情导致部分项目开发和产品发布搁置[109] - 公司于2021年5月8日及6月30日签订租约租赁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两处厂房以扩大产能[114] - 预计新厂房将于2021年12月15日或之前交付使用[114] - 全球对医疗保健产品、自动化设备及智能充电解决方案需求急速上升[111] - 爱尔兰生产设施因COVID-19管控措施暂停运营[116] - 泰国生产设施于2021年上半年开始运营以供应美国市场产品[116] - 广州南沙区租赁两座工厂大厦以扩大产能,预计2021年12月15日前交付[116] - 战略人才中心(STC)截至2021年6月30日有9名员工[119]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中44.7百万港元用于新生产基地发展,预计2023年末用完[123] - 升级现有生产设施已动用4.3百万港元,余额0.2百万港元预计2021年末用完[123] - 欧洲业务发展及运营已动用9.7百万港元,余额3.6百万港元预计2022年末用完[123] - 战略人才中心建立已动用5.8百万港元,余额0.5百万港元预计2022年末用完[123] - 未动用款项净额49.0百万港元存放于香港银行计息账户[128] - 剩余款项预计最迟于2023财政年度用完[128] - 集团在中国、爱尔兰及泰国设有生产设施[184]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净流动资产为2.686亿港元,较2020年底的2.923亿港元下降8.1%[76][78] - 现金及银行存款(含受限)为9060万港元,较2020年底的1.054亿港元下降14.0%[76][78] - 流动比率从2020年底的2.8倍降至2021年中的2.4倍[76][78] - 未偿还远期外汇合约名义本金达4660万港元(2020年底:0)[85][88] - 银行借款为760万港元,较2020年底的880万港元下降13.6%[87][89] - 衍生金融工具收益20万港元(2020年同期:0)[85][88] - 所有银行借款均采用浮动利率[86][88] - 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因上市所得净额提供充足营运资金[76][78] - 贸易应收款项中最大客户占比18.4%,五大客户占比68.6%[91] - 已签约但未发生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为110万港元[93] - 已承诺但未开始的不可撤销租赁合约未来付款约1.339亿港元[93] - 已发行股份数量为10亿股[93] - 质押资产包括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890万港元及银行存款610万港元[98] - 员工总数约1600人,较2020年底的1500人增长6.7%[100]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为2120万港元[98] - 银行存款质押金额为610万港元[98]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质押金额为890万港元[9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抵押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890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2120万港元以及银行存款610万港元作为银行借款担保[103] - 2021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总数约1600名,较2020年12月31日的1500名增加6.7%[104] - 公司未持有任何融资租赁的物业、厂房及设备[10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授予任何购股权[107][108] - 公司市值截至2021年6月30日为1.9亿港元[23] - 不派发中期股息,去年同期为每股0.8港仙[133][136] - 末期股息每股1.2港仙,总金额12,000,000港元[133][136] - 公司支付股息12,000千港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8,000千港元股息增加4,000千港元或50%[149] - 总资产增长0.9%至5.48亿港元[6] - 总负债上升15.5%至2.07亿港元[6] - 资产净值下降6.3%至3.42亿港元[6]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0年12月31日的364,805千港元下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341,747千港元,减少23,058千港元或6.3%[147] - 存货从2020年12月31日的132,931千港元增加至2021年6月30日的215,708千港元,增长82,777千港元或62.3%[14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0年12月31日的183,044千港元减少至2021年6月30日的120,379千港元,下降62,665千港元或34.2%[147] - 银行及现金结余从2020年12月31日的99,216千港元下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84,465千港元,减少14,751千港元或14.9%[147]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0年12月31日的129,788千港元增加至2021年6月30日的161,219千港元,增长31,431千港元或24.2%[147] - 使用权资产从2020年12月31日的23,200千港元减少至2021年6月30日的18,587千港元,下降4,613千港元或19.9%[147]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0年12月31日的53,678千港元微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52,758千港元,减少920千港元或1.7%[147] - 流动负债从2020年12月31日的158,860千港元增加至2021年6月30日的192,735千港元,增长33,875千港元或21.3%[147]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大幅下降至311.4万港元,同比下降93.9%[151]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9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所得4587.3万港元[151]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增至767.6万港元,同比增长258.2%[151] - 购买上市股本投资支出396.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零[151] - 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531.6万港元,同比增长82.1%[15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4034亿港元,去年同期增加3901.5万港元[15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降至8446.5万港元,同比下降37.9%[151] - 银行存款余额4446.5万港元,同比下降61.7%[151] - 三个月定期存款4000万港元,同比增长100%[151] - 公司所有按公平值列账的资产及负债于2021年6月30日均归类为第2层,但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的金融资产-流动除外,其归类为第1层[165] - 公司所有按公平值列账的资产及负债于2020年12月31日均归类为第2层[16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第1、2及3层之间均无转换[165] - 公司认为并无任何重大流动资金风险[160][162] - 与年末比较,金融负债的合约性未贴现现金流出并无重大变动[160][162] - 公司风险管理功能或任何风险管理政策自2020年12月31日以来并无变更[159][161] - 应用新订准则及准则修订本对集团财务表现并无重大影响[155] - 公司已采纳于2021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的新订准则及准则修订本[155] - 编制中期财务资料所用的会计政策与2020年度年报一致[155] - 公司核数师对2020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的报告为无保留意见[155] - 按公平值列账资产及负债期初结余为35,554,000港元,期末结余为37,637,000港元[182] - 土地及楼宇账面值从21,700,000港元下降至21,207,000港元,减少493,000港元[182][192] - 衍生金融工具产生收益244,000港元,但结算后出现净亏损23,000港元[182] - 金融资产添置3,968,000港元,出售1,003,000港元,净增2,965,000港元[182] - 客户A贡献收益76,518,000港元,同比增长1.1%[190] - 客户B贡献收益46,244,000港元,同比下降11.0%[190] - 客户C新晋为主要客户,贡献收益34,388,000港元[190] - 非流动资产中21,207,000港元土地及楼宇位于香港[192][193] - 外汇风险主要涉及港元、人民币、泰铢和欧元货币[83][88]
致丰工业电子(01710) - 2021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