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津上机床中国(01651) - 2021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销售总收入约为人民币3,116,976千元,较上年同期上升约60.4%[10] - 公司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31,169.76百万元,同比增长60.4%[13][14] - 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约20.2%上升至回顾年度的约24.6%[10]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0.2%上升至24.6%[13][16] - 回顾年度净利润约为人民币391,952千元,较上年同期上升约151.5%[10] - 净利润约为人民币391.952百万元,同比增长151.5%[13] - 回顾年度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1.03元,较上年同期上升约151.2%[10] - 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1.03元,同比增长151.2%[13] - 毛利增加95.2%至约人民币765.307百万元[16] - 年内溢利为人民币391,952千元,同比增加151.5%[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430,115千元,同比增加109.8%[24]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100天,同比减少49天[25][27] - 流动比率为2.4倍,去年同期为3.2倍[25][30]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可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407,662千元,较上年人民币387,390千元增长5.2%[163] 成本和费用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126,931千元,同比上升19.2%,占收入4.1%[18]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93,813千元,同比增加20.6%[19] - 其他开支为人民币2,305千元,同比增加人民币821千元[20]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计提人民币8,795千元,去年同期为拨回人民币196千元[21]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990千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76千元[22]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78,306千元,同比增加163.8%[23] - 集团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244,670千元,占收入总额约7.8%[35] - 年度员工总成本为244,670,000元人民币,较2020年203,944,000元增长20.0%[191] - 审计服务费用为人民币870千元[70] - 中期审阅费用为人民币500千元[70] - 其他非审计服务费用为人民币93千元[70] - 总审计及非审计服务费用为人民币1,463千元[7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精密车床销售额约人民币2,701.274百万元,同比增长61.1%[14][15] - 精密加工中心销售额约人民币196.918百万元,同比增长82.5%[14][15] - 精密磨床销售额约人民币107.942百万元,同比增长30.1%[14][15] - 其他产品销售额约人民币97.859百万元,同比增长53.3%[14][15] 各地区表现 - 公司通过海外销售渠道日本津上出口产品至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家[10] - 公司产品以中国市场为主,并通过日本津上销往日欧美及东南亚等地区[2] - 公司产品主要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市场销售,并通过母公司出口日本、欧美及东南亚地区[86] - 供应商按地区分布:中国内地221家[142],日本16家[142],台湾6家[142],韩国1家[1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25港元,全年股息每股0.40港元,为公司上市以来最高[10]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25港元,总额约95,201,000港元[161] - 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财务业绩、现金流状况及资本需求等8项要素[73][74] - 安徽津上精密机床有限公司投资总额预计为人民币275,000千元[33] - 安徽津上建造工程总价款约人民币1.755亿元[33]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已转固定资产人民币176,564千元[33] - 计入在建工程款项约人民币18,027千元[33] - 计入预付设备款约人民币19,008千元[33] - 计划下一财年支付设备购入合同款项约人民币7,767千元[33] - 安徽津上注册资本增至人民币1.5亿元[33] - 公司于2021财年回购总计422,000股股份,总支出约2,582,080港元(扣除佣金)[186][187] - 股份回购涉及四个月份,其中四月回购219,000股(最高价6.45港元/股),八月回购171,000股(最低价5.65港元/股)[187] - 公司存在未遵守上市规则第14A.54条情况,涉及技术许可费超出原定上限[160] - 公司将于2021年8月16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处理违规事宜[160] - 截至报告日期未发现其他重大不合规情况[160] - 2021财年向日本津上支付的技术许可费及售后服务费超出年度上限[183] - 技术许可协议实际支付金额144,267千元超出年度上限129,000千元[182] - 公司向日本津上实际支付的技术许可费超出年度上限,具体超出金额未披露但构成内部监控失效事件[83] - 公司已加强内部监测程序,财务经理及高级管理层将每月密切监察持续关连交易实际额[83] - 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经董事会评估认为除技术许可费事件外已足够有效[83] - 中美贸易争端及疫情可能对高端数控机床需求产生较大负面影响[71] - 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0年40.45%下降至2021年31.26%,最大客户占比从25.21%降至12.34%[188] - 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从2020年45.18%微升至2021年45.93%,最大供应商占比从17.87%升至19.72%[188] - 日本津上集团同时为公司最大客户和最大供应商[190] - 总销售协议实际交易金额384,645千元低于年度上限840,000千元[182] - 总采购协议实际交易金额152,361千元低于年度上限358,000千元[182] - 技术许可协议续期至2023年3月31日[178] - 总销售协议续期至2023年3月31日[179] - 总采购协议续期至2023年3月31日[18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IT电子零部件、自动化、医疗器械和工程机械等行业[10] - 公司制造并销售TSUGAMI品牌的精密车床、精密加工中心和精密磨床等高端数控机床[2] - 公司已成长为中国机床市场最大的外资品牌数控机床制造商[2]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IT电子零部件、自动化、医疗器械和工程机械等行业[86] - 公司成立于2003年,已成为中国机床市场最大外资品牌数控机床制造商[86] - 公司采用基于ISO 9001的综合质量控制系统生产优质产品[143] - 公司获得第五届金港股最佳工业制造公司大奖[88]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至少三分之一[52][53] - 公司确认全体董事在本年度一直遵守上市规则附錄十所载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51] - 公司管理层根据企业管治守则向所有董事会成员提供每月更新资料[52]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能分开,主席负责整体管理及战略规划,行政总裁专注日常业务管理[54] - 公司全体董事已参与适当持续专业发展并向公司提供本年度培训记录[56]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或委任函,固定任期为三年[55] - 公司确认一直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50] - 公司董事会成员之间及主席与行政总裁之间不存在任何重大相关关系[5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在公司所有公司通讯中列明[53] - 公司董事具备专业背景,包括1名会计学学士和科技管理硕士学位的财务经理[48] - 董事会于本年度共召开四次会议[57] - 审核委员会于2021财年举行二次会议[59] - 薪酬委员会于2021财年举行二次会议[60] - 提名委员会于2021财年举行二次会议[62] - 审核委员会成员变动:米山贤司于2021年4月1日获委任[59] - 审核委员会成员变动:堆朱诚治于2021年4月1日不再担任[59] - 薪酬委员会确定二位新任董事薪酬(堆朱诚治和米山贤司)[60] - 审核委员会审阅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59] - 审核委员会审阅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59] - 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唐东雷博士4/4、李泽群博士4/4、西嶋尚生先生4/4等)[67] - 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黄平博士2/2、谭建波先生2/2)[67] - 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唐东雷博士2/2、黄平博士2/2、谭建波先生2/2)[67] - 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西嶋尚生先生2/2、甲田英一博士2/2、谭建波先生2/2)[67] - 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全体董事1/1)[67] - 竞争监察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6] - 公司秘书黄慧儿女士本年度已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72] - 公司已制定内幕消息政策,规定实时通报潜在内幕消息泄露事宜[84] - 公司设有反舞弊管理制度,明确舞弊行为定义及内控机制[150] - 公司提供严密举报机制,严格保密举报人信息并给予相应奖励[150] - 公司确认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属独立[166] - 董事可获公司资产弥偿与职务相关的损失(欺诈或不诚实除外)[175] - 股东特别大会需由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缴足股本的股东书面要求召开[75] - 股东提案需满足持股十分之一条件并按特定程序提交[76] - 董事候选人提名需在股东大会前7日提交包含上市规则要求资料的书面通知[77] - 股东查询可通过书面邮寄或发送至ir@tsugami.com.cn邮箱[78] - 公司通过官网www.tsugami.com.cn发布财务报告及公告[79] - 风险管理系统旨在提供合理而非绝对的重大错误陈述保障[80] - 公司聘请独立专业风险顾问搭建风险管理架构并制定风险评估报告[81]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1年8月16日在香港举行[199] - 股份过户登记将于2021年8月11日至16日暂停以确定股东投票资格[200] - 股份过户登记将于2021年8月23日至25日暂停以确定末期股息资格[200] - 股东须于2021年8月10日下午4:30前完成过户手续以获得投票资格[200] 董事及高管信息 - 西嶋尚生73岁自2003年9月加入集团2013年7月2日获委任董事2015年5月13日调任非执行董事[41] - 松下真実57岁2015年5月13日获委任非执行董事2017年9月4日加入审核委员会2019年6月17日离任[41] - 米山贤司56岁2021年4月1日获委任非执行董事和审核委员会成员2019年5月起担任津上精密机床监事[43] - 甲田英一73岁2015年5月13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17年9月4日加入提名委员会[44] - 黄平58岁2015年5月13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17年9月4日加入审核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2018年2月2日调任薪酬委员会主席[44] - 谭建波52岁2016年12月12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17年9月4日起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和提名委员会成员[46] - 蒋平58岁2006年3月加入集团任副总裁负责业务及经营2015年11月至2021年3月出任津上精密机床董事[47] - 高级管理层薪酬:1人少于100万港元,2人介于100万至200万港元[61] - 执行董事唐东雷持有公司15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0.03%[168] - 非执行主席西嶋尚生持有相联法团日本津上10,000股股份,占其股权的0.02%[170] - 控股股东日本津上实益持有公司27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70.90%[172] - 唐东雷博士、李泽群博士及黄平博士将于下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166] - 米山贤司先生于2021年4月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65] - 堆朱诚治先生于2021年4月1日辞任非执行董事职务[165] - 日本津上持有公司约70.90%股份为控股股东[177] - 公司于2017年9月4日与控股股东订立不竞争契据[198] - 控股股东确认截至2021年3月31日年度遵守不竞争承诺[198] - 竞争执行委员会由两名无利害关系董事组成并检查控股股东遵守情况[198] - 竞争监查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并审阅控股股东遵守情况[198] - 公司无任何存续的购股权计划[173] - 公司未订立任何可能导致发行股份的股本挂钩协议[173] - 公司证券持有人不享有任何税务减免[197] - 公司于回顾年内维持不少于25%的公众持股量[197] 员工与人力资源 - 集团员工总数1,812名,较上年增加319名(增幅21.4%)[35] - 员工总数从2020年1,493名增至2021年1,812名,增幅21.4%[191] - 制造部门员工数量达1,087名,占总员工数60.0%[191] - 集团员工总数为816人[126] - 员工年龄分布中31至40岁员工数量为799人[126] - 公司员工总流失率为19%[131] - 按性别分布离职率分别为男性18%和女性21%[131] - 按年龄组别离职率分布:20-30岁25%,31-40岁16%,41-50岁10%,51-60岁6%,60岁以上0%[131] - 公司为所有员工提供培训总时数68,921小时,人均培训时数38.04小时[134] - 女性员工平均培训时数42.64小时,男性员工35.87小时[134] - 董事人均培训10小时,经理28.5小时,普通员工40小时[134] - 公司实施PTC后备干部制度,培训周期3-5周[138] - 公司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包括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和强制消毒[133] - 公司因工伤损失工作日共500日,较2020财年208日增加140.4%[132] - 2020财年录得6宗严重肢体受伤事件,本年度为零[132] - 公司要求新员工入职时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资料并进行严格审查[140] - 公司禁止对员工进行骚扰、虐待及性骚扰等行为[140] - 公司未发现任何违反防止童工或强制劳工相关法律法规的重大违规事件[140] - 公司组织113名员工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合计献血22,600毫升[151] 环境、社会及管治 (ESG)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中国营运点,未来将扩大披露范围[90]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由董事会设定大方向并确保风险控制机制有效性[89] - 废气排放中氮氧化物(NOx)为95.96千克[102] - 废气排放中硫氧化物(SOx)为0.65千克[102] - 废气排放中悬浮微粒(PM)为8.15千克[102] - 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符合ISO 14001:2015标准[100] - 本年度无重大环境法律法规违规事件[100] - 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车辆燃油(范围一)和外购电力(范围二)[102] - 通过视频会议等电子通讯手段减少差旅碳排放[101][102] - 鼓励员工使用公共交通及环保车辆通勤[101] - 定期进行车辆检查和保养以维持效率[101] - 通过张贴绿色信息告示提高员工环保意识[102]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0,155.36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范围一排放113.94吨(1.1%),范围二排放10,000.30吨(98.5%),范围三排放41.12吨(0.4%)[103] - 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每生产单位1.10吨二氧化碳当量,总生产单位约9,245台[103] - 有害废弃物总量为122.15吨,其中废矿物油71.48吨(58.5%),废磨床泥29.40吨(24.1%),废乳化液9.74吨(8.0%),废油漆桶9.98吨(8.2%)[107] - 有害废弃物密度为每生产单位0.01吨[107] - 无害废弃物总量为294.46吨,其中纸张239.02吨(81.2%),塑料43.20吨(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