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旦张江(01349)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10 09: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关键点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和归类。以下是严格按照单一主题维度分组的要点,所有关键点均使用原文并保留了对应的文档ID引用。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9.69%至2.356亿元人民币[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8.30%至2908万元人民币[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53万元人民币[5]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5824万元人民币[3]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70.00%至0.03元人民币[5]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2.36亿元,同比下降39.69%[43]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9.7%至23.56亿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39.07亿元人民币)[152] - 净利润同比下降65.5%至2.94亿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8.51亿元人民币)[15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8.3%至2.91亿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9.17亿元人民币)[152] - 基本及稀释每股收益同比下降70%至0.03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0.10元人民币)[154] - 综合收益总额同比下降65.4%至2.94亿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8.51亿元人民币)[154]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29,364,848元[163] - 公司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85,071,929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91,719,590元[16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增加10.69个百分点至24.15%[5] - 所得税费用为136.8万元人民币[3]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1.53%至1797万元,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例从9%降至8%[5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8.83%至1.175亿元,因疫情导致推广活动减少[52] - 研发费用同比上升6.20%至5437万元,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从13%升至23%[5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2%至5.44亿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5.12亿元人民币)[152]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扩大882.7%至1.76亿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179.58万元人民币)[152] - 其他收益同比大幅增长519.7%至1301.31万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210.01万元人民币)[152] - 财务费用净额实现扭亏为盈,录得收益11.24万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亏损234.60万元人民币)[152] - 投资收入同比下降88.2%至170.32万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1443.18万元人民币)[15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9.58%至6082万元人民币[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9.58%至6082万元[51] - 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9.6%至6081.9万元(2019年同期:1.01亿元)[157]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下降14.1%至3.71亿元(2019年同期:4.32亿元)[157] - 支付职工现金基本持平为8871.3万元(2019年同期:8848.6万元)[157] - 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增长6.1%至1.77亿元(2019年同期:1.67亿元)[157] - 各项税费支付下降31.4%至3678.2万元(2019年同期:5364.7万元)[15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5.77亿元,其中支付其他投资活动现金5.3亿元[157]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9.24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收到的9.96亿元[15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流入9.238亿元,主要因收到IPO募集及超募资金9.96亿元[53] - 汇率变动对现金影响额5.14万元(2019年同期:0.57万元)[158] - 公司层面经营现金流净额5221万元,低于合并层面的6082万元[159] 资产、负债和权益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上年末增长100.79%至18.70亿元人民币[5] - 总资产较上年末增长53.53%至24.02亿元人民币[5]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212.49%至15.29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1.95%升至63.66%,主要因IPO募集资金到账[55] - 长期股权投资同比增长78.31%至6144万元,因对百富常州追加投资[55]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77.95%至439万元,因上年同期预收技术转让款[57] - 资本公积同比增长191.08%至12.001亿元,因IPO股本溢价计入[5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1,529,302,256元[59] - 公司贷款余额为人民币160,000,000元[60] - 长期股权投资为0.61亿元,比年初增加0.33亿元,涨幅118.80%[62] - 货币资金从2019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7.68亿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52.93亿元,增长165.2%[148] - 应收账款从2019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77亿元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95亿元,下降21.8%[148] - 存货从2019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186.91万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120.99万元,增长29.3%[148] - 长期股权投资从2019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807.89万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143.84万元,增长118.9%[148] - 开发支出从2019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497.08万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750.10万元,增长16.9%[148] - 总资产从2019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56.48亿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40.25亿元,增长53.5%[148] - 流动资产从2019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13.82亿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96.13亿元,增长72.3%[148] - 非流动资产从2019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2.66亿元微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4.12亿元,增长3.4%[148] - 公司合并总资产从2019年12月31日的156.4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0年6月30日的240.25亿元人民币,增幅达53.5%[149] - 公司合并股东权益从2019年12月31日的93.31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186.86亿元人民币,增幅达100.2%[149] - 公司层面货币资金从2019年12月31日的5.24亿元人民币激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14.77亿元人民币,增长181.9%[150] - 公司合并资本公积从2019年12月31日的2.38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12.00亿元人民币,增长404.5%[149] - 公司合并流动负债从2019年12月31日的5.71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4.79亿元人民币,下降16.1%[149] - 公司合并短期借款从2019年12月31日的1.49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1.60亿元人民币,增长7.4%[149] - 公司合并应付职工薪酬从2019年12月31日的4812.35万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867.46万元人民币,下降82.0%[149] - 公司合并应交税费从2019年12月31日的3630.14万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207.78万元人民币,下降94.3%[149] - 公司层面应收账款从2019年12月31日的3.49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2.73亿元人民币,下降21.7%[150] - 公司层面股东权益从2019年12月31日的108.73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202.18亿元人民币,增长85.9%[151] - 期末现金余额大幅增长212.5%至15.29亿元(期初:5.77亿元)[158] - 公司2020年6月30日股东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868,618,082元,较期初显著增长[163] - 公司2020年6月30日资本公积大幅增至人民币1,200,120,029元,主要来自新股发行[163] - 公司2020年6月30日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533,698,354元[163] 核心产品与业务线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全球首个尖锐湿疣光动力药物艾拉®,显著降低复发率并填补特殊部位治疗国际空白[10] - 抗肿瘤药物里葆多®于2009年8月上市,采用隐形脂质体技术可降低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11] - 全球首个鲜红斑痣光动力药物复美达®具有代谢迅速、避光期短、治愈率高且瘢痕发生率低等优势[1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医药产品的销售收入[13] - 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策略,根据订货合同和预计销售情况编制生产计划[15] - 光动力药物采用自有团队营销,抗肿瘤药物采用委托CSO营销[16] - 公司三大主导产品艾拉®、里葆多®及复美达®对总收入贡献达99%[50]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9.69%至2.356亿元,主要产品艾拉®、里葆多®、复美达®销售量分别下降48%、30%、34%[51] - 公司艾拉®光动力药物于2007年取得注册批件并实现产业化[26] - 公司复美达®于2016年获得注册批件并于2017年实现产业化[26] - 公司肿瘤治疗药物里葆多®于2009年上市销售[28] - 公司于2019年启动里葆多®国内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研究[28] - 公司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项目在大规模生产工艺上取得突破并完成生产线改造[28] 研发投入与进展 - 研发投入总额为5690.323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4.15%[31]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4.45%[31] - 研发人员数量99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6.02%[34]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273.0156万元,平均薪酬12.8587万元[34] - 累计申请发明专利88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8项[30]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5437.3006万元[31] - 本期资本化研发投入253.023万元[31] - 公司CD30-DM1项目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25] - 公司Trop2和Her2抗体偶联药物正进行临床前研究[25] - 公司盐酸氨酮戊酸治疗宫颈癌前病变项目正处于II期临床研究[27] - 公司盐酸氨酮戊酸治疗中重度痤疮项目正在进行临床I期研究[27] - 抗CD30抗体交联项目处于I期临床研究阶段,技术水平达国际领先[37] - Trop2抗体偶联药物和抗Her2抗体偶联药物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37] - 海姆泊芬针对鲜红斑痣适应症正在美国进行注册,技术水平为国际领先[37] - 盐酸氨酮戊酸针对HPV感染的宫颈疾病处于II期临床研究,针对痤疮处于I期临床研究,技术水平均为国际领先[37] -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正在美国进行注册,国内一致性评价和注册准备中,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37] - 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37] - 奥贝胆酸正在进行临床一致性评价和注册,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37] - JAK1抑制剂已获得临床批件,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37] 市场前景与行业背景 - 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的21.8%[22] - 鲜红斑痣在新生儿中发病率高达千分之三至四[21] - 65%以上鲜红斑痣患者病灶会逐渐扩张并在40岁前出现增厚或结节[21] - 尖锐湿疣治疗领域主要分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光动力疗法三种方案[20] - 多柔比星是中国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市场份额首位且增长最快的品种[23] 主要投资项目 - 海姆泊芬美国注册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3亿元,累计投入1274.79万元[32] - 生物医药创新发展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4亿元,累计投入3716.4万元[33] - 持有Adgero 400,000股普通股[63] - 泰州复旦张江总资产262,644,199元,净资产92,691,500元,营业收入24,121,355元,净利润4,196,388元[64] - 风屹控股总资产3,519,934元,净资产3,519,934元,净利润-701元[64] - 上海溯源总资产17,222,521元,净资产-11,429,770元,营业收入4,069,934元,净利润1,866,356元[64] - 百富常州总资产171,505,849元,净资产170,945,307元,净利润-2,045,293元[64] - 德美诊联总资产18,000,028元,净资产-32,000,819元,营业收入2,526,725元,净利润-10,681,045元[64]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主要股东上海医药集团持股20.15%[49] - 股东新企二期持股15.04%[49] - 股东杨宗孟持股7.67%[49] - 股东王海波持股5.55%[49] - 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49] - 公司股份总数从9.23亿股增加至10.43亿股,增幅13.0%[118]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9105.95万股至4.31亿股,占股份总数比例从36.84%提升至41.33%[118] - 有限售条件股份增加2894.05万股至6.12亿股,占股份总数比例从63.17%降至58.67%[118]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增加2894.05万股至3.87亿股,占股份总数比例从38.74%升至37.06%[118] - 人民币普通股增加9105.95万股至9105.95万股,占股份总数8.73%[118] - 境外上市外资股保持3.4亿股不变,占股份总数比例从36.84%降至32.60%[118] - 国有法人持股保持3063.63万股不变,占股份总数比例从3.32%降至2.94%[118] - 境内自然人持股保持1.95亿股不变,占股份总数比例从21.11%降至18.68%[11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38,363户,其中A股股东38,228户,H股股东135户[124] - HKSCC NOMINEES LIMITED 期末持股数量为268,797,900股,占总股本比例25.77%[125] -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数量为210,142,560股,占总股本比例20.15%,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39,578,560股[125] - 新企二期创业投资企业期末持股数量为156,892,912股,占总股本比例15.04%,全部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25] - 杨宗孟期末持股数量为80,0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7.67%,全部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25] - 王海波期末持股数量为57,886,430股,占总股本比例5.55%,全部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25] - 上海复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数量为30,636,286股,占总股本比例2.94%[125] - Invesco Hong Kong Limited期末持股数量为27,313,000股,占总股本比例2.62%[125][131] - 上海志渊投资中心期末持股数量为26,16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2.51%,全部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25] - 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上海医药持有A股139,578,560股(占A股类别19.85%)及H股70,564,000股(占H股类别20.75%),合计占公司总股本20.15%[131] - 新企二期创业投资企业持有A股156,892,912股,占A股类别股份的22.32%[131] - 执行董事王海波间接持股99.42万股[135] - 执行董事苏勇间接持股79.61万股[135] - 执行董事赵大君间接持股79.61万股[135] - 职工代表监事余岱青间接持股29.84万股[135] - 职工代表监事王罗春间接持股23.87万股[135] - 高管李军、甘益民、杨小林、薛燕各间接持股59.67万股[135] - 核心技术人员张文伯间接持股45.71万股[135] - 核心技术人员蒋剑平间接持股42.73万股[135] - 核心技术人员陶纪宁间接持股21.84万股[135] - 核心技术人员沈毅珺间接持股17.90万股[135] 风险因素 - 公司产品种类相对单一[47] - 新药研发周期可能长达十年或以上[46] -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影响公司竞争力[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