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01257) - 2020 - 中期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收益为4,245,875千港元,与去年同期4,241,430千港元相比基本持平,增长0%[13]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盈利为822,20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813,184千港元增长1%[13] - 每股基本盈利为39.80港仙,较去年同期39.36港仙增长1%[13] - 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为1,565,38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369,150千港元增长14%[13]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4,245,875,000港元,与去年同期4,241,430,000港元基本持平[38] - EBITDA同比增长14%至1,565,385,000港元(去年同期:1,369,150,000港元)[38] - 股东应占盈利微增1%至822,208,000港元(去年同期:813,184,000港元)[38] - 公司收入为42.4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42.41亿港元基本持平[113] - 毛利为14.26亿港元,同比增长7.5%(2019年同期:13.27亿港元)[113] - 税前利润为10.26亿港元,同比下降1.4%(2019年同期:10.41亿港元)[113] - 期内净利润为8.27亿港元,与去年同期8.26亿港元基本持平[113]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39.80港仙,较去年同期39.36港仙增长1.1%[113]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间盈利为8.222亿港元(2019年同期:8.132亿港元)[159] - 2019年同期净利润为8.132亿港元,2020年同比下降1.1%[1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员工成本约为港币261,398,000元,较2019年同期港币231,168,000元增长13.1%[82] - 财务费用总额为261,676,000港元,其中银行借款利息257,810,000港元,应付中间控股公司款项利息9,484,000港元[151] - 已付利息2.67亿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1.68亿港元增加58.9%[123] - 应付中间控股公司利息开支从2019年同期的2,688千港元增加至2020年的9,484千港元,增幅252.9%[189] - 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916,378,000港元,其中工资薪金231,049,000港元,退休保障计划供款30,349,000港元[153] - 采购机器费用从2019年同期的19,718千港元增加至2020年的56,861千港元,增幅188.4%[186] - 蒸汽采购费用从2019年同期的572千港元激增至2020年的10,105千港元,增幅1,666.6%[186] - 主要管理层薪酬总额为2486.2万港元,同比增长29.5%(2019年:1920.6万港元)[191] 各条业务线表现: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 - 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收益达3,639,878,000港元,占集团总收益85.7%[39] - 生物质总设计处理能力达每年8,089,800吨[43][44] - 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上网电量2,514,567兆瓦时,同比增长53%[45][46] - 生物质原材料处理量2,891,000吨,同比增长43%[45][46] - 蒸汽供应量588,000吨,同比增长67%[45][46] - 生物质项目EBITDA达13.1亿港元,同比增长32%[45][46] - 生物质项目净利润7.72亿港元,同比增长23%[45][46] - 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建造服务收益同比下降19.1%至16.03亿港元[144] - 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运营服务收益同比上升50.2%至19.19亿港元[144] - 服务特许经营权安排财务收入同比上升35.6%至1.22亿港元[144] 各条业务线表现: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 - 新增危废及固废设计处理能力约每年39.25万吨[22][23] - 危废及固废无害化处置量80,000吨,同比减少2%[49][51] - 危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量5,700吨,同比增长32%[49][51] - 资源化产品销售2,400吨,同比增长20%[49][51] - 危废及固废项目EBITDA为1.92亿港元,同比减少32%[50][51] - 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建造服务收益同比下降47.7%至1.33亿港元[144] 各条业务线表现:环境修复项目 - 公司承接环境修复项目31个,总合同金额约人民币8.74亿元[20][21] - 新增环境修复项目合同金额约人民币1.49亿元[22][23] - 环境修复项目合同总金额约人民币4.87亿元,涉及11个执行中项目[52] - 环境修复项目EBITDA约港币1322.4万元,同比下降75%[53][54] - 环境修复项目净盈利约港币252.8万元,同比下降93%[53][54] - 环境修复项目运营服务收益同比下降71.3%至6191万港元[144] 各条业务线表现:光伏及风电项目 - 光伏及风电项目总投资额约人民币13.95亿元,总装机容量125.9兆瓦[55][56] - 光伏及风电项目上网电量135,965兆瓦时,同比下降5%[57][58] - 光伏及风电项目EBITDA约港币9619.6万元,同比下降4%[57][58] - 光伏及风电项目净盈利约港币4379万元,同比下降7%[57][58] - 光伏发电及风电项目运营服务收益同比下降9.1%至9778万港元[144]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客户合约收益占比99.9%达41.21亿港元[145] - 来自单一中国地方政府机关收益达937,415,000港元,占集团收益比例超过10%[148] - 来自中国地方政府机关的建造服务、运营服务及财务收入总额为3,778,832,000港元[149] - 中国内地业务占比超过95%,形成自然外汇对冲效应[7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现金流健康且盈利较去年同期轻微增长[31][32] - 公司通过区域燃料互补和"优质优价"模式降低采购成本[31][32] - 公司危废业务成立区域调度中心完善"大客户"体系[31][32] - 公司向发改委提交新冠疫情对生物质能行业影响的紧急报告[33][35] - 公司参与编写《2020年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报告》[33][35] - 公司正推动业务转型,增加环境修复业务比重[66][68] - 公司计划拓展一般工业固废及废旧轮胎处理等新兴业务[66][68] 其他重要内容:运营和项目数据 - 公司已落实环保项目116个,总投资额达约人民币300亿元[20][21] - 公司新取得9个新项目及3份补充协议,新增总投资额约人民币10.81亿元[22][23] - 新增生活垃圾设计处理能力约每年2.19万吨[22][23] - 新增设计蒸汽供应能力约每年82万吨[22][23] - 公司在建或执行中项目共35个,包括11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13个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和11个环境修复项目[24][26] - 生活垃圾总设计处理能力达每日约8,910吨[43][44] - 生活垃圾处理量1,077,000吨,同比增长70%[45][46] - 绿色发电量2,650,533兆瓦时,可满足2,208,777户家庭年用电需求[59][62] - 减少标准煤消耗1,060,213吨,减排二氧化碳2,226,684吨[59][62] - 处理垃圾发电厂及危废填埋场渗滤液308,976立方米[59][62] - 公司正式向公众开放项目21个[36][37] - 公司累计开展线下公众开放活动66次接待1,051人次[36][37] - 公司开展线上开放活动8次吸引682,311人次浏览[36][37] - 公司所有运营项目的排放数据实时上传政府监管平台[36][37] 其他重要内容:资产和负债 - 资产总额为28,866,900千港元,较2019年末26,258,315千港元增长10%[13] - 负债总额为17,770,785千港元,较2019年末15,670,963千港元增长13%[13]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为10,823,449千港元,较2019年末10,346,219千港元增长5%[13]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536,693千港元,较2019年末2,897,486千港元下降12%[13] - 资产负债比率为61.6%,较2019年末59.7%上升1.9个百分点[13] - 流动比率为158.8%,较2019年末148.7%上升10.1个百分点[13] - 公司总资产为港币288.669亿元,较2019年底增加约9.9%[69][71] - 公司净资产为港币110.961亿元,较2019年底增加约4.8%[69][71] - 每股净资产为港币5.24元,较2019年底增加5%[69][71]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港币25.367亿元,较2019年底减少约12.5%[70][72] - 公司运营资金主要来自中期票据发行、内部现金流及银行贷款[70][72] - 公司现金大部分以港币和人民币持有[70][7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未偿还贷款总额为131.53亿港元,较2019年底增加20.59亿港元[73] - 有抵押计息借贷约为71.53亿港元,无抵押计息借贷约为60亿港元[73] - 贷款货币构成:人民币占比74%,港元占比26%[73] - 银行融资额度达188.1亿港元,其中67.51亿港元未动用[73] - 获得中国银行40亿元人民币三年期资金支持[73] - 获得中国邮政储蓄银行50亿元人民币三年期金融合作[74] - 获批注册总额不超过35亿元人民币的中期票据,有效期两年[75] - 2020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金额10亿元人民币,期限3+2年,首三年票面利率3.68%[77] - 中期票据未发行注册本金余额为25亿元人民币[77] - 已抵押资产账面净值总额约为港币15,769,943,000元,较2019年末港币14,193,658,000元增长11.1%[81] - 建造合约采购承诺约为港币1,967,457,000元,较2019年末港币1,934,256,000元增长1.7%[81] - 联营公司资本注入承诺港币32,730,000元,较2019年末港币33,148,000元减少1.3%[81] - 合营企业资本注入承诺港币15,279,000元,2019年末为零[8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61亿港元,较2019年末26.85亿港元减少12.1%[115]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131.53亿港元,较2019年末110.95亿港元增长18.6%[117] - 资产净值为110.96亿港元,较2019年末105.87亿港元增长4.8%[118] - 合约资产总额为86.99亿港元,较2019年末70.04亿港元增长24.2%[115][117] - 公司截至2020年6月30日保留盈利为57.388亿港元,较期初49.118亿港元增长16.8%[119]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为1.797亿港元[119]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汇兑储备减少1.780亿港元[119] - 公司综合储备从2019年末87.382亿港元增至2020年6月末92.154亿港元,增长5.5%[119][120] - 非控股权益从期初2.411亿港元增至2.727亿港元,增长13.1%[119] - 公司支付2019年末期股息1.653亿港元[119] - 非控股股东向非全资附属公司出资3.338亿港元[119] - 公司向非控股股东支付股息3479万港元[119] - 经营活动中使用的现金净额为10.56亿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2.26亿港元大幅增加[122] - 投资活动中使用的现金净额为10.14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2.43亿港元显著减少[122] - 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7.76亿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25.92亿港元有所下降[123] - 新增银行贷款28.59亿港元,略低于2019年同期的28.89亿港元[123] - 偿还银行贷款17.84亿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4.89亿港元大幅增加[1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2.94亿港元,而2019年同期为净增加1.23亿港元[124]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1.41亿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2.62亿港元减少46.2%[122] - 增置无形资产支出7.74亿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17.10亿港元减少54.7%[122] - 无形资产总值从期初114.04亿港元增至期末122.09亿港元,增长7.1%[161] - 商誉从期初1.491亿港元降至期末1.457亿港元,减少2.3%[161] -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总额从期初19.83亿港元增至期末23.07亿港元,增长16.4%[162] - 即期应收部分从期初13.80亿港元增至期末16.92亿港元,增长22.6%[162] - 逾期超过12个月的应收账款从期初5939.5万港元增至期末1.1256亿港元,增长89.5%[164] - 逾期金额总额从期初3.238亿港元增至期末4.328亿港元,增长33.7%[164] - 应收账款总额从2019年底的711,104千港元增加至2020年6月的931,827千港元,增长31.0%[165] - 超过13个月的应收账款从78,208千港元增至146,566千港元,增长87.4%[165] - 服务特许经营权资产从4,225,112千港元增至5,088,670千港元,增长20.4%[167] - 未开发票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从2,561,239千港元增至3,381,343千港元,增长32.0%[167] - 合约资产即期部分从3,041,149千港元增至3,955,148千港元,增长30.0%[167]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1,884,647千港元增至2,158,305千港元,增长14.5%[174] - 定期及已抵押银行存款从1,012,839千港元降至378,388千港元,下降62.7%[17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685,459千港元降至2,361,003千港元,下降12.1%[174] - 存放于关联方银行的存款从403,569千港元降至285,110千港元,下降29.4%[175][176] - 已抵押银行存款从189,847千港元降至175,690千港元,下降7.5%[174] - 应付账款总额从2019年末的2,138,271千港元下降至2020年6月末的2,069,776千港元,降幅3.2%[178] - 应付建造款项从2019年末的1,594,892千港元减少至2020年6月末的1,546,432千港元,减少48,460千港元[180] - 应付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从2019年末的618千港元增加至2020年6月末的1,235千港元,增幅99.8%[177] - 应付中间控股公司款项从2019年末的16,635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20年6月末的55千港元,降幅99.7%[177] - 未履行采购承诺从2019年末的1,934,256千港元增加至2020年6月末的1,967,457千港元,增加33,201千港元[183] - 对联营公司资本承担从2019年末的33,148千港元减少至2020年6月末的32,730千港元,减少418千港元[184] - 新增合营企业资本承担15,279千港元,2019年末为零[184] - 已抵押银行融资金额达1060.41亿港元,较2019年末987.71亿港元增长7.4%[192] - 已动用抵押融资715.28亿港元,利用率67.4%(2019年末:647.26亿港元)[192] - 无抵押银行融资金额820.62亿港元,其中已动用490.69亿港元,利用率59.8%[192] - 抵押资产账面净值总额1576.99亿港元,较2019年末1419.37亿港元增长11.1%[192] - 受财务比率约束的融资金额1039.47亿港元,已动用795.03亿港元,利用率76.5%[193] - 关联方银行贷款金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