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高新能源(01250) - 2021 - 中期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收入为3019.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2%[9] - 期内溢利504.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4%[9]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340.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9] - 营业收入为3,019,152千港元,同比增长32%[16] - 期内溢利为504,332千港元,同比增长24%[16][17]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340,347千港元,同比增长2%[16][17] - 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2,140,766千港元,同比增长24%[1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1%至3,019.2百万港元(2020年同期:2,285.0百万港元)[73]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24.0%至504.3百万港元(2020年同期:406.7百万港元)[73][75] - 公司期內溢利為3.40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7%(去年同期為3.345億港元)[80]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604,23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470,246千港元增长28.5%[91][92]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340.34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10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为49.5%,较去年同期54.8%下降5.3个百分点[9] - 毛利为1,495,842千港元,同比增长20%[16] - 毛利率为49.5%,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16] - 毛利润同比增长19.6%至1,495.8百万港元(2020年同期:1,251.1百万港元)[73] - 总毛利率为49.5%,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47][48] - 财务费用为757.8百万港元,同比增加79.9百万港元[51] - 行政开支为237.3百万港元,同比增加44.1百万港元[50] - 除税前溢利中电力销售成本为773.38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5%[99] - 建造服务成本为233.62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49%[99] - 清洁供暖服务成本为493.78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1%[99]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92.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24%[99] - 财务费用中计息银行借款利息为411.25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5%[101] - 租赁负债利息为325.79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1%[101] - 公司债券利息为48.60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88%[101] - 当期中国大陆所得税支出为122.72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8%[103] - 财务费用(租赁负债利息除外)155,221千港元,同比减少43.5%(去年同期274,828千港元)[91][92] 各业务线表现 - 累计总营运发电量30.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4%[10] - 集中式光伏累计装机规模2154兆瓦,分布式光伏总装机规模700兆瓦[10] - 风力发电量9.0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0.8%[10] - 风电站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1623小时,高于全国平均1212小时[10] - 清洁供暖面积29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10] - 完成发电量约2.6百万兆瓦时,同比增长36.4%[17] - 总营运发电量约3.1百万兆瓦时,同比增长23.4%[17] - 电力销售及委托经营营业收入达2180.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7%[18] - 光伏及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2850兆瓦,占并网容量超80%[19] - 集中式光伏发电营业收入1299.8百万港元,占总营收43%[20] - 总并网容量达2241兆瓦(2020年同期:2143兆瓦),同比增长4.6%[21][22] - 中国地区集中式光伏发电量144.79万兆瓦时(2020年同期:145.56万兆瓦时)[22] - 澳大利亚南澳电站发电量3287兆瓦时(2020年同期:4038兆瓦时),同比下降18.6%[22] - 河北省光伏电站并网容量574兆瓦,发电量39.31万兆瓦时,同比分别增长20.6%和21.1%[22] - 河南省光伏电站并网容量264兆瓦,发电量18.06万兆瓦时,发电量同比微增0.2%[22] - 贵州省光伏发电量9.93万兆瓦时,同比下降13.0%[22] - 江苏省光伏发电量7.18万兆瓦时,同比下降38.9%[22] - 光伏发电总併网容量从2020年6月的2,137兆瓦增至2021年6月的2,235兆瓦,增长4.6%[24] - 光伏总发电量从2020年上半年的1,455,609兆瓦时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1,447,927兆瓦时,下降0.5%[24] - 中国光伏项目平均单位售价为人民币0.75元/千瓦时(不含增值税)[25] - 集中式光伏纳入清单装机容量从2020年底的1,300兆瓦增至2021年6月的1,850兆瓦,增长42.3%[26] - 加权平均限电比率从2020年上半年的3.07%升至2021年同期的3.13%,上升0.06个百分点[27] - 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从2020年上半年的674小时降至2021年同期的650小时,减少24小时[27] - 分布式光伏电力销售收入从2020年上半年的217.5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同期的309.9百万港元,增长42.5%[28] - 分布式光伏纳入清单装机容量从2020年底的300兆瓦增至2021年6月的550兆瓦,增长83.3%[29] - 委托经营服务收入从2020年上半年的54.4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同期的11.3百万港元,下降79.2%[30] - 风力发电收入从2020年上半年的149.7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同期的544.1百万港元,增长263.3%[32] - 公司风力发电总并网容量606兆瓦,总发电量909,891兆瓦时[33][35] - IV类风力资源区并网容量487兆瓦(占总容量80%),发电量687,224兆瓦时[35] - 内蒙古自治区I类资源区项目并网容量119兆瓦,发电量222,667兆瓦时[33] - 加权平均限电比率同比改善3.64个百分点至1.27%[38] - 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1,623小时,较去年同期增加82小时[38] - 风力发电项目每千瓦时平均售价为人民币0.46元[36] - 待审批纳入清单的风电装机容量达450兆瓦(较2020年末200兆瓦增长125%)[36] - 工程采购建造服务收入288.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74%(2020年同期:60.9百万港元)[40] - 委托经营服务收入15.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3%(2020年同期:56.1百万港元)[39] - 清洁供暖BOT项目确认建造收入12.2百万港元[41] - 电力销售及委托经营服务收入为2,180.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7%[46] - 建造服务收入为301.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73%[46] - 清洁供暖服务收入为514.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42] - 实际清洁供暖面积达2,9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42][44] - 供暖服务用户数量为228,449户,同比增长3.5%[42][44] - 电力销售毛利为1,388.2百万港元,占总毛利93%[48] - 公司总收益为3,679,176千港元,其中建造相关业务贡献984,399千港元(26.8%),经营清洁能源项目贡献2,694,777千港元(73.2%)[91] - 经营清洁能源项目分类业绩达778,128千港元,占公司分类总业绩841,522千港元的92.5%[91] - 建造相关业务分类业绩为63,394千港元,同比增长80.9%(去年同期35,050千港元)[91][92] - 电力销售及电费补贴收入达2,153,829千港元,其中光伏发电业务1,609,719千港元(74.7%),风电业务544,110千港元(25.3%)[95] - 风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3.3%(去年同期149,742千港元)[95] - 提供清洁供暖服务收入514,660千港元,同比增长11.0%(去年同期463,571千港元)[95] - 政府补助收入58,341千港元,同比增长39.5%(去年同期41,817千港元)[97]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集中式光伏发电量144.79万兆瓦时(2020年同期:145.56万兆瓦时)[22] - 澳大利亚南澳电站发电量3287兆瓦时(2020年同期:4038兆瓦时),同比下降18.6%[22] - 河北省光伏电站并网容量574兆瓦,发电量39.31万兆瓦时,同比分别增长20.6%和21.1%[22] - 河南省光伏电站并网容量264兆瓦,发电量18.06万兆瓦时,发电量同比微增0.2%[22] - 贵州省光伏发电量9.93万兆瓦时,同比下降13.0%[22] - 江苏省光伏发电量7.18万兆瓦时,同比下降38.9%[22] - 内蒙古自治区I类资源区项目并网容量119兆瓦,发电量222,667兆瓦时[3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预计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占比将达30.27%,非水电消纳占比达13.38%[7] - 公司获得战略增资累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11] - 永续资本工具发行规模10亿人民币,净收款9.97亿人民币[64] - 公司债券发行规模:第二期9亿人民币利率5.5%,首期5亿人民币利率5.99%[65] - 北清智慧四轮增资总额2176.17百万人民币,第四轮占股9.14%[66][67] - 北清智慧第四轮增资获得人民币1,076.17百万元新增资本,占其经扩大资本约9.14%[69] - 第四轮增资完成后天津富清持有北清智慧约80.24%权益[70] - 北清智慧获得连州市潭岭水电厂20年经营权,年基本经营费用为人民币41,020,000元[71] - 收购北控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约8.33%股权,代价为人民币33,222,712元[71] - 收购北控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约11.88%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47,520,726元[71] - 收购完成后持有北控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合计约95.76%权益[71] - 公司资本开支总额约915.5百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753.5百万港元),降幅47.8%[61] - 清洁能源项目开发支出约485.5百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599.6百万港元),降幅69.6%[61] - 资本承担从2020年末的1,307,574千港元减少至2021年6月末的1,020,309千港元,其中清洁能源项目开发从787,980千港元降至494,281千港元[128] - 公司资本开支总额486,512千港元,其中经营清洁能源项目占481,032千港元(98.9%)[91] 其他财务数据 - 资产总额为58,860,767千港元,同比增长3%[1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74,039千港元,同比下降6%[1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74百万港元,较2020年末2521.5百万港元下降5.8%[62] - 借款总额31648百万港元,较2020年末29661.3百万港元增长6.7%[63] - 长期借款占比70%,较2020年末79%下降9个百分点[63] - 银行融资额度2430.5百万港元未动用,期限最长15年[67] - 净债务负债率68%,较2020年末67%上升1个百分点[68] - 流动资产净额350.5百万港元,较2020年末1049.3百万港元下降66.6%[67] - 融资租赁负债15057.6百万港元,较2020年末14437.2百万港元增长4.3%[6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下降5.8%至2,374.0百万港元(2020年末:2,521.5百万港元)[76] - 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流动)增长37.3%至7,753.0百万港元(2020年末:5,645.5百万港元)[77] - 公司债券(流动)激增188.1%至1,706.5百万港元(2020年末:592.1百万港元)[77]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下降2.3%至26,776.2百万港元(2020年末:27,413.6百万港元)[77] - 总权益增长4.0%至13,650.1百万港元(2020年末:13,124.9百万港元)[77] - 公司權益總額為136.501億港元,較期初增長4.0%(期初為131.249億港元)[80] - 非控股權益大幅增長至32.065億港元,較期初增長34.7%(期初為23.805億港元)[80] - 保留盈利增長至42.111億港元,較期初增長7.5%(期初為39.155億港元)[80] - 永續資本工具增長至11.826億港元,較期初增長3.4%(期初為11.436億港元)[80] - 经营活動現金流入淨額為6.475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1.9%(去年同期為11.137億港元)[82] - 投資活動現金流出淨額為15.79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改善10.4%(去年同期為17.629億港元)[82] - 匯兌差額產生收益2.177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去年同期為虧損2.588億港元)[80][79] - 開發清潔能源項目應付款項減少7.07億港元,較去年同期轉為負向變動(去年同期增加9.179億港元)[82] - 購置物業廠房及設備支出6.29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0.1%(去年同期為15.797億港元)[82]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760.193百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净流出187.173百万港元显著改善[83] - 新增银行及其他借款4,640.18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25%[83] - 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2,810.25百万港元,同比增加820%[83] - 发行公司债券净额1,153.88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8%[8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374.039百万港元,较期初减少5.8%[83] - 银行借款及债券利息支付457.43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6%[83] - 租赁付款本金部分2,268.008百万港元,同比减少11.8%[83] - 来自非控股股东注资600千港元,去年同期无此项[83] - 外汇汇率变动产生净收益23.893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损失60.564百万港元[83] - 合约资产减少至约2318.1百万港元(2020年末:约3477.6百万港元),降幅33.4%[5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至约9224.5百万港元(2020年末:约7057.9百万港元),增幅30.7%[57] - 电力销售应收款项大幅增至约7371.6百万港元(2020年末:约4851.7百万港元),增幅52.0%[57] - 可再生能源财政补助应收款项达约6743.1百万港元(2020年末:约4421.7百万港元),增幅52.5%[57]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降至约5483.2百万港元(2020年末:约5898.1百万港元),降幅7.0%[58]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减少至约3225.2百万港元(2020年末:约4208.2百万港元),降幅23.4%[59] - 计息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以及公司债券增至约31648.0百万港元(2020年末:约29661.3百万港元),增幅6.7%[60] - 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总额为308.622亿港元,较期初290.107亿港元增长6.4%[120] - 流动计息借款为77.53亿港元,非流动借款为231.092亿港元[120] - 一年内应偿还银行借款为52.638亿港元,较期初37.418亿港元增长40.7%[121]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92.245亿港元,其中应收电价补贴为67.431亿港元[111]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扣除电价补贴)账龄分析显示,两年以上账期金额增加至7.547亿港元,较期初3.015亿港元增长150%[114] - 应收电价补贴金额大幅增长至67.431亿港元,较期初44.217亿港元增长52.4%[111][115]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7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