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下降60.6%至2508.2万港元[17] - 公司收益从2019年同期的63,665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0年的25,082千港元,减少38,583千港元或60.6%[62][64] - 集团总收益2508.2万港元,同比下降3860万港元或60.6%[148] - 毛损41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毛利3045.9万港元[17] - 公司整体毛损413万港元(上年同期毛利3045.9万港元)[54][56] - 集团整体毛损约413万港元,毛利率转为毛损率约113.6%[156] - 除税前亏损2867.7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3629.4万港元[17] - 期内亏损2078.1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3242.5万港元[17] - 期内净亏损2078.1万港元(上年同期净利润3242.5万港元)[54][56] - 报告期间集团亏损约2078.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约3242.5万港元[159] - 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1,141千港元同比转亏[73] - 每股基本亏损2.76港仙,去年同期盈利4.31港仙[17] - 每股基本亏损以普通股加权平均数765,373,584股计算[73]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065万港元[3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费用下降21.7%至1528.1万港元[17] - 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减少至约1528.1万港元,同比下降约21.7%[158] - 融资成本增加88.4%至519.5万港元[17] - 融资成本总额5,195千港元含计息借贷利息1,530千港元[70] - 报告期间员工成本总额约1,661万港元[195] - 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368.5万港元,同比下降51.5%[144] 各业务线表现 - 煤矿业务收益暴跌69.8%至1153.1万港元(上年同期3816.6万港元)[54][56] - 可再生能源业务收益基本持平为384万港元(上年同期388万港元)[54][56] - 信息科技服务收益下降47.6%至1316.7万港元(上年同期2511.1万港元)[54][56] - 煤矿业务收益大幅减少至约1153.1万港元,同比下降约69.8%[149][164] - 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益减少至约1316.7万港元,同比下降约47.6%[151][169] - 业务构成包括煤矿业务、可再生能源业务及信息技术服务三大板块[147] - 煤矿业务毛损约652.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约2515.9万港元[156] - 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商誉减值亏损约1143.6万港元[159] - 煤炭销售收益从2019年同期的38,166千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11,531千港元,减少26,635千港元或69.8%[64] - 煤炭销售量下降至约16.32万吨,同比减少约71.5%[149] - 沫煤销售量占比57%,约9.23万吨;风化煤占比43%,约7.09万吨[165] - 报告期间共开采煤炭约17万吨(2019年:约109万吨)[170]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益从2019年同期的38,166千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11,531千港元,减少26,635千港元或69.8%[62][64] - 香港地区收益从2019年同期的13,369千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7,083千港元,减少6,286千港元或47.0%[62] - 马来西亚地区收益从2019年同期的8,445千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1,790千港元,减少6,655千港元或78.8%[62] - 指定非流动资产从2020年3月31日的251,381千港元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305,628千港元,增长54,247千港元或21.6%[62] - 中国地区指定非流动资产从2020年3月31日的198,442千港元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260,809千港元,增长62,367千港元或31.4%[62] 现金流 - 经营业务现金净流出2182.1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净流入3906.8万港元,下降155.9%[41] - 投资业务现金净流出58.1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净流入1002.4万港元,下降105.8%[41] - 融资业务现金净流入1113.5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净流出230.6万港元,改善582.7%[4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126.7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净增加4678.6万港元,下降124.1%[4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6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3.12亿港元减少50.1%[41] - 已付利息2537.6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已收利息4295.0万港元,下降159.1%[41] - 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269.2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2052.8万港元减少86.9%[41] - 偿还计息借贷6464.4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182.6万港元增加3439.5%[41] - 受限制银行结余增加7673.9万港元,去年同期无此项目[41] - 汇率变动带来现金增加586.8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1321.5万港元,改善144.4%[41]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额大幅下降83.8%至658.6万港元(上年同期4066.8万港元)[54][56] - 无形资产购置额激增至5366.8万港元(上年同期未披露)[54] - 租赁现金流出总额1,056千港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119] 资产、债务及借款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0年3月31日的1.614亿港元减少至2020年9月30日的1.56亿港元,减少约3.3%[19]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0年3月31日的3.867亿港元减少至2020年9月30日的3.813亿港元[19] - 公司无形资产从2020年3月31日的1.289亿港元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1.9亿港元,增幅约47.4%[19] - 公司商誉从2020年3月31日的2455万港元减少至2020年9月30日的1311万港元,减少约46.6%[19] - 公司流动负债从2020年3月31日的1.326亿港元减少至2020年9月30日的1.175亿港元[19] - 公司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0年3月31日的5493万港元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1.052亿港元,增幅约91.6%[19] - 公司计息借贷从2020年3月31日的6535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020年9月30日的193万港元[19]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中的可换股债券从2020年3月31日的1.464亿港元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1.483亿港元[21] - 公司于2020年9月30日的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399亿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506亿港元有所减少[21]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3月31日的519,326千港元下降至2020年9月30日的498,761千港元,减少20,565千港元或4.0%[59] - 公司总负债从2020年3月31日的366,261千港元下降至2020年9月30日的355,936千港元,减少10,325千港元或2.8%[59]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0年3月31日的96,856千港元增至2020年9月30日的102,512千港元,增幅约5.8%[77] - 商誉总额从2020年3月31日的24,546千港元降至2020年9月30日的13,110千港元,减幅约46.6%[82]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应收或然代价的账面价值为638.4万港元,较期初618.6万港元增加19.8万港元[90][91]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损益内确认的应收或然代价公平值变动为19.8万港元[90][91]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应收货款净额为514万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866.3万港元下降40.6%[97][100] - 超过90天的应收货款占比达16.4%(84.5万港元/514万港元)[100] - 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141.7万港元,较期初881.9万港元增长29.4%[97] - 应收税款大幅增至362.3万港元,较期初10.7万港元增长3285%[97] - 应付货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增至105193千港元,较三月末经审核的54929千港元增长91.5%[103] - 应付货款账龄中超过1年的部分为6327千港元,较三月末2840千港元增长122.8%[103] - 流动部分计息借贷从三月末经审核的65345千港元大幅降至1934千港元,降幅达97%[104] - 计息借贷平均实际利率区间为1.92%至5.01%,较三月末的4.90%至8.00%有所下降[105] - 可换股债券第四次延期后于2020年3月14日公平值约为159163千港元[112]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确认可换股债券清偿收益40837千港元[112] - 计息借贷还款期限为三年至五年,较三月末的两年至五年有所延长[105] - 可换股债券第三次延期时于2017年3月14日公平值约为264904千港元[111] - 应付货款中90天内账期为4219千港元,较三月末715千港元增长490.1%[103] - 第四次可换股债券期末账面价值为148,289千港元,较期初146,426千港元增加1,863千港元[114] - 可换股债券公平价值变动导致损益减少1,863千港元(未经审核)[114] - 承兑票据期末账面价值2,287千港元,较期初4,611千港元减少2,400千港元[116] - 承兑票据实际利息开支76千港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116] - 承兑票据3实际利率为9.06%(2020年9月30日)[117] - 租赁负债总额2,246千港元,其中流动部分1,769千港元,非流动部分477千港元[119] - 使用权资产折旧支出961千港元,其中物业874千港元,汽车87千港元[119] - 应收或然代价公平价值6,186千港元计入第一级公平值计量[131] - 金融工具公平值计量中第三级资产应收或然代价为549.3万港元[137] - 金融工具公平值计量中第三级负债可换股债券为1.48289亿港元[137] - 可换股债券估值采用无风险利率0.14%和贴现率15.15%[141] - 股价波幅76.87%为重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波动±5%将导致亏损增减约110万港元[141]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56亿港元[18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约1.17亿港元[18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约2.38亿港元[187]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0年3月31日的1.98降至2020年9月30日的1.72[187] - 公司发行2亿港元零息可换股债券,到期日延长至2023年3月13日[189] - 受限制银行结存在偿还计息借贷后已解除抵押[101] 其他收益和损失 - 其他收益增长106.2%至716.3万港元[17] - 其他收益增加至约716.3万港元,同比增长约106.3%[157] - 汇兑收益208.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90万港元[17] - 外币换算产生收益5,812千港元,汇兑调整5,812千港元计入其他全面收益[114] - 银行利息收入5,283千港元计入其他收益[70] - 所得税抵免789.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开支386.9万港元[17] - 所得税抵免789.6万港元[54]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19年同期的3,869千港元变为2020年的所得税抵免7,896千港元,主要由于中国企业所得税过往年度超额拨备7,357千港元[66] 商誉及减值 - 商誉减值损失1143.6万港元[54] - 信息技术服务现金产生单位商誉减值11,436千港元,占其初始成本约47.4%[82][88] - 信息技术服务现金产生单位可收回金额为20,739千港元,低于其账面值[88] - 煤矿现金产生单位商誉37,469千港元已全额减值[82][83] - 可再生能源现金产生单位商誉4,229千港元未发生减值[82][85] - 无形资产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减值亏损[81] 收购及投资活动 - 集团因剥离活动产生资本开支约53,668千港元[80] - 港海集团收购代价为35,712,000港元(现金支付28,512,000港元+承兑票据7,200,000港元)[177][178] - 认购港海控股新股份总认购价为2,008,800港元[177] - 完成收购后公司间接拥有港海控股80.86%已发行股份权益[177] - 收购经扩大凯源煤矿新采矿权代价为人民币160,978,000元[174] - 需向新疆自然资源厅支付补充资源费人民币76,502,500元[174] - 资本开支承担为901.1万港元,较年初减少226.7万港元[145] 税务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首2,000,000港元溢利税率8.25%超过部分税率16.5%[67] - 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25%[67] - 马来西亚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24%实缴资本≤2,500,000马币实体首500,000马币税率17%[67] -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税率17%可获25%退税上限15,000新加坡元[69] - 新加坡正常应课税收入首10,000新加坡元享75%豁免其后190,000新加坡元享50%豁免[69] - 英国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19%[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信息技术服务现金产生单位预测年收益增长率为-12.19%,较上一期的-23.64%有所改善[87] - 信息技术服务现金产生单位目标毛利率为19.00%,较上一期的18.00%有所提升[87] - 港海集团的年度保证溢利为720万港元,若未达成需按不足金额的1.13倍进行现金补偿[90] - 蒙特卡洛模拟法估值采用的贴现率为9.06%,波动率为61.02%,剩余年期0.56年[95] - 港海控股2019财年保证溢利未实现,不足金额为2,187,091港元[181] - 公司煤炭年产量范围从0.9百万吨增至1.2百万吨[182] - 凯源煤矿(不包括经扩大凯源煤矿)的估计剩余煤炭储量约为494万吨(2020年3月31日:约511万吨)[170] - 经扩大凯源煤矿的概算储量约为6348万吨[170] - 新疆煤矿总概约储量达6842万吨(凯源煤矿剩余储量与经扩大凯源煤矿储量之和)[170] - 经扩大凯源煤矿估计煤矿资源为4164.33万吨[174] - 煤炭销售信贷期最长为90天,可再生能源业务信贷期为60天[99] - 采购商品平均信贷期最多为180天[103] 公司治理及股权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共有132名员工[195] - 公司已发行765,373,584股普通股[189] - 董事王翔飞配偶罗方红持有创辉国际3,000股股份,占其已发行股本30%[199][200] - 创辉国际持有安中国际石油70%股权[200] - 安中国际为晋标投资控股公司,晋标是本公司控股股东[200] - 王翔飞因配偶关系被视同持有创辉国际3,000股权益[200] - 除披露外无其他董事或高管持有相联法团股份权益[200]
南南资源(01229) - 2021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