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港能(00931) - 2019 - 年度财报
中国港能中国港能(HK:00931)2019-07-25 00:2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报告期内总收入为26.7亿港元,同比增长198%[10] - 总收入从896,952,000港元增长198%至2,670,934,000港元[28] - 收入为26.709亿港元,相比上一年度8.969亿港元增长约197.7%[196] - 毛利润为2185.3万港元,相比上一年度毛亏损234.2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96] -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2.477亿港元,相比上一年度1.356亿港元扩大约82.6%[196] - 持续经营业务期间亏损为2.546亿港元,相比上一年度1.526亿港元扩大约66.8%[196]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2.54亿港元,同比增长106%[10]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543亿港元,相比上一年度1.237亿港元扩大约105.5%[199] - 每股基本亏损为2.20港仙,相比上一年度4.51港仙改善约51.2%[199] - 每股亏损为4.51港仙,同比增长106%[1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26.490亿港元,相比上一年度8.992亿港元增长约194.6%[196]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6,089,000港元增长48%至38,511,000港元[30] - 行政开支从111,827,000港元增长70%至190,162,000港元[31] - 行政开支为1.901亿港元,相比上一年度1.118亿港元增长约70%[196] - 融资成本从284,000港元大幅增加9,880%至28,345,000港元[32] - 财务成本为2834.5万港元,相比上一年度284万港元增长约897.7%[196] - 利息开支约2800万港元,较2017年大幅增加9900%[10] - 工资费用约1.17亿港元(含董事薪酬),同比增长63%[10] - 十五个月期间总员工成本约为1.168亿港元,较前十二个月的7,160万港元增长约63%[42] - 所得税开支从16,935,000港元减少59%至6,885,000港元[33] - 所得税开支为688.5万港元,相比上一年度1693.5万港元下降约59.3%[196] 液化天然气业务表现 - 液化天然气销售及配送收入从922,278,000港元增长180%至2,581,019,000港元[28] - 公司液化天然气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约98%[122] - 十五个月期间工业点对点供应液化天然气146,000吨产生收入约8.32496亿港元[19] - 十五个月期间批发液化天然气311,000吨实现收入约17.47494亿港元[20] - 公司工业点对点供应终端项目达346个其中181个处于运营状态十五个月期间新增118个项目[19] - 公司槽车规模达230台[11] - 罐箱牵引车达42台[11] - 罐箱板车达72台[11]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投入运营的液化天然气罐箱数量为275台[16]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自有液化天然气运输槽车230台较2017年底增加165台[21] - 自有物流车队实现液化天然气配送量152,042,000吨公里运输收入约3164.6万港元[21] - 公司运输服务于报告期改为自营模式[133] 融资租赁业务表现 - 融资租赁业务发放214辆LNG车辆融资额9387.4万港元[10] - 融资租赁1222个罐箱融资额2.42亿港元(其中1000个罐箱为20%首付款融资)[10] - 十五个月期间融资租赁发放214辆重型LNG车辆融资额约9426.3万港元[22] - 十五个月期间融资租赁发放1222个罐箱融资额约2.43395亿港元[22] - 融资租赁服务收入从15,530,000港元下降47%至10,552,000港元[28] - 液化天然气融资租赁安排下之应收款项总额为3668.4万港元[188] - 应收液化天然气融资租赁款项总额为3579.3万港元[188] - 液化天然气融资租赁安排下之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1943.7万港元[188] - 应收液化天然气融资租赁款项减值拨备为2734.6万港元[188] 其他金融服务业务表现 - 证券相关业务收入从5,902,000港元增长165%至15,638,000港元[28] - 十五个月期间证券经纪业务通过债券配售服务产生收益850万港元[25] - 放债业务收入从23,163,000港元增长38%至32,079,000港元[28]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放债业务应收贷款约1.868亿港元[26] - 应收贷款总额为1.8782亿港元[188] - 应收贷款减值拨备为101.6万港元[188] - 应收贷款中12781.7万港元以抵押品变现价值评估预期信贷亏损[188] - 因证券买卖产生之应收款项总额为5493.5万港元[188] 资产、负债和现金流 - 现金及银行结存总额从2017年12月31日的约3.64亿港元下降至2019年3月31日的约1.00亿港元,降幅约72%[35] - 银行及其他借贷从2017年12月31日的约3028万港元大幅增加至2019年3月31日的约6.54亿港元,增幅超过20倍[35] - 资产负债比率(负债净额除以总权益)在2019年3月31日为119%,而2017年12月31日不适用[35] -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值除以流动负债总值)从2017年12月31日的约3.4下降至2019年3月31日的约1.01[35] - 负债净额在2019年3月31日约为10.76亿港元,而2017年12月31日为现金净值约6980万港元[35] - 总资本承担从2017年12月31日的约8263万港元增加至2019年3月31日的约1.99亿港元,增幅约141%[39]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6.137亿港元占总资产约29%[190] - 因液化天然气业务产生之应收款项总额为8448.7万港元[188]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总计555,575千港元[109] - 公司股份溢价为434,385千港元[109] - 向麦格理发行本金总额8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34] 投资和收购活动 - 公司出售河北天道51%股权,代价为人民币4790万元[38] - 公司收购河北德众35%股权,代价为人民币852万元[39] - 公司收购湖北港顺4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865万元[39] - 公司分两次收购江阴宏伟运输股权,最终实现全资控股,总代价为人民币1400万元[39] 公司规模和员工情况 - 公司在全国45个城市拥有50家全资附属公司和30家非全资附属公司[7]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17年12月31日的682名增加至2019年3月31日的1,285名,增长约88%[42] - 员工构成包括223名行政及运营人员、572名LNG卡车司机、276名技术人员、116名管理人员和98名销售人员[42] 董事会和管理层构成 - 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9] - 执行董事简志坚博士持有东安格利亚大学荣誉普通法博士学位,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46] - 执行董事陈立波先生在中国建设银行工作超过15年,曾任浦东分行副行长[47] - 执行董事李继贤先生为美国南加州大学理学士,拥有超过十五年会计及证券交易经验[48] - 非执行董事马世民先生持有巴斯大学法学荣誉学位,曾获英国OBE勋衔及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49] - 林家礼博士59岁于2015年4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51] - 李少锐先生48岁于2007年10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2] - 欧阳宝丰先生51岁于2016年7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3] - 林伦理先生73岁于2015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4] - 冯扬先生48岁于2018年12月获委任为财务总监[55] 公司管治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均由简博士担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A.2.1条要求[57] - 非执行董事未获固定任期安排,偏离企业管治守则A.4.1及A.4.2条要求[57] - 3名非执行董事缺席2018年股东大会,偏离企业管治守则A.6.7条要求[57]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未获固定任期,须每三年轮值告退及重选[61]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年龄、经验、文化背景等多维度[65] - 提名委员会负责监察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的执行情况[66] - 薪酬委员会年内召开1次会议[67][73] - 审计委员会年内召开3次会议[69][73] - 提名委员会年内召开1次会议[70][73] - 董事会年内召开16次会议[73] - 执行董事简志坚博士出席全部16次董事会会议[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少锐先生出席全部董事会及委员会会议[73] 股权结构 - 简志坚博士持有公司3,698,675,139股长仓,占股65.54%[102] - 简志坚博士持有公司189,543,940股短仓,占股3.36%[102] - 陈立波持有公司20,000,000股长仓,占股0.35%[102] - 马世民持有公司5,000,000股长仓,占股0.09%[102] - 林家礼博士持有公司10,000,000股长仓,占股0.18%[102] - 简志坚博士持有铭华集团69,982,878股,占其资本9.99%[103] 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 - 公司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约11%,最大客户占比约4%[111] - 公司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约63%,最大供应商占比约27%[111]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8,097.80吨二氧化碳当量[136]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3.09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港元收入[136] - 公司直接温室气体(范围一)排放量为7,746.50吨二氧化碳当量[136] - 公司间接温室气体(范围二)排放量为351.30吨二氧化碳当量[136] - 公司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83.42吨[134] - 公司颗粒物排放总量为6.09吨[134] - 有害废弃物排放总量为10.58吨,密度为0.004吨/百万港元收入[141][142] - 无害废弃物总量62.10吨,回收量56.72吨,弃置量5.38吨,弃置密度0.0021吨/百万港元收入[144] - 轮胎回收率100%,回收量35.40吨[143][144] - 电力消耗545.76兆瓦时,使用密度0.21兆瓦时/百万港元收入[150] - 汽油消耗502,269.87公升,使用密度192.24公升/百万港元收入[150] - 柴油消耗13,888.63公升,使用密度5.32公升/百万港元收入[150] - 液化天然气消耗2,280,630.00公斤,使用密度872.91公斤/百万港元收入[150] - 耗水总量7,057.91立方米,密度2.70立方米/百万港元收入[151] - 生活污水排放量为7,057.91立方米[139] - 废水排放密度为2.70立方米/百万港元收入[139] - 平均每月电费较2017年上升约300%[149] - 平均每月水费上升约300%[151] - 公司报告期间未发生安全生产死亡和重特大事故[163]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现违反反腐败法律法规的重大事宜[176] - 公司报告期间无违反童工及强制劳工相关法律法规的重大事宜[168] - 公司液化天然气业务在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产品安全事故[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