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18年收益为3.285亿港元,较2017年的2.446亿港元增长34.3%[15] - 公司2018年股东应占亏损为5061.5万港元,较2017年的2995.6万港元扩大69.1%[15] - 公司2016年收益为1.231亿港元,较2015年的1.207亿港元增长2.0%[15] - 公司2016年股东应占亏损为4971.9万港元,较2015年的3798.3万港元扩大30.9%[15] - 公司2014年收益为1.532亿港元,2015年下降至1.207亿港元[15] - 公司2014年股东应占亏损为1472.4万港元,2015年扩大至3798.3万港元[15]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5006.15万港元,同比扩大69.0%[25] - 总收益增长34.3%至32.85亿港元[2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6.19港仙,同比恶化69.1%[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下降4.3个百分点至12.1%[25] - 行政开支5230万港元(2017年:4230万港元)[49] - 销售开支占成衣收益比率降至1.9%(2017年:2.0%)[4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成衣制造及贸易业务收益同比大幅增长43.7%至3.295亿港元[33][42][45] - 证券投资业务录得负收益及毛损100万港元[43][46] - 成衣业务毛利率提升至12.3%[42][45] - 证券投资业务录得公允值亏损120万港元(2017年:收益1500万港元),分部亏损800万港元(2017年:溢利680万港元)[58][61] - 联营企业投资分占经营亏损2610万港元(2017年:570万港元),账面价值降至0港元(2017年:2610万港元)[49] 各地区表现 - 美国市场收益增长31.6%至1.838亿港元[33] - 来自美国客户收益增加31.6%至1.838亿港元(2017年:1.397亿港元),占分部收益55.8%(2017年:60.9%)[52][55] - 来自欧洲客户收益增加3850万港元至1.025亿港元(2017年:6400万港元),占分部收益31.1%(2017年:27.9%)[53][5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2019年全球增长将出现更大分歧,主要受中美贸易战、地缘政治分裂及货币政策正常化影响[87][89] - 美联储预计继续定期逐步加息,影响美国经济和股市难以预测[88][89] - 欧洲央行自2018年底开始缩减量化宽松计划,可能影响经济增长和消费者信心[91][95] - 中美贸易谈判于2019年1月开始,但短期内难以达成和解协议[88][89] - 公司计划在其他国家快速发展生产基地以应对贸易摩擦[92][95] - 香港股市预计继续波动,受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及中美贸易谈判等多因素影响[93][95]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3][104] - 2018年董事会举行4次会议,审批业绩并检讨业务运作及风险管理系统[107][110] - 公司主席和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李海枫先生),自2017年4月1日起生效[108] - 李海楓自2017年4月1日起兼任主席及行政總裁職務[111] - 董事會委任至少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佔成員三分之一[112] - 除李勝光服務合約為期兩年外全體董事委聘任期均為三年[114][117] - 王科於年內獲委任為執行董事[115][117] - 董事會已訂立書面指引釐定須由董事會決定之事項包括重要財務及法律承擔、合併收購、重大資產收購或出售等[120][121] - 審核委員會負責制定及檢討企業管治政策並監察董事培訓及合規情況[122][123] - 全體董事已參與持續專業發展並提供2018年度培訓記錄[125] - 所有董事確認遵守證券交易行為守則及標準守則[126][127] - 董事於2018年12月31日持有公司股份詳情載於年報第50至51頁[129] - 2018年未發現任何違反內部交易守則事件[130] - 审计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5] - 审计委员会在2018年举行了4次会议[139] - 薪酬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3] - 薪酬委员会在2018年举行了1次会议[144] - 每位董事薪酬详情披露在财务报表附注13中(第115-117页)[150] - 提名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3]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已购买责任保险[133][136] - 2018年未发生违反内幕消息指引的事件[131] - 执行董事薪酬包含薪金、董事袍金、双粮、酌情花红及购股权[149] - 薪酬政策将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及股东利益挂钩[147] - 提名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4]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1次会议[156][160] - 投资委员会由2名执行董事组成[164] - 投资委员会年内举行1次会议[164] - 李海枫先生出席全部4次董事会会议[172] - 王科先生出席全部4次董事会会议[172] - 李胜光先生出席全部4次董事会会议[172] - 邱永耀先生出席全部4次董事会会议和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72] - 张振义先生出席全部4次董事会会议和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72] - 郑先智女士出席3次董事会会议和3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72]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 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基于2013 COSO框架及香港会计师公会框架设计[182][183] - 风险管理督导委员会(RMSC)协助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履行风险管理职责[182][183] - 公司为所有员工提供定期风险意识培训[184] - RMSC采用2013 COSO框架五个组成部分设计监控系统[186] - RMSC编制风险矩阵报告按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优先排序风险[187] - RMSC每月执行独立内部审计测试内部控制有效性[188] - 年度内审计覆盖上市规则合规、收入、采购、信息管理、人力资源、工资和现金支付等业务环节[188] - 各业务分部需每年评估其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189] - 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对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年度的内部控制系统表示满意[194] - 联营企业存在内部控制弱点但公司对其无有效控制权[194] 审计和费用 - 审计服务费用为153.2万港元[200] - 非审计服务费用总额为178.7万港元[200] - 中期报告约定审阅程序费用为13.8万港元[200] - 税务服务费用为11.7万港元[200]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18年总资产为2.43亿港元,较2017年的2.766亿港元减少12.1%[15] - 公司2018年总负债为8226.1万港元,较2017年的7410.9万港元增加11.0%[15] - 公司2018年总权益为1.608亿港元,较2017年的2.024亿港元减少20.6%[15] - 公司2014年总资产为3.571亿港元,2018年降至2.43亿港元[15] - 总资产下降12.1%至24.30亿港元[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5.4%至7.11亿港元[25] - 物业厂房及设备增长26.6%至6.57亿港元[25]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改善28.8%至37天[25] - 存货周转天数延长4.5%至70天[25] - 流动比率下降7.7%至2.4[25] - 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7110万港元(2017年:6750万港元),营运资金为9770万港元(2017年:1.075亿港元)[60][62] - 流动比率为2.4(2017年:2.6),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230万港元(2017年:350万港元)[59][60][62] - 银行借款570万港元(2017年:60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40.7%(2017年:-30.4%)[64][65] - 联营企业负资产净值1720万港元(2017年:正资产净值4880万港元),公司计提540万港元减值亏损[49] - 资本开支总额为840万港元,较2017年的60万港元增长1300%[66][70] - 土地使用权抵押价值为540万港元,较2017年的580万港元下降6.9%[74][78] - 建筑物抵押价值为2840万港元,较2017年的2340万港元增长21.4%[74][78] 运营和人力资源 - 全职员工总数为879人,较2017年的881人减少0.2%[77][80] - 中国大陆工厂员工人数为863人,香港办公室员工人数为16人[83] - 销售主要使用美元结算,经营开支使用港元及人民币[67][71] - 集团无任何或有负债[75][79] - 银行借款以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作为抵押担保[74][78] - 美元汇率风险通过远期外汇合约进行对冲[68][71] - 客户信用评级定期审查,信用额度动态调整[69][72] - 鹤山工厂在2018年遵守所有相关环境法律法规,无工作相关死亡事故[86]
恒富控股(00643) - 2018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