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收益及其他收入增加1.869亿港元或330%至2.437亿港元[13] - 公司股东应占综合溢利增加1950万港元或87%至4180万港元[13]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为4.47港仙及4.46港仙[14] - 公司整体收益约为176,8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71,000,000港元或近29倍[3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开支总额增加至1.04亿港元(2019年:3400万港元)[15] - 购股权开支总额5090万港元[15] - 股份奖励开支230万港元[15] - 管理层及员工自愿注销88,000,000份购股权,导致公司确认行政开支50,900,000港元[1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金融证券服务分部收益大幅增至118,000,000港元(2019年:1,500,000港元),分部溢利99,900,000港元(2019年亏损1,000,000港元)[23] - 孖展贷款利息收入达59,500,000港元(2019年:700,000港元),资产管理费及表现收费合计51,700,000港元(2019年:无)[21] - 信貸及借貸服務分部收益增至26,900,000港元(2019年:14,100,000港元),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由94,900,000港元增至319,100,000港元[24] - 其他金融服務分部收益16,800,000港元(2019年:无),分部溢利7,000,000港元(2019年:无)[25] - 物业投资及租赁分部亏损21,300,000港元(2019年:4,700,000港元),主要因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24,600,000港元(2019年:6,300,000港元)[28] - 投资分部金融资产及债务投资从545,400,000港元大幅减少至36,000,000港元,降幅93%[30] - 投资分部收益从27,500,000港元降至22,300,000港元,下降19%[30] - 投资分部从溢利24,400,000港元转为亏损34,800,000港元[3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企业策略聚焦发展金融服务业务以实现长期增长[62]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以最大化股东利益并维持稳健资产负债表[113] - 股息政策於2018年11月30日採納2019年1月1日生效[110]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430,200,000港元,较去年276,700,000港元增长55%[42] - 银行贷款为275,700,000港元,较去年186,900,000港元增加47%[42]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表之金融资产组合账面值从505,600,000港元减少至27,900,000港元,降幅94%[48] - 投资物業账面总值约303,200,000港元被抵押作银行信贷担保[47] - 负债比率按债务净额除以股东权益计算为1%[44] - 综合资产净值为1,843,700,000港元,较去年1,776,700,000港元增长4%[36] - 公司储备亏绌为249万港元较2019年142.1万港元增加75.2%[185] - 股份溢价账为9.1493亿港元较2019年9.0728亿港元增长0.8%[185] - 银行贷款增至2.75664亿港元较2019年1.86875亿港元增长47.5%[186] - 投资物业公平值下跌2460万港元直接计入综合损益表[190]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事务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含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37.5%)[64] - 提名委员会确认董事会结构符合上市规则要求(含性别、专业背景等多元化指标)[65] - 2020年度除偏离《上市规则》第A.2条(主席职位空缺)及第A.5.1条(提名委员会主席连任)外,均遵守企业管治守则[59] - 所有董事确认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60] - 董事权益及淡仓记录按《证券及期货条例》第352条备存于登记册[61] - 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日常管理与运营,董事会定期检阅授权安排[69] - 董事会保留确立长远企业策略及业务发展计划等职能需事先批准[70] - 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张嘉仪(主席2021年2月17日委任)等5人[72]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刘艳(主席2020年12月1日委任)等5人[77] - 薪酬委员会2021年3月19日批准集团2021年薪酬政策[81] - 董事会2021年3月19日会议检讨企业管治政策与常规等5项事项[82] - 董事会定期会议每年召开四次每季一次[84] - 全体董事出席股东大会并了解股东意见[84] - 2020年举行董事会会议、审核委员会会议等5类会议[85] - 提名委员会2021年3月19日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75] - 薪酬委员会考虑执行董事薪酬建议时包含公司企业目的目标等因素[80] - 董事会会议总次数为31次,各委员会会议次数分别为3次、10次、8次和4次[86] - 执行董事张嘉仪出席董事会会议31次,出席率100%[86] - 执行董事梁永祥出席董事会会议12次,出席率约92.3%[86] - 非执行董事邝启成出席所有会议共31次董事会、2次委员会、3次委员会、8次委员会和4次委员会,出席率均为100%[8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仕鸿出席董事会会议28次,出席率约90.3%[8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钟国斌出席董事会会议15次,出席率约68.2%[86] - 辞任董事夏其才出席董事会会议26次,出席率约86.7%[86] - 公司为董事提供法律诉讼保险保障[94] - 公司承担董事参加专业培训课程的费用[91] - 管理层每月向董事会所有成员提供最新财务资料[95] - 董事变更包括6人获委任及4人辞任[193][196] - 五名最高薪雇员及董事酬金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11[197] - 无重大管理合约或董事服务合约[198][199] - 董事在重大交易中无直接或间接权益[200] 审计和风险管理 - 外聘核數師變更為中審眾環(香港)會計師事務所自2019年12月31日起生效[99] - 審核費用為149.6萬港元佔總支付費用62%[100] - 非審核費用為91.9萬港元佔總支付費用38%[100] - 稅務合規服務費為19萬港元佔非審核費用21%[100] - 編製中期財務報告服務費為72.9萬港元佔非審核費用79%[100] - 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已获审核委员会审阅并建议董事会批准[117] - 审核委员会于2020年举行了三次会议并审阅了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成效[117][119] - 审核委员会成员于2020年发生变更,刘艳女士于12月1日获委任为主席,夏其才先生同日辞任[117] - 外聘核数师为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其独立性和客观性已获审核委员会审阅[119]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集团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并建议董事会批准[117]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内部审核职能的范围和成效,包括资源充足性和协调工作[120][122] - 董事会确认负责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以保护股东投资[124] - 公司内部监控系统旨在管理风险而非消除风险,为运营系统故障、重大错误、损失或欺诈提供合理保障但非十足保证[125] - 董事会采用自上向下自下向上双重法设计风险管理框架,参考COSO企业风险管理标准[126] - 内部审核职能于2015年12月3日经董事会批准成立,协助审核委员会评估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127] - 风险管理框架明确董事会承担整体责任,审核委员会负责监督框架有效性,管理层负责设计实施框架,业务单位执行风险识别评估缓解[131] - 公司定义风险为可能对业务目标造成不利影响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包括负面事件风险和正面事件机遇[133] - 风险识别工具采用数据收集和风险监控自我评估流程,通过调查和专家判断识别潜在重大风险[134] - 风险评估依据COSO检测标准和风险加权方法,分析现有及新兴风险以确定缓解措施[134] - 公司使用风险加权方法确定对业务造成重大影响的首五大风险,风险承担需符合业务目标且可管理[135] - 风险承受水平与风险胃纳一致,仅承担符合战略目标、可管理、不导致重大财务损失或违规的风险[135] - 内幕消息政策确保根据《上市规则》及法规要求及时公平披露内幕信息[128] - 公司识别并加权五大风险类别:财务市场风险第一、信贷风险第二、合规风险第三、人力资源风险第四、网络安全风险第五[138] - 财务市场风险包括股权及债务价格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物业价格及租金价格风险[138] - 信贷风险涉及拖欠偿还贷款及支付利息或信贷亏损、信贷集中、抵押物减值[138] - 合规风险涵盖贿赂、贪污或洗黑钱、刑事罪行如欺诈、因违反适用法律、法规或合约义务[138] - 人力资源风险包括潜在过失或蓄意渎职、利益冲突、士气低落及员工流失率、欺诈及伪造、证券内幕交易[138] - 网络安全风险涉及数据输入错误、客户或供应商纠纷、滥用公司资料、硬件或软件故障[138] - 公司已编制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手册并每年定期审阅[140] - 公司于2012年3月28日采用程序使雇员可向管理层或审核委员会提出任何不当行为关注[140] - 董事会于2015年12月3日批准制定内部审核职能以协助审核委员会[140] - 董事会执行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之年度审阅[143] - 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年度审阅显示无重大监控失误或弱项且无欺诈错误陈述或违规迹象[146] - 公司确认会计及财务报告职能资源员工资格经验培训计划及预算充足[146] - 公司自上次年度审阅以来无重大风险性质或处理实力出现重大变动[147]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香港核心业务[153] - 公司核心业务运营未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且无大量温室气体排放[157] - 公司2019年底收购办公室致能源电力及水消耗量全年增加[158] - 公司年内扩大办公室面积容纳新业务单位致资源消耗量进一步增加[158] - 公司采用绿色办公方式包括双面打印和设置回收箱以减少资源耗用[158] - 公司业务包括证券期货金融信贷借贷物业投资及战术策略投资[153]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于2016年6月6日采纳适用于全体董事管理层及雇员[152] - 公司使用FSC认证的非木材纸张印刷2016年中期报告及年报[159] - 公司已遵守所有重大影响的雇佣相关法律及条例包括香港法例第57章[161] - 公司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覆盖门诊住院及年度体检[162] - 公司提供培训津贴鼓励员工参加与工作相关的培训课程[164] - 公司已遵守所有防止童工或强制劳工的相关法律及条例[165]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涵盖供应链潜在风险的管理[166] - 公司遵守防止贿赂勒索欺诈及洗黑钱的法律包括香港法例第201章[167] - 公司通过捐款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社区专项项目[168] - 公司2020年员工平均人数为32人[171] - 公司2020年总耗电量为181,678千瓦时[171][173] - 公司2020年范围2电力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57.6吨,占总排放量99%[171] - 公司2020年范围3废纸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55吨,占总排放量1%[171] - 公司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59.15吨[171] - 公司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4.97吨/雇员[171] - 公司2020年产生无害废弃物总量为0.32吨[173] - 公司2020年无害废弃物密度为0.01吨/雇员[173] - 公司2020年能源消耗密度为5,677千瓦时/雇员[173] - 公司2020年总耗水量为0.00立方米[173] - 慈善捐款100万港元2019年为零港元[193] 股东事务和公司秘书 - 公司未派付2020年末期股息及中期股息(2019年同期无派息)[20] - 公司2020年末期股息为零港元2019年亦无股息[183]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于2020年6月26日举行,所有决议案均以投票表决方式通过[114] - 公司通过财务报告(包括中期及年度报告)定期向股东披露信息[115] - 公司秘書變更為袁雨虹女士自2020年1月31日起生效[102] - 袁雨虹女士參加不少於15小時專業培訓[103] - 股東特別大會召開需持有十分之一投票權股東提出請求[106] - 股東提呈建議需持有二十分之一投票權或不少於100名股東[109] 其他重要事项 - 孖展贷款利息收入5950万港元(2019年:70万港元)[14] - 资产管理费及表现收费收入5170万港元(2019年:无)[14] - 咨询收费收入2150万港元(2019年:无)[14] - 贷款利息收入2690万港元(2019年:1410万港元)[14] - 持有香港商用物业总公平值为358,200,000港元[28] - 出售物业控股公司获现金代价20,000,000港元,收益7,100,000港元[26] - 收购亚贝隆资本有限公司带来收益4,700,000港元[23] - 明乐企业有限公司以100,000,000港元代价向独立第三方配发10,000股新股,公司持股比例从100%降至66.7%[50] - 认购人获授购股权,可额外认购10,000股(代价100,000,000港元),若行使将使公司持股进一步降至50%[5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48名员工(含董事)并提供强制性公积金等福利[53]
梧桐国际(00613)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