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27.4%至人民币60.3亿元[15][5] - 集团收入从2018年47.341亿元增长27.4%至2019年60.302亿元[20] - 收入增长27.4%至60.3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餐厅数量增加及调味品销售增长[53][54] - 公司收入从2018年47.341亿元人民币增长27.4%至2019年60.302亿元人民币[107] - 税后利润同比下降37.7%至人民币2.88亿元[5][11] - 税前利润同比下降17.4%至人民币5.03亿元[5][11] - 税后利润同比下降37.1%至2.91亿元人民币,利润率从9.8%降至4.8%[53] - 税前利润减少17.4%至人民币503.2百万元,占收入比例从12.9%降至8.3%[66] - 年内利润减少37.7%至人民币288.1百万元,占收入比例从9.8%降至4.8%[69] - 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396.35百万元(2019年)和人民币475.11百万元(2018年)[70] 成本和费用结构 - 原材料成本占比37.7%降至36.9%,员工成本占比从24.7%升至25.6%[53] - 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增长24.7%至人民币2,225.1百万元,占收入比例从37.7%降至36.9%[57] - 员工成本增长32.2%至人民币1,544.3百万元,员工人数从26,219人增至31,373人,占收入比例从24.7%升至25.6%[58]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大幅减少56.2%,占比从12.2%降至4.2%[53]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减少56.2%至人民币253.8百万元,占收入比例从12.2%降至4.2%[60] - 公用事业费用增长24.3%至人民币212.2百万元,占收入比例稳定在3.5%-3.6%[61] - 折旧及摊销费用激增279.6%,占比从4.7%升至13.9%[53] - 折旧及摊销增长279.6%至人民币839.4百万元,占收入比例从4.7%升至13.9%[62] - 其他开支增长40.4%至人民币405.4百万元,占收入比例从6.1%增至6.7%[63] - 所得税开支增长44.1%至人民币212.6百万元[67] 餐厅网络扩张和运营 - 新开设243间餐厅(189间呷哺呷哺餐厅及54间凑凑餐厅)[15] - 实现千店目标(1,000间呷哺呷哺餐厅及100间凑凑餐厅)[15] - 2019年新开243间餐厅包括189间呷哺呷哺和54间凑凑餐厅[26] - 截至2019年底集团运营1022间呷哺呷哺餐厅覆盖125个城市[20] - 2019年新开张189间呷哺呷哺餐厅及54间凑凑餐厅[10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运营1022间呷哺呷哺餐厅及102间凑凑餐厅[106] - 呷哺呷哺餐厅数量从886间增至1022间,净收入增长14.5%至46.7亿元人民币[54] - 二零一九年新开张243间餐厅[83] - 同店总数从2018年的692间增长至2019年的809间,同比增长16.9%[34] 同店销售和地区表现 - 呷哺呷哺餐厅同店销售额在2019年下降1.4%[20] - 全国呷哺呷哺餐厅翻座率从2018年2.8倍降至2019年2.6倍[31] - 北京同店销售额从2018年1715.2百万元增至2019年1753.8百万元,增长0.2%[36] - 上海同店销售额从2018年190.3百万元降至2019年162.4百万元,下降9.6%[36] - 河北同店销售额从2018年554.5百万元增至2019年659.8百万元,增长8.5%[36] - 中国东北同店销售额从2018年235.0百万元降至2019年278.1百万元,下降17.1%[36] - 全国同店销售额从2018年3256.6百万元降至2019年3576.1百万元,下降1.4%[36] - 2019年全国呷哺呷哺餐厅同店销售额减少1.4%[107] 凑凑品牌表现 - 凑凑餐厅收入从2018年5.556亿元大幅增长116.0%至2019年12.001亿元[22] - 凑凑餐厅收入同比增长116.0%至12.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19.9%[55] 顾客消费和收入分布 - 顾客人均消费从2018年53.3元增至2019年55.8元[31] - 北京地区餐厅数量最多达313间占总数的30.6%[29] - 北京以外地区收入占比达到56.8%[33] 外送和新兴业务 - 外送业务收入占比达5%,覆盖城市从63个扩张至84个[5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同比增长72.9%至人民币56.26亿元[6] - 非流动资产同比激增198%至人民币36.19亿元[6] - 流动负债同比增长72.4%至人民币17.14亿元[6] - 非流动负债从人民币0.12亿元大幅增至人民币15.25亿元[6] - 权益总额同比增长6.2%至人民币23.87亿元[6] - 流动净资产从2018年10.447亿元减少至2019年2.929亿元[20] 现金流和资金管理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18年的人民币1,340.7百万元下降至2019年的人民币785.2百万元,降幅约41.4%[7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货币构成:人民币占比88.8%、港元占比7.1%、美元占比4.1%[73]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043.5百万港元,已动用72.52%即756.6百万港元[74] - 全球发售资金用途:新店开设及老店翻新666.6百万港元、土地使用权购买60.9百万港元、营运资金29.1百万港元[74] - 通过损益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71.3百万元,主要为浦发银行短期金融产品[75] - 金融产品年化收益率区间为2.7%至6.3%,2019年实现收益约人民币36.9百万元[75] - 2020年新增购买人民币560.0百万元金融产品,截至年报日期尚未到期[78] - 持有浦发银行发行的本金总额人民币70.0百万元金融产品,已于2020年1月12日到期[75] - 金融产品投资组合中无单项投资账面值超过集团总资产5%[78] - 二零一九年资本开支为人民币727.0百万元较二零一八年人民币491.6百万元增长48%[83]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计约10.435亿港元,其中10.015亿港元来自全球发售,0.42亿港元来自超额配股权行使[18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已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72.52%,即7.566亿港元[187] - 动用款项中6.666亿港元用于开设新店及翻新老店[187] - 动用款项中0.609亿港元用于购买北京及天津土地使用权[187] - 动用款项中0.291亿港元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187] 债务和融资 - 集团无任何未偿还债务、银行借款或计息借贷资本[80] - 公司无任何短期或长期银行借款及其他贷款[182] 投资和收购活动 - 收购锡林郭勒盟伊顺清真肉类有限责任公司现金代价为人民币96.1百万元并承担负债人民币19.0百万元[81] - 投资信托存置人民币60.0百万元购买公司股份且公司保证卖方年度回报人民币2.4百万元[81] - 衍生工具公平值于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人民币1.2百万元列账为金融负债亏损[81] 管理层和董事会 - 公司行政总裁赵怡拥有超过20年跨国企业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92] - 非执行董事陈素英负责指导公司食品种类及麻辣汤底研发[93] - 非执行董事张弛为General Atlantic董事总经理并主管中国业务[94] - 张弛曾担任凯雷集团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2006-2016年)[95] - 李洁于2018年加入General Atlantic担任执行董事专注财务分析服务[96] - 独立非执行董事谢慧云曾担任YUM! China首席财务官(2000-2012年)[97] - 谢慧云在食品零售和制造业拥有超过30年审计及会计经验[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韩炳祖在会计及财资管理领域拥有超过30年经验[98] - 韩炳祖自2019年起担任361度国际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98] - 韩炳祖自2019年起担任中国抗体制药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98] - 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由不同人士担任[200] - 赵怡女士自2019年8月29日起担任行政总裁[200] 股权激励和购股权计划 - 未行使购股权涉及6,162,944股股份约占已发行总股本0.57%[87] -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以约7.6百万港元购买860,000股股份[87]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奖励计划授出可认购6,162,944股股份的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约0.57%)[130] - 股份奖励计划涉及股份总数上限为4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3.70%)[130] - 购股权行使时每次可购买股份不少于1,000股[132] - 购股权自授出日期后不超过10年内届满[132] - 公司2019年行使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奖励计划购股权共发行4,294,765股股份,获得总款项人民币9,543,162.97元[13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为6,162,944股[134] - 2019年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杨淑玲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3,249,443股[134] - 2019年集团17位其他雇员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1,045,322股[134] -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最高可授出股份限额为42,174,566股,占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4%[139] - 截至2019年末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剩余有效期约5年[138] - 2014年3月21日授出的购股权行使价最高为人民币2.78元/股[134] - 2019年购股权行使时的加权平均收市价区间为港元10.26-12.79元[134]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奖励计划已到期,仅保留已授出购股权的行使效力[137] - 购股权行使期为10年,归属分四批按25%比例在上市后12-48个月内完成[139][137] -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可授出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总数4%[140] - 受限制股份单位受托人以760万港元购买86万股股份[143] - 受托人持有股份数量为4,707,138股占已发行股份0.44%[143] - 股份购买方式为通过市场交易完成[143] - 股份行使单位要求为每手500股或其整数倍[143] - 受托人持有股份期间不享有投票权[143] - 受托人通过购买现有股份或从股东收取股份落实行使[141] - 公司可向受托人配发发行股份用于落实行使[141] - 行使时需支付行使价及相关税费[143] - 未实际转让前参与者无权享有股息等收益[14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涉及4,707,138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44%[146] - 2019年内,受限制股份单位授出总数为1,078,685股,行使总数为1,461,872股,注销总数为367,965股[146] - 董事贺光启持有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1,267,165股(739,476股 + 527,689股)[146] - 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赵怡持有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1,163,598股(370,582股 + 490,557股 + 302,459股)[146] - 集团18位其他雇员持有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899,968股[146] - 2016年11月17日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分四期归属:2018年4月1日25%、2019年4月1日25%、2020年4月1日25%、2021年4月1日25%[150] - 2017年5月8日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分四期归属:2019年4月1日25%、2020年4月1日25%、2021年4月1日25%、2022年4月1日25%[150] - 2018年12月14日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分四期归属:2020年4月1日25%、2021年4月1日25%、2022年4月1日25%、2023年4月1日25%[150] - 2019年1月22日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分四期归属:2019年4月1日25%、2020年4月1日25%、2021年4月1日25%、2022年4月1日25%[153] - 受限制股份单位行使期为自授出日期起计10年[151] - 附属公司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权总数上限为批准日已发行股权的4%[156] - 任何12个月内向特定人士授出的购股权总数上限为相关营运附属公司已发行证券的1%[156] - 任何12个月内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的购股权总数上限为相关营运附属公司已发行证券的0.1%[156] - 购股权计划相关资产净值总额上限为5,000,000港元[15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无根据任何附属公司购股权计划授出购股权[157] - 附属公司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期为三年零两个月[156] 股东结构和关联方 - 贺光启先生通过信托持有45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41.64%[165][166]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80,688,040股[166] - 贺光启先生持有呷哺呷哺(中国)食品控股有限公司40%股权(1,000,000美元)[167] - 公司持有呷哺呷哺(中国)食品控股有限公司60%权益[168]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80,688,040股[174] - 最大股东Ying Qi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450,000,000股股份,占比41.64%[169][174] - General Atlantic Singapore Fund Pte. Ltd.持有207,000,000股股份,占比19.15%[169][174] - 马自铭先生通过Snow Lake系列基金持有78,234,500股股份,占比7.24%[169][174] - 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Ltd.管理基金持有57,720,500股股份,占比5.34%[169][174] - 公众持股量符合上市规则要求的最低25%比例[179] 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 - 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17%,最大单一供应商采购额占比5.23%[173] - 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低于总收入的30%[173] - 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低于2019年总收入的30%[109] 股息分派 - 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46元合共约人民币49.6百万元占六个月纯利40%[88] - 公司2019年末期股息建议为每股人民币0.046元[118] 员工和薪酬 - 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544.3百万元占集团总收入25.6%[87] - 集团共有31,373名雇员其中餐厅员工26,815名占比85.5%[87] 其他收入和补助 - 政府补助增加其他收入21.7%至5356万元人民币[56] - 公司捐款金额从2018年的人民币445,856元大幅减少至2019年的人民币13,544元[125] 关联交易 - 2019年向茶米茶(香港)支付特许权费及食材费用总额分别为人民币316.4万元和1339万元[190] - 2019年应付茶米茶(香港)食材费用年度上限为2247万元,2020年为1.154亿元[190] - 2019年应付茶米茶(香港)特许权费年度上限为432万元,2020年为2220万元[190] - 合资附属公司2019年应付呷哺呷哺香港特许权费总额为人民币69.3万元[191] - 集团2019年应付合资附属公司调料产品购买总额为人民币611.5万元[193] - 续期租赁协议月租金为人民币
呷哺呷哺(00520) - 2019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