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播数据(00471) - 2020 - 年度财报
中播数据中播数据(HK:00471)2021-04-20 08:38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2020年收入为387.6万美元,较2019年的715.3万美元下降45.8%[11] - 2020年毛利润为60.2万美元,较2019年的277.4万美元下降78.3%[11] - 2020年除税前亏损为1.33192亿美元,较2019年亏损3175万美元大幅扩大[11] - 2020年每股亏损为52.75美仙[11] - 公司年度亏损扩大至约1.33192亿美元(2019年:3186.7万美元),亏损增幅达318%[65] - 每股亏损52.75美仙(2019年:17.36美仙),每股净资产降至0.44美元(2019年:1.33美元)[65] - 收入减少327.7万美元(同比下降45.8%)至387.6万美元,主要因电视租赁收入减少230.3万美元和PCB材料贸易收入减少120.6万美元[65] - 毛利下降78.3%至60.2万美元,毛利率大幅收窄[65]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行政开支减少34.5%至131.7万美元,主要因员工成本及折旧费用减少[65] - 市场推广开支下降34.6%至166.2万美元,因疫情导致海外市场活动取消[65] - 财务费用562.5万美元主要为可换股票据利息支出,公司无银行借贷[69][73] - 其他开支减少至19.3万美元(2019年:36.8万美元),主要系法律专业服务费用减少[68][73] - 员工成本总额为115.1万美元,相比2019年的135.3万美元下降约14.9%[122] - 股份支付费用为17.1万美元[129] 业务线表现 - 公司在美国拥有9个UHF频谱电视台容量权,覆盖包括纽约、洛杉矶等7个主要大都市[28] - 公司在美国的业务组合提供了广泛的无线覆盖,用于向大量观众提供免费电视节目[28] - 公司主要商业模式是向节目制作商出租频道容量[28] - 公司正在中国通过与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合作,为海事船舶提供卫星海事媒体服务,并自开展以来进展迅速[16] - 公司正在利用AsiaStar的通用数据分发能力开发北斗高精度导航系统,以进行信号增强[16] - 公司的专利融合技术已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批准为全球采用的ITU车载多媒体推荐标准[16] - 融合技术支持试验服务覆盖中国17个省和21个主要城市[34] - 联网汽车多媒体服务已完成100万公里道路测试[34] - 海事服务目标市场为南中国海数百万艘渔船和商用船[34] - 贸易业务因PCB制造商转移生产设施导致竞争加剧和利润率下降[34] - 贸易业务受PCB需求饱和及中美贸易紧张影响面临挑战[161] - 公司通过交钥匙解决方案向亚洲国家扩展服务[155][158] - 卫星多媒体服务试运行中,覆盖东南亚及南中国海[161] - 公司正改造广播设备以符合FCC新频率分配指南,部分租赁电台因此停播导致收入中断[152] - FCC的ATSC 3.0标准将使公司租赁频道具备互联网广播、数据服务和边缘设备内容缓存等新数字能力[153] - 低功率电视台可协助全功率电视台进行ATSC 3.0过渡,创造新的收入机会[154] - 低功率电视台可免于ATSC 3.0联播要求,带来创收机会[157] - 公司正升级广播设备以符合新FCC准则,资本开支较小[156] - 公司收购Silkwave 20%股权并获得额外31%认购期权[158] - 中国汽车市场存量近3亿辆,年新增3000万辆新车[155][158] - 新一代卫星功率预计提升100倍,支持大规模商业部署[161] - 海事业务覆盖南中国海900万平方英里区域[16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加快力度促使Silkwave在中国进行卫星车载信息娱乐服务的商业部署取得监管批准[22] - 公司预期通过增强ATSC 3.0标准设备及能力,加强其于美国的LPTV业务多元化[22] - 公司期望与非洲及中东的若干运营商订立技术服务安排,以提供交钥匙解决方案,支持该地区卫星信息娱乐服务的发展[22] - 公司正谨慎管理运营费用并减少营销和宣传预算[42] - 董事认为资金重新分配必要,可使公司更有效部署财务资源应对市场变化[51][55] - 管理层预期监管批准和融资活动将随疫苗接种工作重新获得动力[84] - 公司于2021年1月6日签订谅解备忘录,拟收购奥创智能科技控股权以拓展工业无线通信网络业务[134] 资产减值和处置 - 公司资产出现大幅减值[16][17] -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为2427.5万美元,相比2019年的1693.3万美元增加43.4%[88][89] - 频谱出售产生无形资产处置减值损失57.4万美元[90][91] - 集团采用使用价值计算法确定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值[88][89] - 频谱出售对价为转让协议代价与租赁资产账面值的差额[90][91] - 频谱使用权可收回金额计算采用10.35%折现率(2019年:10.21%)[94] - 股权资本成本为8.26%(2019年:8.62%)基于0.92%无风险利率和7.15%市场风险溢价[94] - 债务成本为3.25%(2019年:4.75%)债务权重49%(2019年:46%)[94] - 现金流预测采用2.17%年增长率(2019年:2.32%)[94] - 闲置频谱容量首季度填充率增长5%(2019年:10%)第三年达54%(2019年:78%)[94] - 终端年填充率假设为65%(2019年:95%)[94] - 销售增长下降至5%季度填充率将增加28.2万美元减值损失[98] - 销售增长上升至15%季度填充率将减少27.4万美元减值损失[98] - 特定风险溢价为3%(2019年:2%)公司税率保持24%[94] - FCC许可证可在到期时以名义成本续签[97] - 频谱出售确认减值亏损574,000美元[106][107] - 报告期末后公司完成频谱出售交易,买方支付对价1,000,000美元[139] - 频谱出售交易导致公司确认减值损失约574,000美元[140] 融资活动及资金使用 - 供股完成于2020年3月10日,以每股0.65港元发行37,984,428股新股,总认购比例约40.18%[44] - 供股所得款项总额约2470万港元(约314.5万美元),净额约2350万港元(约300.1万美元),每股净价约0.62港元[44] - 供股净资金实际用途:行政及营运开支127.5万美元(原计划16.1万美元),市场开发及推广开支138万美元(原计划80万美元)[47] - 供股净资金实际用途:联营公司一般营运资金12.8万美元(原计划80万美元),海事项目开发21.8万美元(原计划124万美元)[4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供股所得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49] - 2020年7月2日配售45,412,879股新股,配售价每股0.50港元,总代价约2270.6万港元[52] - 配售净收益约2263万港元(扣除费用后),每股净发行价约0.498港元[54][56] - 配售所得净资金计划用于偿还股东垫款及强化一般营运资金[60] - 供股资金重分配主因:美国FCC频谱重整导致部分LPTV电台暂时关闭及疫情下收入流下降[50] - 配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89.3万美元已全部使用,其中287.3万美元用于偿还股东垫款,20万美元用于行政及运营开支[62][63] - 供股发行新股筹集资金净额3,001,000美元[108] - 股份配售筹集资金净额2,893,000美元[108] - 供股发行37,984,428股新股筹集资金约24,700,000港元(约3,145,000美元)[111][117] - 股份认购总代价22,706,440港元(每股0.50港元)[112][117] - 供股发行37,984,428股新股,净收益约3,001,000美元[165] - 供股资金中约1,275,000美元(42.5%)用于行政及营运开支[165] - 供股资金中约1,380,000美元(46.0%)用于市场开发及推广开支[165] - 供股资金中约128,000美元(4.3%)用于联营公司一般营运资金[165] - 供股资金中约218,000美元(7.3%)用于开发海事项目[165] - 配售45,412,879股新股,净收益约2,893,000美元[165] - 配售资金中2,873,000美元(99.3%)用于偿还股东垫款[165] - 配售资金中20,000美元(0.7%)用于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165] - 公司于年报日期前12个月内未进行其他集资活动[166] 联营公司表现 - 对联营公司Silkwave按20%持股比例确认亏损9945万美元,主因监管审批延迟及卫星融资受阻[72][75] - Silkwave卫星联网汽车业务因监管延迟无法启动商业服务[83] - 顶级投行牵头Silkwave融资以采购新一代卫星[161] 疫情影响 - COVID-19导致中国办公室和研究中心在不同时段暂时关闭[37][38] - 卫星互连车载多媒体商业发射的融资活动因疫情延迟[40] - 中国卫星信息娱乐业务监管审批流程因疫情推迟[40] - 美国电视台新设备安装和工程流程延迟影响服务恢复[40] - PCB贸易和美国电视频道租赁收入因经济不佳和消费减少而下降[40] - COVID-19导致资本市场活动缓慢,影响新卫星建造发射融资[83] 财务结构及流动性 - 2020年总资产为1856.09万美元,较2019年的3160.63万美元下降41.3%[11] - 2020年可换股票据为5337.3万美元[11] - 2020年净资产为1.23625亿美元,较2019年的2.50567亿美元下降50.7%[11] - 2020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061.03万美元,较2019年的2275.53万美元下降53.4%[11] - 2020年非控股权益为175.22万美元[11] - 2020年财务成本为562.5万美元[11] - 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19年227,553,000美元降至2020年106,103,000美元[10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7,000美元(2019年:342,000美元)[108] - 流动比率为0.64(2019年:0.53)[108] - 可换股票据为53,373,000美元(2019年:47,773,000美元)[115][119] - 资产负债比率(杠杆比率)为28.8%(2019年:15.1%)[115][119] - 公司无重大资本承诺、资产抵押及表外交易[122] - 公司未持有重大投资及进行重大收购处置[129] - 公司主要业务以美元计价且未进行外汇对冲[122]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9] - 公司非执行董事杨毅先生拥有28年金融及管理经验[180][18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山博士拥有27年投资银行及相关财务管理经验[185][186] - 公司高级管理层李群女士拥有20年CMMB/DTH芯片设计及网络系统集成经验[191]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李珺博士为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亨鑫科技独立非执行董事[189][192] - 公司管理层周建荣先生拥有13年财务管理、审计及会计经验[190][193] - 公司管理层周建荣先生曾担任香港联交所GEM上市公司中国幸福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190][193] - 公司管理层周建荣先生曾于2020年5月至10月担任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份代号:7)独立非执行董事[190][19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山博士曾担任瑞士信贷集团董事[185][186]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山博士曾于1999-2001年担任雷曼兄弟董事总经理及中国投资银行部主管[185][186]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山博士曾于2001-2005年担任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185][186] - 公司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角色未分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A.2.1条款[200] - 黄先生自2008年5月19日起同时担任主席和首席执行官[200] - 董事会认为黄先生丰富的集团业务经验有助于监督公司运营[200] - 董事会定期审查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角色合并的安排成效[20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4的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98][19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年度遵守除A.2.1外所有适用管治条款[200] - 李群女士拥有超过20年CMMB/DTH芯片组设计经验[194] - 李群女士曾担任北京泰合志恒科技联合创始人[194] - 李群女士曾担任广电总局广科院北京泰美世纪首席运营官[194]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标准[197][200] 员工和股权激励 - 公司员工平均人数为25人,相比2019年的30人减少约16.7%[122] - 2019年5月授予54,956,892份购股权,经股份合并调整后变为2,747,844份[125] - 2020年供股完成后购股权行使价调整为1.516港元,数量调整为2,718,843份[126] - 2020年8月注销2,718,843份未行使购股权[127] - 2020年9月新授予10,896,000份购股权,约占已发行股本4%[128] - 公司于2021年1月20日授予新购股权总计11,810,439份,其中董事1,665,000份、员工1,808,439份、顾问8,337,000份[134] 资本结构变动 - 2020年3月11日因供股发行新股37,984,428股[145] - 2020年7月13日因配售发行新股45,412,879股[145] - 2020年10月29日因行使购股权发行普通股5,448,000股[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