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和利润(同比) - 净利息收入为19.68亿港元,同比增长5.1%[4] - 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为6.36亿港元,同比增长11.2%[4] - 扣除保险索赔之营运收入为28.79亿港元,同比增长4.6%[4] - 除税前溢利为13.83亿港元,同比增长20.2%[4] - 期间溢利为11.67亿港元,同比增长18.1%[4] - 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8.81亿港元,同比增长18.3%[4]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76港元,去年同期为2.33港元[4] - 以公平值计量债务工具公平值变动净额为1.16亿港元,去年同期亏损5.40亿港元[7] - 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15.52亿港元,去年同期为3.93亿港元[7]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4.4%至2,605,621千港元(2020年:3,447,007千港元)[24] - 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增长9.0%至635,574千港元(2021:735,705千港元;2020:675,271千港元)[26] - 净买卖收入下降29.7%至92,661千港元(2020:131,786千港元)[30]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溢利(扣除特定投资损益前)1,218,130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915,901千港元增长33.0%[14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信贷减值亏损为1.17亿港元,同比减少68.0%[4] - 利息支出下降59.5%至637,412千港元,主要因客户存款利息支出下降60.0%至549,945千港元[24] - 营运支出增长5.0%至1,544,063千港元,主要因员工薪酬支出增长1.2%至1,045,374千港元[34] - 信贷减值亏损大幅下降68.0%至116,789千港元(2020:365,245千港元)[36] - 集团信贷减值损失1.17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65亿港元改善68%[155][157]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分为个人银行、企业银行、财资及环球市场、海外银行、保险业务及其他六个可报告分部[146] - 个人银行业务包括个人存款、住宅按揭、私人贷款、信用卡服务及保险销售[146] - 企业银行业务主要面向工商业及机构客户提供存款、贷款及贸易融资服务[146] - 财资及环球市场业务提供外汇服务、现金管理、利率风险管理和证券投资管理[146] - 海外银行业务涵盖澳门和中国附属公司提供的个人及企业银行服务[146] - 保险业务通过香港全资附属公司和持股96%的澳门附属公司开展[149][150]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为19.68亿港元,非利息收入为9.11亿港元[155] - 个人银行业务净利息收入7.97亿港元,非利息收入5.38亿港元,占集团总收入比重分别为40.5%和59.1%[155] - 企业银行业务净利息收入5.91亿港元,非利息收入1.04亿港元,运营利润4.24亿港元[155] - 财资及环球市场业务净利息收入3.88亿港元,非利息收入2760万港元,运营利润3.20亿港元[155] - 海外银行业务净利息收入2.46亿港元,非利息收入6650万港元,但受联营公司投资减值2.51亿港元影响[155] - 保险业务非利息收入1.20亿港元,运营利润5050万港元[155]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业务贡献超过90%,其他地区均未达到集团总资产、负债或收入的10%[157][158] - 香港地区客户贷款总额为1174.61亿港元,减值贷款为10.58亿港元[182] - 中国大陆客户贷款总额为71.93亿港元,减值贷款为7372万港元[182] - 澳门地区客户贷款总额为134.98亿港元,减值贷款为2.11亿港元[182] - 阶段3减值准备总额为5.88亿港元,其中香港地区占5.11亿港元[182] - 阶段1和阶段2减值准备总额为7.05亿港元,其中香港地区占6.15亿港元[182] - 逾期客户贷款总额为8.96亿港元,香港地区占6.11亿港元[182] - 国际债权总额在2021年6月30日为173.579亿港元,其中离岸中心占比最大[189] - 香港地区国际债权在2021年6月30日达155.948亿港元,占离岸中心总额的89.8%[189] - 中国大陆国际债权在2021年6月30日为34.038亿港元,较2020年底的34.615亿港元下降1.7%[189][190] - 发展中亚太区国际债权从2020年底的46.927亿港元增至2021年中的48.123亿港元,增长2.5%[189][190] - 非银行私人机构债权在离岸中心达148.735亿港元,占该区域总额的85.7%[189] - 银行机构债权在发展中亚太区为28.610亿港元,较2020年底的27.306亿港元增长4.8%[189][190] - 官方机构债权在香港地区达11.183亿港元,占离岸中心官方债权的92.1%[189] - 非银行金融机构债权在香港地区为6.955亿港元,与离岸中心总额持平[189] - 离岸中心国际债权从2020年底的172.540亿港元微增至2021年中的173.579亿港元,增长0.6%[189][190] - 中国大陆非金融私人机构债权从2020年底的141.59亿港元增至2021年中的135.68亿港元,下降4.2%[189][19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12月31日的2549.61亿港元下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2527.87亿港元,减少21.74亿港元(0.85%)[8] - 客户存款从2020年12月31日的1899.01亿港元略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1892.09亿港元,减少6.93亿港元(0.36%)[8]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161.20亿港元增至162.06亿港元,增加0.86亿港元(0.53%)[8] - 持作买卖用途的证券从508.00亿港元增至567.07亿港元,增加59.07亿港元(11.63%)[8] - 衍生金融工具资产从114.72亿港元降至44.02亿港元,减少70.70亿港元(61.63%)[8] - 已发行的存款证从81.26亿港元降至56.32亿港元,减少24.94亿港元(30.69%)[8] - 股东资金从283.86亿港元增至294.57亿港元,增加10.71亿港元(3.77%)[8] - 其他储备(包括保留盈利)从240.38亿港元增至252.08亿港元,增加11.70亿港元(4.87%)[8] - 客户存款总额从1899.01亿港元微降至1892.09亿港元,减少0.4%[93] - 定期存款从955.45亿港元增至968.04亿港元,增长1.3%[93] - 已发行存款证从81.258亿港元降至56.317亿港元,减少30.7%[94] - 后偿债务从38.285亿港元降至37.917亿港元,减少1.0%[98] - 持作买卖用途证券及以公平值计量金融资产总额62.495亿港元,较2020年末56.374亿港元增长10.9%[50] - 中央政府及中央银行类金融资产56.707亿港元,较2020年末50.800亿港元增长11.6%[50] - 企业类金融资产55.820亿港元,较2020年末53.399亿港元增长4.5%[50] - 客户贷款总额1392.370亿港元,较2020年末1375.774亿港元增长1.2%[59] - 贸易票据余额43.258亿港元,较2020年末37.911亿港元增长14.1%[59] - 以公平值计量金融资产中债务证券从2020年末41,747,048千港元略降至2021年6月30日41,580,085千港元,减少0.4%[81] - 以公平值计量金融资产中权益证券从2020年末4,648,656千港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4,910,595千港元,增长5.6%[81] - 以摊余成本列账金融资产从2020年末22,927,335千港元降至2021年6月30日22,572,331千港元,减少1.5%[83] - 2021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591,721千港元,较2020年末659,694千港元减少10.3%[83] - 2021年6月30日物业、家具及设备为2,545,692千港元,较2020年末2,469,228千港元增长3.1%[83] - 物业及车辆总账面净值从期初24.692亿港元增至期末25.457亿港元,增幅3.1%[86] - 使用权资产从6.597亿港元降至5.917亿港元,减少10.3%[89] - 租赁负债从6.895亿港元降至6.230亿港元,减少9.6%[89] - 集团总资产2527.87亿港元,总负债2158.53亿港元,资产规模较2020年末下降0.9%[155][157] - 个人银行业务资产5540.79亿港元,企业银行业务资产6765.25亿港元,财资业务资产8209.04亿港元[155] 现金流活动 - 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出为2,501,193千港元,相比2020年净流入3,158,913千港元,出现大幅逆转[15] - 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83,109千港元,较2020年的51,204千港元增加258%[15]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507,779千港元,相比2020年的2,453,418千港元减少79%[1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3,192,081千港元,而2020年为净增加654,291千港元[1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6,722,848千港元,较期初的19,933,665千港元下降16%[15] - 公司支付普通股股息214,114千港元,较2020年的345,141千港元减少38%[15] - 公司支付租赁负债113,737千港元,较2020年的91,750千港元增加24%[15] - 货币短期通知存款为10,336,833千港元,较2020年的14,076,793千港元减少27%[15] - 交易证券中的国库票据为939,928千港元,较2020年的3,042,551千港元大幅减少69%[15]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2,501,193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净流入3,158,913千港元恶化179.2%[144] 信贷资产质量 - 信贷减值贷款占比0.96%,较2020年末1.14%下降0.18个百分点[60] - 持有抵押品公平值59.212亿港元,较2020年末78.703亿港元下降24.8%[60] - 逾期3个月以上至6个月的贷款总额为127,727千港元,占总贷款额的0.09%[63] - 逾期6个月以上至1年的贷款总额为296,327千港元,占总贷款额的0.21%[63] - 逾期1年以上的贷款总额为471,448千港元,占总贷款额的0.34%[6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逾期贷款总额为895,502千港元,占总贷款额的0.64%[63] - 有抵押逾期贷款总额为430,251千港元,其持有抵押品市值为826,820千港元[63] - 阶段3减值准备为434,642千港元[63] - 经重组贷款总额为370,917千港元,占总贷款额的0.27%[66] - 阶段3预期信贷亏损准备为587,554千港元[76] - 总预期信贷亏损准备为1,433,933千港元[76] - 收回抵押品总额为173,695千港元,其中收回物业为152,387千港元[70] - 阶段3预期信贷亏损准备从2020年1月1日的381,197千港元增加至2020年12月31日的556,508千港元,增长45.9%[78] - 2020年期间总预期信贷亏损准备从1,157,228千港元增加至1,407,133千港元,增长21.6%[78] - 2020年期间客户贷款预期信贷亏损准备为1,251,164千港元,占总额的88.9%[78] - 2020年期间贷款承担及财务担保预期信贷亏损准备为155,969千港元,占总额的11.1%[78] - 公司贷款总额为1392.37亿港元,其中71.7%由抵押品覆盖[159] - 香港使用的贷款总额为969.34亿港元,抵押品覆盖率为76.4%[159] - 物业投资贷款余额178.44亿港元,抵押品覆盖率88.6%[159] - 购买其他住宅物业贷款余额317.54亿港元,抵押品覆盖率100%[159] - 在香港以外使用的贷款余额342.22亿港元,抵押品覆盖率61.0%[159] - 物业投资减值贷款4060万港元,占该类别贷款余额的0.23%[170] - 购买其他住宅物业减值贷款8420万港元,占该类别贷款余额的0.27%[170] - 在香港以外使用的贷款减值贷款4.70亿港元,占该类别贷款余额的1.37%[170] - 贸易融资贷款总额80.80亿港元,抵押品覆盖率60.6%[159] - 非涉及香港的贸易融资贷款总额3.33亿港元[166] 风险敞口和管理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对中国大陆的总风险敞口为433.61亿港元,其中表内敞口为403.40亿港元,表外敞口为30.20亿港元[175] - 表内敞口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7.58%,较2020年12月31日的17.22%有所上升[175][178] - 对中国大陆非银行私人机构的表内敞口为6.80亿港元,表外敞口为426万港元[175] - 董事会负责批准整体策略和政策以确保在交易和组合层面适当管理信贷及其他风险[195] - 风险管理及合规委员会被授权监督和指导由集团风险部及各功能委员会主导管理的不同类型风险[195] - 独立集团风险部负责制定全集团政策并监控风险状况向董事会汇报[195] - 集团风险部在确定风险政策时考虑香港金管局指引、业务方向及每个经风险调整的业务表现[195] - 集团风险管理专业能力持续提升贷款组合整体质量并满足不断变化的监管要求[197][200] - 集团使用一系列风险测量和分析工具管理日常业务中面临的各种风险[197][200] - 集团信贷委员会负责审批重大信贷额度[198] - 信贷管理委员会与财资及投资风险委员会分别负责贷款及财资业务的政策核定和风险控制[198] - 集团通过整合短期资金并以较高利率发放较长期贷款来增加息差收入[199] - 集团通过向企业和零售借款人贷款赚取息差同时管理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199] 投资和金融工具 - 对重庆银行投资新增减值拨备2.51亿港元,累计减值拨备增至22.66亿港元,投资价值降至41.91亿港元[38] - 因重庆银行A股发行导致集团持股比例从14.66%降至13.20%,产生视同出售亏损3120万港元[40][43] - 交易性证券总额62.50亿港元,其中债务证券57.25亿港元,权益证券5.25亿港元[48] - 债务证券中国库票据占比98.3%,包括等同现金项目的国库票据9.40亿港元[48]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5.79亿港元,非上市债务证券占5434.2万港元[48] - 香港上市权益证券从1.04亿港元减少至5453.1万港元,降幅47.6%[48] - 政府债券持有4400.4万港元,其他债务证券5434.2万港元[48] - 衍生金融工具名义本金总额972.935亿港元,其中买卖用途衍生工具名义本金507.053亿港元[53] - 利率掉期对冲工具名义本金465.882亿港元,产生负公平值168.684亿港元[53] - 第3级金融资产(未上市股权证券和投资基金)按近似成本公允价值计量,2021年上半年和2020年均无层级间转移[139] - 2021年6月30日第3级金融资产总额为54,342千港元,较2020年末33,109千港元增长64.2%[143] - 2021年上半年第3级金融资产新增21,784千港元,确认公允价值损失551千港元[143]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总额53,180,305千港元,其中第1级5,085,728千港元(9.6%),第2级47,978,979千港元(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