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锋金融(00376) - 2018 - 年度财报
云锋金融云锋金融(HK:00376)2019-04-26 08: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18年整体收入10.2亿港元,较上年增长27.3倍,其中净投资收入3.363亿港元增长30.8倍[36][38] - 保险业务贡献收入8.785亿港元,包含净投资收入2.331亿港元[36][38] - 非保险业务收入1.405亿港元增长4.8倍,净投资收益1.032亿港元增长8.7倍[36][38] - 剔除收购及一次性调整后,股东应占净亏损1.748亿港元,较上年2.753亿港元减少1.005亿港元(36%)[37][38] - 包含收购影响后,股东应占净亏损2.044亿港元,较上年3.79亿港元减少1.747亿港元(46%)[37][38] - 主营业务收入7.91亿港元,其中保费及手续费收入7.61亿港元,其他金融服务收入3000万港元[36][38] - 保费及费用收入为7.617亿港元,2017年无相关数据[41] - 除税后亏损为1.542亿港元,较2017年3.793亿港元减少59.3%[41] - 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为2.044亿港元,较2017年3.79亿港元减少46.1%[41] - 每股基本损失为0.08港元,较2017年0.16港元减少50.0%[41] - 万通保险分部经营溢利为1.265亿港元,2017年无相关数据[44] - 经营亏损总额为4830万港元,较2017年2.753亿港元减少82.5%[44] - 税后利润飙升90%至11.81亿港元[73] - 经营溢利增长8%至7.42亿港元,反映核心业务稳健增长[84] - 企业融资咨询业务收入约1300万港元,同比增长18%[10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开支上升主因万通保险合并及员工股份奖励摊销费用[37][38] - 费用率从2017年的7.6%微升至2018年的7.7%[96] 保险业务表现 - 香港市场保费及费用收入总额为63.5亿港元,占总保费收入85%[60] - 澳门市场保费及费用收入总额为11.06亿港元,占总保费收入15%[60] - 独家代理渠道保费收入达49.63亿港元,同比增长7.2%(2017年:46.28亿港元)[61] - 经纪和非独家代理渠道保费收入为19.14亿港元,较上年17.76亿港元增长14.2%[61] - 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渠道保费收入5.79亿港元,同比增长18.4%(2017年:4.89亿港元)[61] - 续期定期保费收入59.15亿港元,同比增长13.5%(2017年:52.11亿港元)[62] - 首年定期保费收入10.58亿港元,同比下降10.2%(2017年:11.78亿港元)[62] - 整付保费收入4.79亿港元,较上年4亿港元增长19.8%[62] - 总保费及费用收入(TPI)达74.56亿港元,同比增长9.8%(2017年:67.93亿港元)[57][61] - 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确认的保费收入为42.62亿港元,较上年38.45亿港元增长10.8%[57] - 保险业务内含价值达151.31亿港元,同比增长25%[66][67] - 经调整净值(ANW)为58.25亿港元,同比增长82%[66] - 有效业务价值(VIF)为93.06亿港元,同比增长5%[66] - 保费及费用收入净额达36.68亿港元,同比增长12%[73] - 净投资及其他收入暴跌71%至9.37亿港元[73][74] - 净保户给付大幅减少67%至11.02亿港元[73][76] - 未来保单持有人给付变动增长18%至12.73亿港元[73][78] - 内含价值预期收益2018年达10.96亿港元[159] - 投资回报差异导致2018年内含价值减少1.95亿港元[159] - 其他业务和注资的经调整净值变化贡献21.56亿港元[159] - 万通保险内含价值基本假设下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有效业务价值为93.06亿港元,新业务价值为5.08亿港元[180] 证券及经纪业务表现 - 经纪业务交易总额较2017年增长逾两倍[15][17] - 经纪业务总体营收较2017年增长两倍[15][17] - 港股交易量在港交所排名上升超过100位[15][17] - 证券业务托管资产净值较2017年增长近一倍[16][17] - 有鱼股票应用在2018年完成15次版本更新[15][17] - 经纪业务交易总值从去年增长2.72倍至57.33亿港元[100] 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表现 -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在2018年完成三只私募股权基金"Majik"系列产品的全部募资[12] - 公司2018年大幅削减权益类资产投资并将大部分投资配置于现金及低风险资产类别[12] - 公司开发以中国大中型银行贷款为基础资产的"有鱼票据"产品系列[12] - 公司发行以新股为投资标的的基金产品捕捉香港资本市场投资机会[12] - 三支锦鲤系列私募基金于2018年完成全部募资[13] - 公司自营投资在2018年底将大部分资产配置于现金及低风险类别[13] - 线下基金产品总资本承诺金额达2.08亿美元[108] - 有鱼票据系列产品累计发行规模达2.9亿美元[108] - 投资资产从2017年的401.77亿港元增至2018年的433.54亿港元,增长7.9%[87] - 债务证券投资从2017年的241.97亿港元增至2018年的276.79亿港元,增长14.4%[90] - 现金和存款从2017年的17.79亿港元大幅增至2018年的45.95亿港元,增长158.3%[90] - 2018年90%的债务证券获得标普BBB或以上评级,高于2017年的87%[90] - 投资收入总额从2017年的12.48亿港元增至2018年的15.11亿港元,增长21.1%[92] 企业融资及咨询服务表现 - 企业融资团队为19家企业客户提供咨询服务[19][21] - 完成27个财务顾问项目[103] 地区市场表现 - 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约7000万人,经济总量约10万亿元人民币[28][29] - 粤港澳大湾区总人口约7000万人,经济总量约10万亿元人民币[114] 收购及资本活动 - 公司于2018年11月16日完成收购万通保险国际有限公司YF Life[9] - 公司完成收购万通保险60%已发行股本,对价总额79.26亿港元,其中52.64亿港元以发行8亿股新股(每股6.58港元)支付,占扩大后股本24.8%[31][34] - 公司支付现金对价部分为79.26亿港元减52.64亿港元股权对价[31][34] - 股东注资20亿港元推动经调整净值增长[68] 财务健康状况及资本结构 - 资产总额为630.334亿港元,较2017年52.03亿港元增长11.1倍[42] - 权益总额为153.297亿港元,较2017年41.393亿港元增长2.7倍[42] - 拥有人权益为92.208亿港元,较2017年41.393亿港元增长1.2倍[42] - 拥有人每股权益为2.86港元,较2017年1.71港元增长67.3%[42] - 总资产从2017年的507.15亿港元增长至2018年的584.94亿港元,增幅为15.3%[87] - 可用资本总额从2017年的35.56亿港元增至2018年的55.74亿港元,增长56.7%[100] - 偿付能力比率从2017年的219%提升至2018年的305%,增加86个基点[10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4.435亿港元(2017年:37.627亿港元)[115] - 未偿还银行借贷为11.982亿港元[115] - 资产负债比率为7.25%(2017年:最低值)[115] - 原定期限超过3个月的银行存款及现金等价物合计54.435亿港元[115] - 银行融资保证金为30万港元,相比2017年3000万港元下降99%[128] - 业绩挂钩票据抵押品为零,相比2017年7810万港元减少100%[128] - 澳门金融管理局抵押投资金额为37.6亿港元[128] - 澳门金融管理局抵押定期存款金额为2.5925亿港元[128]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129] - 公司无重大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收购出售事项[127] 人力资源及组织扩张 - 公司员工总数增加至609名,相比2017年240名增长153.8%[129] - 香港员工数量增至441名,相比2017年96名增长359.4%[129] - 澳门员工数量为18名,2017年为零[129] - 中国大陆员工数量为150名,相比2017年142名增长5.6%[129] 资金运用及投资计划 - 新分行及IT基础设施与专业人员招聘使用资金3.332亿港元,截至2018年末未使用资金9660万港元[135] - 私人财富管理平台使用资金5990万港元,截至2018年末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135] - 金融服务生态系统发展使用资金1.79亿港元,截至2018年末未使用资金1.071亿港元[135] - 自有资金管理使用资金1.35亿港元,截至2018年末未使用资金8450万港元[135] - 股份认购所得款项总额36.78亿港元,截至2018年末未使用资金2.882亿港元[135] - 互联网产品及技术开发人员招聘主要用于支持零售经纪业务扩展[136] - 资产及财富管理专业人员招聘主要用于私人财富管理平台建设[136] - 市场推广及网上销售平台建设主要用于金融服务生态系统发展[136] - 自有资金管理包含为金融产品融资、证券经纪业务支持及收购万通保险[136] 内含价值及精算假设 - 公司内含价值从2017年121.71亿港元增长至2018年151.31亿港元,增幅24.3%[156] - 经调整净值从2017年32.08亿港元大幅增至2018年58.25亿港元,增长81.6%[156] - 有效业务价值(扣除资本成本前)从2017年105.05亿港元增至2018年111.26亿港元,增长5.9%[156] - 资本成本从2017年16.42亿港元增至2018年18.20亿港元,增长10.8%[156] - 新业务价值从2017年4.94亿港元增至2018年5.08亿港元,增长2.8%[158] - 扣除资本成本前的新业务价值2018年为6.18亿港元,2017年为6.14亿港元[158] - 新业务资本成本从2017年1.20亿港元降至2018年1.10亿港元,降幅8.3%[158] - 风险贴现率设定为9%作为2018年和2017年有效业务及新业务的基础情景假设[163][166] - 未来通胀率假设为每年2%[175] - 税率假设为保费收入净额的0.825%[175] - 资本要求按最低偿付能力的150%计算[175] - 新增资产收益变化±100个基点进行敏感性测试[176] - 风险贴现率变化±50个基点进行敏感性测试[176] - 退保率和失效保费率变化±10%进行敏感性测试[176] - 死亡率和发病率及损失率变化±10%进行敏感性测试[176] - 死亡率假设基于经调整的HKA93死亡率表并区分吸烟者与非吸烟者调整因子[170][173] - 有效业务价值变动包含实际投资回报与预期回报差异的影响[161][164] - 新增资产收益年增100基点时有效业务价值增至101.81亿港元(+9.4%),新业务价值增至5.92亿港元(+16.5%)[180] - 新增资产收益年减100基点时有效业务价值降至76.09亿港元(-18.2%),新业务价值降至4.28亿港元(-15.7%)[180] - 风险贴现率增加50基点时有效业务价值降至86.39亿港元(-7.2%),新业务价值降至4.57亿港元(-10.0%)[180] - 退保率和失效保费率增加10%时有效业务价值增至100.49亿港元(+8.0%),新业务价值增至5.66亿港元(+11.4%)[180] - 退保率和失效保费率减少10%时有效业务价值降至92.13亿港元(-1.0%),新业务价值降至5.04亿港元(-0.8%)[180] - 死亡率和发病率增加10%时有效业务价值降至94.09亿港元(+1.1%),新业务价值降至5.12亿港元(+0.8%)[180] - 死亡率和发病率减少10%时有效业务价值降至84.00亿港元(-9.8%),新业务价值降至4.52亿港元(-11.0%)[180] - 获取和维护费用增加10%时有效业务价值增至102.23亿港元(+9.8%),新业务价值增至5.65亿港元(+11.2%)[180] - 获取和维护费用减少10%时有效业务价值降至91.75亿港元(-1.4%),新业务价值降至4.76亿港元(-6.3%)[180] - 独立精算师确认内含价值计算方法符合香港上市公司行业惯例及市场信息[143] 董事会及管理层信息 - 海欧女士39岁2015年11月获委任非执行董事专精金融服务投资[189][192] - Gareth Ross先生43岁2018年11月16日获委任非执行董事现任MMLIC数字及客户体验主管[190][192] - 林利军先生45岁2015年11月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兼薪酬委员会主席[194][197] - 林利军为汇添富基金创始人2004年4月创立该资产管理公司[194][197] - 齐大庆先生54岁2016年2月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长江商学院教授[196][197] - 齐大庆获密歇根州立大学会计学博士1996年毕业[199] - 林利军持有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1994年及硕士1997年学位[195][197] - 林利军2003年获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5][197] - Ross先生2004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MBA及国际研究双硕士[191][192] - 海欧女士为英国精算师协会寿险委员会及教育委员会理事代表[189][192] - 齐先生于2018年5月2日获委任为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6862)独立非执行董事[200] - 齐先生现任搜狐网络有限公司(股份代号:SOHU)及陌陌科技公司(股份代号:MOMO)独立董事[200] - 齐先生现任贝森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888)独立非执行董事[200] - 齐先生现任中视金桥国际传媒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623)独立非执行董事[200] - 齐先生现任巨涛海洋石油服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3303)独立非执行董事[200] - 齐先生曾于2008年1月18日至2018年1月1日担任宏华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196)独立非执行董事[200] - 齐先生曾于2016年1月29日至2016年9月20日担任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3699)独立非执行董事[200] - 齐先生曾任分众传媒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FMCN)和高德软件有限公司(股份代号:AMAP)独立董事[200] - 齐先生曾任博纳影业集团有限公司及爱康国宾健康体检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0] - 齐先生曾任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股份代号:000002和联交所股份代号:02202)独立董事[2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376[1][7] - 公司年度报告可通过网站www.yff.com获取[2][7] - 公司注册及主要办事处位于香港交易广场一座3201-3204室[7] - 公司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6]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亚洲)、中国银行(香港)等[6] 新业务及战略举措 - 保险经纪团队于2018年下半年正式投入服务并开始产生收入[20][21] - 研究策略部推出每周市场回顾并参与客户策略会议[23] - 公司设立金融科技部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解决方案独立性[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