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额增长22.7%至2.051亿港元[2] - 公司总收益从2017年的167,150千港元增长至2018年的205,162千港元,增幅为22.8%[82] - 公司收益达到约2.0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183] - 期间亏损扩大73.6%至4790万港元[2] - 公司期间综合亏损为4790.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759.8万港元扩大73.6%[9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8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4%[184][186] - 每股基本亏损增加82.8%至4.26港仙[2]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426港元,加权平均流通股数为11.37亿股[107] - 分部总溢利为7,267千港元,较2017年的28,048千港元下降74.1%[92] - 可报告分部溢利总额为726.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804.8万港元下降74.1%[9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下降至29.7%(去年同期39.8%)[5] - 财务成本大幅上升至4775万港元(去年同期3724万港元)[5] - 财务成本约4800万港元,同比增长28%[191][194] - 销售及分销成本约1000万港元,同比下降7%[185][187] - 行政开支约4900万港元,同比增长8%[189][193] - 其他营运开支约3100万港元,同比增长25%[190][193] - 工厂停产期间日常开支为2331.4万港元,与去年同期2312.3万港元基本持平[105] - 员工成本总额为2443.7万港元,其中工资薪金1708.3万港元,退休福利供款383.0万港元[105] - 折旧费用为5301.4万港元,与去年同期5208.8万港元基本持平[105] - 应收贸易账项及其他应收款项计提拨备845.7万港元[105] - 汇兑损失4344万港元(去年同期收益1851万港元)[8] - 应付债券利息开支为3574.8万港元[127] - 其他收入总额为1477.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340.1万港元下降36.9%[98] - 偿付款项收益贡献1374.8万港元,占其他收入93.2%[9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热能供应服务收益为124,392千港元,较2017年的126,731千港元下降1.8%[82] - 电力供应服务收益为2,521千港元,较2017年的5,139千港元下降50.9%[82] - 销售碳化钙收益为66,594千港元,较2017年的35,280千港元增长88.8%[82] - 销售饮料产品收益为9,994千港元,2017年无此项业务[82] - 设施建设服务收益为1,661千港元,2017年无此项业务[82] - 热能及电力分部溢利为41,889千港元,较2017年的57,924千港元下降27.7%[92] - 碳化钙分部亏损为12,590千港元,较2017年的18,273千港元亏损收窄31.1%[92] - 热能及电力部收入1.27亿港元,分部溢利约4200万港元同比下降28%[192][195] - 碳化钙业务收入6700万港元,分部亏损约1300万港元同比下降31%[197] - 建设服务部收入200万港元,分部亏损200万港元[199] - 饮料部收入1000万港元,分部亏损200万港元[20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减少至31.02亿港元(期初31.77亿港元)[9] - 现金及银行结存增加至7121万港元(期初6224万港元)[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期初62,240千港元增加至期末71,212千港元,增幅为14.4%[16] - 贸易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至3006万港元(期初674万港元)[9] - 应收账款总额从674.8万港元大幅增加至3006.5万港元,增幅达345.6%[116] - 商誉新增3654万港元[9] - 业务合并产生商誉3654.7万港元[143] - 公司总权益从2018年6月30日的1,676,915千港元下降至2018年12月31日的1,648,350千港元,降幅为1.7%[11][12] - 总负债从2018年6月30日的1,499,874千港元下降至2018年12月31日的1,453,489千港元,降幅为3.1%[11] - 应付债券从2018年6月30日的820,458千港元增加至2018年12月31日的861,719千港元(850,469 + 11,250),增幅为5.0%[11] - 应付债券账面值从8.2046亿港元增至8.6172亿港元,增长5.0%[127] - 一年内到期的应付债券为1125万港元[129] - 应付债券年利率范围为3.0%至18.92%[130] - 银行贷款从2018年6月30日的97,775千港元(24,259 + 73,516)下降至2018年12月31日的86,829千港元(23,009 + 63,820),降幅为11.2%[11] - 银行贷款总额从9777.5万港元减少至8682.9万港元,下降11.2%[133] - 一年内到期的银行贷款从7351.6万港元减少至6382.0万港元[133] - 银行贷款总额从9787.5万港元下降至8682.9万港元,减少1094.6万港元(降幅11.2%)[135] - 人民币计值银行贷款从7096.3万港元降至6126.7万港元,减少969.6万港元(降幅13.7%)[135] - 港元计值银行贷款从2681.2万港元降至2556.2万港元,减少125万港元(降幅4.7%)[135] - 银行贷款利率区间保持2.10%至8.50%浮动利率[135] - 应付贸易账项总额从1.0017亿港元降至7815.7万港元,减少2201.3万港元(降幅22.0%)[139] - 超过365天账龄应付账项从4186.3万港元降至3519.5万港元,减少666.8万港元(降幅15.9%)[139] - 121至365天账龄应付账项从3611.8万港元降至1918.9万港元,减少1692.9万港元(降幅46.9%)[139] - 非控股权益从93,113千港元下降至90,026千港元,降幅为3.3%[12]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0,315千港元[16] - 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67,687千港元[16] - 公司通过股份配售发行股份获得69,300千港元[12] - 公司发行2.2亿股新股,每股价格0.315港元,募集资金约6930万港元[124][125]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从1.1104亿股增至1.3304亿股,增长19.8%[118] - 公司通过行使购股权发行3234万股,每股认购价0.31港元[121] - 资本开支达163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11万港元增长62.1%[109][112] - 收购总对价以应付或然代价公平值结付,金额为3492.1万港元[143] - 收购带来净现金流入84.9万港元[146] 会计政策和准则变更 - 公司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HKFRS 15)对收入确认无重大影响[24][26] - 公司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HKFRS 9)导致金融资产分类及计量政策变更[28][29] - 股本投资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FVOCI)[31][34] - 金融资产重新分类时的公允价值差异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且不可转至损益[31][34] - 股息收入确认于损益项下[31][34] - 中期财务报表涵盖期间为2018年7月1日至12月31日(6个月)[18][23] - 财务报表编制依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HKAS 34)[18][20] - 会计政策与2018年度财务报表保持一致(除HKFRSs变更外)[19][21] - 新准则采纳始于2018年7月1日会计期间[23][25] - 金融工具分类基于业务模式及合约现金流特性[28][2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39号的已产生亏损模型,采用预期信贷亏损模型,要求对金融资产相关信贷风险持续计量[36][38] - 预期信贷亏损是信贷损失的概率加权估计,以所有预期现金不足额的现值计量[40][43] - 贸易应收款项的呆账拨备始终以等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贷亏损的金额计量[46][49] - 对于所有其他金融资产,公司以等于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金额确认呆账拨备,除非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则按整个存续期计量[51][53] - 预期信贷亏损在每个报告日期重新计量,反映自初始确认后金融工具信用风险的变化,任何变化于损益中确认[52][53] - 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产生的金融资产账面值差额于2018年7月1日在保留盈利及储备内确认[57] - 2018年度财务报表资料继续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9号呈报,与期间资料可能不可比较[57] - 估计预期信贷亏损时考虑的最长期间为公司承受信贷风险的最长合约期间[40][43] - 计量预期信贷亏损时公司考虑合理及有理据的资料,包括过去事件、当前状况和未来经济状况预测[41][43] - 预期信贷亏损基于12个月基准或整个存续期基准计量,取决于是否发生可能违约事件[42][43][50] - 贸易应收款项确认预期信贷亏损12千港元[64] - 其他应收款项确认预期信贷亏损9,951千港元[64] - 重新计量导致保留溢利减少9,963千港元[64] - 香港会计准则第39号下贸易应收款项期末结余6,748千港元[64] - 香港会计准则第39号下其他应收款项期末结余77,440千港元[64] - 香港会计准则第39号下保留溢利期末结余1,164,276千港元[6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下贸易应收款项期初结余6,736千港元[6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下其他应收款项期初结余67,489千港元[6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下保留溢利期初结余1,154,313千港元[64] - 金融资产减值拨备按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基准计量[65] - 公司金融资产采用第1级公允价值计量,其账面值与公允价值相若[78] 法律诉讼和或有事项 - 牡丹江佳日热电被判赔偿原告约人民币3670万元[153] - 公司为法律诉讼计提充足拨备[154] - 黑河龙江化工被仲裁裁决需支付宝钢人民币1944万元[154] - 黑河龙江化工向宝钢索赔金额增至人民币5232.98万元[157] - 公司向香港法院支付保证金人民币1981.8万元[158] - 宝钢于2019年1月17日获得保证金支付命令[163] 资本承担和租赁承诺 - 集团资本承担中楼宇及在建工程未拨备金额为56.58亿港元[167] - 集团资本承担总额为56.58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167] - 集团未来一年内经营租赁应付租金为242.4万港元[171] - 集团经营租赁总承担为375.9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171]
中国天化工(00362) - 2019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