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同比) - 收益同比增长38%至37,557,635千港元[11] - 公司收入达到约375.58亿港元,同比增长38%[23] - 公司2019年综合收益为375.58亿港元,较2018年增长38%[52][54] - 2019年综合收益为375.58亿港元,同比增长38%[139][140] - EBITDA同比增长22%至10,957,474千港元[11] - 公司2019年EBITDA达109.57亿港元,同比增长22%[52][54] - EBITDA为109.57亿港元,同比增长22%[139][140]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同比增长20%至5,203,291千港元[1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约为52.03亿港元,同比增长20%[23] - 公司股东应占盈利为52.03亿港元,较2018年增长20%[52][5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52.03亿港元,同比增长20%[139][140]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1%至84.70港仙[11] - 2019年每股基本盈利84.70港仙,较2018年下降1.07港仙[52][54] - 每股基本盈利为84.70港仙,较去年减少1.07港仙[139][140] - 股东资金回报率同比下降0.48个百分点至14.81%[11] - 综合毛利为114.58亿港元,同比增长21%,但毛利率下降4个百分点至31%[139][140] - 资产负债比率上升6个百分点至63%[11] - 资产负债比率上升6个百分点至63%[141] - 流动比率下降73个百分点至122%[11] - 资产总额同比增长25%至119,351,503千港元[11] - 负债总额同比增长37%至74,624,924千港元[11]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同比增长7%至36,346,951千港元[11] - 总资产达1193.52亿港元,净资产为447.27亿港元[141] - 每股净资产为5.917港元,较2018年底增长7%[141]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23.03亿港元,较2018年底减少36.71亿港元[142] - 未偿还贷款总额为531.80亿港元,较2018年增加146.54亿港元[143][144] 环保能源业务表现 - 公司获取83个新项目并签署6个现有项目补充协议,其中8个项目处理能力达1000吨/日以上[24][27] - 公司自主研发的1000吨/日生活垃圾焚烧炉排炉提升发电效率12%-20%[25][27] - 公司单个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设成本下降约30%[25][27] - 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28,350吨/日[42] - 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能力565吨/日[42] - 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规模28,35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规模565吨/日[44] - 环保能源项目收益215.38亿港元[61] - EBITDA总额112.01亿港元,其中环保能源贡献66.61亿港元[61] - 垃圾发电项目144个,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23,200吨,其中已投运83个(69,450吨/日),在建31个(29,600吨/日),筹建30个(24,150吨/日)[58] - 年处理生活垃圾2473.9万吨,危废及固废19.8万吨,农林废弃物463.6万吨,年发电量122.72亿千瓦时[62][63] - 环保能源板块包含125个垃圾发电项目,总投资705.94亿元人民币,设计年处理生活垃圾4173.8万吨,年上网电量136.96亿千瓦时[64][66] - 2019年新增垃圾发电项目34个,设计日处理能力28,350吨,较2018年增长23%[65][66] - 累计处理生活垃圾9396万吨,提供绿色电力413.74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165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22.7万吨[62][63] - 环保能源板块垃圾发电项目处理生活垃圾21,515,000吨,同比增长19%[71][73] - 环保能源项目贡献EBITDA为66.60887亿港元,同比增长20%[71][73] - 环保能源项目贡献集团应占净利润41.29737亿港元,同比增长20%[71][73] - 环保能源板块获得补贴约2.58亿元人民币[71][72] - 截至2019年底,投运垃圾发电项目73个,设计日处理垃圾64,850吨,同比增长39%[69] - 在建垃圾发电项目25个,设计日处理垃圾26,650吨,同比增长8%[69] - 筹建垃圾发电项目27个,设计日处理垃圾22,850吨,同比增长44%[69] - 2019年建成投运项目25个,总投资约114.04亿元人民币[68] - 年内新开工建设项目29个,总投资约143.24亿元人民币[68] - 运营中垃圾发电项目83个,日处理能力69,450吨[57] - 垃圾发电项目设计日处理能力达123,200吨,共144个项目[57] 绿色环保业务表现 - 绿色科技项目92.79亿港元[61] - EBITDA总额112.01亿港元,其中绿色科技28.91亿港元[61] - 绿色环保业务(Greentech)年上网电量约66.239034亿千瓦时[76] - 光大绿色环保持有109个环保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291.30亿元,年处理生物质原材料约808.98万吨,年处理生活垃圾约323.03万吨,年处置危废及固废约222.94万吨,年上网电量约66.24亿千瓦时,年供蒸汽约317.90万吨[78] - 光大绿色环保2019年取得16个新项目及7个环境修复项目,新增总投资约人民币57.02亿元,环境修复合同总额约人民币1.13亿元,新增年处理生物质原材料12万吨,年供蒸汽124.20万吨,年处置危废及固废96.50万吨[78] - 光大绿色环保2019年完成12个项目投运,2个项目建成,总投资人民币42.99亿元,12个环境修复项目交付,14个项目新开工,6个环境修复项目启动[80][83] - 截至2019年底,光大绿色环保投运及完工的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20个,设计年处置能力40.36万吨,同比增长88%,在建项目5个,设计年处置能力16万吨[81][83] - 截至2019年底,光大绿色环保投运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32个,年上网电量约453.31万兆瓦时,同比增长51%,年处理生物质原材料622万吨,同比增长47%,日处理生活垃圾4600吨,同比增长64%,年供蒸汽193.90万吨,同比增长73%[82][83] - 光大绿色环保2019年获得补贴超过人民币1.62亿元,绿色环保项目贡献EBITDA港币28.91亿元,同比增长33%,贡献净利润港币11.48亿元,同比增长22%[84] - 绿色环保项目2019年实际上网电量4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垃圾处理量144万吨,生物质原材料处理量463.60万吨,危废及固废处置量19.80万吨[86] - 新增危废及固废处理能力1,058,000吨/年[42] - 新增渗滤液处理规模1,300立方米/日生物质原材料处理规模120,000吨/年危废及固废处置规模1,058,000吨/年[44] 环境水务业务表现 - 环保水务项目55.51亿港元[61] - EBITDA总额112.01亿港元,其中环保水务16.49亿港元[61] -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55,000立方米/日[42] - 新增供水能力600,000立方米/日[42] - 新增再生水处理能力85,000立方米/日[42] - 新增供水规模600,000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规模655,000立方米/日中水处理规模85,000立方米/日[44] - 截至2019年底,光大水务持有72.87%权益,拥有122个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234.85亿元,年污水处理能力约18.77亿立方米,年中水供应能力约7540.90万立方米,年供水能力约3.10亿立方米[89][90] - 光大水务新项目总投资约47.43亿元人民币,新增18个项目和1个补充协议[91][92] - 新增设计日污水处理能力65.5万立方米,日再生水供应能力8.5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60万立方米,日污泥处理能力200吨[91] - 10个污水处理厂获批准提价,幅度4%至61%[91] - 光大水务运营项目总投资124.07亿元人民币,日市政污水处理能力433万立方米(较2018年增长15%)[94][95] - 日工业废水处理能力8万立方米(增长14%),日再生水供应能力12.16万立方米(增长49%)[94][95] - 环保水务项目处理污水14.338亿立方米(较2018年增长13%)[95][96][97] - 环保水务EBITDA为16.49369亿港元(增长15%),净利润为6.19343亿港元(增长21%)[95][96][97] 装备制造业务表现 - 装备制造板块外销设备合同总额8.5亿元人民币,销售45台套设备[99][100] - 炉排炉生产79台套(增长32%),日垃圾处理能力3.92万吨(增长22%)[100][101] - 装备制造获得补贴377万元人民币,售后外销合同金额3207.7万元人民币(增长17%)[102][103][104] 新兴及生态回收业务表现 - 公司投资人民币4500万元获得一家专注于垃圾分类业务的科技企业90%股权[108] - 垃圾分类项目服务人口超过100万人[108] - 年分类回收可再生资源近10000吨[108] - 云南玉溪环卫一体化项目设计日收转运生活垃圾能力800吨[109] - 垃圾分类项目覆盖北京、济南、苏州、成都等城市[108] - 云南玉溪项目是公司在云南省的第一个环保项目[109] 环境节能业务表现 - 环境节能板块签署日照市13000盏节能路灯改造EMC项目[116] - 节能路灯改造项目预计节电超过45%[116] - 承接济南市122000盏路灯节能亮化改造与运营维护[116] - 公司持有光大节能照明60%股权[114] - 公司新钠灯项目涉及13.5万盏街灯改造[28][30] 科技研发与创新 - 科技研发投入首次超过人民币2亿元[122] - 获得政府各项资金补助共计人民币1045万元[122][123] - 共获授权专利181项包括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24项软件著作权42项外观专利4项[123][124] - 截至2019年底累计获授权专利773项包括发明专利105项实用新型专利588项软件著作权76项外观专利4项[123][124] - 在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重要论文24篇[123][124] - 成功研制国产首台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大型生活垃圾焚烧炉[122][123] - 完成镇江垃圾发电项目日处理30吨飞灰的等离子熔融科研示范项目[122][123] - 环境设计院签署2个EPC项目[127] - 分析检测中心全年检测服务合同金额超过人民币268万元[127] 项目投资与建设 - 公司签署78个新项目和6个现有项目补充协议,总投资约316.6亿元人民币[42] - 公司签署78个新项目及6个现有项目补充协议并完成收购5个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316.60亿元[44] - 2019年同时在建项目达124个,其中55个项目建成投运[43] - 公司项目建设工地达124个其中建成投运项目55个新开工项目67个[44] - 完工并交付环境修复服务12个执行中环境修复服务9个筹备中环境修复服务3个[44] - 已落实环保项目总数399个,总投资约1238.01亿元人民币,其中已竣工项目255个(投资625.32亿元),在建59个(投资298.20亿元),筹建85个(投资314.49亿元)[58] - 公司环保项目总投资额约1238.01亿元人民币,覆盖399个项目[56] - 已建成环保项目255个,总投资额约625.32亿元人民币[56] 运营与服务收益构成 - 集团环保能源、绿色科技及环保水务项目总收益达363.68亿港元,建造服务收益增长44%至238.47亿港元,运营服务收益增长37%至94.37亿港元[58][59] - 建造服务、运营服务及财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6%、26%和8%[58][59] 现金与融资 - 公司手持现金123亿港元,可动用银行授信额度278亿港元[26][27] - 公司手持现金达123.03亿港元,负债水平合理[53][55] - 获得国家各类资金补助共计5.01亿元人民币[53][55] - 公司总投资的99%以上在中国,形成自然外汇对冲[145] - 公司已抵押资产及子公司股权账面净值总额约为525.1亿港元[146] - 公司建造合约采购承担额为106.264亿港元[147] - 公司财务担保最高负债额为3.574亿港元[148] 风险管理 - 政策变动风险管控措施部分有效,风险等级保持不变[1][157][158][159] - 环境合规风险管控措施有效,风险等级呈下降趋势[1][160][161] - 工程管理风险管控措施有效,风险等级呈下降趋势[1][162][163] - 员工离职风险管控措施有效,风险等级下降[1][157] - 应收账款风险管控措施部分有效,风险等级保持不变[1][157] - 市场竞争风险管控措施有效,风险等级下降[1][157] - 邻避效应风险管控措施有效,风险等级下降[1][157] - 成本控制风险管控措施部分有效,风险等级保持不变[1][157] - 公司建立四位一体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应对合规风险[160][161] - 通过电子交易平台规范招标采购流程以降低工程管理风险[162][163] - 员工离职风险等级呈下降趋势,管控措施整体有效[164][166] - 应收账款风险等级保持不变,部分管控措施可降低风险影响[165][166] - 市场竞争风险等级呈下降趋势,管控措施整体有效[167][168] - 邻避效应风险等级呈下降趋势,管控措施整体有效[169] - 成本控制风险等级保持不变,管控措施部分有效[170] - 公司已开放77个垃圾发电及污水处理项目供公众参观[169] - 电子招采平台注册供应商超过2000家,并联接数十万家电商供应商[170] - 形成"总部协调统筹+业务板块独立拓展项目"的市场拓展组织架构[167][168] - 建立预算管理中心加强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170] - 实施供应商分级管理并定期评估优化供应商基础[170] - 截至2019年底公司已开放垃圾发电及污水处理等项目共77个[171] - 公司招标采购电子交易平台供应商注册数量已超过2000家[171] - 2019年未发生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已确认违规事件[174][175] - 公司建立电子招标采购平台提升管理效率和风控能力[150] - 公司修订《风险管理实践手册》和《年度风险管理指导意见》强化风控[150] 公司治理与运营 - 公司每月召开管理决策委员会会议审查运营情况[151] - 公司员工总数约13,200名[154] - 公司设立16个运营项目作为人才培养基地[153] - 公司选拔167名员工参与人才培养基地培训[153] - 公司94%的投产项目在疫情期间保持正常运营[31] - 公司处置医疗废弃物等垃圾近10000吨[31] - 建立三级防疫体系覆盖总部业务板块和项目公司[129] 可持续发展与ESG - 公司连续四年被纳入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6] - 公司连续六年被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6] - 公司是MSCI明晟中国指数及富时社会责任指数成份股[6] - 公司连续九年位列中国十大影响力固废处理企业榜首并第三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50] - 环保项目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考察超过180,000人次[46][47] - 杭州垃圾发电项目获国家建筑行业最高奖项鲁班奖常州垃圾发电项目入选中央组织部案例丛书[46][47] - 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天义获机构投资者评为2019年亚洲最佳CEO[50] - 公司自2016年起全面实施环境、安全、健康及社会责任(ESHS)管理体系[186] - 公司通过环保能源业务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绿色焚烧,减少人均环境影响并保存土地资源[189] - 公司绿色环保业务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电力和热能,改善农村空气质量并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189] - 公司生态资源业务致力于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以建设"无废城市"[189] - 公司环境节能业务通过研发制造节能路灯贡献能源节约[189] - 公司污水处理项目严格按国家标准生产工业用回用水,缓解水质问题[189] - 公司业务模式与国务院"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高度契合[190] - 公司建立由行政总裁牵头的ESHS管理委员会,实施自上而下的可持续发展管理[186] - 公司制定《供应商管理办法》和《承包商ESHS管理标准》等制度延伸供应链管理[187] - 公司处理约2473.9万吨生活垃圾、463.6万吨农林废弃物及19.8万吨危废固废[192] - 公司提供约122.72亿千瓦时绿色上网电量[192] - 公司抵消约1234.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192] - 公司处理约14.34亿立方米污水及521万立方米渗滤液[192] - 公司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约51.3万吨[192] - 公司垃圾
光大环境(00257) - 2019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