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收入从2019年的617,309千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387,911千港元,同比下降37.2%[85] - 客户合约收入从2019年的452,148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0年的217,608千港元,同比下降51.9%[85] - 租赁收入从2019年的164,862千港元小幅增长至2020年的170,250千港元,同比增长3.3%[85] - 公司从2019年盈利24,056千港元转为2020年亏损235,456千港元[85]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71,635千港元,而2019年为盈利17,311千港元[85] - 非控制性权益应占亏损为63,821千港元,而2019年为盈利6,745千港元[85] - 每股基本亏损为33.55港仙,而2019年为每股盈利3.38港仙[85] - 公司本年度亏损235.456百万港元,相比去年盈利24.05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078.5%[87] - 公司二零二零年除税后经营业务亏损为220,053千港元[99]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1.72亿港元,较上年溢利1700万港元减少1.89亿港元[6] - 除税后亏损为2.35亿港元,上年为溢利2405.6万港元[6] - 华大酒店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02亿港元,较上年溢利3200万港元减少2.34亿港元[8] - 集团总收入同比下降49%至2.35亿港元(2019年:4.64亿港元)[9]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成本从2019年的23,204千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16,345千港元,同比下降29.6%[85] - 行政费用从2019年的53,264千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49,998千港元,同比下降6.1%[85] - 行政费用增加6%至4999.8万港元[6] - 所得税费用下降54%至1540.3万港元[6] - 雇员人数减少至566名(2019年:698名),酒店运营支出减少1.46亿港元[9][11] 业务线表现:酒店业务 - 酒店业务收入为2.18亿港元,较上年4.52亿港元下降52%[6] - 经营酒店亏损5554.9万港元,上年为溢利3121.7万港元[6] - 经营酒店收入同比下降52%至1.84亿港元,主要因房租及入住率减少[9] - 公司拥有9间酒店,其中7间位于香港,1间位于伦敦,1间位于中国[64] - 公司经营8间酒店,伦敦酒店由酒店管理公司经营[64] - 酒店业务市场边际利润率为35%至40%[64] 业务线表现:物业投资 - 物业投资亏损1.27亿港元,上年为溢利4269.1万港元[6] - 投资物业收入同比增长10%至3950万港元,主要来自伦敦Royal Scot Hotel租赁收入[9] - 商业物业租金总收入达1.7亿港元(2019年:1.65亿港元)[11] - 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值为2.87亿港元[71] - 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值从2019年的105,800千港元增加至2020年的286,510千港元,同比增长170.8%[85] - 投资物业重估减值约287,000,000港元计入综合损益表[43] - 投资物业估值约52.24亿港元,位于香港及英国[71] - 伦敦Royal Scot Hotel估值降至8300万英镑(2019年:9500万英镑),减值1200万英镑[10] - 伦敦Royal Scot Hotel租金收入同比增长6%至354.7万英镑(约3689万港元)[10] 业务线表现:证券及其他投资 - 证券投资收入53万港元,较上年299万港元下降82%[6] - 股息收入同比暴跌99%至5.3万港元,因股票投资分红减少[9] - 其他收入及盈利亏损为1261.7万港元,较上年3683.9万港元下降66%[6] - 其他全面支出中股权投资的公平值亏损49.038百万港元,同比扩大65.5%[87] - 于其他全面收益内呈列公平值之股权投资从113.229百万港元减至64.191百万港元,减少43.3%[89]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来自经营业务的现金净额为142,490千港元[99] - 用于投资业务的现金净流出为33,408千港元[99] - 用于融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为89,139千港元[9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年末余额为173,672千港元,较年初增加19,943千港元[99] - 公司新增银行贷款486,430千港元,同时偿还银行贷款580,554千港元[99] - 公司已付股息12,046千港元[99] - 公司已付利息16,749千港元[99] - 公司收到政府新冠疫情相关补助总额为33,286千港元,其中28,811千港元来自保就业计划,4,475千港元来自防疫抗疫基金[105] - 公司经营现金流入1.4249亿港元[11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1994.3万港元[118] - 未使用银行融资总额9.185亿港元[118] - 集团整体债务降至8.5亿港元(2019年:9.07亿港元),资产负债率维持11%[1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投资物业价值从4.9373亿港元增至5.22431亿港元,增长5.8%[89]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152.176百万港元增至173.672百万港元,增长14.1%[89] - 总权益从8.243537亿港元降至8.007299亿港元,减少2.9%[91] - 物业、机器及设备从3.772036亿港元减至3.608818亿港元,减少4.3%[89] - 保留溢利从5.464578亿港元降至5.292943亿港元,减少3.1%[94] - 外币汇兑储备从负26.813百万港元转为正6.845百万港元[94] - 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8469.4万港元[118] - 酒店物业账面值约为34.27亿港元[73] - 酒店物业减值为关键审计事项,涉及重大判断和假设[73]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构成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郑启文拥有超过30年建筑及物业投资经验和20年酒店管理经验[13] - 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刘金眉为英国特许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及执业会计师[13] - 公司所有本地酒店营运及会计主管伍月莹拥有超过10年会计及酒店运营管理经验[13] - 非执行董事吕冯美仪担任卫达仕律师事务所高级执行顾问及大中华地区业务部主管[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郭志燊为澳洲特许会计师公会会员及执业会计师[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俭辉为英国特许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及执业会计师[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林桂璋为英国特许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及执业会计师[13] - 执行董事郑慧君持有伦敦大学法律学士学位并为公司主席郑启文之妹[13] - 执行董事许永浩拥有超过30年建筑及物业投资经验和20年酒店管理经验[13] - 公司董事会成员普遍具备会计、法律及工程等多领域专业资格[13] - 董事会由9位董事组成:5位执行董事、1位非执行董事及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6]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财务专长[16] - 董事会成员性别构成为男性9人、女性0人[17] - 董事会成员年龄分布:50-59岁6人、60-69岁4人[17] - 董事会成员服务年期分布:小于10年7人、大于10年2人[17]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4人位于100万-500万港元区间,1人位于1000万-1500万港元区间[22] 企业管治合规性 - 公司未分别委任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郑启文先生兼任两项职务[14] - 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分离要求)[14] - 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A.4.1条(非执行董事指定任期要求)[14] - 提名委员会未完全遵守守则条文第A.5.2条规定的全部责任[14] - 薪酬委员会未完全遵守守则条文第B.1.2条规定的全部责任[14] - 董事会2020年共召开4次会议,执行董事出席率均为100%[21] - 审计委员会2020年举行两次会议,成员郭志燊、陈俭辉、林桂璋出席率均为100%[26][27] - 薪酬委员会2020年举行一次会议,成员郭志燊、陈俭辉、郑啓文出席率均为100%[29][30] - 提名委员会2020年举行两次会议,成员郑啓文、陈俭辉、林桂璋出席率均为100%[31][32] - 审计委员会审查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及业绩公告[26] - 审计委员会审查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审核财务报告及全年业绩公告[26] - 薪酬委员会审议2020年董事薪酬并注意到低于市场可比水平[30] - 提名委员会2020年审议任命两名执行董事并评估董事会架构[32]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教育等多项因素[32] - 提名委员会向董事会推荐董事候选人需考虑个性品格专业资格技能知识经验及愿意投入适当时间等元素[33] - 董事会有最终权力决定向股东大会提名的董事候选人[33] - 公司秘书顾菁芬2020年完成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进修[33]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董事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23] - 审核委员会负责检视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23] - 2019年成立风险管委会,由3名执行董事分管业务/财务/资产管理风险[24] - 2019年成立内部审核小组,由3名执行董事负责财务/行政审批及监控[24] - 内部审核小组对运营系统进行独立评审并向董事会汇报[25] - 建立内部监控程序确保会计资料完整准确记录[25] - 审计委员会审查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的全面性有效性[26] - 公司确认财务报告编制符合法规及会计准则要求[22] 股东信息与股权结构 - 执行董事郑啓文先生个人及公司持有股份375,423,999股,约占持股量64.76%[45] - Omnico实益拥有公司股份281,904,489股(48.63%)[47] - Mercury Fast实益拥有公司股份68,139,510股(11.75%)[47] - Trillion Resources实益拥有公司股份23,670,000股(4.08%)[47] - 郑啓文先生个人拥有股份1,710,000股(0.29%)[47] - 郑启文持有华大酒店股份6,360,585,437股,占股71.09%[51] - 郑启文持有顺豪控股股份223,626,825股,占股73.47%[51] - 郑启文持有Trillion Resources股份2股,占股100%[51] - 主要股东Omnico持有公司股份350,043,999股,占比60.38%[58] - 主要股东顺豪控股及Trillion Resources各持有公司股份373,713,999股,占比64.46%[58] - 主要股东李佩玲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股份375,423,999股,占比64.76%[61] - 主要股东Saray Value SPV Asia I实益持有股份62,303,591股[59] - 主要股东Saray Value Fund SPC实益持有股份1,076,000股[59] - Saray Capital Limited相关方合计持有股份63,379,591股,占比10.93%[59] - Credit Suisse Trust Limited通过多层控股关系持有股份63,379,591股,占比10.93%[60] - 公司公众持股比例符合上市规则要求,不低于25%[63] - 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之储备包括保留溢利1,017,317,000港元(2019年:1,075,614,000港元)[43] - 公司不建議就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發末期股息(2019年:無)[43] - 公司股本年内并无变动[43] 关联方交易 - 向关联方华大酒店提供无抵押借款年末余额为133,873,000港元,年利率2%[54] - 从华大酒店收取租金净额1,040,000港元[54] - 支付华大酒店行政费用3,519,000港元[54] - 向华大酒店支付酒店管理服务费216,000港元[54] - 从关联方借款获得利息收入1,657,000港元[54] - 前五大供应商及客户交易额均低于集团总交易额10%[54] 审计与核数 - 公司聘任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为核数师[65] - 核数师认为综合财务报表真实公平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67] - 核数师已根据香港核数准则进行审核并保持独立性[69] - 核数师费用总计410万港元,其中审计服务费380万港元,税务与咨询服务费30万港元[26] 会计政策与计量 - 公司采用持续经营基础编制财务报表[117][118] - 公司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物业及金融工具[119] - 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基于市场有序交易中的价格或估值技术估计[123] - 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为活跃市场报价,二级为可观察输入数据,三级为不可观察输入数据[124] - 非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考虑最高及最佳用途产生的经济利益[123] - 金融工具和投资物业使用不可观察输入数据时需校准估值技术以匹配交易价格[123] - 投资物业按公允价值计量,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终止确认时按账面值与出售净额差额确认盈亏[153] - 递延税项按资产负债账面值与计税基础差异确认[185] - 递延税项资产需有足够应纳税利润支撑方予确认[185] - 投资物业递延税项计量默认假设通过出售收回账面值[187] - 投资物业递延税项采用公平值模式计量且未确认香港物业公允价值变动递延税项[197] - 英国投资物业自2019年4月6日起需就公允价值变动缴纳资本增值税[19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英国投资物业确认公允价值减值且未确认递延税务资产[200]
顺豪物业(00219) - 2020 - 年度财报